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牧

(中國作家)

鎖定
秦牧(1919年8月19日—1992年10月14日),原名林覺夫,小名阿書,別名派光、頑石,1919年生於香港,廣東澄海人。中國散文界的“南秦北楊”,中國作家、中華書局廣州編輯主任、《羊城晚報》副總編輯、《作品》雜誌主編、廣東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廣東分會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全國文聯委員、暨南大學中文系主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學會顧問。其文學活動涉及很多領域,主要有散文、小説、詩歌、兒童文學和文學理論等等。 [1-2] 
童年和少年時代在新加坡僑居。1938年開始在廣州報刊上發表作品。1941年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1945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擔任過民盟中央機關刊物《再生》的編委。1949年,到廣州從事編輯和創作工作。1992年10月14日逝世,享年73歲。 [3] 
中文名
秦牧
別    名
林阿書
林派光
林頑石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香港
出生日期
1919年8月19日
逝世日期
1992年10月14日
職    業
文學家
代表作品
《土地》《長河浪花集》
祖    籍
廣東省澄海縣
原    名
林覺夫

秦牧人物評價

秦牧塑像 秦牧塑像
半個世紀以來,秦牧孜孜不倦地在文學沃土上勤奮耕耘,他把個人的文學創作與中國社會的發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發表和出版了大批散文、小説、戲劇、詩歌等作品和文學論著。他的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感人,充滿了時代精神。他的散文作品風格獨樹一幟,被譽為“散文一絕”。小説、童話、戲劇、詩歌、文藝理論等都有著作,故又被喻為“一棵繁花樹”。 [7] 羊城晚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台
秦牧的散文知識豐富、言近旨遠、情文並茂,在當代文壇獨具地位。秦牧善於對生活現象作深入的挖掘,善於從平凡的事物中闡發深刻的哲理,他的散文具有很強的哲理意藴,並具體表現為直接闡述、間接表達、正面激勵三方面。 [8] 
秦牧是一個率真的人,喜歡用警語和幽默的比喻,使文章能夠一針見血。在他揭露社會黑暗、攻擊時弊的雜文創作中,更是發揮了這種風格 [9]  。(晶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台評

秦牧人物生平

1919年8月19日生於中國香港
秦牧 秦牧
1922年,隨父母遷居新加坡生活了10年。後因家境破敗,回到故鄉澄海。在鄉間讀完小學後,升入汕頭市立一中,兩年後轉到香港就讀高中。在汕頭和香港讀書期間,開始大量閲讀社會科學書籍和文學作品,接受進步思想 [1]  。抗日戰爭時期,他在香港華僑中學念高中三年級,遂中止學業。
1938年春,到廣州參加抗日救亡宣傳活動,輾轉於粵桂兩省,開始在廣州報刊上發表作品。《秦牧雜文》,這是他的第一本集子。
1941年,曾在桂林的中山中學教書,並從事寫作,開始涉足文壇。歷任《中華論壇》、《再生》、《中國工人》諸雜誌編輯。離開香港赴內地參加抗日宣傳工作,輾轉在廣州、桂林、重慶等地,擔任演員、戰地工作隊員,教師、編輯等。同年,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
1945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擔任過民盟中央機關刊物《再生》的編委。 [3] 
1946年,赴香港從事寫作。
1949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區縱隊。
196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粉碎四人幫後,創作了大量作品。僅結集而成的散文集就有10多部。自選集《長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還出版了《藝海拾貝》的姐妹篇《語休採英》。
1977年10月,秦牧被借調到北京國家出版局,參加新版《魯迅全集》註釋審訂工作,是定稿負責人之一。這一時期秦牧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全國文聯委員、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和執行主席、作協廣東分會副主席、《作品》雜誌主編,兼任暨南大學中文系主任,並被選為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學會顧問。
1985年,在他要帶領中國作家代表團訪美前夕,為澄中校歌作詞。他為樟林古港寫的碑記,讚頌祖輩們的勤勞勇敢,漂洋過海,艱苦創業的歷史,現在這篇碑文,已刻在碑上。澄海中學的文化社團仍以他的名字命名—秦牧文學社。
1992年10月14日上午,因突發心臟病摔倒在地,從此與世長辭,享年73歲。 [3] 

秦牧情感生活

秦牧 秦牧
1942年春天,紫風與秦牧相識於桂林。因為幾乎天天要為躲避空襲而跑進巖洞,秦牧所在的學校恰在逃難的中轉站上,所以二人經常見面,對文學的熱愛和對國家的憂慮使兩顆心越走越近。結婚前有一次,桂林一家影院徵集關於《浮生若夢》這部外國影片的影評作品,他倆雙雙投稿,經過幾張報紙評選,結果紫風是第二名,秦牧倒是第三名。
50年共同生活的歲月裏,他們從來都是互敬互愛。紫風對一件事情印象特別深刻:20個世紀40年代末他們在香港期間,秦牧靠稿費過日子,紫風則任教於一間中學。他每天早晨起來寫作或閲讀,紫風曾怨他起得太早妨礙了她的睡眠。他當時不答,但以後仍然早起。某天,紫風一看,發現他腳上竟穿上了下雨天的膠鞋,輕輕走動,以免打擾了自己。紫風倍受感動。雖然沒有兒孫繞膝,但他倆對此都不在意。
《秦牧全集》收錄的詩歌中,贈給紫風的幾首舊體詩全是秦牧先生在中老年時、歷經“文革”艱險後寫給愛妻的情詩。在紫風的眼中,秦牧決不是一個眉頭緊鎖的思想者,他的童心愛心從不因年齡增長而減退。 [4] 

秦牧寫作特點

吳南生為秦牧的《拾貝者的足音》題字 吳南生為秦牧的《拾貝者的足音》題字
秦牧散文表達方式沒有固定格式,瀟灑自然,語言流暢講究,文筆遊走靈活,聯想奇妙,思路開闊,感情自然流露。秦牧散文特點之一,是言近旨遠,哲理性強。讚頌新中國、新生活,鞭笞醜惡現象是貫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條主線,在闡述觀點,講明道理時,絕不枯燥。秦牧有別於同時代其他作家的特色是,他的散文題材廣泛、知識豐富、談古論今、旁徵博引,具有深厚的生活和知識根底,《土地》便是其中極有代表性的作品。把個人的文學創作與中國社會的發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充滿了時代精神。秦牧主張獨創一格,“在廣泛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獨特的創造”。他提倡擴大題材的範圍到海闊天空和多方面發展文學的功能,包括教育、形像欣賞、審美、文娛方面,使作品高於幽默和情趣,“寓共產主義思想於閒情趣談之中”。 [5] 
秦牧的散文是一種智力的文體,在體式上繼承了“五四”閒話體散文的特點,但又對之進行改造,並吸收了抒情散文敍事如畫,感情濃郁的妙處,創造出將抒情、敍事、議論融為一體的新文體。 [6] 

秦牧主要作品

秦牧小説作品

出版信息
作品名
時間
類型
出版社
備註
1949
小説
上海聯合發行所
生活.讀書.新知
珍茜姑娘
1950
短篇 小 説集


1948
中篇小説

南國書店
憤怒的海
1982
長篇小説

湖南人民
黃金海岸
1955
中篇小説

華南人民
盛宴前的瘋子演説
1987
中、短篇小説選

廣西人民

秦牧散文集

出版信息
作品名
時間
備註
貝殼集
1958
作家
花城
1961
作家
長河浪花集
1978
人文
長街燈語
1979
百花
花蜜和蜂刺
1980
人文
秦牧選集(散文、小説等合集)
1981
四川人民
晴窗晨筆
1981
花城
花城
1982
增訂本,花城
北京漫筆
1982
北京
秋林紅果
1983
人文
秦牧華僑題材作品選(散文、小説集)
1984
福建人民
秦牧自選集(散文、小説等合集)
1984
花城
翡翠路
1984
上海文藝
塞上風情
1985
廣東旅遊
訪龍的家鄉
1985
湖南人民
地球龍跡
1986
香港綠洲出版公司
和年輕人聊天
1986
中青
大洋兩岸集
1987
花城
華族與龍
1989
人文
潮汐和船
1994
作家

秦牧兒童文學集

作品信息
作品名
時間
備註
回國
1956
少兒
在化裝晚會上
1957
廣東人民
蜜蜂和地球
1957
長江
巨手
1979
人文
秦牧作品選
1983
廣東人民

秦牧綜合作品

作品信息
作品名
題材類型
時間
備註
秦牧作品選
故事、童話集
1989
少兒
秦牧雜文

1947
開明
世界文學欣賞初步
文論
1948
生活
世界文學欣賞
文論
1950
三聯
北京的祝福
話劇
1951
香港南方書店
復員軍人杜美宗
報告文學
1956
廣東人民
祖國的港市

1958
解放軍戰士社
星下集
雜文集
1958
廣東人民
藝海拾貝
文論
1962
上海文藝
秦牧序跋集

1982
花城
語林採英
文選
1983
花城
秦牧旅遊小品選

1984
河南人民
秦牧知識小品選

1985
黃河
秦牧散文選

1987
人文

秦牧後世紀念

秦牧遺物捐贈

秦牧 秦牧
2007年12月17日上午,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東里鎮觀一村、東里鎮有關幹部及汕頭市文化部門離任老幹部一班人專程前往廣州拜會秦牧夫人紫風,並舉行簡單的秦牧遺物捐贈儀式。來自家鄉的代表先向秦牧夫人紫風彙報了觀一村秦牧故居的維修及籌辦秦牧遺物展覽的情況,紫風認真傾聽後,對材料逐一過目,把其中一些活動和事件發生的年、月、日校正準確,還在個別材料上進行了修改,並對籌辦展覽提出了指導意見。隨後又拿出了一份8頁的秦牧遺物清單,逐件清點對照實物,移交給前來接受捐贈的代表。
紫風捐贈的秦牧遺物有100多件,大多是秦牧生前最主要的用品,如秦牧生命最後一刻留下的手稿、眼鏡和圓珠筆,還有秦牧到五七幹校用過的行軍水壺等。從廣州帶回來的秦牧遺物包括秦牧生前接受各種文藝團體的聘書、作品獲獎證書、已經出版的著作及有關秦牧作品的研究書刊,還有生前友好送給秦牧的字畫,秦牧珍藏的工藝品、紀念品、相片、出席各種活動的光碟,用過的衣服等,紫風也捐贈了自己的部分著作。
秦牧妹妹林玉巒也提供了有關秦牧的幾十張照片和其它一些物品。在林玉巒的家中,至今仍珍藏着秦牧在不同時間寄來的書信、匯款單等物品。 [10] 

秦牧故居

秦牧故居 秦牧故居
秦牧故居建於清末民初,修繕工作採取“修舊如舊”的原則,持續7年之久。
2000年當地開始決定搶救秦牧故居併成立“秦牧故居修繕工作領導小組”以來,當地一方面加緊秦牧故居的修繕工作,一方面曾多次派人與居住在廣州的秦牧夫人紫風洽談秦牧遺物捐贈事宜,紫風對此非常高興,表示會在適當時間將秦牧先生的部分遺物轉交給當地陳列展覽。直到2007年才告完成。其佔地面積387.5平方米,建築面積308平方米,為潮俗“四點金”建築。根據汕頭市文物管理部門和當地政府的規劃,修繕完畢的秦牧故居將陳列多方徵集的秦牧先生遺物和其他物品,並對外開放。2007年9月故居維修完成土建部分之後,布展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秦牧故居大門右側鑲嵌着一塊醒目的黑色石板,標註着“秦牧故居”是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及“秦牧故居簡介”。大門上面懸掛着由吳南生先生題寫的“秦牧故居”牌匾。走進大門便是天井,廳堂之上是一座金色的秦牧雕塑坐像,兩邊裝飾着兩個裝滿了秦牧各種著作的大書櫃,一邊寫着“散文泰斗”,一邊寫着“神洲傳揚”,而四周的各個房間則分設了各種展櫃,準備陳列各種展品。 [11] 

秦牧紀念館

澄海當地計劃新建秦牧紀念館。秦牧的故鄉——澄海樟林曾是“紅頭船”發源地,新建的秦牧紀念館成為規劃中的樟林古港旅遊區的一個景點。而特別要提及的是從廣州帶來的秦牧遺物中的4件東西,那就是秦牧最後擬就的一篇文章題目手跡、摔破的眼鏡、放大鏡和圓珠筆。 [10] 

秦牧作品整理

1994年,在他去世兩週年的前夕,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首次出版了包括61本集子的《秦牧全集》10卷本,從集稿、編輯到出版。
1995年,廣東成立了秦牧創作研究會,陸續編輯出版了《尋夢者的塑像》、《拾貝者的足音》等幾本秦牧作品評論集。
2007年是秦牧同志誕生的88週年,8月19日是他的生日。期間,《秦牧全集》增訂版12卷本在廣東一次性出版。對於推動廣東省文化建設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同時,也是對秦牧勞累終生,歷盡折磨而忠誠正直,著作等的紀念。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