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曹端妃

鎖定
曹端妃(?--1542年),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寵妃之一,進士及第、後任福建三明知府曹察的愛女,美貌過人。嘉靖十五年冊為端妃,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宮變時遭到誣陷,被方皇后凌遲處死。曹端妃因此成為史上遭受最殘酷刑罰的妃子。
別    名
曹端妃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逝世日期
1542年
本    名
曹氏
父    親
曹察
丈    夫
朱厚熜
女    兒
常安公主寧安公主

曹端妃事蹟介紹

初封端嬪。嘉靖十五年八月(1536年),她生下皇長女常安公主。同年九月初九日,她被冊封為端妃。三年後又生一女寧安公主
嘉靖帝好煉丹,性格暴戾,殘害宮女,1542年,嘉靖於曹端妃處過夜時,宮女楊金英、薊川藥、楊玉香、邢翠蓮、姚淑翠、楊翠英、關梅秀、劉妙蓮、陳菊花、王秀蘭、張金蓮、徐秋花、鄧金香、張春景、黃玉蓮因不堪忍受,欲合夥用麻繩將嘉靖勒死,不料情急之中將繩索打成死結,膽小的張金蓮跑出報告方皇后,方皇后帶人趕來救援。事後,16名宮女均被凌遲處死,此事還牽連到嘉靖帝另一嬪妃王寧嬪,史稱“壬寅宮變”。曹端妃雖不知情,但嫉妒其平日得寵的王寧嬪趁機誣賴曹端妃為同謀,方皇后亦因嫉妒,雖識破王寧嬪險惡用心,但不予揭穿,趁嘉靖皇帝尚未痊癒,不能説話之際,藉口皇帝是在端妃處過夜,端妃必然知情,令將曹端妃、王寧嬪一同在宮中一秘密地點凌遲處死,並牽連族屬十餘人。曹端妃因此成為史上遭受最慘酷刑罰的妃子之一。
嘉靖帝清醒後,知愛妃慘死,深為懷念惋惜。多方查問端妃宮中太監宮婢和其他一些有關的人,證實端妃確與謀弒事無關,實為含冤受屈而死,從此對方皇后產生了反感和怨恨。五年後,坤寧宮發生火災,嘉靖帝竟然阻止宦官們前往搶救方皇后,任由方皇后被活活燒死。另一説法為這場大火很有可能是嘉靖帝授意放的,意在為寵妃報仇。

曹端妃典故

曹端妃與香楠廳
香楠廳,又稱昭嗣堂,位於無錫碩放。系明嘉靖七年(1528)進士曹察所建宅第,乾隆十三年(1748)曹氏後人將宅改為家祠,名“昭嗣堂”。香楠廳面闊五間,進深多達十一架,硬山頂,全部採用最上等的金絲楠木建成,椽上置楠木望板,廳內金柱上首之雀替,月梁兩端及脊檁等均施彩繪,有旋子蓮花、雙錢、包袱垂角等紋樣,貼金隱約可見,金柱下置覆蓋形青石柱礎,檐柱下為青石桎,山柱下為木桎和柱礎。廳前有院牆,牆體下置青石須彌座,中為磚牆,上首有精雕磚刻。香楠廳是目前江蘇省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選料最珍貴,歷史最悠久,文物價值最高的一座明代楠木建築,對於研究明代的建築有極高的歷史價值。1995年4月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正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幽香的楠木廳除了建築精美之外,還有一個讓人心酸的故事。香楠廳的建造者,曹察,進士及第後任福建三明知府。據《明世宗實錄》記載:曹察有一愛女,長得十分美麗,深得世宗嘉靖皇帝的寵愛,於1536年被冊封為端妃,三年後,端妃曹氏生下了寧安公主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在位1521年-1567年),明朝第11位皇帝,年號嘉靖,明憲宗孫,父興獻王。明世宗是明朝十六位皇帝中被詬病最多的一位。在位初,他尚能勤勉為政,努力清除前朝的弊政,壓制宦官勢力,進行的一些改革也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世宗好方術,剛愎自用,性情暴戾,天生多疑,在位的中後期政局急轉直下。他寵信嚴嵩,使得嚴嵩弄權達十七年之久,兵備鬆弛,國庫空虛。因此世宗多被後人定為昏君。他在位期間,曾發生過“大禮議”“嘉靖大倭寇”“壬寅宮變”等一系列事件,其中的壬寅宮變則將端妃曹氏牽扯進內,造成了當時最大的一起冤案。
壬寅宮變的實質是一起未遂的宮女起義,後又被人利用,造成冤案。因世宗皇帝性格多疑、暴戾非常,宮女們經常受到虐待以至於無法忍受。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二十一日凌晨,當晚世宗在端妃處過夜。十幾名年輕宮女密謀將皇帝勒斃,當時因一時慌亂,繩子結成死扣,無法再勒緊,皇帝一度被勒氣絕,後又復甦。這件逆謀大案頓時令朝野震驚。《明史》中記載:“(嘉靖)二十一年,宮婢楊金英等謀弒逆,帝賴(皇)後救得免,乃進(皇)後父泰和伯鋭爵為侯。初,曹妃有色,帝愛之,冊為端妃。是夕,帝宿端妃宮。金英等伺帝熟寢,以組縊帝項,誤為死結,得不絕。同事張金蓮知事不就,走告(皇)後。(皇)後馳至,解組,帝蘇。(皇)後命內監張佐等捕宮人雜治,言金英等弒逆,王寧嬪首謀。又曰:曹端妃雖不與,亦知謀。時帝病悸不能言,(皇)後傳帝命收端妃、寧嬪及金英等悉礫於市。並誅其族屬十餘人。然端妃實不知也。久之,帝始知其冤。”由此可見,宮女逆謀其實與端妃並無關聯,但是皇后方氏對端妃曹氏的受寵嫉恨有餘,藉機將端妃連同寧嬪王氏和宮女們一起凌遲處死。世宗對端妃曹氏深有感情,端妃的冤死,對世宗精神上打擊較大。世宗知是方皇后的陰謀,但不便對她發難,在端妃冤死五年後,世宗終於對方皇后進行了報復。《世宗方皇后傳》中記載:“(端)妃實不知也,以寵故及於難。帝遂銜(皇)後。二十六年十一月乙未,宮中火,中官(太監)請救(皇)後,帝不應,(皇)後遂崩。”
曹察從三明回到家鄉,對於愛女的冤死,心情十分悲痛,但此事也難於啓齒。於是為了紀念女兒,他將端妃冤死後世宗安撫發放於他的所有錢財拿出來,精心建造了這座全國罕見的楠木廳。“女兒”在無錫話中有“囡”的稱法,與“楠”同音,“香楠廳”即是父親為了紀念女兒,想使女兒“流芳百世”、“不朽千年”。香楠廳正門與普通建築不同,是向北的,門側原有一青石碑坊,代表父母雙親(青),遙對着京城,安靜而又焦慮地等待着愛女的歸來,哪怕等到石爛。
再説端妃所生的寧安公主。寧安,世宗第三女,名曰祿禎。世宗一生育有八子五女,但活下來長大成人的只有四子二女。在寧安公主之前有常安公主思柔公主,但都死於嘉靖二十八年。因此寧安公主就成了世宗朝的長公主,備受愛護。端妃死後,帝知其冤,因此對端妃之女更是倍加關愛。嘉靖三十四年下嫁寧晉縣人李和。寧安公主死後葬於翠微山麓的明皇室墓地,即位於今天北京西面的石景山區,至今尚存。除了寧安公主,這裏還葬有英宗女廣德公主、景帝女固安公主、穆宗女永寧公主、神宗女榮昌公主等。清代著名詩人龔自珍《説京西翠微山》、《告別翠微山》,稱翠微山是“義士魂”、“佳人骨”,大概歷代文人因此把翠微山與公主聯繫在一起了。

曹端妃相關史料

《明世宗實錄》卷一九一:
嘉靖十五年九月初九日,進封宸妃沈氏、麗氏(妃)閆氏俱為貴妃。端嬪曹氏為端妃,安嬪沈氏為安妃,康嬪杜氏為康妃
《明史.世宗本紀》:二十一年......冬十月丁酉,宮人謀逆伏誅,磔端妃曹氏、寧嬪王氏於市。
《明史.皇后列傳》
二十一年,宮婢楊金英等謀弒逆,帝賴後救得免,乃進後父泰和伯鋭爵為侯。初,曹妃有色,帝愛之,冊為端妃。是夕,帝宿端妃宮。金英等伺帝熟寢,以組縊帝項,誤為死結,得不絕。同事張金蓮知事不就,走告後。後馳至,解組,帝蘇。後命內監張佐等捕宮人雜治,言金英等弒逆,王寧嬪首謀。又曰:曹端妃雖不與,亦知謀。時帝病悸不能言,後傳帝命收端妃、寧嬪及金英等悉礫於市。並誅其族屬十餘人。然妃實不知也。久之,帝始知其冤。
《彤管拾遺》
二十一年十月,上性卞,待宮人多不測,宮人懼。會所幸曹妃及王寧嬪侍上寢。寢酣,宮人楊金英等謀弒逆,用組繫上頸,而以釵股雜刺上胯間。幸系組倉卒,誤為殊死,結得不縮。金英懼,同事張金蓮者,知事敗,走告後。後馳至解組,上蘇,然病悸不能言。後命太監張左、高忠捕宮人雜治。詞首王寧嬪,雲曹妃者雖不與,然亦知之。後乃傳上命,收曹妃及金英等十餘人磔於市。並捕斬其族屬十餘人而籍其家。先是曹妃有容色,上愛之,冊為端妃,故每侍上寢。至是上稍愈,疑妃冤,曰:“端妃,我所愛,宜無此心。”因德後救已,而翻以妃故憾後。是年進後父鋭安平伯為安平侯,以報後功。二十六年十一月,宮中火,中宮請救後,上不應,後遂崩。已而復悼曰:“後救我,而我不能救後。”(原評曰:此以述語為斷語,純乎史法。)乃欲厚其喪葬禮,且欲重抑孝潔以厚之。遂稱後為元后,豫名所葬地曰永陵。遣太傅太子太傅成國公希忠為正使持節,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言為副使,捧冊諡曰孝烈皇后。故事凡冊諡,使臣至宮門,內侍傳節冊以入。上又諭諡後禮重。其命二使上殿,拜命於門內勿如舊。明年二月,喪百日,特修薦事於永禧宮,詔羣臣齋戒十日。是日皆素服辦事,五月葬永陵。將葬,禮官請儀注,上命梓宮從中道行,虞嬪如禮用九數,百官送喪者,皆制服。至入朝,以素服加烏紗帽黑角帶,退而以素服素冠辦事。至迎主之日,仍用制服至善安門。外行安神禮,主還,更以素服素冠辦事,禮畢除。時廷臣謂逾舊制,且有引孝潔前事爭者,皆不聽。

曹端妃相關詩詞

(清)南耕程嗣章 著 石棣徐士愷校刊
無端事變起宮闈,
全仗長秋息禍機。
豈料頓忘宗社恨,
翻然病已憶端妃。
〖世宗性卞,待宮人多不測,宮人懼。會所幸曹妃及王寧嬪,侍上寢。寢酣,宮人楊金英等謀弒逆,用組繫上頸,而以釵股雜刺上胯間。幸系組倉卒,誤為殊死,結得不縮。金英懼,同事張金蓮者,知事敗,走告後。後馳至解組。上蘇,然病悸不能言。後命太監張左、高忠捕宮人雜治詞。王寧嬪首雲:"曹妃者雖不與,然亦知之。"後乃傳上命,收曹妃及金英等十餘人,磔於市,並斬其族屬十餘人,而籍其家。先是,曹妃有容色,上愛之,冊為端妃,故每侍上寢。至是上稍愈疑妃冤,曰:"端妃,我所愛,宜無此心。"因德後救已,而翻以妃故憾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