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窟藝術

鎖定
石窟藝術,準確地説“佛教石窟藝術”是佛教神學觀念和宗教神學文化相互作用下生成與發展的結果。從一定意義上説,沒有佛教的廣泛傳播,就不會有石窟藝術的真正繁榮。石窟藝術是佛教、佛教文化的主要載體之一,也是佛教藝術的重要種類之一。 [1] 
中文名
石窟藝術
外文名
cave art
舉    例
甘肅敦煌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

石窟藝術石窟藝術的起源

自公元前3世紀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後,公元1世紀在大乘佛教的影響下,逐漸興起佛像之風。古印度氣候炎熱,佛教徒為了坐禪修行時觀想佛像,便開山鑿洞成窟,還在洞中置佛像、佛塔,並在石窟中描繪壁畫,就此產生了石窟寺。石窟在藝術構成上是建築、雕刻、壁畫的綜合體,三者都圍繞佛本生、佛傳故事和經變故事的主題展開。最初,石窟造像與壁畫僅是佛教徒禪定時的觀想之用,其後演變出以像教化的功效,石窟開鑿愈發輝煌壯觀,千年石窟藝術也由此而誕生。
佛教石窟開鑿在山上,一來信仰宇宙中心是須彌山,神住在山上,修行于山崖石窟就有了一種神聖的象徵意義;二者山崖從物質形式上有兩層含義,既有別世俗生活的隱世,又顯示了隱世苦修的決心。隱世和苦修的意義也是印度、西域和漢地佛教產生輝煌石窟的原因之一。漢文化有沿自先秦以來的隱世傳統,且有兩漢陵墓內的畫像傳統,漢代畫像磚通向了現世之外的神秘世界。不少學者認為,佛教在東漢前期就已經通過陸上或海上的絲綢之路,經西域或東南亞傳入中原漢地。 [2] 
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原一帶的石窟藝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大為盛行起來了,這顯然與這段歷史時期階級矛盾的激化有關。東漢末和魏、晉、南北朝時,統治階級在政治上殘酷壓迫和經濟上的無限度剝削,使得勞苦大眾無法生活。在他們現實生活中看不到希望,於是把希望寄託於死後的天國恩賜,從而使佛教逐漸盛行。佛教的盛行,促進了石窟藝術的發展。對“彌勒”和“西方阿彌陀佛”的創造,是麻痹人們不要鬥爭的精神鴉片。再加上這時十六國、南北朝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十分激烈,彼此殘殺,感到十分不幸。而佛教提出一切皆苦,因果報應躲避現實等思想,正符合這一部分人的想法。因而促進了統治者自己的信仰佛教,這就是中原石窟藝術東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的主要原因。 [3] 

石窟藝術中國石窟藝術的類型及分佈

中國的佛教石窟按形制有七類:一是窟內有中心塔柱的塔廟窟;二為無中心塔柱的佛殿窟;三是為僧人生活起居和禪修的僧房窟;四乃塔廟窟和佛殿窟中雕刻大型佛像的大像窟;五是佛殿窟內設壇置像的佛壇窟;六為僧房窟中專為禪修的小型禪窟;七是小型禪窟組成的禪窟羣。
佛窟以形制和造像的差異,分為新疆、中原北方、南方巴蜀和西藏四大地區。這些地區分佈的石窟造像,雖然都有其共有的宗教文化特徵,但因為各區域經濟狀況、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上的差異,在許多方面就呈現出明顯的地域特徵。
新疆地區的石窟,主要分佈在喀什以東的塔里木盆地北沿一線,集中在今庫車、拜城一帶的古龜茲地區、今焉耆七格星一帶的古焉耆和今吐魯番的古高昌三個地區。在古龜茲區,有拜城克孜爾、庫車克孜爾尕哈、庫木吐拉、森木塞姆石窟;古焉耆區的七格星南、北石窟;古高昌地區,主要有吐魯番的吐峪溝、柏孜克里克石窟。這裏的佛窟多塔廟窟、大像窟、僧房窟、禪窟及少量的禪窟羣。這些不同形制的佛窟,窟內大多繪有壁畫,大部分原來還置有塑像。早期主要是釋迦、交腳彌勒等造像和表現釋迦的本生佛傳和因緣的壁畫。6世紀後出現千佛和中原北方盛行的阿彌陀以及淨土,一些密教形象也逐漸傳播到這裏,壁畫布局和繪畫技法也開始受到中原北方石窟的影響。
中原北方地區指新疆以東、淮河流域以北及長城內外的廣大地區。這片區域的石窟數量眾多,內容複雜,是中國石窟遺蹟中的主要部分。可細分為四個區域:一為河西區,主要是敦煌莫高窟榆林窟、東西千佛洞及酒泉文殊山、肅南金塔寺、武威天梯山石窟;二是甘寧河東區,主要有永靖炳靈寺、天水麥積山、固原須彌山、慶陽南北石窟寺等;三為陝西區,主要有彬縣大佛寺、富縣石泓寺、黃陵萬佛寺、延安萬佛洞、子長鐘山石窟等;四為晉豫及以東區,主要是大同雲岡、洛陽龍門、鞏縣石窟,以及邯鄲響堂山、太原天龍山、義縣萬佛堂、青州駝山石窟等。
這片地區的石窟發展演變大致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期為5-6世紀,是這裏開鑿石窟的盛期,洞窟形制多大像窟、佛殿窟、塔廟窟,也有少量禪窟和禪窟羣。造像主要是三世佛、釋迦、交腳彌勒、釋迦多寶對坐、千佛和思惟像,其後出現七佛、無量壽、倚坐彌勒、觀世音和騎象的普賢像等。第二期即7-8世紀,主要盛行佛殿窟、大像窟和佛壇窟。除釋迦造像外,阿彌陀、彌勒、藥師等淨土圖像和觀世音像逐漸複雜起來,出現了地藏像,密教造像也開始盛行。第三期是9-10世紀,石窟開鑿漸趨衰落,石窟形制模擬地上佛殿的情況日益顯著,佛殿窟後面鑿出了背屏,佛龕兩側流行文殊、普賢左右相對,觀世音的崇拜更為普遍,開始流行窟前構築木製堂閣。第四期即11世紀以後,石窟開鑿愈來愈少。造像題材中羅漢羣像逐漸盛行,出現了布袋和尚,儒釋道三教合一窟也開始出現。有的石窟內外全部雕出仿木結構,年代愈晚愈加突出。
南方地區指淮河以南地區。這個地區石窟佈局分散,摩崖造像多於洞窟,可細分為三個區域。一是江浙華東區,主要是南京棲霞山、新昌大佛寺、杭州飛來峯石窟以及贛州通天巖、泉州清源山、桂林伏波山等;二是巴蜀區,主要有四川的廣元千佛崖、皇澤寺,巴中石窟羣,安嶽石窟羣,樂山大佛以及邛崍、蒲江、仁壽、夾江等石窟和摩崖石刻;重慶主要是大足石刻羣、潼南大佛以及合川、江津等;三為雲南地區,主要是劍川石鐘山石窟及安寧法華寺石窟等。
西藏地區的摩崖造像分佈廣泛,多為禪窟和僧房窟,主要有拉薩查拉路甫、拉孜木扎山、達孜扎耶巴石窟以及札達東嘎和皮央石窟等。題材多釋迦、彌勒、千佛、十一面觀音和各種護法形象,通常附刻六字真言。雕鑿時間大都在10世紀以後,即藏傳佛教的後弘期。拉薩藥王山是西藏窟龕較集中的一處,東麓的查拉路甫石窟,是西藏唯一的吐蕃時期開鑿的塔廟窟,塔柱四面各開一坐佛龕。山南乃東等地的天然溶洞有不少相傳是吐蕃時期高僧的禪窟。這時期,窟形規整、四壁滿繪佛像的佛殿窟,由克什米爾傳入阿里地區,開鑿出東嘎、皮央佛窟羣。
縱觀石刻發展的歷史,北魏和唐代是中國石窟開鑿的兩次高潮,沿着絲綢之路和江河古道,石窟鑿造的薪火漸次在古稱西域的新疆、甘肅河西走廊、中原黃河流域和巴蜀大地傳播。在中國石窟漫長的歷史演化進程中,兼收幷蓄,互為影響,不斷融合本土文化和儒道思想,形成不同時代的特色模式和內涵。魏晉時期以雲岡石窟為代表的早期石窟,因受印度犍陀羅等藝術形式影響明顯,石窟造像多呈現“胡貌梵相”,融匯北魏文化的“雲岡模式”和“瘦骨清像”影響中原並反哺河西走廊;龍門石窟及其後的隋唐石窟,更具印度文化和中國文化融合的特點,進入開鑿石窟的盛期;唐宋晚期石窟代表的安嶽、大足石刻,汲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植根悠久的巴蜀文化沃土,形成鮮明的本土化、世俗化特色,形成中國石窟開鑿的第三次高潮。
佛教石窟從印度到西域至中原漢地,是從苦修之地變成崇拜之地;由對涅槃的冥想轉為現實的沉思,由對人生苦諦的尋味演化為對人生福祉的追求。石窟文化融入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百姓的生活部分依賴於這些傳統文化作為精神支撐,漫長歲月中使這一文化現象地域化、生活化。佛窟題材和內容的多樣性、豐富性以及獨特的宗教文化內涵,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石窟藝術寶庫。 [4] 

石窟藝術中國石窟藝術的重要代表

公元111年,漢武帝設立河西四郡,敦煌就此成為佛教和佛教藝術自西域東傳的第一站。歷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個朝代,敦煌以其原有深厚的漢文化基礎,融入西域傳入的佛教和佛教藝術,造就了輝煌的敦煌石窟藝術。敦煌石窟藝術乃指由建築、雕塑及壁畫三者緊密結合而成的綜合藝術。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坐西朝東,前臨宕泉,面對三危山,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錯落呈蜂窩狀,高15-20米,南北綿延約1700米。分為南、北區,第1窟及其以南為南區,第1窟以北為北區。其中南區洞窟基本上均有塑像、壁畫保存,是莫高窟的精華所在。原敦煌研究所編號的492個洞窟中除第461—465窟外,其餘均集中在南區;北區主要是工匠的居住所、僧人修行的禪窟及埋葬廠骨的瘞窟,除極少數洞窟之外,一般均無彩塑或壁畫。敦煌研究院於1988-1995年對北區洞窟進行發掘清理,除原敦煌研究所北區已有5個洞窟的編號,另外對原無編號的北區洞窟編號243個。至此莫高窟現存洞窟實際編號已達735個。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5] 
(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舊稱靈巖。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約15公里的武周山南麓、武周川的北岸,東西綿延約1公里。始鑿於北魏(386-534),現存主要洞窟45個,分作東、中、西三區,多坐北朝南。東區四窟(第1-4窟),中區九窟(第5-13窟),西區32窟(第14-45窟)。此外尚有許多小窟,共計1100多個窟龕,大小造像51.00餘尊。《魏書·釋老志》記述:“和平(460-465)初,師賢卒,縣曜代之,更名沙門統。初,曇曜以復佛法之明年……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自北魏道武帝天興元年(398)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到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遷都洛陽平城作為北魏統治中心,前後近百年。武周塞地不僅是北魏舊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與平城間往來的交通要塞,同時又是北魏皇室行幸祈福的聖地。雲岡石窟於此開鑿遂成為都城附近的佛教聖地,這也是北朝(439-581)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雲岡石窟於1961年被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6] 
(三)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南13公里處伊水兩岸。該地伊水南北貫流,斷山為東西,夾岸對峙,形成天然門闕,古稱“伊闕”。由於地處洛陽帝京之南,又名“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太和十七年(493),與雲岡石窟前後相續,歷經隋(581-618)、唐(618-907)、北宋(960-1127),延續400多年,在北魏(386-534)和唐朝均是皇家開窟禮佛的聖地龍門石窟開菌於石灰岩斷面上,石灰岩質地堅硬細密,宜於雕刻且不易風化。大小窟龕密如蜂房,現存窟龕2345個,造像1000餘尊,碑刻題記2840餘品,石刻佛塔60餘座1961年被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7]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
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秦嶺山脈的西端,因山形狀如積麥,故稱麥積山。五代(907-960)《玉堂閒話》記載:“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崗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石塊,高百萬尋,望之團團,如民間積麥之狀,故有此名。……六國共修,自平地積薪至於巖巔,從上鐫鑿其龕室神像。功畢旋旋折薪而下,然後梯空架險而上。”始鑿於後秦姚興元年(394),經北朝(439-581)、隋(581-618)、唐(618-907)至宋(960-1279),歷代續有雕鑿。現存窟龕編號共計194個,有造像7200軀,其中包括塑像3513尊,石像25尊,千佛3662尊,壁畫約900平方米。1961年被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參考資料
  • 1.    王建舜:《雲岡石窟雙窟論》,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 2017年,第1頁。
  • 2.    袁蓉蓀:《佛窟中國》,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 2019年,第2頁。
  • 3.    閻文儒:《中國石窟藝術總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3,第2-3頁。
  • 4.    袁蓉蓀:《佛窟中國》,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 2019年,第6-11頁。
  • 5.    羅世平,如常主編:《世界佛教美術圖説大典 石窟 4》,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7年,第1454頁。
  • 6.    羅世平,如常主編:《世界佛教美術圖説大典 石窟 1》,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7年,第184頁。
  • 7.    羅世平,如常主編:《世界佛教美術圖説大典 石窟 2》,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7年,第462頁。
  • 8.    羅世平,如常主編:《世界佛教美術圖説大典 石窟 2》,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7年,第7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