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麥積山石窟

(甘肅省天水市境內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

鎖定
麥積山石窟(Maiji Mountain Grottoes),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是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核心景點。麥積山石窟位於秦嶺西端北側,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峯,高142米,因山形似農家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與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1]  [3]  [16] 
麥積山石窟始建於十六國後秦時期,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餘個王朝、1600餘年的開鑿和修繕,現存窟龕221個,各類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畫979.54平方米。麥積山石窟保存的造像以泥塑為主,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藝術、建築等方面的實物資料,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化史,為後世研究中國佛教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史實,有“東方雕塑陳列館”的美譽。 [1]  [6]  [16]  [20] 
1961年3月4日,麥積山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2014年6月22日,麥積山石窟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組成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為世界文化遺產。 [1]  [17] 
中文名
麥積山石窟
外文名
Maiji Mountain Grottoes
地理位置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小隴山 [1] 
所處時代
北魏至明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石窟旺季08:00-16:30,淡季08:30-16:3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文物編號
1-0038-002-005

麥積山石窟歷史沿革

麥積山石窟始建於十六國後秦(384年—417年)時期。
北魏、西魏、北周三朝,麥積山石窟大興崖閣,造像萬千。 [3] 
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麥積山石窟在秦州大地震中部分受損。 [8] 
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秦州甘谷城信徒高振同對麥積山石窟東崖大佛進行了重新修繕。 [8] 
2024年3月20日拍攝的遊客在麥積山石窟遊覽 2024年3月20日拍攝的遊客在麥積山石窟遊覽 [21]

麥積山石窟建築特色

麥積山石窟保存的造像以泥塑為主,歷代連續不斷,全面展示了古代泥塑發展演變的過程。如北魏前期的魁偉雄健、北魏後期的秀骨清像、西魏的俊秀清朗、北周的珠圓玉潤、隋唐的飽滿圓潤、兩宋的寫實求變等。是研究雕塑史、美術史的重要資料,有“東方雕塑陳列館”的美譽。造像體量高大者有十餘米,如第13、98窟摩崖大佛;體量小者僅十多釐米,如窟內壁面上的影塑造像。這些造像形神兼備,有極高審美價值,如第78窟主尊坐佛魁梧強健,第44窟坐佛慈悲寬憫,第133窟9號龕弟子笑意盈盈,第121窟菩薩與弟子“竊竊私語”,第123窟“童男”“童女”純真稚嫩等,充分體現了麥積山石窟造像濃厚的地域特色。 [1]  [18-19]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受陰濕多雨等自然因素影響,壁畫保存較少,但價值極高,題材豐富,構思精妙、技法嫺熟。主要包括説法、本生、經變、千佛、禮佛等內容。如第127、135、26、27窟大幅經變和本生故事畫,構圖宏偉、人物眾多,是中國北朝壁畫藝術的典範之作。特別是北周時期創作的第4窟“薄肉塑”伎樂飛天,人物面部、手、足等以淺浮塑形式表現,衣裙、飄帶、樂器、香花等則繪製而成,將繪、塑技法結合在一起,使整幅壁畫呈現出強烈的立體效果,在中國古代繪畫中獨樹一幟。
麥積山石窟因位居絲綢之路要衝的地理位置,麥積山石窟既受到來自於西域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中原地區以及南方地區文化的影響,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雕塑和壁畫藝術風格。同時,以其明顯的反映中國佛殿建築形象的石窟形式、最早期的經變畫等遺蹟,影響廣泛,是絲綢之路佛教藝術自東向西影響的轉折性階段重要遺蹟。 [1]  [19] 
麥積山石窟歷史朝代及其特點與代表
時代
階段
特點
代表洞窟
後秦(公元384-417年)
創始階段
剽悍雄健
第74、78窟
北魏(公元386-534年)
輝煌發展階段
秀骨清像
第115、133窟
西魏(公元535-556年)
精練提高階段
秀骨清像
第127、121窟
北周(公元557-581年)
創新階段
珠圓玉潤
第4、62、44窟
隋代(公元581-618年)
新發展期
豐滿誇張
第37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
新發展期
豐滿誇張
第5窟
宋(公元960-1127年)
大規模重修期
寫實求真
第165窟重點洞窟
參考資料: [2] 

麥積山石窟主要建築

麥積山石窟第4窟

麥積山石窟第4窟(散花樓)
麥積山石窟第4窟(散花樓)(1張)
第4窟又稱上七佛閣,橫寬31.7米,通高16米,進深13米。原形制為一個七間八柱的大型宮殿式洞窟,是北周時秦州大都督李充信為祖父祈福所建。整個洞窟依山而建,屋頂為廡殿頂,在山岩上鑿出屋脊、鴟尾、瓦壠等。下部並排開七間四角攢尖帳形佛龕,佛龕上雕火焰寶珠和鱗片網珞花飾,下垂帳幔帷幕,兩端分別塑龍、鳳、象頭等祥瑞的動物,口中銜垂地流蘇。在龕的內部,四角各雕一個八角形帳柱,在帳柱和帳杆交接處作一蓮蕾的裝飾,蓮蕾既是結構的需要又有很好的裝飾效果,完全是按古代供佛的寶帳而設計和雕鑿的。 [10] 
每龕內供一佛,共七佛。前檐有八根大石柱,每根高7.3米,直徑1.2米 ,柱下有覆蓮柱礎,柱上有大斗、額枋、齊心鬥、散鬥等建築構件。屋頂有天花板,每間有六塊分格,整體建築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是全國石窟中最大的一個仿宮殿開鑿的洞窟,其他如敦煌、雲岡、龍門、天龍山等石窟中的同類窟龕無論在整體規模上或是細部的裝飾上都遠遜於這個洞窟,當年所用人工難以數計。隋開皇二十年(600年)的一次大地震中,中間的六根石柱連同上面的屋頂都轟然塌毀,僅餘東西兩側靠近山體的石柱及一小部分天花板。 [10] 
由於受地震的破壞,窟龕內外的大型塑像均非北周時期原作,而是經過北宋的重修。中間一龕內作一佛二弟子六菩薩,其餘各龕均為一佛八菩薩,但每個龕內三壁上方的影塑千佛為北周作品,精工細緻。龕外每兩龕之間塑一護法像,共計八身,稱為“天龍八部”,是佛的八部護法,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候羅迦,其職責是護衞佛法。洞窟的左右兩側,各塑一金剛力士,為北宋作品,身高四米有餘,均上身袒露,腰圍戰裙。一個手拄金剛杵,雙目怒張,闊口大張,似乎在大聲呵斥敢於作亂的鬼怪和褻瀆佛祖世間小丑;另一個雙拳緊握,嘴唇緊閉,雙目怒視,似正欲對鬼怪施展其無可阻擋的、超越凡人的力量。兩金剛造型堅實有力,動作勇猛,肌肉在寫實的基礎上進行了合理的誇張,把力士塑作得剛健威猛,無所畏懼,是宋代雕塑中的上乘之作。在金剛力士的上側各有一小龕,一龕內塑一老者形象,另一龕內雕塑一菩薩,是文殊菩薩與維摩潔辯論佛法的場景。 [10] 
麥積山石窟第4窟(散花樓)
麥積山石窟第4窟(散花樓)(1張)
在7個佛龕的上方,各有一幅飛天壁畫,為北周原作,未經後代重繪。每幅寬3.5米,高1.9米,每幅中有四身飛天,兩兩對飛。飛天或彈奏樂器,如阮、笛、拍鼓、鈸等。或手捧供物,如仙果、香薰等。與其他壁畫不同的是這些飛天的臉部、胳膊、手、腳等這些身體的裸露部分是用浮雕的手法塑出來的,泥層最大厚度不超過5毫米,一般在2~3毫米之間;而其他部分如身體、衣裙、飄帶等是描繪出來的,這便是麥積山石窟壁畫藝術中的精品之作“薄肉塑飛天”。這種做法是匠心別具地把雕塑藝術和壁畫藝術、平面的和立體的兩種完全不同的藝術手法融合在一起,而且做得天衣無縫、相得益彰,讓這些飛天有一種破壁欲出感覺,立體感強。同時飛天的線條流暢,如行雲流水,飛天衣帶飛揚,雖是靜止的畫面,但卻給人一種滿壁生風的感覺,這種藝術效果當時是雕塑或壁畫任何一種單一的手法都難達到的效果,這種作法在全國僅此一處。 [10] 

麥積山石窟第13窟

麥積山石窟第13窟
麥積山石窟第13窟(2張)
麥積山第13窟俗稱“東崖大佛”,位於東崖中部。開鑿於隋代,南宋紹興年間重修。系摩崖淺龕,立面近方形,高17米、寬約18米。摩崖高浮雕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薩像。第13窟是麥積山現存最大的一組石胎泥塑造像。正中主尊為阿彌陀佛,高15.7米。佛面形圓潤飽滿,螺紋低平肉髻,頂有肉髻珠。彎眉細長目,雙眉間有白毫相,兩眼下視,眼角上挑。高鼻闊口,下頜豐滿。兩耳緊貼後頰,短頸端肩,頸部陰刻三道蠶節紋。坦胸鼓腹,倚坐姿,雙腳踩於仰蓮台上。內着偏衫,外穿垂領式袈裟,服飾表面堆塑數道流暢舒展的衣紋線。雙手已失,從殘跡推測原左手撫左膝,右手齊胸,施無畏印和與願印。表情肅穆莊嚴中帶着一絲慈祥,彷彿在注視着世間芸芸眾生。佛雙膝以下部分泥皮全部剝落,石胎外露,岩層表面整齊分佈着大小不一的方形柱眼及部分殘存木樁,可知此類大型佛像製作流程為先在崖面雕鑿出大形,然後在石胎表面等距鑿出大小、深淺不一的樁孔,插入纏有絲麻的木楔。然後再敷泥塑形,精雕細塑,最後加以妝彩。既能減輕塑像的重量,又可以增加強度和穩定性,充分彰顯出古代雕塑家們高超嫺熟的創作技藝水平。佛左側為觀世音菩薩,高13米。束髮高髻,頭戴高花冠,寶繒自耳後垂至雙肩。面容飽滿圓潤中透着一絲清秀,彎眉細長目,鼻樑直挺,雙唇緊密,下頜豐滿。短頸端肩,挺胸斂腹。身穿袒右偏衫,下著貼身長裙。帔帛橫膝前一道後,搭肩繞臂,沿身體側下垂至腳面。胸前綴飾一串聯珠狀瓔珞,現多已殘毀無存。左手自然下垂,微曲於膝前,執一淨瓶。右手橫置於胸前,持一蓮葉及蓮蕾,跣足立於仰蓮台上,神態恬靜安逸,身姿婀娜挺拔。佛右側為大勢至菩薩,高13米,裝束、神態等大致同左側菩薩,左手上揚至頜下,掌心託一圓蓮。胸前綴飾瓔珞。體態挺拔之中略顯敦厚,仍有北周造像之遺韻。 [8] 

麥積山石窟第44窟

麥積山石窟第44窟,正壁的主佛,有“東方的微笑”之稱 麥積山石窟第44窟,正壁的主佛,有“東方的微笑”之稱 [15]
麥積山石窟第44窟,正壁的主佛,有“東方的微笑”之稱。菩薩低眉,不聲不響,笑對眾生。這座佛像有着“東方的微笑”之譽,有研究認為,它依照了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的形象,是武都王為紀念母親而塑造的,因此氣質格外慈祥,極具女性化特徵。 [15] 

麥積山石窟第98窟

麥積山石窟第98窟
麥積山石窟第98窟(2張)
第98窟位於西崖中部,又稱“西崖大佛”,由摩崖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薩造像組成,1978年在山體加固工程期間,沿造像邊緣線用鋼筋混凝土進行了噴錨加固,立面整體呈豎長方形,通高14米,寬10米,進深1米。造像正中立佛高12.2米,原作於北魏,北周、宋、元、明、清等不同歷史均做過維繕,原貌已基本無存。現佛像頭頂為低平細密的螺紋髮髻,正中置肉髻珠,具有較濃郁的宋元佛像髮髻特徵。面部敷紅色重彩,前額寬頤,下頜削瘦。雙眉彎曲,上有三重弧線,兩眼平視,眼角略下撇,下眼袋突出。高鼻闊口,嘴角下斂。雙耳較短,且略外撇,頸部陰刻三道蠶節紋。整體塑作帶有較多明清泥塑特徵。佛短頸削肩,袒胸鼓腹。
佛內束長裙,衣帶打結下垂,外穿雙領下垂式袈裟,袈裟一角於腹前左上繞,斜掛於左肩鈎鈕之上。下襬表面陰刻剛勁流暢的衣紋線,表面施有紅、白相間的田相格圖案。左臂曲至胸前平伸,手部僅存木質骨架,手印不明。右臂抬至右膝上側,掌心向下,執袈裟一角。跣足立於升騰的捲雲之上,體姿挺拔飄逸。左側脅侍菩薩除裙裾尚存外,其餘部分已全部剝落無存,石胎外露,大形尚存。可見頭、胸部位有細密排列的小形樁眼,而頸、腹、膝等部位有橫向排列的大口徑方形柱眼,部分樁眼內木樁遺存。從衣裙裝束風格分析,其殘毀時間不晚於明代;右側脅侍菩薩保存尚好,具有鮮明的北周至隋代造像特徵。菩薩面部側向主尊立佛,戴三瓣式高花冠,寶繒於耳後垂及肩部。面容方圓飽滿,彎眉細長目,雙眼微啓下視。懸鼻小口,細頸端肩,髮辮分三縷搭於雙肩。袒胸鼓腹,內着偏衫,下著長裙,帔帛於胸、腹之際做兩道弧形下垂,搭肩繞臂後,貼雙膝垂至腳面。飾寬邊項圈及手鐲,帔帛表面綴飾華麗的瓔珞。左手微曲於左膝前,執一桃形玉環。右手上舉齊肩,掌心向外,託一蓮蕾。跣足立於圓蓮台上。 [9] 

麥積山石窟第121窟

麥積山石窟第121窟
麥積山石窟第121窟(1張)
第121窟平面方形覆鬥頂窟,高2.53米、寬2.36米、深2.13米。正、左、右三壁開深龕,各塑一佛,均經過宋代重修,但經過仔細觀察,宋代的重修只是在表面,而內部北魏的原作仍然完好地保存着。正壁龕內上方兩側有小型的圓雕弟子塑像,每側五身。 [11] 
正壁龕外兩側,各有一組一菩薩一弟子的造像,佛龕右側的一組菩薩和弟子雙肩相互輕靠,頭側向一起,面帶甜蜜的微笑,似乎是在悄悄地耳語,這便是著名的“竊竊私語”。弟子的雙手掌根微微地靠在一起,而上部則微微張開,整個手掌似開似和,好像是在輕輕地鼓掌。菩薩和弟子均是一正一側而立,側立的菩薩衣着自然下垂,而迎門而立的弟子的袈裟衣袖下襬則微微地向兩側敞開,好像是一股輕風從窟門吹入,袈裟衣袖被風輕輕蕩起;久而視之,似乎就可以感受到一縷清風拂面而過,蕩入肺腑。古代藝術家對這一細節恰到好處的把握,使這一組雕塑又增添了無限的生命力。 [11] 

麥積山石窟第127窟

第127窟為平面橫長方形帳形頂窟,窟寬8.0米,深4.0米,高4.0米。前壁開門,正、左、右三壁各開一龕,供三佛,其餘壁面均繪滿壁畫,是麥積山石窟壁畫最豐富的洞窟。窟內各壁及其窟頂分別繪製了西方淨土經變、維摩經變、涅槃經變、地獄變、睒子本生、十善十惡、帝釋天出行、七佛等佛經內容,這些經變故事畫都是中國最早、最大的經變故事畫。 [12] 
麥積山石窟第127窟《睒子本生》壁畫
麥積山石窟第127窟《睒子本生》壁畫(1張)
《睒子本生》壁畫長7.2米,高1.4米,由國王出行、射獵、誤射、睒子傾訴、探望盲父母、盲父母哭訴、天神相救等畫面組成,以連環畫的形式,將不同的情節連續地展現開來。畫面上的山川河流、樹林巨石的構圖及技法在中國早期山水畫中獨樹一幟,具有較高美術欣賞和研究價值。 [12] 
窟內東壁上方繪製有《維摩詰經·香積品》,場面宏大,人物眾多,筆法流暢飄逸,技法純熟。畫面右側的文殊菩薩穩坐於寶座之上,後有華蓋;左側是維摩詰居士,很隨意地坐在華麗的方帳之中。 [12] 
窟內西壁繪有西方淨土變,寬5米,高1.6米。畫面正中阿彌陀佛端坐於佛座上,後有殿堂寶蓋,前有闕樓對峙;兩側大樹參天,樹下各有四人跪坐於地,各持簫、笙、箏、腰鼓、銑、壎、阮等樂器鳴樂演奏,中間有兩身伎樂天輕舒長袖,應弦起舞,再前有一面大型建鼓,兩側各有一人和樂擊鼓,天空中還有數身凌空舞動的飛天。整個畫面僧眾雲集,歌舞昇平,一派誘人的極樂世界的景象。 [12] 
窟頂部分繪帝釋天出行,帝釋天穩坐於四條龍拉挽的寶車上,車後旗幟隨風飄蕩,前有眾多的菩薩、飛天引導,後有力士相隨。畫面中菩薩、飛天的衣着飄帶和旗幟的旌帶佔了絕大部分背景,下筆如走龍蛇,一氣呵成,筆法流暢,絲絲縷縷、自如飛揚,如清澈的河底中順水飄蕩的水草,紛然而不雜亂;又如天空中被風吹動的流雲,輕逸而又飄然。 [12] 
麥積山石窟第127窟
麥積山石窟第127窟(1張)
正壁龕中為石雕的一佛二菩薩,佛着褒衣博帶式袈裟,面帶微笑,清俊飄逸,右手作無畏印,左手作與願印;在佛背光的藝術處理上,十二身飛天在背光邊緣凌空飛舞,或彈撥琵琶、阮咸、古箏,或吹奏橫笛、排蕭,神情體態各異,婀娜多姿,栩栩如生,並且巧妙地利用飛天飛揚的衣裙飄帶形成背光中的火焰紋圖案,初看火焰跳耀,細視飛天翩躚,優美和諧,韻律感強。 [12] 
左右側龕中為泥塑一佛二菩薩,主佛經宋代重修,菩薩為原作,東壁龕內的菩薩一個躬身向佛,右手託供品,表情恭謹;一個直身而立,頭戴小冠,面形俊秀,身材挺拔;恭敬的神情之中露出淡淡的的笑意,似乎是為身處純淨聖潔的佛國淨土而感到心神愉悦,爽然輕笑。 [12] 

麥積山石窟第133窟

第133窟第9龕(kān)的北魏小沙彌 第133窟第9龕(kān)的北魏小沙彌 [15]
第133窟第9龕(kān)的北魏小沙彌是麥積山石窟必打卡的點位之一,這個小沙彌身高不足一米,面部似一個不滿十歲的孩童,俯身去看他的臉,就會發現那可愛臉龐上甜甜的微笑,天真爛漫,讓觀者不禁也會心一笑。 [15] 

麥積山石窟第135窟

第135窟位於西崖東上部,俗稱“天堂洞”。此洞窟的獨特之處在於窟門上部有三個呈“品”字形的方洞,是洞窟的三個明窗。古代工匠在開鑿這個洞窟時,先從上面的三個明窗開鑿,開到一定深度以後,再下開鑿施工,這樣就是同時展開了三個工作面,極大地加快了施工的度。開鑿到下部後再把窟門打通,從門口把鑿下的碎石運出洞外。這種上向下的施工辦法,就避免了從窟門開始施工然後再仰面向上開鑿時不便用力和容易塌方的弊端,既省工省力又保證了安全,施工方法極為科學。在開鑿完以後,陽光從上部的三個明窗射入,又解決了窟內的採光問題。同時,使窟內的空氣形成了良好的對流。 [13] 
麥積山石窟第135窟 麥積山石窟第135窟
在洞窟開鑿之初,這個洞窟原本是一個三佛的佈局,開鑿於北魏,即正壁正中一龕和東西壁的兩龕,但北周在正壁兩側增開了兩個佛龕,形成了五佛佈局。正壁正中一龕塑有一佛二菩薩的圓塑造像,佛高1.23米。頂作高肉髻,目光俯視,長方面形,細頸削肩,手作施無畏與願印,手指略殘。外披雙領下垂袈裟。左右兩側脅侍菩薩,身高均為1.38米。體軀扁平,貼壁而塑,上身微微前傾俯視。頂束扇形高髻,脖頸細長,兩肩削窄。前額較寬,兩頰略瘦,肩頭有圓形飾物。雙目半睜,嘴唇輕啓,微露笑意。面容清秀,神情專注,表現出聆聽佛法時的虔誠面容恭謹之狀,是典型的“秀骨清象”型造像。 [13] 
窟室前部立着一佛二菩薩三身石雕造像,佛高1.9米,為整塊岩石雕就,石質堅細,雕刻精美。主佛作漩渦紋高肉髻,面相長圓,穿寬博的袈裟,袈裟的衣紋雕刻流暢自如,赤足站立在仰覆蓮台上。特別是在佛雙手的雕刻上獨具匠心,左手作無畏印,手掌獨立下垂,而這對於石雕在雕鑿過程中的手裏是有很大影響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匠在手掌背後和衣袖之間雕刻了一朵蓮花,並且在拇指與食指之間雕刻了一個蓮子,這樣不單是解決了石雕的受力問題,而且還起到了裝飾效果。 [13] 

麥積山石窟文物價值

麥積山石窟綜述

麥積山石窟是絲綢之路上的大型石窟寺。是中國石窟北朝石窟的代表窟羣之一。因位居絲綢之路要衝的地理位置,麥積山石窟既受到來自於西域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中原地區以及南方地區文化的影響,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雕塑和壁畫藝術風格。同時,以其明顯的反映中國佛殿建築形象的石窟形式、最早期的經變畫等遺蹟,影響廣泛,是絲綢之路佛教藝術自東向西影響的轉折性階段重要遺蹟。
麥積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藝術、建築等方面的實物資料,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化史,同時也為後世研究中國佛教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史實。 [20] 

麥積山石窟宗教價值

麥積山石窟以佛教為主,反映了三佛、七佛,西方淨土等內容,從壁畫和雕刻石碑中反映佛本生和佛傳故事是佛教文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如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捨身飼虎、涅槃等。通過對佛、菩薩、飛天等形象的塑作,反映了佛教對現實世界的精神啓迪。 [3]  [19] 

麥積山石窟藝術價值

麥積山石窟真實地反映了北魏藝術家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和審美取向。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對恐怖現實的蔑視,對人生榮辱的淡忘和超脱世俗之後的瀟灑與輕鬆;西魏、北周造像的温婉和淳厚,沉醉於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和對佛國世界的嚮往;隋唐造像豐滿細膩;宋代造像衣紋寫實,面貌莊重。麥積山藝術以泥塑見長。藝術家們揚棄了以往那種斤斤計較的細部講究,而把感染力提到了統率一切的高度,神情動人,富有生活氣息。從麥積山各時代造像可窺見當時藝匠們突破佛教的清規戒律,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主要素材,加以藝術的誇張、想象、概括、提煉而創作出來的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宗教人物:佛、菩薩、弟子、供養人等形象。 [3] 
麥積山石窟也曾是“有龕皆是佛、無壁不飛天”,但由於多雨潮濕,壁畫大多剝落,但仍保留北朝時期的西方淨土變、涅槃變、地獄變及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捨身飼虎等本生故事、壁畫中描繪的城池、殿宇、車騎和衣冠服飾多具有漢文化特色,反映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尤其是飛天,多彩多姿更具特色,有泥塑、雕刻、繪畫以及薄肉塑四種形式的飛天。雖然飛天的故鄉在印度,但麥積山的飛天卻是中外文化共同孕育的藝術結晶,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神仙融合而成的中國文化的飛天。她沒有翅膀,沒有羽毛,她是藉助雲彩而不依靠雲彩,只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綵帶,凌空翱翔的美麗少女,是中國古代藝術家最具天才的傑作。同時,在壁畫、雕塑中也同樣反映舞蹈、樂器、為研究國古代音樂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3]  [19] 

麥積山石窟建築價值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形成一個宏偉壯觀的立體建築羣。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閣獨具特色,雄渾壯麗。洞窟多為佛殿式而無中心柱窟,明顯帶有地方特色。 [3] 
麥積山石窟雕像

麥積山石窟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麥積山石窟作為石窟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1976年,為了挽救麥積山石窟,國家文物局召集專家對石窟提出了維修方案,在否決了將西崖石窟整體搬遷下山、用8根大柱子頂住風化層等兩個方案後,確定了用鋼釺、錨杆將風化層釘在山體上,以保存完整的石窟風貌方案。這個方案是在崖體上用鋼筋作網,噴上20至30釐米的水泥砂漿,最後把表層做舊。此後,國家文物局投入300萬元人民幣開始對石窟進行維修,維修工作於1984年結束,工程技術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維修工程結束後,麥積山西崖石窟被緊緊地釘在了山崖上。 [4]  第一次保護工程,2300多根錨杆,改變了山體內部分水流的走向,致使部分石窟遭到了更為嚴重的水害,其中最為嚴重的是94窟、191窟等,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對這些破壞嚴重的石窟壁畫實施了搶救性的保護措施。 [4] 
2006年11月,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與鐵道部第一勘察設計院籌資100多萬元,運用現代化手段對麥積山滲水治理的二期工程基本結束,除對山頂的徽細裂隙進行了防滲注漿外,還在該石窟崖壁運用了打孔引水的手段,終使石窟內的滲水得到控制,保護了石窟的塑像和壁畫。 [4] 
2014年6月22日,麥積山石窟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組成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為世界文化遺產。 [16] 
2017年10月,麥積山石窟首次系統對洞窟現狀進行調查評估,經過初步摸底,221個洞窟被分為3個風險等級。其中一級風險最為嚴重,有32個,它們或整窟或局部存在崖面坍塌、壁畫脱落等潛在風險。二級、三級洞窟病害發展較為緩慢,保存狀況良好。距地面約80米的麥積山石窟第4窟,為一級風險洞窟。主佛西側背光出現了大面積嚴重空鼓。巖體風化、滲水,起甲、空鼓、酥鹼等,是麥積山石窟的主要病害類型。加之麥積山石窟地處林區,氣候潮濕,保護工作還面臨潮濕環境下病害修復、微生物病害防治等難題。 [5] 

麥積山石窟旅遊信息

麥積山石窟地理位置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35公里處。 [3] 

麥積山石窟交通指南

乘坐天水公交5路天水公交16路天水公交34路、天水公交60路至麥積山站下車即到。 [14] 

麥積山石窟參觀路線

應急一號線:入口東門、經168石台階、3窟、4窟、5窟、天橋、98窟、191窟、西崖出口。
應急二號線:入口東門、經9窟、13窟、15窟、43窟(特窟)、44窟(特窟)、中區通道、78窟(特窟)、74窟(特窟)、94窟、191窟、西崖出口。 [14] 
參觀路線 參觀路線

麥積山石窟參觀須知

  1. 遊客憑票參觀,進入窟區前遊客需掌握自己身體情況,高血壓、低血糖人羣需謹慎進入棧道。準備好自己的門票、優惠證件後,交由檢票處,經檢票後進入窟區參觀。
  2. 進入窟區禁止吸煙、攜帶寵物。
  3. 進入核心窟區,請將水瓶,鑰匙,手機等外掛物品全部裝入包內,或到寄存處寄存,避免高空物品掉落傷及遊客。
  4. 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嚴禁在石窟上開啓相機、手機閃光燈,嚴禁觸摸文物,以上行為若有發現,立即終止參觀。
  5. 由於石窟棧道較窄,參觀時請排隊有序進入,在參觀過程中保持勻速前進,棧道上不要拍照、避免長時間逗留,避免發生擁堵。
  6. 雨雪天氣會造成山體小幅度落石,進入西崖出口處請靠近崖體內側快速通過,以免造成意外。
  7. 窟區設有兩處洗手間,分別在西崖出口處,廣場台階下方。棧道上不再另設洗手間。 [14] 

麥積山石窟景區門票

  • 門票價格
麥積山石窟全價票為80元/人。 [14] 
  • 優惠政策
半價政策
  1. 持學生證者享受半價門票
  2. 外地户籍60歲以上持老年證者享受半價門票 [14] 
免票政策
  1. 本地户籍60週歲以上,外地户籍70週歲以上持老年證者享受免票
  2. 持導遊證、記者證、軍官證、殘疾證者享受免票
  3. 兒童1.2米以下者享受免票 [14] 
  • 講解服務收費標準
遊客每十人為一組,每組講解費一級講解員160元、二級講解員140元、三級講解員120元,外語講解每次160元。 [14] 
  • 特級保護洞窟收費標準
一類窟(133窟、135窟、127窟、121窟、123窟、062窟、142窟、076窟),收費標準為每人每窟160元;二類窟(043窟、044窟、074窟、078窟、102窟、115窟、155窟),收費標準為每人每窟100元。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