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提洛同盟

鎖定
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成立於公元前478年,是希臘城邦組成的一個聯盟,成員在150個至173之間,由雅典領導。在第二次波斯入侵希臘的最後階段,希臘在普拉提亞戰役中獲得勝利後,為了繼續對抗波斯帝國而成立此同盟。同盟的名字來源於官方會議的地址提洛島,議會在島上的神廟內召開,財產也保存在這個島上,伯里克利於公元前454年將這些財產轉移到了雅典。
在這個同盟成立後不久,雅典開始為了自身利益而利用同盟的海軍。這種行為經常導致雅典和同盟內其他弱勢成員之間產生衝突。而斯巴達並不樂見雅典擴張霸權,建立了伯羅奔尼撒聯盟與提洛同盟對抗。在公元前431年,兩大同盟爆發戰爭,史稱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404年,提洛同盟戰敗而解散。
中文名
提洛同盟
外文名
Delian League
性    質
以雅典為首的軍事同盟

提洛同盟成立背景

希波戰爭期間,公元前478年以雅典為首的一些希臘城邦結成的軍事同盟。因盟址及金庫曾設在提洛島,故稱“提洛同盟”,也稱“第一次雅典海上同盟”。同盟初期的宗旨是以集體力量解放遭受波斯奴役的希臘城邦和防禦波斯再次入侵。最初入盟的主要是小亞細亞和愛琴海諸島的希臘城邦,後來增至約 200個。入盟各邦可以保持原有的政體,同盟事務由在提洛島召開的同盟會議決定,按入盟城邦實力大小各出一定數量的艦船、兵員和盟捐。

提洛同盟歷史發展

從公元前5世紀60年代起,雅典逐漸將提洛同盟變為它控制和剝削盟國的工具,變成事實上的盟主。因而史書中亦常稱提洛同盟為“雅典霸國”或“雅典帝國”。公元前454年同盟金庫遷至雅典。公元前449年希波戰爭結束後,盟捐成為雅典強令繳納並隨意用於本國需要的貢款。雅典向盟國派出大批軍事殖民者,嚴厲鎮壓宣佈退盟的城邦,強令盟國的重要案件交雅典審理,規定盟國採用雅典的鑄幣,支持建立親雅典的民主政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雅典更要求盟國增派援軍和任意增加盟捐。斯巴達則利用盟國的不滿,支持它們反對雅典,脱離提洛同盟。公元前404年,戰敗的雅典根據與斯巴達簽訂的和約,被迫解散提洛同盟。

提洛同盟主要影響

提洛同盟的建立及其性質的演變,對雅典和加盟各邦以及整個希臘世界的政治、經濟發展都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