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社會企業

鎖定
社會企業旨在解決社會問題、增進公眾福利,而非追求自身利潤最大化的企業。投資者擁有企業所有權,企業採用商業模式進行運作並獲取資源,投資者在收回投資之後也不再參與分紅,盈餘再投資於企業或社區發展 [1] 
中文名
社會企業
外文名
Social Enterprise
共同特徵
企業導向、社會目標等
社會目標
滿足需要等

社會企業定義特徵

英國社會企業聯盟(The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UK】)為社會企業提供了一個更為簡單的定義:“運用商業手段,實現社會目的”,並認為社會企業具有如下共同特徵:
·企業導向——直接參與為市場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
·社會目標——有明確的社會和/或環境目標,如創造就業機會,培訓或提供本地服務。其倫理價值可包括對本地社會技能建設的承諾,為實現其社會目標,其收益主要用於再投資
·社會所有制——治理結構所有制結構通常建立在利益相關者團體(如員工、用户、客户、地方社區團體和社會投資者)或代表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對企業實施控制的託管人或董事的參與基礎之上的自治組織。它們就其產生的社會、環境和經濟影響向其利益相關者以及更廣泛的社區負責。收益可作為利益相關者的分紅加以分配或用於有利於社區利益的用途。
嚴格的説,社會企業家指(1)認識到社會問題(2)運用企業家精神以及方法來組織、創造、管理一個企業(3)達到社會改變的目標。
經濟價值社會價值這一二元價值劃分,社會企業被認為具有下列特徵:
·運用商業工具和方法實現社會目標
·社會資本商業資本相混合,社會方法與商業方法相混合
·創造社會和經濟價值
·通過商業活動創收所得為社會項目提供資金
·市場驅動和使命導向
·令人滿意的財務表現和社會影響
·以有利於公共利益的方式實現財務目標
·通過無限制地獲取收入實現財務自由
·為完成使命而有策略地組建企業

社會企業善義社會企業

雖然社會企業的概念已經擴散了三、四十年,也帶動了世界各國在這方面的實踐活動。但是,因為社會企業始終沒有脱離慈善、公益的底色,所以依然沒有突破社會第三部門的定位,並未沒有成為市場經濟主流。而且社會企業領域的探索者,似乎也更願意把自己定位為市場經濟的補充部分。因此,一線實踐的社會企業家提出來需要對社會企業概念進行再次收斂和更嚴格進行定義。 [4]  社會目標——將社會目標落實成為“去解決具體的客户困境”,期待在幫助具體人的過程中,讓世界變得更好。 善義企業要成為“服務於客户需求”的組織,而不是“實現創始人個人理念”的工具。企業性質——定位成為盈利性企業,而不再包括公益組織、慈善機構。生存空間——善義企業的生存空間位於逐利型企業失靈的“困境市場”。 [5]  這些“困境”的出現,並不是其他商家看不見。因為市場規模小、新出現,或者產品開發難度大,逐利型企業不願意冒險投入去研發,反給善義企業留出了創業空間 [5]  善義企業不僅僅幫助了某些處於困境中的人們,而且為逐利型企業開闢出了新的經濟增長道路,是市場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 [5]  於是,出現了第2代社會企業——善義社會企業的概念,即:運用商業創新,幫助某些處於困境中的人們,從而實現利他社會使命。善義社會企業又被簡稱:善義企業。 [4-5] 

社會企業社會企業概念升級

善義社會企業與第一代社會企業相比,有三個鮮明的差異:善義企業堅守“以客户為本”的使命原則,第一代社會企業的社會使命對象涵蓋粗放,容易造成社會理念的爭議。比如:第一代社會企業會將“保護地球”、“保護狗狗”作為組織的社會使命。而善義社會企業則會將使命對象設定為“保護地球的人們”、“愛狗人士”。
善義社會企業堅持企業是服務於客户需求的市場化組織,而不是實現創始人個人理念的工具。善義社會企業期待在幫助具體人的過程中,讓世界變得更好。在經營上,善義企業致力於打造“新品類”、“新行業”。在高度競爭中的市場裏,善義社會企業要想可持續生存發展,必須要跳出惡性競爭。甚至,因為善義社會企業要達成利他社會使命,會鼓勵更多企業加入到同類事業中,那麼善義社會企業必然要在經營中持續創新,而且要打造“商業元創新”,也就是創造新品類、新行業。
善義企業強調“創業家精神”在企業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立足創造新品類、新行業的經營路線,超越競爭,打造產業新生態。善義企業屬於“非僱傭化”的合作社型組織。善義企業為一線提供充分的自由度,讓前線聽得見炮聲的奮鬥者,遵照企業的社會使命,靈活決策。 [4] 

社會企業企業家

社會企業家注重實效,以及重視結果甚於過程,而其他許多的民間部門則是重視過程大於結果。他們提供不斷創意和開發切合社會需求的產品或服務,為弱勢社羣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從而逐步改變弱勢社羣的心態,提高他們的現代技術能力,使他們最終能自力生活,真正融入社會真實的生產力。再者,社會企業家傾向於迴避意識形態的職位,也不會緊緊抓住聲稱改善苦難,卻對實質現狀沒有提升的慈善模式,社會企業家勇於追求現狀的轉變

社會企業相關機構

社會企業在中國已開始逐步發展,並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其中包括來自一批像創思、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社會企業研究中心、21世紀社會創新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大力推進。
創思(Transist)總部位於上海,其使命為發現、培育和拓展技術創新和社會創新之間的交集。創思為初創型企業提供1萬至100萬美元的早期投資,同時也從客户開發產品市場匹配和市場進入等最早的階段開始孵化創業者和項目,併為他們提供全面的能力建設,包括加速計劃、專業顧問和明星導師。
創思於2009年創立了易社計劃,致力於為大中華區新興的社會企業家打造一個高質量社區。創思已投資微邦、DemystData、合一科創等數十家公司。其社區內擁有100多位社會企業家,活躍在教育就業、環境能源、農業扶貧、公平貿易、衞生保健、老年關懷等各個領域。 [2] 
陽光下之家(HOMINSUN)總部位於深圳,成立於2003年,主要為刑滿釋放、犯案在逃、監獄服刑、社區矯正人員,以及他們的親屬提供社會幫教服務。由全國普法先進個人、全國十大法制新聞人物、廣東省十大新聞人物、北京2008奧運火炬手王金雲2003年9月創辦。是一家以普法書籍、紀錄片、微電影、勵志演講和品牌加盟等方式,專門為更生人士提供法制宣傳、勵志幫教和再就業的社會企業。 [3] 

社會企業通俗説明

陳家偉的《社會企業與社會家》一書中,可以鮮明地看到社會企業的一些特徵:
它不是以盈利最大化為目標的;如果以盈利最大化為目標就不會把人工角膜定價為30美元,因為在美國市場最低價也在100美元。
它又要追求盈利。完全以成本價是無法支持這樣一個醫院的發展的,也無法去救治更多的窮人。最後他把這樣一個窮人的醫院拓展到了社會的很多地方,甚至複製到許多國家。
對於尤努斯來説,也經歷了逐步發展的歷程。剛開始需要接受很多的捐助,後來他不斷地完善企業的商業化運作機制,不但實現了企業的自給自足,而且使企業的規模日益擴大。同時,受格萊珉銀行幫助的人也越來越多。
在國外已經有很多的社會企業,也有很多的社會企業家。照理説,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應該有更多的社會企業與社會企業家。然而,在中國,社會企業和社會企業家還是一個非常新的概念。其實,社會企業並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概念,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實踐的。吳士宏翻譯的《如何改變世界》一書裏面那些社會企業家就都是老師、律師等一些普通的人。如果有更多的人開始瞭解社會企業家,成為社會企業家,用創意、用行為去改變世界,哪怕改變的只是一點點,就會為整個世界和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變革。

社會企業理論著作

《公益向右,商業向左》以獨特的視角探討了公益和商業之間的平衡藝術。作者通過豐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展示瞭如何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實現公益目標。 [5] 
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商業元創新》一書是第2代社會企業理論的里程碑著作。作者整理了一套可落地操作的第2代社會企業創建方法,其中要點包括:首先,遵循生長原則,即:相信已經發生了未來,不要主觀構建,向客户學習。其次:遵循元創新的生命週期理論——圍繞6個階段的不同主要矛盾,一步一步選育馴化出成功的項目。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