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駝山石窟

鎖定
駝山石窟,位於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城東約4千米處, [1]  從北周開始開鑿,到唐代中期完成,歷時近二百年時間。元朝時由於佛道之爭,駝山曾一度為道家所佔據,使造像略有破壞。
山巒呈南北走向,望之如駝峯,故名駝山。據第1窟右壁唐長安二年(702年)題記可知,最晚至武周時期(690~705年)已有駝山寺。駝山石窟開鑿于山之東坡近山頂處的一處石灰岩崖面上,主要包括五個石窟,自北向南依次編號為第1~5窟,另外還有摩崖造像羣。 [1] 
1988年1月13日,駝山石窟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駝山石窟
地理位置
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城東約4千米處
所處時代
北周至唐
保護級別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3-0046-2-5
批准單位
國務院

駝山石窟文物歷史

駝山石窟,從北周開始開鑿,到唐代中期完成,歷時近二百年時間。
元朝時由於佛道之爭,駝山曾一度為道家所佔據,使造像略有破壞。

駝山石窟文物特徵

山巒呈南北走向,望之如駝峯,故名駝山。據第1窟右壁唐長安二年(702年)題記可知,最晚至武周時期(690~705年)已有駝山寺。駝山石窟開鑿于山之東坡近山頂處的一處石灰岩崖面上,主要包括五個石窟,自北向南依次編號為第1~5窟,另外還有摩崖造像羣。
駝山石窟以第3窟規模最大,開鑿最早,是在傾斜的巖面向內鑿進,在窟前形成甬道,窟內平面呈橢圓形,窟口微收。該窟為一大像窟,窟內後壁高壇上雕一佛二菩薩。佛螺發,肉髻低平,面部豐圓,頭部偏大,身體豐壯,着雙領下垂式袈裟,衣紋極簡,裙襬較短。主佛座前有“大像主青州總管柱國平桑公,像主樂安郡沙門都僧蓋”題記,依據平桑公韋操任青州總管的時間及樂安郡廢棄的時間,學者推測第3窟的開鑿時間約在隋開皇元年至三年(581~583年)之間。
第1窟為一長方形平頂窟,後壁壇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窟口內側雕二菩薩二力士。主尊頭頂高肉髻,髻猶如冠形,胸飾項圈,着袒右袈裟,雙手結禪定印。左右壁有後代補鑿的像龕,多系武周長安年間(701~704年)造,這就表明該窟開鑿於武周長安年間之前,為初唐(618~712年)窟。
第2窟平面呈方形,三壁設壇,壇上雕一佛二菩薩,佛着鈎組式袈裟,其頭頂上部有開皇十年(590年)字樣,從造像風格及雕鑿手法上看,亦應鑿於隋代(581~618年)。
第4、5窟處於整個崖面較次要的位置,開鑿年代應較第2、3窟略晚,大約要到隋開皇(581~600年)末或唐代(618~907年)。駝山石窟第4窟主尊為倚坐,可判定為彌勒佛;第2、3窟主尊均為結跏趺坐佛,左手做與願印,右手結施無畏印,兩側有脅侍菩薩。第2窟脅侍菩薩側有“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名號題記,第3窟佛座下也有“無量壽”刻銘,故推測第2、3窟造像題材應為無量壽佛、觀世音和大勢至組合。
駝山石窟在窟龕形制、造像題材及樣式上與南朝(420~589年)有一定的淵源關係,另外也受到了鄴城、長安地區造像樣式的影響。 [1] 
駝山石窟

駝山石窟主要景點

  • 駝山石窟第1窟
駝山石窟-第一窟 駝山石窟-第一窟
駝山石窟第1窟位於駝山東坡。開鑿於初唐(618~712年),為平面呈長方形之平頂窟。窟外有建築遺蹟,窟內寬1.83米,高1.7米,進深3.1米。正壁壇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佛螺發高肉髻,面相豐滿,着袒右袈裟,衣紋貼體,寬肩細腰;雙手結禪定印,結跏跌坐,裙襬較短,呈倒“山”字形懸於座前。
佛兩側弟子一老一少,老者表現得較為滄桑,少者則較為純真,兩側菩薩身軀微扭,身體呈現出優美的曲線。窟口內側雕二菩薩二力士像。窟內左、右壁後代補鑿四小龕,多系武周長安年間(701~704年)的作品。 [1] 
  • 駝山石窟第2窟
駝山石窟-第二窟 駝山石窟-第二窟
駝山石窟第2窟位於駝山東坡。方形平頂窟,敞口,窟外上方有圓孔和溝槽痕跡,窟前有圓形柱洞,可見窟外原建有窟檐。窟內寬2.93米,高3.3米,進深2.85米。三壁設壇,壇上雕--佛二菩薩。
佛面部豐圓,身軀健壯結實,身着鈎組式袈裟,衣紋極為簡潔,袈裟上繪方格,左手做與願印,右手做施無畏印,結跏趺坐,座前所懸下襬較短。兩側脅侍菩薩面部豐盈,直立於左右兩壁壇上,身軀呈直簡形,腹部微有起伏;頭戴有複雜花紋圖案的寶冠,上身繞帔帛,斜披瓔珞,下着長裙。在兩菩薩側面有“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名號題記。其中佛左側觀世音菩薩寶冠前有化佛,左手舉於胸前,右手下垂執帔帛。右側大勢至菩薩寶冠前部飾寶瓶,雙手合十。菩薩眉毛、眼睛及嘴唇處用線柔和,雕刻極為精美,講究線條轉折時的節奏和韻律,同時通過線條的細微轉折變化。顯示出人物面部肌肉起伏和結構的特徵。
根據菩薩寶冠上化佛、寶瓶的裝飾,可以判斷該窟造像表現的是無量壽佛、觀世音和大勢至西方三聖組合。兩菩薩外側壁面上另雕有兩身力士像。窟內周壁鑿有千佛及立佛等。主尊頭頂上部有開皇十年(590年)字樣,同時從造像風格及雕鑿手法上看,該窟應鑿於隋代(581~618年)。 [1] 
  • 駝山石窟第3窟
駝山石窟-第三窟 駝山石窟-第三窟
駝山石窟第2窟位於駝山東坡。為駝山石窟中規模最大、開鑿年代最早的一個窟。窟內主佛座前有“大像主青州總管柱國平桑公像主樂安郡沙門都僧蓋”題記。依據平桑公韋操任青州總管的時間及樂安郡廢棄的時間,學者推測第3窟的開鑿時間約在隋開皇元年至三年(581~583年)之間。窟頂有雙層飛檐的溝槽,窟前9米處有柱洞遺蹟,證明窟前原有較大的建築。該窟是在傾斜的巖面向內鑿進,在窟前形成甬道,窟內平面呈橢圓形,窟口微收,無門。該窟為一大像窟,窟內寬5.4米,高6.72米,進深2.85米,正壁高壇上雕一佛二菩薩。
佛頭頂螺發,肉髻低平,面部豐圓,額有白毫,眉如彎月,嘴角微微上翹;頭部偏大,身體豐壯,呈直簡形,內着僧衹支,腰部束帶,外着褒衣博帶式袈裟,衣紋極簡,懸於座前的下襬較短;右手做施無畏印,左手做與願印,結跏跌坐。佛左側觀世音菩薩頭戴飾化佛的寶冠,右側大勢至菩薩頭戴刻寶瓶的寶冠,此外佛座下有“無量壽”刻銘,故可推斷該窟造像表現的是無量壽佛、觀世音及大勢至西方三聖組合。除三尊造像外,窟內周壁刻滿千佛。
駝山石窟
駝山石窟(5張)
該佛具有隋代(581~618年)初期造像的典型特徵,一則身軀比較直板。不追求身體曲線的變化,裝飾簡潔、樸素;再則細部之刻畫,如佛面部的眉毛,眼睛、嘴唇等線條均有深入表現。在簡潔、統一中稍作變化,以線條的細微轉折呈現人物面部表情,與北朝(439~581年)晚期裝飾性很濃的風氣已有很大不同。 [1] 

駝山石窟文物保護

1988年1月13日,駝山石窟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駝山石窟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駝山石窟位於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城東約4千米處。 [1] 
  • 交通信息
自駕前往駝山石窟:從青州市站出發,路程大約18千米,約需35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