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女休行

(唐代李白詩作)

鎖定
《秦女休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樂府詩。此詩寫秦氏女報仇殺仇家的俠肝義膽。首二句寫其貌美,藴含美德。“揮手”四句言其報仇殺人,譽聲遠播。揮刀、殺仇、灑血,揚名,乾淨利落。“直上”八句言其有備而來,身陷囹圄,無所畏懼。被邀遮而羈押之後,無所畏懼,是因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素頸未斷之時,皺眉而卧,任憑發落。末四句寫其命運結局:朝廷寬賒,名垂萬古。全詩敍事具體,氣勢充沛,足見作者獨具的思想特色及藝術成就。
作品名稱
秦女休行
作    者
李白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秦女休行作品原文

秦女休行
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
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
羅袖灑赤血,英聲凌紫霞
直上西山去,關吏相邀遮
婿為燕國王,身被詔獄加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素頸未及斷,摧眉卧泥沙
金雞忽放赦,大辟得寬賒
何慚聶政姐,萬古共驚嗟 [1] 

秦女休行註釋譯文

秦女休行詞句註釋

⑴秦女休行: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六十一列於《雜曲歌辭》。詩題原注:古辭魏朝協律都尉左延年所作,今擬之。
⑵秀色:秀美的容色。漢張衡《七辯》:“淑性窈窕,秀色美豔。”瓊花:一種珍貴的花。葉柔而瑩澤,花色微黃而有香。宋淳熙以後,多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當年隋煬帝開運河遊揚州就是為了欣賞瓊花。
⑶白楊刀:也稱白陽刀,白羊子刀,古之名刀。左延年《秦女休行》:“左執白楊刀,右據宛魯矛。”此用其句意。刀,一作“刃”。
⑷清晝:白天。
⑸“英聲”句:謂美好的名聲傳播遙遠。英聲,美好的名聲。聲,一作“氣”。凌,升騰。紫霞,紫色的雲霞。這裏借指遠處。
⑹邀遮:攔擋,阻截。漢荀悦漢紀·平帝紀》:“如遇險阻,銜尾相隨。虜邀遮前後,危殆不測。”
⑺“身被”句:身受詔令關押。詔獄,奉詔令關押犯人的監獄。《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大王之羣臣近幸素能使眾者,皆前系詔獄,餘無可用者。”
⑻“犯刑”二句:謂身犯刑律,就像踐踏老虎尾巴,不怕落入老虎的爪牙。履虎:踩着了老虎尾巴,喻遇到了危險。《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王弼注:“履虎尾者,言其危也。”
⑼摧眉:即低眉,低頭。
⑽“金雞”句:謂天子降詔赦免其罪。古代頒赦詔日,設金雞於竿,以示吉辰。雞以黃金飾首,故名金雞。放赦,釋放赦免。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詩:“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
⑾“大辟”句:謂赦其死罪。大辟,死刑。《尚書·呂刑》:“大辟疑赦。”孔傳:“大辟,死刑也。”寬賒,寬大赦免。
⑿“何慚”句:謂其壯舉不次於聶政的姐姐。聶政姊:刺客聶政之姊。名聶嫈,有大勇。聶政,戰國時齊人,為人報仇,刺殺韓相俠累。因恐連累其姊,乃自毀其容自盡。韓取其屍暴於市,懸千金購求其姓名。其姊聶嫈聞之,至韓國,伏屍而哭之。曰:“是深井裏聶政也。”眾人皆問何敢來認屍,聶嫈説,“妾其奈何畏身之誅,終滅賢弟之名?”然後自殺於聶政之旁。事見《史記·刺客列傳》。
⒀驚嗟:猶驚歎。《南史·曹景宗傳》:“約(沈約)及朝賢驚嗟竟日。” [2] 

秦女休行白話譯文

西門有秦氏之女,名女休,其色美如瓊花。
她為了祖宗親之仇,手持白楊刀,大白天前去刺殺仇家。
她衣樁上灑滿了仇人的鮮血,贏得了為親人報仇的好名聲。
殺人之後,她逃至西山,被關吏所擒獲。
她的夫婿是燕國王,今日她卻被詔拿入獄。
雖然她明知犯刑如履虎尾,可是她卻絲毫也不畏俱。
正當她低眉伏於泥沙之上,行將就刑之時。
忽傳來金雞放赦的消息,赦免了她的死罪。
她比古代的俠義之女聶政姊毫不遜色,她的事蹟受到後人的熱烈頌揚。 [2] 

秦女休行創作背景

李白這首詩是據三國時曹魏的音樂家、歌唱家左延年所寫紀事詩《秦女休行》的擬作。東漢末年,發生了一個婦女的父親為“兇豪”所殺,她為報父仇,手刃暴徒,自首遇赧的故事(它的原型見《後漢書》卷八十四《龐淯母傳》及《三國志·魏書》卷十八《龐淯傳》)因其“義烈”,流傳甚廣。不但左延年歌詠此事,晉初詩人傅玄也據此寫過一首題目與左詩相同內容頗有出入的雜言詩。大詩人曹植在《鼙鼓歌》五首之四《精微篇》中曾説“女休逢赧書,白刃幾在頸”,並把她和哭夫而山崩的“杞妻”,上書朝廷願代父受刑的提縈及向趙簡子解説,為父脱罪的女娟等歷史上有名的烈女相提並論,可見秦女休在當時影響之大。
李白此詩具體作年不詳,王琦《李太白年譜》、詹鍈李白詩文系年》、裴斐《李白年譜簡編》均無提及。 [2]  [3-4] 

秦女休行作品鑑賞

秦女休行文學賞析

此詩是擬左延年之同名詩作,寫秦氏女報仇殺仇家的俠肝義膽。左延年原詩風格樸質,形式自由,多五言,也夾雜着三言、四言、六言、七言句,富有漢代民歌的特色。李白的這首擬作把它改成了工整的五言詩,不僅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及其精華部分,字數也壓縮了一多半,更顯得詩意盎然,而且人物的刻畫鮮明細緻,形象突出,確是以古為新的佳作。
詩的開始兩句簡括地介紹主人公:“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它從左延年詩“始出上西門,遙望秦氏廬。秦氏有好女,自名為女休”化來,首先指出秦氏女的住地,第二句“秀色如瓊花”是左詩所沒有的,他只説“秦氏有好女”比較籠統,此處增添了這一句,便突出了她如花似玉般的形象,“如瓊花”的比喻啓人聯想,給人以嬌美動人的實感,言外還暗示出這樣“如瓊花”的弱女子為報父仇白晝殺人真是出人意表。
接下去轉入凝練簡潔地複述故事:“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因為秦女休“殺仇家”的原因等等在左延年、傅玄的詩中介紹較詳,此篇既是擬作就可以省略了。傅詩對她殺人報仇的原因表述得很清楚:“父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強。雖有男兄弟,志弱不能當。烈女念此痛,丹心為寸傷。”“仇人暴且強”明確説明:秦女的所作所為是正義的,不畏強暴是勇敢的。她不是無謂的殺人,而是由於對方“強且暴”,枉法肆虐,加之“雖有男兄弟,志弱不能當”,在這種形勢下,她只好挺身而出了。
五、六兩句虛實結合,先刻畫人物,然後以深摯讚歎的口吻把主人公“英聲凌紫霞”的鮮明形象送到讀者面前——“羅袖灑赤血”,平平五字,給人的印象極深。“羅袖”,點明婦女身份,一般來講,她是與殺人濺血無緣的,可此時卻出現了“灑赤血”的非常情況,則其人面對強暴,敢作敢為的“英氣”就可以想見了。在這個基礎上,再敍述秦女報仇以後直上西山為關吏阻攔,她自言為“燕王婦”,而且表示甘願領罪,就是被加以“詔獄囚”的罪名也是“不畏落爪牙”的。這些繪影繪聲的描敍,既增強了詩的故事性而且可以進一步突現人物堅強英烈的性格。“婿為燕國王”左延年詩作“平生為燕王婦”,都是民歌常用的誇張寫法,它聯想了漢樂府《陌上桑》中羅敷自誇夫婿的一段,在平實的敍述中強化了戲劇性,使詩平添了起伏跌宕之姿。
以下四句交待秦女即將受刑,忽然傳下赦書,絕處逢生,人心大快。左延年詩對此有細緻的描寫:“女休悽悽曳梏前。兩徒夾我持刀,刀五尺餘。刀未下,朣朧擊鼓赦書下。”這裏寫了她上刑場前身帶刑具(“曳梏”即腳鐐)悽苦情態,乃至兩個劊子手手持“五尺刀”即將行刑,在“刀未下”的緊急時刻,忽然傳來放赦時的打鼓聲。兩相比照,互相補充,可以使詩意更為明晰。
末二句用聶政姊來比秦女休,披露全詩主旨。詩人以強烈的感情肯定歌頌主人公“萬古共驚嗟”,表現了李白素重豪俠的英勇及婦女對理想追求的願望,加之詩的前後呼應,敍事具體,氣勢充沛,一氣貫注,雖是擬作,卻足以見出作者獨具的思想特色及藝術成就。 [4] 

秦女休行名家點評

明人胡震亨:“按女休事奇烈,第重述一過便堪擊節,太白擬樂府有不與本辭為異,正復難及者,此類是也。”(《李詩通》) [4] 

秦女休行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説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峯。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5]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8-389
  • 2.    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89-190
  • 3.    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 ,1988:395-414
  • 4.    宋緒連 初旭.長三李詩鑑賞辭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70-172
  • 5.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