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當代文學

(1949年以來的中國文學)

鎖定
中國當代文學,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來的中國文學;其次指的是發生在特定的社會主義歷史語境中的文學,它限定在“中國大陸”這一範圍之中。
中文名
中國當代文學
解    釋
1949年以來的中國文學
範    圍
中國大陸”這一範圍
呈現真正繁榮
二十世紀末開始

中國當代文學發展歷史

中國當代文學源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中國作家,主要分為傳統文學作家、新時期作家、中國先鋒文學作家、中國自由作家和中國通俗流行文學作家等五大類。
中國當代文學,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來的中國文學;其次指的是發生在特定的社會主義歷史語境中的文學,
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到現今主要分為“社會主義初期文學”、改革開放後的“新時期文學”、“中國先鋒文學”、“中國自由文學”、以及“通俗流行文學”等五大類。

中國當代文學源流分期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中國已進入"社會主義革命"階段,必然地出現一種新的性質的文學形態,這樣,到50年代後期,"新文學"的使用已大大減少,開始出現了以"現代文學"加以取代的趨向,而"當代文學"是"社會主義文學"的這一理解,一直延續到80年代以前的若干當代文學史的寫作中。改革開放後,當代文學的多元化使得各種當代文學論著異彩紛呈。 [1]  以啓蒙主義為特徵的"五四"文化傳統是一種一元化價值取向的知識分子的運動,以魯迅為代表的"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實踐被認同為新文學傳統的主流.中國文學史的發展過程實際上形成了兩種傳統:"五四"新文學的啓蒙文化傳統和抗戰以來的戰爭文化傳統.這兩種文學傳統,有時是以互相補充或者比較一致的方式,有時則以互相沖突以致取代的方式來影響當代文學. [1] 

中國當代文學第一階段

1949--1978年
"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使長期被分離在兩個地區(國民黨統治區和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的文學工作者終於"會師","五四"新文學的戰鬥傳統和戰爭中形成的解放區文化傳統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合流了,並且正式確立了毛澤東的《講話》所規定的中國文藝新方向為全國文藝工作的方向,在當時,當身帶硝煙的人們從事和平建設以後,文化心理上很自然地保留着戰爭時代的痕跡,在這種文化氛圍的制約下,文學觀念由軍事軌道轉入政治軌道,兩軍對陣的思維模式具體地表現為片面強調階級鬥爭的教條模式. [1] 

中國當代文學第二階段

1978年--1989年
文學的真正"復甦"來説,是以1978年8 月開始的"傷痕文學"為標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誌着抗戰以來影響了中國文化建構四十年的戰爭文化規範被否定,1979年1 0月在第四次文代會上,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辭,明確提出了"不要橫加干涉"的意見,並且承認文藝創作是一種複雜的精神勞動,黨"不是要求文學藝術從屬於臨時的,具體的,直接的政治任務,而是根據文學藝術的特徵和發展規律,幫助文藝工作者獲得條件來不斷繁榮文學藝術事業." 198 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 "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總方針.1984年胡啓立代表中共中央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會作出了"創作自由"的許諾.8 0年代的文學充滿了生機勃勃的創新精神和活躍氣氛."五四"新文學傳統又漸漸地恢復了活力. [1] 

中國當代文學第三階段

90年代——新世紀
90年代初的文化特徵:知識分子在"共名"狀態下持有的一元化的政治社會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自覺中逐漸形成.在文學創作上則體現為作家放棄了宏大歷史敍事,轉向個人化的敍事立場,特別是由此走向了對於民間立場的重新發現與主動認同.新文學的傳統在90年代表現出新的活力.
90年代的文學具有的"無名"特徵:出現了無主潮,無定向,無共名的現象,幾種文學走向同時並存,表達出多元的價值取向.其次是作家的敍事立場發生了變化,從共同社會理想轉向個人敍事立場.其三,由於時代"共名"的消失,使一批面對自我的作家在開拓個人心理空間方面的寫作實驗得以實現.個人立場的文學敍事,轉向更貼近生活本身的個人寫作方式,一批被稱為"新生代"的青年作家和女性作家應運而生.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從本世紀初開始,又出現了中國自由作家,中國自由文學等概念,將中國當代文學提升到一個新的,史無前例的高度,使得中國當代文學更加無序,更加模糊和個人情緒化,一個真正的對於文學的自我回歸的年代正在出現。 [1] 

中國當代文學標誌性作家

中國當代文學社會主義初期

巴金(1904-2005),現代著名作。原名李芾甘,筆名巴金,四川成都人,1928年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説《滅亡》。後來又寫了《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等小説,1982年曾獲“國際但丁文學獎”,巴金先後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等職。
丁玲(1904-1986),現代女作家,原名蔣偉,又名蔣冰之,湖南臨澧人。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太陽照在桑乾河上》。1951年《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二等獎。
臧克家(1905-2004),現代詩人,山東諸城人。歷任《詩刊》主編。他的第一本詩集是《烙印》,其主要作品有詩《老馬》。諷刺詩集《寶貝兒》、小説集《掛紅》等。
趙樹理(1906-1970),現代小説家,山西沁水縣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説《李家莊的變遷》《三里灣》;中篇小説《李有才板話》;短篇小説《小二黑結婚》《登記》等。他的作品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被譽為“山藥蛋派”。
張天翼(1906- ),現代作家。原籍湖南湘鄉,出生於南京。代表作為諷刺短篇小説《華威先生》,長篇小説《鬼士日記》,短篇小説《從空虛到充實》,兒童文學作品有《大林和小林》《寶葫蘆的秘密》《大灰狼》等。
周立波(1908-1979),現代作家,原名周紹儀,湖南益陽人。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説《暴風驟雨》,曾榮獲斯大林文學獎。解放後,他參加《解放了的中國彩色影片攝製工作,再次榮獲斯大林文學獎。另有長篇《鐵水奔流》《山鄉鉅變》。短篇小説《湘江一夜》獲1979年短篇小説一等獎。
艾青(1910-1996),現代詩人,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1932年加入“中國左翼美術聯盟”,同年被捕。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大堰河》,其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戰爭期間,寫了長詩《向太陽》《火把》。解放後寫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讚歌》等。
楊朔(1913-1968),現代小説家、散文家,山東蓬萊人。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説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三千里江山》,他的散文《荔枝蜜》《茶花賦》《海市》《香山紅葉》等都是優秀散文佳作。
孫犁(1913-2002 ),現代作家。原名孫樹勳河北省平安縣人。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説《風雲初記》、中篇小説《鐵木前傳》、短篇小説《荷花澱》;小説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他的小説充滿詩情有“詩體小説”之稱。
楊沫(1914-1995),現代女作家。1914年生於北京,原籍湖南湘陰縣。1950年出版描寫抗日的中篇《葦塘紀事》。1958年出版的優秀長篇小説《青春之歌》是她的代表作,1972年起,寫成長篇小説《東方欲曉》
周而復(1914- ),1914年生於南京,祖籍安徽旌德縣。他的代表作:報告文學《諾爾曼·白求恩片斷》、長篇小説《白求恩大夫》和《上海的早晨》。
徐遲(1914-1996),現代詩人、報告文學作家。原名徐高壽;浙江省吳興人。他前期作品有詩集《二十歲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後,又寫了特寫集《我們這時代的人》《慶功宴》。1978年寫的報告文學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獻給全國科學大會的厚禮。
郭小川(1919-1976),現代詩人。河北豐寧縣人。抗戰時期他開始寫詩,主要作品有詩集《平原老人》《甘蔗林――青紗帳》《投入火熱的鬥爭》以及長詩《將軍三部曲》等,著有《郭小川詩選》。
秦牧(1919-1992),現代散文家,原名林覺夫,祖籍廣東澄海,生於香港。其代表作有散文集《長河浪花集》、小品文貝殼集》,以散文體裁寫成了文藝論文集藝海拾貝》。
魏巍(1920- ),現代作家,原名鴻傑,筆名紅楊樹,河南鄭州人。其代表作是文藝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此外,還有詩集《黎明風暴》,文藝隨筆《路標》。他的長篇小説《東方》獲首屆茅盾文學獎
李季(1922-1980),現代詩人,原名李振鵬,河南唐縣人,代表作有長篇敍事詩楊高傳》。1945年以陝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寫出了長篇敍事詩《王貴與李香香》。
馬烽(1922- ),現代作家,山西孝義縣人。其主要作品有《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個上級》,電影劇本我們村裏的年輕人》,長篇小説《劉胡蘭傳》《呂梁英雄傳》《與西戎合作》等。
賀敬之(1924- ),現作詩人、劇作家,山東嶧縣人。1942年,他和丁毅執筆集體創作的新歌劇《白毛女》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金。建國後,寫了《回延安》《放聲歌唱》《西去列車的窗口》等有名的詩篇。 [1] 

中國當代文學新時期

莫言(1955-),當代著名作家,山東高密人。中國作協第六屆全委會委員、第七屆主席團委員、第八屆副主席。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莫言文集》(12卷),影視、話劇劇本多部。中篇小説《紅高粱》獲全國中篇小説獎,《豐乳肥臀》獲首屆《大家》文學獎,《白狗鞦韆架》獲台灣聯合文學獎,《酒國》(法文版)獲法國儒爾·巴泰庸獎,《檀香刑》獲首屆鼎鈞文學獎、台灣聯合報十大好書獎,另獲意大利第三十屆諾尼諾國際文學獎。2011年8月,長篇小説《蛙》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3] 
王蒙(1934- ),當代作家,北京人。其處女作是長篇小説《青春萬歲》。他的短篇小説《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影響很大,從1976-1981年發表三十多篇作品。其中《最寶貴的》《悠悠寸草心》《春之聲》分獲1978、1979、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中篇小説《蝴蝶》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説獎。 [4] 
鐵凝(1957-),生於北京,祖籍河北。197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説《玫瑰門》、《大浴女》、《笨花》等4部,中、短篇小説《哦,香雪》《第十二夜》《沒有鈕釦的紅襯衫》《對面》《永遠有多遠》等100餘篇、部,以及散文、隨筆等共400餘萬字,結集出版小説、散文集50餘種。 [5] 
劉心武(1942- ),當代作家,四川成都人。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短篇小説《班主任》、《我愛每一片綠葉》、《黑牆》、《白牙》等,中篇小説《如意》、《立體交叉橋》、《小墩子》等,長篇小説《鐘鼓樓》、《四牌樓》、《棲鳳樓》、《風過耳》等,紀實作品《5·19長鏡頭》、《公共汽車詠歎調》、《劉心武文集》八卷。其短篇小説《班主任》榮獲1978年全國短篇小説一等獎,長篇小説《鐘鼓樓》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 [7] 
賈平凹(1952-),當代作家,陝西丹鳳人。1975年開始從事文學編輯與寫作。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賈平凹文集》(26卷),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廢都》《秦腔》《古爐》《帶燈》《老生》《高興》《極花》等,中短篇小説《天狗》《黑氏》《美穴地》《豬人》等,散文集《商州三錄》《敲門》《天氣》《老西安》《定西筆記》等。《秦腔》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第一屆世界華人長篇小説獎“紅樓夢獎”、第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賈平凹長篇散文精選》獲魯迅文學獎。《滿月兒》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臘月·正月》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説獎。《愛的蹤跡》獲全國優秀散文集獎。《廢都》獲法國費米娜文學獎。《浮躁》獲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8] 
張賢亮(1936-2014),當代作家,生於南京。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代表作有《靈與肉》、《邢老漢和狗的故事》、《河的子孫》、《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綠化樹》、《習慣死亡》、《我的菩提樹》、《青春期》,長篇文學性政論隨筆《小説中國》等。 [9] 
蔣子龍(1941- ),當代作家,河北滄縣人。其成名作是《機電局長的一天》。短篇小説《喬廠長上任記》榮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説一等獎,《開拓者》榮獲全國優秀小説獎。
高曉聲(1928- ),當代作家,江蘇武進縣人。代表作《李順大造屋》《陳奐生上城》分別獲1979、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
張潔(1938- ),當代女作家。其處女作《從森林裏來的孩子》和後來寫的《誰生活得更美麗》分別獲1978、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長篇小説《沉重的翅膀》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北京通縣人。十三歲就開始創作,十七歲就發表了第一本短篇小説《青枝綠葉》,1979年以後寫的中篇小説《蒲柳人家》,短篇小説《峨眉》分別獲得全國中篇小説獎和短篇小説獎。
茹誌鵑(1925- ),現代女作家,曾用筆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生於上海。代表作有短篇小説《百合花》《靜靜的產院》《剪輯錯了的故事》,其中《剪輯錯了的故事》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
李準(1928-2000),現代作家,河南孟津縣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説《李雙雙小傳》;由他改編的電影劇本有《高山下的花環》《牧馬人》《老兵新傳》等。其中《老兵新傳》獲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獎。
李存葆,當代作家,山東五蓮縣人。其報告文學《將門虎子》榮獲自衞還擊戰全軍徵文一等獎,中篇小説《高山下的花環》《山中,那十九座墳塋》都是優秀作品。
路遙,(1949 —1992),本名王衞國,出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説《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其中《平凡的世界》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陳忠實,(1942—2016),陝西西安市人,代表作品《藍袍先生》、《四妹子》、《到老百楊樹背後去》、《白鹿原》,其中《白鹿原》1997年獲得茅盾文學獎。

中國當代文學中國先鋒文學

殘雪:《山上的小屋》、《蒼老的浮雲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動物兇猛》
格非《格非文集》

中國當代文學中國自由文學

文學獎獲得者。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劉賓雁 主要作品《人妖之間》、《在橋梁工地上》,中國官場首位揭露文學作家。
葉文福 《將軍,你不能這樣做》、《舉起森林般的手製止》、《我是飛蛾》,大陸新時期首位具有獨立思 想的著名詩人。
王土 《歡樂之河》、《大城市之小孩玩火》、《拘留十五日》中國首位長期堅持於城市大貧民窟描述
社會底層真實生活的作家。
餘華 《兄弟》、《活着》、《許三觀賣血記》。中國當代文學首位堅持以批判現實主義創作,並注重
作品思想性的作家。

中國當代文學通俗流行文學

温皓然 厲聲教夫婦(1935-2017),《花魂鳥魂》當代雙語作家,生於南京,長於上海。出身於書香名門杭州厲氏家族,六歲能作對聯,八歲便能賦詩,十幾歲時已能用中、英雙語寫得一手漂亮的文章。他的作品影響深遠,其中《望海潮·悼周恩來總理》、《浣溪沙·甲戌年夏夢麴院荷花》、《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訪二公祠尋厲公墓不獲》、《觀潮有感》、《採桑子·西湖四詠》等被公認為當代詩詞中的經典之作。著有英文中篇小説《Shanghai Memories》等。 [6] 
陪嫁山莊》、《太陽是方的》 [2] 
韓寒三重門》《就這麼飄來飄去》

中國當代文學新青年文學

郭敬明《小時代》系列、《幻城》、《悲傷逆流成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