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嚴寺

(湖南省衡陽市南嶽衡山福嚴寺)

鎖定
福嚴寺,六朝陳代光大元年(567)由高僧慧思和尚創建。當時名叫般若禪寺,又名般若寺。唐朝先天三年,懷讓禪師來到南嶽衡山,駐錫於此。
福嚴寺,山門上有“天下法院 [1]  ”的橫額,兩邊有“六朝古剎”、“七祖道場”的豎聯,即是指這一段歷史宋朝時,改名為福嚴寺,一直沿用。當時,寺中有位名叫福嚴的僧人增修寺院,並栽柏樹10株,福嚴寺因此得名。
中文名
福嚴寺
地理位置
湖南省衡陽市
氣候條件
大陸性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開放時間
7:00——17:00
景點級別
湖南省重點保護文物
門票價格
免費開放;包含在衡山風景區內,通用於衡山風景區門票 [4] 
佔地面積
4 畝
著名景點
嶽神殿 虎跑泉 銀杏樹 三生塔
創建時間
567年
創建者
慧思

福嚴寺歷史沿革

福嚴寺 福嚴寺
福嚴寺,位於擲缽峯東麓,是佛教十大叢林之一。它在中國佛教史上頗有名氣,是禪宗的南宗著名的傳法勝地,是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南嶽志》記載:福嚴寺原名般若寺,又名般若台,是佛教天台宗二祖慧思禪師在陳光大元年(公元五六七年)創建的,為南嶽最古的名剎之一。唐太宗曾賜御書梵經五十卷給該寺收藏。唐先天二年(公元七一三年),懷讓禪師到南嶽後,將般若寺闢為禪宗道場,通過他的弟子道一禪師傳法,南宗的“頓悟”佛法弘傳天下,天下佛子以該寺為傳法的佛院,可見它在南宗中的顯赫地位。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公元九七六年至九八四年),任該寺住持,他率領僧徒,在寺院周圍廣種松杉,重修擴建寺宇,將般若寺改名為“福嚴寺”。佛教禪宗七祖懷讓法師在此大闡宗風,宣揚“頓悟法門”,所以又稱“天下法院”。 [2] 

福嚴寺規模之大

福嚴寺保持了清代的規模。1983年,該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福嚴寺不但寺古、佛古、樹古,而且歷史上出現瞭如楚圓、保宗、慈感、文演等一代宗師。福嚴寺現與南台、祝聖、上封三寺並稱“南嶽四大名藍”。福嚴寺始建於南朝光大二年(568),初名般若寺,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改稱福嚴寺。清同治九年(1870)重修。

福嚴寺始建由來

福嚴寺風光1
福嚴寺風光1(20張)
福嚴寺為慧思所創建。慧思(515—577),俗姓李,豫州武津(今河南省上蔡縣)人,於陳光大二年率弟子四十餘人到南嶽山,得到陳宣帝的支持,創建般若寺(即今福嚴寺)。陳太建九年(577)卒,世稱“南嶽大師”,後被天台宗尊為該宗第三祖。隋唐以前,般若寺是以弘揚般若和法華思想為中心的道場。
唐以後,般若寺成為禪宗的著名道場。禪宗傳至五祖弘忍,下分南北兩派,而南派始祖(即六祖)惠能門下又分兩系,一為青原行思,一為南嶽懷讓,般若寺就是懷讓居住三十餘年,大闡宗風的道場。
懷讓(677—744),金州安康(今陝西省漢陰縣)人,出家後,到曹溪從惠能學禪,得法後住南嶽般若寺,入室弟子六人,其中以道一為最傑出。懷讓一系的禪法,至唐末,發展成為溈仰、臨濟二宗,禪宗五家,懷讓一系有其二。宋以後,臨濟又分出黃龍、楊岐兩個支派,俗稱禪宗五家七宗,而懷讓一系則有其四。所以後人稱懷讓住過的般若寺(福嚴寺)為“天下法院。”
懷讓以後,與般若寺有關係的著名禪僧,唐有審承、良雅;宋有楚圓、保宗、慈感、文演;明有弘儲,清有淡雲、玄妙、海岸等人,他們都是一代宗師。

福嚴寺重建時期

福嚴寺,基本上保持了清同治九年(1870)重修的規模。寺內建築有:山門、嶽神殿、大雄寶殿、方丈室、法堂、藏經樓、祖堂、禪堂、華嚴閣等。
寺院周圍還有許多名勝古蹟,如慧思第一坐習禪處、三生塔(傳為慧思三生靈骨安葬處)、磨鏡台(即懷讓磨磚作鏡啓示道一處,石上刻有“祖源”二字)、拜經台、羅漢洞和虎跑泉等。
文革期間,寺內所有文物蕩然無存。1983年,該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福嚴寺對外開放

1984年5月間胡耀邦總書記視察時批評説:“菩薩毀了,經書燒了,和尚下放了,開放,旅遊,遊客看什麼?湖南這一點搞得太厲害了。”此後落實宗教政策,福嚴寺由南嶽佛教協會管理,經過全面整修,重塑佛像,1986年寺院舉行開光大法會。福嚴寺又恢復了生氣,與南台、祝聖、上封3寺並列為“南嶽四大名藍”,恢復了昔日梵唄莊嚴、碧樹凌空、紅牆繞寺的壯麗輝煌。

福嚴寺佈局結構

福嚴寺 福嚴寺
福嚴寺立於茂林修竹掩映之中,古藤老樹縱橫其間,參天翠黛的樹林和肅穆端莊的寺宇相映成趣,使廟宇顯得分外古雅,山門有“天下法院”的橫額,兩邊有“六朝古剎”、“七祖道場”的豎聯。寺內有嶽神殿、方丈室、祖堂、蓮池堂、右禪堂、左齋堂、雲水堂、藏經閣、法堂等古香古色的殿堂,結成一個寺宇整體。
寺在山坡中,前後均有高大石巖,左山一石刻有唐宰相李泌所書“極高明”三個大字,故名極高明台。另外一石名“慧思一生巖”,在大岩石一側,有三生塔,系福嚴寺開山僧慧思和尚藏骨處,相傳慧思和尚三生的屍體都藏其中,因以為名。

福嚴寺廊柱楹聯

寺院依山而建,佔地約四畝。整個建築是磚木結構。院堂依次為山門、知客廳、嶽神殿、大雄寶殿、祖堂。第一進是山門。紅牆繞寺,山門東北向。門上刻:“天下法院”,兩旁有聯:“六朝古剎;七祖道場。”第二進是知客廳,大門正東向。廊柱上刻着楹聯:“福嚴為南山第一古剎;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門。”對聯闡明瞭該寺的歷史和地位。第三進為嶽神像,殿中有嶽神塑像一尊。
據《南嶽志》記載:“陳後主因崇祀嶽神像。銅鑄萬三千斤,合立佛三座,共歷千秋。”宋朝大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在《南行錄》中説:“有嶽神銅像一尊”。這裏的寺院一反常規,沒有四天王神像,卻有嶽神神像。據《南嶽志》記述,傳説當時慧思禪師和嶽神下棋勝了嶽神後,獲得這塊香火寶地。他為感謝嶽神送地之恩,於是在寺裏專門建造一個殿堂,作為嶽神遊憩下榻的地方,享受人間香火。故而有嶽神像。第四進是大雄寶殿。佛堂原來供奉着陳後主時鑄造的銅質坐佛三尊,已不存。

福嚴寺佛教設施

福嚴寺風光2
福嚴寺風光2(9張)
蓮花台上的佛像是一九八四年重新塑造的。沿大雄寶殿後的兩側石級而上,便是第五進。殿堂三間,為祖堂、方丈、説法堂。説法堂上懸掛着一塊金匾,上書“五葉流芳”四字。據《傳燈錄》記述:自禪宗六祖惠能的“頓悟法門”異峯突起,開創了南宗之後,又經七祖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大力弘揚,南宗風靡一時,從五代至晚唐繁衍特盛。南嶽懷讓一系,經道一形成溈仰宗和臨濟宗;青原一系自南嶽石頭希遷開始,又形成了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這樣南禪兩系共五宗。
佛教史上稱為“一花五葉”。而“五葉”都源出於南嶽,法徒遍及天下。其中以臨濟、曹洞宗最盛。素有“臨濟臨天下,曹洞曹半天”的美稱。而臨濟、曹洞兩宗。都發脈於南嶽,南嶽是“濟洞洞源”的聖地。所以禪宗七祖懷讓的道場,便有“五葉流芳”的讚譽了。
寺院的兩側是禪房。齋堂、香積廚。長廊把整個寺院連通,高低錯落,渾然一體。在寺院右邊側門外面,有一株古銀杏,有一千四百餘年的歷史。相傳它曾受戒于慧思和尚,皈依了佛門,山門內的三株年逾千年的古銀杏,因為觸犯了佛門清規,被逐出寺外。
福嚴寺不但寺古、佛古、樹古,而且歷史上名僧輩出。可惜在十年浩劫開始,這一六朝古剎便遭到嚴重破壞。一九八六年農曆六月十九日,福嚴寺又為新塑的佛像、觀音、嶽神、羅漢舉行了盛大的開光法全。海內外佛徒、居士及觀光者達數百人。 [3] 

福嚴寺主要景點

南嶽福嚴寺 南嶽福嚴寺
慧思創建般若寺之前;南嶽是道家的天下,山上山下星羅棋佈着道教宮觀。慧思(515—577年),俗姓,汝陽郡武津縣(河南上蔡縣)人。15歲信仰佛教出家,20歲受具足戒。外出參訪,投高僧慧文禪師,從受禪法。
他嚴守戒律,每日讀誦《法華經》,常於林野間經行修禪,悟得法華三昧,聲譽遠播,隨從他習禪的徒眾不斷增加。他主要在電原一帶講學,授《大品般若經》,因屢遭擾亂毒害。於567年帶了信徒40多人南下到了湖南,進了南嶽。這時的南嶽歸嶽神掌管。
福嚴寺 福嚴寺
傳説慧思得知嶽神喜歡下棋,有“贏家所求,輸家必應”的習慣,就與嶽神對弈,並連勝三局。嶽神問他有何所求,慧思説:“求尊神賜一檀越之地,給小僧定禪”。嶽神允許了。慧思就以錫杖擇地,杖落之處方圓百丈歸慧思使用。他把錫杖向空中一拋,錫杖就冉冉地飄到天柱峯南邊一塊葱蘢掩映的林地墜落,這就是般若寺的寺址。嶽神一怔:“你選的這塊地正是我看中的下榻之所”。慧思説:“尊神賜地,我定在禪場內設榻恭候,長年供奉,以謝恩賜”。就這樣,從般若寺創建起,就修建了嶽神殿,一直沿習。傳説當年嶽神常來此處與慧思對弈。
慧思在錫杖着落之地伐木取石,依山傍巖,建起了一座寺廟,由於慧思擅講《般若經》,便取名般若寺。慧思在這裏傳授禪法,弘揚般若,廣度眾生。般若寺在冊僧人500人,每餐有上千人吃飯,可見其興盛。因天台宗創始人智顗曾師他學禪,慧思被尊為天台宗三祖。
在福嚴寺東邊,有一股清泉從方形石井裏湧出,這就是“虎跑泉”。泉旁有塊石碑,記載了這泉的來歷。慧思建般若寺後,見寺周圍沒有水源,就將寺僧領到山下的山坷裏,舉起錫杖用力向沙地刺去,一會兒,一股泉水湧流而出,徒弟們把泉口擴大成井,這就是“卓錫泉”的來歷。有一天慧思和徒弟們來泉邊汲水時,見叢林中竄出一隻猛虎,從泉邊銜起慧思的錫杖走到般若寺後的岩石前,大哮三聲,泉水就從岩石裏流了出來。慧思在泉井修一石井,命名為“虎跑泉”。這兩處奇異的泉水潺潺不斷。
福嚴寺右側有一棵古銀杏樹,據《南嶽》載,這棵古樹是在慧思手裏受過戒的,樹下尚有一塊青石碑記載銀杏受戒年代,有一千四百多年曆史。這棵銀杏樹仍枝葉繁茂,樹圍有一.五丈,成為福嚴寺一景。福嚴寺東,還有著名的“磨鏡台”景觀,相傳這裏是懷讓磨鏡傳法之地。馬祖道禪在擲缽峯下築茅庵修持佛法,按傳統禪定方法修坐禪。
慧思大師三生塔 慧思大師三生塔
福嚴寺前後,有許多高大石刻。石台名高明台。邊上岩石上還有一石刻,中間是“佛”字,兩側為“高無見頂相,明不借他光”。指佛教極高,佛光極明,佛是極高明的。還有“慧思禪師三生塔”,相傳慧思三生遺骨都藏在其中。據説慧思告訴弟子説,他的前一生、二生都在南嶽修持,是第三生了。第子們在禪林前一處巖隙中挖出一具老僧趺坐遺骨,遂名該處為“一生巖”;又在石壁下挖出法器和殿堂基石,遂名其為“二生藏”;而把慧思死後所建墓塔為“三生塔”。

福嚴寺社會評價

福嚴寺景色優美,上天獅子,主僧入光,一柱擎天,鏡台流月,丹鳳銜書,石竿垂釣,三僧共説,煙語飛花,金雞銜粟,石鼎焚香等景點昔日被譽為福嚴十景。最佳旅遊時間:南嶽春天多雨,夏季不熱,冬季不冷,平均每年有198天被雲霧籠罩,而且山上山下温差很大,山下暑熱,山巔卻高寒,所以歷來有“三層天”的説法:自山麓至玉板橋為一天,玉板橋至半山亭為一天,半山亭至祝融峯為一天,越往上温度越低。

福嚴寺內部交通

衡山風景名勝區(中心景區)內有環保車和索道,供遊客使用。景區採用的是“車索一體”的經營方式,環保車的車費中,無論是上行、下行還是往返,都包括索道(上行、下行或者往返),至於其中一段是選擇索道,還是乘坐環保車,遊客可以根據自身的遊玩線路而定,環保車停靠眾多景點,部分景點只下客,不上客,站點具體情況以當日景區公告為準。
環保車(含索道)
費用:上行45元,下行45元,往返80元。
環保車運營時間(含索道):
7:00-17:30,根據季節不同,會有所調整。夏季有時會在清晨4、5點鐘就開始運營。衡山景區內部分路段山路崎嶇,出於安全考慮,還是建議遊客在天光大亮後再乘坐環保車。環保車約20-30分鐘一班,或者坐滿開車。
環保車、索道運營區間:
環保車:山下石牌坊附近的遊客中心-半山亭-南天門。
索道:半山亭-南天門。
景區內的環保車分為上線和下線(不是上行和下行哦,指的是山上區域和山下區域),兩線在“半山亭”換車。
自駕車
深圳方向
走深圳關口—廣州北二環—京珠高速線路。整個車程正常情況下約為6-7個小時。從新塘下高速後,往北過衡山湘江大橋直走,走到107國道上左轉沿107國道往南走,大概20分鐘左右可以看到路邊南嶽牌樓。
長沙方向
也是從新塘下高速,過湘江大橋到南嶽。過了湘江大橋以後,轉盤左轉進衡山縣城,不進城則直走到107國道。
南嶽風景區境內允許自駕車上山,而且每個景點都設有停車場為旅客提供泊車服務。不過冬季冰凍封路,車輛禁止上山。
如果將車停在山下,南嶽大廟後坪有停車場(萬壽廣場停車場)。具體收費分車型,一般車輛10元/車。大客車可能貴一點,但不會超過20元。
車輛進山需要購票,票價是:80元/車+1元/車的保險費。可以開到山頂,也可以開到半山亭,然後步行或乘坐索道車上至南天門、祝融峯。半山亭索道停車場和祝融峯停車場的停車管理費是10元/車,其餘景點都提供免費的泊車服務。
提醒
1、南嶽衡山盤山公路蜿蜒曲折,只能容許一上一下的車道可行駛。相對來説,自駕遊旅客可能對南嶽的地形和路線不熟悉,建議事先參考和斟酌好旅遊指南圖(購買門票時附贈),包括各路段的路線、之間距離以及所處賓館和聯繫方式等。
2、山上不設有加油站,請在山下準備好充足汽油,以免在景區山上出現狀況。
徒步
衡山風景區有三個入口:走的最多的是康家壠入口,也就是勝利坊入口(南嶽大廟後門馬路直通景區入口);另外還有西面的白龍潭入口和西嶺入口。
進山門票處(勝利坊)—半山亭:約2—4小時;
半山亭—南天門:約2—4小時;
南天門—祝融峯:約1—1.5小時。

福嚴寺外部交通

衡山風景名勝區,位於衡陽市南嶽區境內。大多數遊客是先到達長沙市、衡陽市或者衡山縣等地,再轉乘中巴到達景區所在地南嶽鎮(南嶽區的中心城區)的。
長沙市-南嶽鎮
長沙汽車南站與南嶽鎮相距約140公里,車程約2.5小時。長沙汽車南站全天有多趟停靠南嶽的班車。長沙汽車南站地址:雨花區中意一路811號
衡陽市區-南嶽鎮衡陽中心汽車站(衡陽市蒸湘區一環西路與船山大道交匯處)與南嶽汽車站(衡陽市南嶽區衡山路287號)之間,每天有數班班車對發,平均半小時一班(約6:50-18:00之間),票價約20元,單程耗時約50分鐘。
衡山縣-南嶽鎮
在衡山火車站附近或者兩路口汽車站,都有巴士開往景點所在的南嶽區,票價約5元/人,全程耗時約20分鐘,每天班次很多,流水發車。
高鐵衡山西站-南嶽鎮
也可以乘坐動車或高鐵,在衡山西站下車,車站門口有到南嶽(衡山風景區)的巴士,或者打車,參考價格約20-30元,全程約20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