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秩序神教

鎖定
“秩序神教會將舊世界燃成灰燼,然後創建一個新世界。”
—“全視者”伊俄卡斯忒 [1] 
秩序神教(Cult of Kosmos),又譯稱科斯莫斯教團,是公元前5世紀在希臘各地活動的秘密組織,也是聖殿騎士的前身之一。秩序神教崇拜一位名為科斯莫斯的神祇,計劃為了自身利益而從幕後控制整個希臘世界。為此,秩序神教的成員混入了希臘社會的各個階層,甚至連德爾菲神諭者也被迫成為了他們的傀儡。正是秩序神教一手促成了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爆發,他們還希望通過操縱交戰雙方儘可能地延長這場戰爭。 [1] 
最後,斯巴達僱傭兵卡珊德拉在秩序神教自身領袖阿斯帕西婭的計策誘導下徹底地消滅了秩序神教。 [1] 
上古維序者一樣,秩序神教也屬於後世聖殿騎士組織的前身。 [1] 
中文名
秩序神教 [6] 
外文名
Cult of Kosmos
別    名
科斯莫斯教團
總部位置
秩序聖殿
地    點
阿契美尼德王朝希臘
前    身
赫爾墨斯主義者
後日演化
聖殿騎士
相關組織
提洛同盟伯羅奔尼撒聯盟,阿瑞斯追隨者,上古維序者
形成日期
公元前六至前五世紀
著名成員
阿斯帕西婭阿利克西歐斯克勒翁波薩尼亞斯

秩序神教歷史

秩序神教建立

“幾十年前,有一小羣人聚集起來支持一項理論,他們相信這個理論可以控制宇宙。他們認為世界是由兩股力量:秩序及混亂來推動運作的。”
―約公元前422年,畢達哥拉斯在角錐體創造的幻象中與卡珊德拉交談。 [1] 
秩序神教建立於赫爾墨斯·特利斯墨吉斯忒斯與畢達哥拉斯會面之後的某個時間點。而這場會面也促成了赫爾墨斯主義者的誕生。不滿於赫爾墨斯主義者作風的一部分人從組織當中分裂出來,組成了自己的組織——由“鬼魅”所領導的秩序神教。 [2] 

秩序神教希臘-波斯戰爭

列奧尼達一世面對秩序神教 列奧尼達一世面對秩序神教
列奧尼達一世面對秩序神教
“在希臘世界中的當權者並沒有正確行事,而神教只是想讓這一切重新開始。”
―約公元前422年,阿斯帕西婭對卡珊德拉如此説道。
到公元前5世紀,秩序神教與波斯上古維序者形成了某種夥伴關係。雖然這兩個組織彼此獨立,但它們的目標往往是一致的——讓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成為希臘的霸主。 [3]  因此,神教支持了他的征服,將他視為將整個希臘統一為其有序統治下的一個手段。 [4] 
公元前480年,當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向皮提亞卜問與波斯開戰的吉凶時,整個秩序神教都選擇與這位斯巴達國王對峙,警告他不要反對他們的計劃。然而,列奧尼達選擇無視他們的威脅,與侵略者作戰,這一挑釁行為使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4] 
由於列奧尼達的反抗,秩序神教決定將他具有介入潛力的血系徹底抹除。公元前446年,通過操縱德爾菲神諭者普拉西提亞,秩序神教散佈了關於列奧尼達的孫子阿利克西歐斯將會為斯巴達帶來毀滅的言論。因此,還是個嬰兒的阿利克西歐斯被判處死刑。同時,阿利克西歐斯的姐姐卡珊德拉想要救下自己的弟弟,卻只是把他和處決他的長老一起推下了忒格特斯山的懸崖。她自己也為此被丟下了懸崖。 [4] 
這場處刑並不如秩序神教預料,兩個孩子都活了下來。卡珊德拉開始了流浪生活,她的母親密裏涅則是帶着阿利克西歐斯前往阿爾戈利斯的阿斯克勒庇俄斯聖所尋求醫療援助。聖所的祭司,尤其是其中的密頓,竭盡全力地幫助這對母子,但最終只能勸密裏涅還是把那個孩子的命運交由諸神決定。她按照他們所説的做了,在她轉身離開之後,神教成員克莉西斯收養了阿利克西歐斯治好了他的傷,像很多其他她所養大的人一樣,令阿利克西歐斯成為了神教的一員。因而,她將阿利克西歐斯改名叫作德謨斯,神教則將他視作一件武器,而非一個士兵。 [4] 

秩序神教伯羅奔尼撒戰爭

公元前431年,神教的一場會議 公元前431年,神教的一場會議
公元前431年,神教的一場會議
數十年之後,秩序神教為了在希臘最大的兩個城邦國家——雅典斯巴達——間的衝突當中實現自己對希臘的控制,策劃了伯羅奔尼撒戰爭。與此同時,他們發現卡珊德拉在凱法利尼亞島成為了一個傭兵。最初,神教想要殺掉卡珊德拉。但秩序之眼分支的厄爾皮諾説服其他人,可以僱傭她,讓她去殺死自己的繼父尼科拉歐斯,以此阻止斯巴達在與雅典的戰鬥中即將到來的勝利。但這樣一來,厄爾皮諾也就將神教的存在暴露給了卡珊德拉——她開始為了阻止秩序神教控制希臘的計劃而戰鬥。 [4] 
公元前431年,秩序神教時隔許久之後,再次在秩序聖所舉行會議。但其他成員都不知道的是,卡珊德拉也混入了這次會議。在這次會議結束之後,卡珊德拉正式展開了摧毀秩序神教的旅程,一個接一個地追殺神教成員。 [4] 
儘管神教試圖保持隱秘行動,但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關於他們的流言蜚語已經傳遍了整個希臘。希羅多德就曾聽説過他們,有些人甚至知道神教是如何通過把阿卡迪亞的執政官拉戈斯的家人扣為人質來強迫他執行神教的命令的。 [4] 

秩序神教神教終焉

在她的旅途中,卡珊德拉逐一消滅了神教的所有成員。當卡珊德拉來到福基斯德爾菲聖殿地下的神教會堂時,她遇見了阿斯帕西婭,她主動揭露了自己的“鬼魅”身份,告訴卡珊德拉自己就是一切背後的主謀,自己這麼做就是為了引導卡珊德拉消滅這個走向歪路的神教。

秩序神教根基與信條

秩序神教並非多神崇拜教派,而是屬於自然神信仰體系。據阿斯帕西婭所説,希臘的各個國家已經一片混亂,秩序神教想要製造一場為自身所控制的戰爭,以此盡棄前嫌,建立一個秩序井然、統一強大的希臘國度。在這個新的國家當中,沒有暴力,人們能朝着更加理性且更加發達的社會發展。這將是一個民治、民享的國家。阿斯帕西婭提到,這個國家將會需要一個富有智慧的哲人王來擔任領袖。 [4] 
然而,一部分神教成員對繼承了伊述血統的人加以頂禮膜拜,完全認為像德謨斯這種人就是現世的半神。神教成員很快就變得混亂不堪,貪得無厭,利用戰爭帶來的混亂為自己爭取大量的利益與政治權力。最後,神教因此被貪慾和個人利益所腐蝕,而這些人讓德謨斯成為了他們的武力領導人。仍舊身為秩序神教領袖的阿斯帕西婭對此卻無能為力,只能選擇利用卡珊德拉來幫助她消滅神教,這樣她才能繼續追尋他們最初的目標。 [4] 

秩序神教組織

秩序神教分有多個分支,每個分支有五名智者,以及領導這一分支的被稱作“聖者”的成員。 [5] 
相當數量的士兵效命於這些神教領袖成員,他們遵循領袖的意志,刺殺敵人並擔任領袖的護衞,防禦神教的據點與要塞。這些被稱為“神教護衞”的士兵分為三個兵種:侍衞(Guardians)、先鋒(Vanguards)以及新兵(Scions)。他們分別代表體格上標準、重型以及敏捷型的衞兵。正是如此,身材高大的先鋒有着不可思議的力量與遲鈍緩慢的步伐,而經過訓練的新兵則在攻擊的敏捷性上無人能敵。神教還在護衞兵種上進行了性別層面的區分,侍衞與先鋒多為男性,而新兵主要為女性。 [4] 

秩序神教服裝

“這些蒙面之人,他們很有組織,又無所畏懼。他們最強大的武器不是刀劍,而是貪婪。”
―裏安卓斯向卡珊德拉描述神教的真正力量。 [1] 
聖者與智者都有各自的深色長袍與外形怪異的白色面具,以此掩飾自己的身份。儘管他們在會面時如此打扮,但在日常生活中卻不會以這種裝束拋頭露面。因此,他們得以匿跡於羣眾之中,將他們對神教的忠誠深深埋在他們尋常的表象之下。 [4] 
神教護衞則恰恰相反,永遠不變的制式盔甲使得他們能在第一時間被人認出。所有的神教護衞周身都被黑鋼盔甲所包裹。他們頭戴頭盔,面戴外形猙獰的面具——形似長了絡腮鬍而發怒的男人。他們身穿的黑鋼胸甲還包括了保護前臂的金屬條帶與防護手套。根據各自兵種的不同,不同的護衞使用不同的武器,其中侍衞使用劍和盾,先鋒使用巨盾與重斧,而新兵使用匕首。神教護衞們還吃了一種特殊的藥物混合物,使他們比伯羅奔尼撒聯盟和提洛同盟的大多數士兵更強壯,恢復力更強。 [4] 

秩序神教成員

  • “鬼魅”阿斯帕西婭 (投降) [1] 
  • “天選者”德謨斯(聖者)(視玩家選擇有可能投降) [1] 
秩序之眼 [1] 
銀礦脈 [1] 
提洛同盟 [1] 
伯羅奔尼撒聯盟 [1] 
  • 卡歷亞斯
  • “執政官”拉戈斯(視玩家選擇有可能投降)
  • “販夫”
  • 帕羅斯島的席拉諾斯
  • “公正”史奇雷克斯
愛琴海眾神 [1] 
  • “九頭蛇” (聖者)
  • 阿斯忒裏翁
  • 梅蘭索斯
  • “密提林之鯊”
  • “八爪章魚”
  • 索可斯
血脈崇拜者
  • “全視者”伊俄卡斯忒(聖者)
  • 克莉西斯
  • 基西拉島的蒂歐妮
  • 哈帕洛斯
  • 墨利忒
  • 佐伊斯每
神教羣英
  • “傳奇”埃克齊亞斯(聖者)
  • “斯巴達野獸”貝洛斯
  • 迪安涅拉
  • “大帝”歐奇多斯
  • “封口者”帕拉斯
  • 劍魚 (意欲投降)
船隻 [1] 
  • 亥伯龍 (九頭蛇)
  • 忒伊亞(八爪章魚)
  • 歐律比亞(密提林之鯊)
  • 克洛諾斯(梅蘭索斯)
盟友及傀儡 [1] 
  • “皮提亞”
    • 普拉克西提亞
    • 皮提亞 (公元前480年)
    • 皮提亞 (公元前431年)
  • 安卓斯
  • 安東納迪
  • 狄俄克勒斯
  • 醫生
  • 多洛普斯的地主
  • 德拉基歐斯
  • 格勞可斯
  • 厄瑞摩斯
  • 卡爾波斯
  • 克里託斯
  • 克里梭斯
  • 奧諾馬克利斯
  • 菲羅斯
  • 費爾羅斯
  • 波勒米翁
  • 普利阿姆
  • Sitalkes
  • 偉大的尤席莫斯
  • 跟蹤狂
  • 薩勒斯崔絲
  • 提薩得洛斯
  • 阿瑞斯追隨者
  • 阿斯克勒庇俄斯祭司
    • 米頓
    • 普雷斯托斯
  • 維奧蒂亞勇士
    • 阿里斯泰奧斯
    • 德拉孔
    • 涅塞阿
  • Aigle the Great Cat
  • 阿斯特拉
    • “執政官的僕役”索恩帕特
    • 下毒者
    • Titos, the Rock of Athens
  • 匕首幫

秩序神教受害者

布拉西達斯,福柏伯利克里菲狄亞斯梭倫,等。

秩序神教瑣聞趣事

秩序神教幕後

秩序神教是《刺客信條:奧德賽》的主要反派。
根據《刺客信條:奧德賽藝術設定集》,秩序神教的蛇形徽記就是根據神話傳説中出現的巨蛇來設計的,也表示了他們會定期在(一年一次)在一個巨大的青銅蛇雕塑下舉行儀式、討論計劃。而卡珊德拉在和她母親密裏涅討論時,則把神教比作神話中的九頭蛇。 [4] 

秩序神教聖殿騎士

雖然《刺客信條:基本指南》拒絕將秩序神教稱為早期聖殿騎士組織,只將上古維序者分類為早期聖殿騎士組織,然而官方雜誌《刺客信條:官方收藏》確實將秩序神教視為早期聖殿騎士組織。 [1] 

秩序神教名稱與頭銜

κόσμος(kosmos)為古希臘語,有着"秩序"和"世界"的雙重含義。古希臘人認為,世界是建立在秩序上的最平衡而又完 美的存在。 [1] 
神教分支的領袖們被稱為“聖者”,但這裏的“聖者”與朱諾丈夫艾塔轉世而成的聖者沒有任何關聯。“聖者”這個頭銜的使用和遊戲菜單中神教階級的佈局可能是基於希臘七聖賢和在貝魯特國家博物館中展出的《七聖賢的馬賽克》。 [1] 

秩序神教面具

神教成員戴着的誇張面具來自於古希臘劇場,稱作“πρόσωπον (prósōpon)”。這個名字直譯意為“臉、面具、面容”。

秩序神教遊戲性

表示神教成員的圖標最多有五種狀態:隱藏(無圖標)、面具圖標、可揭露、已揭露與已擊敗。
  1. 圖標為隱藏狀態時只顯示神教的標誌。一般通過追殺這一神教分支的其他成員才能讓圖標變為面具狀態。
  2. 圖標為面具狀態時,玩家將會得到讓圖標變為“可揭露”狀態的決定性提示線索。這一狀態下圖標本身提供給玩家的信息僅有可根據面具類型判斷的性別。
  3. 圖標為“可揭露”狀態時,面具圖標周圍會出現一個發光的白色圓環。在神教成員介紹界面中長按對應按鈕即可揭露神教成員的身份,一般還會聽到神教成員吹噓自己的台詞。
  4. 圖標為“已揭露”狀態時,圖標為神教成員的頭像,且周圍有金色的圓環。除少數幾個例外之外,圖標為“已揭露”狀態時,玩家將可以隨時隨地將這些神教成員的所在位置在世界地圖上標註出來並追殺這些神教成員,但要擊敗他們並不一定要先揭露他們。
  5. 圖標為“已擊敗”狀態時,圖標為紅色的神教成員頭像,且周圍有紅色的圓環。在對應的神教成員介紹界面中,神教成員的形象會變為背對屏幕的樣子,和被擊敗的僱傭兵很像。
  • 從已擊敗的神教成員身上獲得的線索也會出這些線索所指的神教成員的介紹界面上,但這些神教成員若不在“可揭露”狀態時所獲得的線索不一定可以用來揭露身份。舉例來説,擊敗克莉西斯之後獲得的線索會引導玩家前去擊殺並搜刮阿瑞斯的追隨者的成員,以此獲得可以揭露哈帕洛斯的線索,不過一般情況下玩家似乎早已完成了這一行動。這樣一來,哈帕洛斯的界面上就只會顯示他的“揭露”線索,而不會出現從克莉西斯處獲得的“引導”線索。此外要注意的是,在揭露線索所對應的神教成員被擊敗(或以其他方式揭露)之後在得到這些線索的話,這些線索也不會顯示在神教成員界面上。
  • 在某些情況下,揭露線索會被引導提示代替。舉例來説,佐伊斯每的揭露線索可以在離福基斯神教會議場地很近的一個狼窩裏找到,玩家會在“蛇之巢穴”這一任務中獲得的信件的引導下來到這裏。無論這一線索在任務之前還是之後獲得,這都會成為佐伊斯每界面中一條線索。
  • 最後,有些神教成員是沒有“隱藏”或“面具”狀態的圖標的,從一開始就是“可揭露”狀態。一部分神教成員是在“蛇之巢穴”中就已暴露了身份,且被安排為玩家追殺之旅的起點。厄爾皮諾與艾比克泰德從一開始就在神教成員菜單中顯示為“已擊敗”狀態,因為解鎖菜單的時候他們已經死了。
  • 以“短劍幫”之名著稱的強盜團伙相比起一般的山野強盜來説,有着更好的組織性、聯繫情況以及更充裕的經費,類似的還有在阿伽皮歐斯任務鏈中位於阿班提斯羣島周圍會觸發巴爾納巴斯與卡珊德拉之間互動對話的海盜船。卡珊德拉會評價説“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幹他媽的神教和短劍幫脱不了干係……”。但是,並不知道這一推測是否就是事實,可能這就是巴爾巴納斯與卡珊德拉沒有根據的猜忌罷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