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波達爾克斯

(《刺客信條:奧德賽》人物)

鎖定
波達爾克斯是《刺客信條:奧德賽》中的人物。
“有永恆的戰爭,才有所謂的勝利。願秩序神教指引着我。”
―波達爾克斯
“殘暴者”波達爾克斯Podarkes the Cruel,公元前5世紀20年代去世),也被人稱作白銀羣島之王(King of the Silver Islands)秩序神教分支提洛同盟的成員,伯羅奔尼撒戰爭初期白銀羣島的主宰者。他也是雅典軍官狄俄克勒斯的兄弟。 [1] 
中文名
波達爾克斯
外文名
Podarkes
別    名
殘暴者
白銀羣島之王
性    別
登場作品
刺客信條:奧德賽
逝    世
公元前5世紀20年代
所屬派系
秩序神教,提洛同盟

波達爾克斯生平

波達爾克斯白銀羣島之王

不管是取得白銀羣島之王的地位還是維護自己的統治,波達爾克斯手上都沾滿了血腥,這也為他贏得了“殘暴者”的罵名。
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前的某一年,波達爾克斯愛上了米科諾斯人戴安席。兩人育有一女,名叫琪拉。年幼的琪拉常常隨母親造訪父親的領袖官邸,但她父親並不願意與母女兩一同生活,更不願意將這樁沒有名分的戀情公之於眾。他給戴安席送去大筆封口費,想讓她永遠保守琪拉出身的秘密,但戴安席拒絕妥協。一天晚上,她把一個琪拉制作的木頭娃娃拿給波達爾克斯,上面刻着字母'P',是希臘語中父親(pater)的縮寫。
對波達爾克斯來説,這顯然是最後一擊。他立即命僕人歐託妮亞給戴安席送去字條,讓她保持安靜,不要再來看他,否則,"我就會將你們兩個送到冥界去"。也許是戴安席又一次拒絕了他,也許,是他想確保這對母女不會再成為他的威脅,總之他又派出了一夥雅典士兵,由歐託妮亞引路,來到了戴安席家。當着琪拉的面,他們用長矛刺死了戴安席。就在即將對琪拉下手的時候,歐託妮亞衝了上去。在她的掩護下,琪拉設法逃走了。

波達爾克斯伯羅奔尼撒戰爭

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時,波達爾克斯率領白銀羣島加入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
與此同時,秩序神教在福基斯德爾菲聖殿的地下祭壇召開了多年來的首次全體會議。波達爾克斯也出席了。會議結束後,他給提洛同盟的同袍布里松寄去信件,邀請他來白銀羣島,與他並肩作戰。 [1] 
這封信後來落到了斯巴達傭兵卡珊德拉手裏。卡珊德拉因而掌握了布里松和波達爾克斯的更多信息。 [1] 

波達爾克斯隕落

此時,琪拉也已長大成人,並與其它揭竿而起的米科諾斯人聯合,反抗波達爾克斯的殘暴統治。她寫信給"馴鷹人"和斯巴達城邦,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巴爾納巴斯將她的來信傳給卡珊德拉,後者同意前往米科諾斯島。斯巴達也相應她的號召,派出了包括指揮官薩勒塔斯在內的遠征軍。三股力量集結——儘管在某些問題上,他們並不總能達成一致。 [1] 
在歐託妮亞的指引下,卡珊德拉了解到了琪拉的過往。她找回了戴安席拿到波達爾克斯家的木頭娃娃,並將這些事情告訴給了琪拉。 [1] 
白銀羣島戰役最終打響。卡珊德拉殺死了波達爾克斯的兄弟狄俄克勒斯,並從他身上搜出一封信,其中是波達爾克斯下達的對卡珊德拉的逮捕令。這為揭露波達爾克斯的神教成員身份提供了有力依據。 [1] 
在削弱了雅典在白銀羣島的勢力後,卡珊德拉找到並殺死了波達爾克斯。在他身上,卡珊德拉找到了提洛同盟的另一個成員柯卓斯寫給他的信。 [1] 
後來,琪拉領回了波達爾克斯的遺體,並將其火化。卡珊德拉陪在一旁。她遞給琪拉幾枚硬幣,好讓波達爾克斯"支付給擺渡人"。琪拉接過硬幣,將它們丟給波達爾克斯,宣告他的魂靈將"進入黑夜之河"。 [1] 

波達爾克斯瑣聞趣事

  • 波達爾克斯(Ποδάρκης)在希臘語中是'步履輕健'的意思。
    • 它也是特洛伊戰爭期間的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的原名。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它是阿喀琉斯的眾多綽號之一。
  • 波達爾克斯的胸甲採用了與斯巴達戰爭英雄鎧甲、阿瑞斯套裝和萊杉德的鎧甲相同的模型。也就是説,上面刻着“斯巴達(Σπαρτα)”的字樣,還有表達敬意的斯巴達國王阿希墨翁和列奧尼達的名字。
  • 波達爾克斯可能出沒在城中的小酒館裏,也可能在城外的領袖官邸。
  • 從波達爾克斯身上搜出的信提示玩家在競技場中戰鬥可以引出神教成員,但這一提示僅出現在柯卓斯的神教面板裏。殺死柯卓斯後,他身上會掉下一封內容一摸一樣的信,這時才能解鎖伊歐巴提斯的身份。這也許是bug或是疏忽,因為在殺死布里松時也出現了兩個人寄來同樣一封信的情況,但這裏卻可同時判定為波達爾克斯和“販夫”的線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