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端門

(北京故宮端門)

鎖定
端門(Duan men)城樓始建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在明清紫禁城的正門午門和皇城的正門天安門之間,整個建築結構和風格與天安門相同。端門城樓在明清兩代主要是存放皇帝儀仗用品的地方。每逢皇帝舉行大朝會或者出行,城樓下的御道兩側,儀仗種類紛呈,數量龐大,隊伍宏偉,從太和殿一直排列到天安門(明代稱承天門),長達兩華里。
中文名
端門
館藏地點
故宮
所屬年代
明代
類    別
建築
始    建
永樂十八年(1420年)

端門歷史沿革

  • 古代
紫禁城端門 紫禁城端門
端門城樓始建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在明清紫禁城的正門午門和皇城的正門天安門之間,端門整個建築結構和風格與天安門相同。端門城樓主要是存放皇帝儀仗用品的地方。皇帝舉行大朝會或者出行,城樓下的御道兩側,儀仗種類紛呈,數量龐大,隊伍宏偉,從太和殿一直排列到天安門(明代稱承天門),長達兩華里。同時端門和午門城樓上鐘鼓齊鳴,以顯示封建皇權至高無上的威嚴。
  • 近現代
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以後,端門城樓是歷史博物館的文物庫房。1999年端門城樓經過文物搬遷滬漆彩畫等修繕,面貌茸然一新(端門是紫禁城古建築羣中保護最好的古建築之一),正式向遊人開放。現城樓大殿陳列有《百位帝王展》《名人書畫展》《中華聖根藝術展》等。

端門建築及旅遊

周圍建築
登上端門城樓,太廟社稷壇明清園林景觀一目瞭然(常年每日8時至18時開放票價10元)。對喜好中國古代建築,明清園林、書畫藝術的遊客一定不虛此行。
旅遊
端門至午門佔地面積30680平方米。御道兩側共有左右朝房100間。明清兩代是六科垣舍,也稱六科廊(吏、户,禮、兵、刑、工六部的辦事機構所在地)闕左右門以南有廟右門(神廚門)社左門,直通太廟和社稷壇(現已封閉)。闕左右門以北朝房是王公、文武官員集會和候朝的地方。現左右朝房由南向北順序舉辦各類臨時展覽。
端門地區以午門城樓為背景的古裝照相很有特色,穿着華麗氣派的“小皇帝”、“皇后”、“皇妃”“宮女”、“武士”在金黃的華蓋,龍攆、白馬襯映下形成古老皇宮裏一道協調亮麗的風景。御道以西,露天陳列着中國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明清“紅夷古炮”羣,其中不乏為我國現存的清代最精美的 “武成永固大將軍”、“神威大將軍”、明代洪承疇等捐贈的(一級文物)一批著名古炮。
闕左右門內兩側陳列着清乾隆年間嘉量和日晷(均免費向遊人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左朝房北側現為武警國旗護隊駐地.每天早晚,威武的國旗護隊官兵邁着整齊的步伐,唱着嘹亮的軍歌,在天安門廣場為祖國升旗、護旗,壯了威軍威,既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端門地區遊覽觀光的一大亮點。
此外,為了方便服務遊人在地區參觀遊覽.地區備有快餐餐廳和商亭,全天為遊客供應衞生清潔、物美價廉的方便食品和旅遊紀念品

端門相關爭議

2017年8月初,媒體報道稱,北京故宮將在端門上用玻璃幕牆建避風閣,引發了各界的關注。設計方表示,全玻璃幕牆不會阻擋觀賞視線,也不會對原有建築風格產生影響。古建築保護專家馮冬青表示,建造玻璃幕牆將會造成古建築局部封閉,進而影響木材的“呼吸,實際是對古建築的一種破壞。木材在封閉的條件和乾燥的環境下,可存放100年,如果環境不幹不透,最多隻能存放50年。如工匠師傅所傳比方:“濕百年,幹百年,不幹不濕幾十年”。從美學角度看,玻璃幕牆破壞了它與周邊環境、氣候、各種條件構成的自然美。”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