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鎖定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是南唐後主李煜降宋後的詞作。此詞上片寫南唐曾有的繁華,不曾經歷過戰亂的侵擾,是以寫景來歌頌與禮讚作者心中的祖國;下片以寫實的筆法描寫出這三千里山河的美麗國家頃刻覆亡,寫出國破的慘狀與悽情。全詞由建國寫到亡國,極盛轉而極衰,極喜而後極悲,看似只是平平無奇的寫實,卻飽含了對故國的留戀與亡國的悔恨之意。
作品名稱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作    者
李煜
創作年代
五代十國時期
作品出處
南唐二主詞
文學體裁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作品原文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1]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註釋譯文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詞句註釋

⑴破陣子:詞牌名。原為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出自《破陣樂》。又名“十拍子”等。此調雙調六十二字,前後段各五句三平韻。
⑵四十年:南唐自建國至李煜作此詞,為三十八年。此處四十年為概數。
⑶鳳閣:別作“鳳闕”。鳳閣龍樓指帝王能夠居所。霄漢:天河。
⑷玉樹瓊枝:別作“瓊枝玉樹”,形容樹的美好。煙蘿:形容樹枝葉繁茂,如同籠罩着霧氣。
⑸識干戈:經歷戰爭。識,別作“慣”。干戈:武器,此處指代戰爭。
⑹沈腰潘鬢:沈指沈約,《南史·沈約傳》:“言已老病,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後用沈腰指代人日漸消瘦。潘指潘岳,潘岳曾在《秋興賦》序中雲:餘春秋三十二,始見二毛。後以潘鬢指代中年白髮。
⑺廟:宗廟,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⑻教坊:唐代設立的宮廷樂舞機關。此指宮廷樂隊。猶奏:一作“獨奏”。
⑼垂淚:一別作“揮淚”。宮娥:宮女。 [1]  [2]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白話譯文

延續四十年曆史的政權,延綿三千里地域的山河。宮殿高聳入雲,宮廷內外各種名花奇樹,煙聚蘿繞。何曾見識過戰爭呢?
自從成為俘虜,就日漸消瘦,白髮初生。最讓人傷心的是那天匆匆忙忙地告別宗廟,教房裏還為我演奏着別離的歌曲,我含淚對宮女告別。 [2]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李煜降宋之後的幾年,即作者生命的最後幾年。宋太祖開寶元年(975)十一月,金陵被宋軍攻破,李煜率領親屬、隨員等四十五人,“肉袒出降”,告別了烙印着無數美好回憶的江南。次年春天,李煜被押送到宋都汴梁,從此過着囚徒的生活。在汴梁城中,李煜以這一闋《破陣子》記錄了亡國當時離別金陵的情景和感受。 [2]  [3]  [4]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作品鑑賞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整體賞析

此詞上片寫南唐曾有的繁華,建國四十餘年,國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樓閣高聳入雲霄,庭內花繁樹茂。這片繁榮的土地,幾曾經歷過戰亂的侵擾。幾句話,看似只是平平無奇的寫實,但卻飽含了多少對故國的自豪與留戀。“幾曾識干戈”,更抒發了多少自責與悔恨。下片寫國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幾曾”之句意,筆鋒一疊,而悔恨之意更甚。終有一天國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蒼老,尤其是拜別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聽到教坊裏演奏別離的曲子,又增傷感,不禁面對宮女慟哭垂淚。
“沈腰”暗喻自己像沈約一樣,腰瘦得使皮革腰帶常常移孔,而“潘鬢”則暗喻詞人自己像潘岳一樣,年紀不到四十就出現了鬢邊的白髮。連着這兩個典故,描寫詞人內心的愁苦悽楚,人憔悴消瘦,鬢邊也開始變白,從外貌變化寫出了內心的極度痛苦。古人説憂能傷人,亡國之痛,臣虜之辱,使得這個本來工愁善感的國君身心俱敝。李煜被俘之後,日夕以眼淚洗面,過着含悲飲恨的生活。這兩個典故即是他被虜到汴京後的辛酸寫照。
此詞上片寫繁華,下片寫亡國,由建國寫到亡國,極盛轉而極衰,極喜而後極悲。中間用“幾曾”“一旦”二詞貫穿轉折,轉得不露痕跡,卻有千鈞之力,悔恨之情溢於言表。作者以階下囚的身份對亡國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勝感慨系之。此詞回顧事國時的繁華逸樂:那四十年來的家國基業;三千里地的遼闊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樂安逸之中。“幾曾識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結果,同時也是淪為臣虜的原因。記敍離別故國時哭辭宗廟的情景,寫來尤為沉痛慘怛。其事雖見載於《東坡志林》但出自後主之手,更覺悽慘苦澀,不失為一個喪國之君內心的痛苦自白。 [3]  [4]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名家點評

宋代蘇軾《書李主詞》:“三十餘年家國(略)。”後主既為樊若水所賣,舉國與人,故當慟哭於九廟之外,謝其民而後行,顧乃揮淚宮娥,聽教坊離曲何哉! [5] 
宋代洪邁容齋隨筆》卷五:東坡書李後主去國之詞雲:“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以為後主失國,當慟哭於廟門之外,謝其民而後行,乃對宮娥聽樂,形於詞句。予觀梁武帝啓侯景之禍,塗炭江左,以至覆亡。乃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復何恨?”其不知罪己,亦甚矣。竇嬰救灌夫,其夫人諫止之。嬰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梁武帝用此言而非也。 [5] 
明末清初毛先舒南唐拾遺記》:案此詞或是追賦。倘煜是時猶作詞,則全無心肝矣。至若揮淚聽歌,特詞人偶然語,且據煜詞,則揮淚本為哭廟,而離歌乃伶人見煜辭廟而自奏耳。 [5] 
清代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二:譏之者日倉皇辭廟,不揮淚於宗社而揮淚於宮娥,其失業也宜矣。不知以為君之道責後主,則當責之於垂淚之日,不當責之於亡國之時。若以填詞之法繩後主,則此淚對宮娥揮為有情,對宗社揮為乏味也。此與宋蓉塘譏白香山詩謂憶妓多於憶民,同一腐論。 [5]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作者簡介

李煜(937—978),南唐末代君主。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李璟第六子。國破降宋。後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卓絕非凡。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被譽為“千古詞帝”,對後世影響亦大。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現存詞可確定者三十八首,存詩十六首。 [6] 
參考資料
  • 1.    蔣方 編選.李璟李煜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63-166
  • 2.    東籬子.李煜詞全鑑.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62-64
  • 3.    唐秋嫵.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賞析[J].青年文學家,2013(20):31
  • 4.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53-154
  • 5.    王兆鵬.唐宋詞彙評(唐五代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558-560
  • 6.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464-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