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排灣郊野公園

鎖定
石排灣郊野公園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路環島西面,北接石礦場,西臨石排灣馬路,南近高頂馬路,東至陸軍馬路,面積約20公頃,因具有教育、生態學、風景及科學的價值,早在1981年已立法成為保護區,開澳門自然教育的先河,1984年成為中國澳門第一個郊野公園。 [1] 
中文名
石排灣郊野公園
地理位置
澳門特別行政區路環石排灣大馬路
區域面積
約20公頃
類    型
森林生態系統
管理單位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市政署
批准時間
1981年
主要景點
土地暨自然博物館

石排灣郊野公園發展歷史

石排灣郊野公園
石排灣郊野公園(5張)
石排灣郊野公園的現址原為農場,20世紀40年代曾為天主教耶穌會用作培育孤兒失業青年
到1962年,葡萄牙海外省農林研究委員會成立,將農場接管,並在此展開對農牧業的研究工作。由1976年起,此地改由農林廳所管理。
在1981年澳葡政府將此地定為保護區域,其後於1984年11月開始改建作郊野公園用途。
石排灣郊野公園於1985年5月28日葡萄牙總統安東尼奧·拉馬爾霍·埃亞內斯揭幕,成為中國澳門第一個郊野公園。
其後在1986年至1989年,政府將公園交給“康濤會”管理。直到1990年1月開始,政府自行管理公園,並增添一些設施。

石排灣郊野公園主要景點

石排灣郊野公園歷史文物

石排灣郊野公園 石排灣郊野公園
葡萄牙小型飛機:小型飛機名為“沙路士號”,曾於1987年從澳門返航葡萄牙時墜毀,維修後由葡萄牙送予澳門為陳列品。
舊式火車頭:為以往開礦運石的工具。布氏鯨中華白海豚骨架標本各一副。

石排灣郊野公園博物館

土地暨自然博物館的兩座場館共有五個展區,展區內容分別是:澳門自然地理、昔日農耕工具、農民勞動情況、動植物標本和藥用植物。
展區的介紹以文字(為中文葡萄牙文)、圖片、標本模型和實物為主,當中設有視聽器材讓參觀者使。
一號場館:
遊覽圖 遊覽圖
澳門自然地理:介紹地理位置、氣候、樹木的價值、水的重要性、侵蝕的形成和影響等 昔日農耕工具、農民勞動情況展區:介紹昔日平整土地工作的模型和犁作工具
二號場館:
動植物標本、藥用植物:展示已鑑定的澳門動物和雀鳥生態的復原圖、四個裝有昆蟲標本的陳列箱和各類植物種子生長過程的展板。
室外:介紹澳門的紅樹林和農耕活動的模型。

石排灣郊野公園植物園

樹木園:栽植多達40科(超過100多種)的樹木,為澳門樹種的基因庫。
藥用植物園:栽植了澳門內具有醫療效果的野生草藥,其中有:雞蛋花、枇杷等。
趣異植物園:栽植了29種特別植物,其中有:秋茄(胎生植物)、豬籠草(食肉植物)等。
香花植物園:栽植了32種可發出花香的植物,其中有:桂花、月季、茉莉、荷花、玉蘭等。
外地種子交流試種區:栽植了外來的植物品種,其中有:台灣欒樹、草莓番石榴等。
動物園
動物園分有三大展區,分別是:
農家禽畜:等。
温馴動物:梅花鹿、山羊、小熊貓等。
野生動物:鴕鳥、眼鏡猴等。

石排灣郊野公園其他景點

石排灣公園徑;
十二生肖徑;
觀鳥園;
兒童遊樂區、自行車徑;
燒烤區、野餐區;
澳門音樂農莊。

石排灣郊野公園藥用植物園

談到中藥,就不能錯過藥用植物園。對入門的人來説,看過雞蛋花定過目難忘,而聞過雞屎藤包回味無窮。搓葉一聞其臭如雞屎,但熟制後卻可收清熱解毒之效。
在澳門下環街市附近,有一甜糕檔,逢清明時節方有此糕出售。雖此藤四季常綠不斷生長,但想吃還得看季節,想必那時嫩葉所製成的糕點最宜入口吧!除了五花茶和雞屎糕,二十四味也是居家必備的良藥。
是哪24種?在這可認識鴨腳皮(鴨腳木的樹皮)、崗梅根(梅葉冬青的根)、枇杷葉,光在這裏就可以研究老半天,看看解説牌(總共127個),想想自己有無疑難雜症,幻想自己是那嘗百草醫百病的神農氏,也不由自主的讚歎到底是中華民族千年流傳的古老智慧。
所謂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別看園中那毫不起眼的雜草,它可能數年後經實驗證明就是能醫絕症的靈藥呢!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一點也假不了。看開點天無絕人之路,往前走還有更精彩的正等著您呢!

石排灣郊野公園趣異植物園

石排灣郊野公園
石排灣郊野公園(3張)
趣異植物園就在一旁的山坡上,只要往上走,身懷各家各派獨門秘絕的武林高手,就活生生的出現在眼前。真的很有趣最絕的是吃葷不吃素的豬籠草和茅膏菜專吃小蟲子。
哦!難道不成會飛天遁地?那倒未必,它採取的是以靜制動守株待蟲的方式。
談到武器,血滴子、倚天劍和屠龍刀雖厲害,但豬籠草葉片末端特化的豬籠和茅膏菜似網球拍的葉片,也不能輕視。俗話説:“殺雞焉用牛刀”。那就對了,捉小蟲靠的是誘之以色,誘之以利。豬籠日及內壁邊佈滿色彩豔麗的腺體,分泌可口的蜜糖引誘蟲子前來,掉落後插翅都難飛。有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小蟲子成了它們的盤中飧,彌補它們無法從土壤中獲取的營養成份,通常它們生長的環境很惡劣,為了生存就練成了這身特異功能,這實在是窮則變變則通的最好例證。
牛油果
説到窮,讓我們再往上走,一探窮人之奶油到底所指何物。它原產中南美洲,果實含有豐富的植物性油脂,可媲美西洋橄欖(olive),所以又稱牛油果
這棵樹是7年前從葡萄牙漂洋過海,來參加「植物的旅程與葡國航海大發現」的展品。
展覽結束後,它就在此落地生根,但至今尚未開花結果。我們唯有耐心等待,下回再到此一遊時,別忘了順道探訪它,説不定它正步入生命中的另一個階段,開始繁衍後代,而我們慶幸能陪伴著它,在澳門這個自然生態環境下不至於孤寂無依。

石排灣郊野公園種子試種區

外地種子交流試種區:
有許多的植物就在人們的穿針引線之下,在全球各地尋找它能安身立命的角落,特別是現在交通發達,經貿活動絡驛不絕之際。
在澳門川流不息的大街小巷,可見舶來品到處林立,但要看外來的植物品種,就非得到外地種子交流試種區不可。
草莓,相信已成為大家的老友記。番石榴,名之為番即外來之意。但是草莓番石榴是怎樣一回事呢?像草莓那樣紅咚咚的果實掛在番石榴樹上還是草莓的新品種,果實大的像番石榴?原來都不是。
它是1993年自捷克引入的番石榴,因果實有草莓的風味而得名。此外,台灣欒樹值得一窺究竟的遠來之客。它與荔枝龍眼是同宗的親戚,都是採用花海戰術的高手。
它甚至技高一籌擁有變臉的本領,當黃色花朵凋謝後,高掛樹梢粉紅色的果實,在短短數天之內已長得胖嘟嘟,像吹了氣的小氣球,欲乘風飛翔。

石排灣郊野公園香花植物園

景色
石排灣郊野公園
石排灣郊野公園(3張)
氣球會飛,不遠處香花植物園內的花香仙子,更會在園內恣意飛舞。在總數二十多種的香花植物中,“枝頭萬點妝金蕊,十里清香。
十里清香,解引幽人雅思長”的桂花,堪稱箇中翹楚,九里香則甘拜下風,其他如洋素馨、夜合花和夜來香等則黯然失色,唯有采取拖延戰術,當夜闌人靜時才吐露芬芳。
夜間開花,誰來牽紅線呢?靠風兒?那可行不通,因為“夜深露濃”。而蝴蝶和蜜蜂早已累得不成蟲形,唯有靠夜行性昆蟲當月下老人了。月色昏暗,老眼昏花,全憑香氣帶路。
花花世界中,亦有崇尚自由戀愛,無須媒妁之言的分子,園中開盡紫色、紫紅色、黃色和白色花的紫茉莉就是其中一例。它在傍晚開花,入夜後新郎就會纏著新娘,急急忙忙趕在十點前完成婚禮,觀禮的嘉賓通常是滿心祝福早生貴子。
紅豆
生命的旅程包括各種不同的階段,除了生老病死無可避免外,有的會選擇跳過某些階段,有的可能常常重複部份歷程而不自覺,特別是戀愛中的男女。
他們雖知道紅豆表示相思,卻不知園中有很多種紅豆樹,有海紅豆、茸莢紅豆、脹莢紅豆和凹葉紅豆。
若有空不妨帶家中的老情人、舊情人或小情人到海紅豆樹下浪漫一番,六月份結果後,幸運的話或許尚可撿一小袋的紅豆呢。
朴樹
土地暨自然博物館 土地暨自然博物館
俗語説:“多子多孫多福氣”。您認同嗎?若是最近比較煩,就望多幾眼素有「中國忘憂樹」的朴樹,它那蒼勁的枝幹,任憑風吹雨打也不低頭,更要向上發展待來春枝繁葉茂,為到訪的遊客撐起一把巨型的綠傘,略盡地主之誼,擋擋熱氣逼人的驕陽。又水池邊的柚木和土地暨自然博物館對面的麪包樹,葉子都很大其落葉也可派上用場,當傘當扇當座墊,任君選擇。
海底椰
來到博物館就別再煩了,“兒孫自有兒孫福”,讓我們一賭植物界巨嬰的盧山真面目。海底椰的種子是全世界最大的,它的形狀也很有趣,許多人看過都會心一笑。此外,還有一個胎生的水筆仔在小型的紅樹林模擬區,也值得一看。
這小傢伙都算賴皮了,在媽媽身上好吃好住不想獨立,媽媽也好人做到底,幫它學會十八般武藝,具有求生本領後,才難分難捨讓它獨自飄流。它醒目,遇適當的環境就自立自強,不再是温室裏的花朵。
以上所介紹的植物,雖非温室裏的花朵,但都是經過人工刻意栽培,妥善照顧的品種,也算是此園的經典之作。欣賞完後,若時間和體力許可,建議沿公園徑散步並體驗植物另外一種生命之美。

石排灣郊野公園動物天地遊

兒童動物園
兒童動物園 兒童動物園
喜好動物的遊客,可直入位於公園心臟地帶,佔地3700多平方公尺的兒童動物園。
園中建築古樸自然,就地取蒲葵的葉曬乾搭在涼亭上,充滿田園氣息。
園內約有20多種動物,其中不乏明星動物。到此一遊,必不能錯過它的表演,比如“鴕鳥會跳舞,馬騮仔會上樹,小熊貓會打跟斗啊!小豬、小牛、小羊,山中有隻老羊,望見八哥會説話”。在管理人員每日的餵養和照顧之下,有一隻鴕鳥能聽指示揮舞雙翼。
馬騮仔(獼猴松鼠猴白頰長臂猿靈長類動物)本能地爬高爬低、盪來盪去。最活潑的要屬綽號“小黑”的白頰長臂猿了,它有綽號“靚女”的獼猴相陪,難怪常常引吭高歌。
在籠子裏受保護則不怕,要是在荒野,它一大叫,恰好洩露了自己的行蹤,往往因此惹來殺身之禍。果子狸和小熊貓常常深居簡出,有緣人才能一睹風采。
每天(星期一除外)早上11點至12點和下午2點30分至3點30分,園方都會準備定量的食物,讓遊客進入區內餵養小動物。
喜歡動口不動手的君子,不妨與海南鷯哥較量較量。它習慣的開場白是“你好”,有時會問候一下它的管理員“阿邱”,接著就要看您的魅力能否讓它開金口了,有時經過一陣唇槍舌劍之後,它才吐露一句“死了”!真讓人啼笑皆非。
觀鳥園
往上走,可見珍稀的藍孔雀梅花鹿。而正前方的天羅地網,就是佔地1,018平方公尺的觀鳥園(早上9點到下午4點開放,星期一和公眾假期除外)。
這個超級大鳥籠是用半圓形的鐵絲網罩住的,鳥類有相當充足的活動空間。經過兩道門(防止鳥兒趁遊客開門時而飛出來的雙重保障)後,映入眼簾的是大型地棲的白孔雀雉雞白鷳,在地上蹣跚踱步。白孔雀優哉悠哉梳理著羽毛,完全不理會遊人。
那也難怪,它在印度早已習慣被視為貴族了,唯我獨尊,又何需在意那紛紛擾攘的世俗眼光呢!可以不睬人類,但卻不能將心儀對像的眼神拋諸腦後。
觀鳥園 觀鳥園
在動物的世界裏,雄性的毛色通常較雌性豔麗,為的就是要吸引異性,達到求偶的目地。如身覆白羽,似披掛上陣的白鷳,即為雄性。憑著這個通則,應該不會雌雄莫辨了。
水池邊,與鴛鴦針尾鴨混為一羣的一對花臉鴨,哪是雄性?哪是雌性?不再撲朔迷離。
在園中沿觀鳥路線前進,輕聲細語緩慢移動,可見許多樹棲性的鳥類,以鴿子和亮鳥的種類最多,而紅嘴相思的數量最可觀。
鴿子有白鴿扇尾鴿和頸羽似兜帽,有灰色和黑色的毛翎鴿,其中白鴿最不怕生人,常與人同行。園中不只這幾隻小鳥在地上走來走去,在水裏游來游去,在空中飛來飛去。
一抬頭,樹上有一些動靜,拿望遠境一望,原來是紫晶亮鳥、紫衣亮鳥和紅耳鵯橙腹葉鵯,而“貪吃鬼”光輝亮鳥就只顧在“餐廳”大飽朵頤。愛情鳥繼續恩愛,白頭鵯則在鐵絲網上和野外的戀人“雞啄不斷”。
在此,除了要眼觀四面,還要耳聽八方,當聽到山斑鳩與野外的親人一唱一和,發出急促低沉有別於平日的叫聲時,可能就快下雨。告別珍珠鴿,往下走可到天鵝湖賞鴨。
看着北京鴨綠頭鴨和瘤鼻鴨在湖中戲水,加上週圍的景緻,與兒歌描述的歌詞“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山坡上面野花多,野花紅似火,小河裏有白鵝,鵝兒戲綠波,戲弄綠水,鵝兒快樂昂首唱清歌”相去不遠矣。
天鵝湖沒有天鵝,要看真正的天鵝則須轉右穿過迴廊來到動物園,黑、白天鵝就在眼前。與黑天鵝的婀娜多姿相比,白天鵝較像呆頭鵝,怎麼都比隔壁的“聖誕大餐”——火雞漂亮吧!
與動物同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意猶未盡,可繼續前往土地暨自然博物館,欣賞澳門本土珍貴的動物標本,或沿自然教育徑漫遊,欣賞本澳獨有的野生生物。

石排灣郊野公園建康快樂列車

燒烤區
郊野公園不但風光如畫,還是進行康樂活動的好去處。號稱全澳面積最大的燒烤區就在兒童動物園的上方,有27組大大小小的燒烤爐和枱凳,是學校、社團和家庭聚會的理想場地。
嫌燒烤燥熱,可選擇野餐,野餐區在土地暨自然博物館的右邊,有6套野餐枱凳組合,它旁邊的小型飛機沙路士號,讓人誤以為到了機動遊戲場,有模型飛機可坐,如果您也有這個想法,那就錯了。
其實它是1987年初三名葡萄牙人的傑作,他們自里斯本起飛後,在公園對面的聯生工業區成功降落,但返航時發生故障,只好留了下來。另外一個歷史文物火車頭,就擺放在土地暨自然博物館,它是昔日開礦運石的交通工具。
石排灣公園徑
石排灣公園 石排灣公園
全長1,680公尺,由多條分叉路組成的石排灣公園徑,入口在土地暨自然博物館對面,利用支徑可變化出四條不同的玩法,距離有長有短,有山景有水景,有風聲有水聲,有野鳥有蝴蝶,還有第一亭和第二亭可休憩賞景,一路走來趣味無窮。
經過水塘後,體力尚佳者可選擇轉右直上峯景亭,欣賞此路段獨有的大葉相思、露兜樹。遊人漫步全徑,可強身健體,觀賞離島郊野風光,也可由植物介紹牌熟悉本澳野生植物,深入瞭解大自然的生態環境。
兒童見兒童愛
而與公園徑如小巫見大巫的兒童單車徑和十二生肖徑,稱得上小巧可愛,可以説是“兒童見兒童愛”。
兒童單車徑建於1998年,全長100公尺,寬度1.5公尺,專供6歲以下、身高1.2公尺以下的兒童免費使用,可自備單車,或憑身份證借用,時間由早上10點至下午4點,但逢星期一暫停借用。
十二生肖徑是“勤儉建市”的模範,所有的生肖雕像都是用回收廢品製作的。每一年的除夕傍晚,嘉樂庇總督大橋仔的橋頭,照慣例都會擺放新一年的生肖雕像。
經過一年的風吹雨打後,雕像歷久彌新,拆除後棄之可惜,當局愛物惜物就促成了此徑的誕生。在這裏,看到的不僅是動物,有心人卻可以看到更深一層的意義。

石排灣郊野公園自然美小徑

看過人工栽培的植物和飼養的動物,也到過土地暨自然博物館欣賞了製作精緻的標本後,要研究自然美,不妨到自然教育徑走走。
自然教育徑全長935公尺,是園中最能展現自然美的小徑,也富有人文的歷史色彩,由土地暨自然博物館對面的入口進入,映入眼廉的就是力與石的美感,閒置的巨石爬滿了植物,梯階邊的小草正迎風搖曳,告訴您大自然的奧密。
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看見野漆、山烏的紅葉就知它們洩漏了冬婆婆的蹤跡;看見藤黃檀的黃綠色新葉就知春姑娘來了;看見地衣就知空氣清新;看見排遺就知有動物出入;看到蝶舞、聽到鳥語、聞到花香,若想知多些,沿途的24個解説站,可以一一介紹綠色毛毛蟲、植物八爪魚、打草驚蛇、食物鏈、野生動物、岩石等自然美,讓您既有外在美,內在也更加美。

石排灣郊野公園大熊貓館

選址
新華網澳門2月12日電 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12日證實,國家林業局代表團近日在澳門實地考察了多個大熊貓館的選址場地並給予意見,並與特區政府訂立了初步的技術支持方案。
以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為團長的代表團一行10人,實地考察遍佈澳門的10多個興建大熊貓館的建議選址,包括路環石排灣郊野公園、路環山頂公園、黑沙公園、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附近空地、氹仔龍環葡韻塔石廣場、二龍喉公園、漁人碼頭等。
民政總署技術人員隨同代表團考察,並現場介紹各選址的特點以及所在地區的未來發展情況。 代表團專家在總結會議上表示,對路環離島的多個選址留有較深刻印象,並認為其中的路環石排灣郊野公園條件相對較好。代表團表示,此行最大收穫是加強了聯絡機制,團員所屬單位將全力提供技術支持,特別是北京及四川方面擁有豐富的場館設計及運作經驗,可為澳門方面作參考。
2009年12月19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出席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歡迎晚宴時宣佈,為慶賀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10週年,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請求,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向澳門特別行政區贈送一對大熊貓。
2010年1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向澳門特別行政區贈送大熊貓有關工作專責小組”在北京召開首次會議。此後,澳門方面迎接大熊貓的籌備工作相繼展開。
建設
中新網10月2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道,澳門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表示,位於路環石排灣郊野公園內的大熊貓館興建進度非常順利,預計本月底能完成所有工程,但現時尚未確實大熊貓來澳時間。
至於石排灣郊野公園附近可能出現屏風樓或噪音問題,她表示,選址時專家已考慮相關情況,建館過程也加入隔音設備,以科學方法將周邊建築影響減到最低。
正在建設中的大熊貓館 正在建設中的大熊貓館
陳麗敏昨出席公開場合時表示,雖然受天雨影響,熊貓館工程有輕微影響,但整體進展順利,預計本月底可以完成所有工程。至於大熊貓具體抵澳日期,現時仍未落實,獲悉後會立即對外公佈。
對於石排灣郊野公園附近相繼有私人及公屋興建計劃動工,可能會出現屏風樓或噪音等污染問題。
陳麗敏表示,在進行熊貓館選址時,專家已考慮可能會出現有關情況,所以建造過程會加入相應的設備,如場館採用隔音設備等,以科學方法減低周邊建築對熊貓構成的影響。
配合大熊貓落户,民署除派員到香港瞭解飼養大熊貓的日常管護工作外,也開展招聘及培訓工作,包括聘請獸醫、技術員及技術督導員,並於六、七月入職。為使新員工充分掌握管護大熊貓的工作技巧,民署人員分別到香港海洋公園、台北木柵動物園及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等學習大熊貓飼養管理及醫護培訓,透過理論課程、管護及醫療實習,讓學員瞭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及飼養上的實際操作。
另外,因應熊貓館工程,石排灣郊野公園出入口進行調整,外牆基本完成重建,內沿圍牆設置花槽種植竹樹以配合熊貓主題,另現有大門口側的保安亭進行改造為售票、諮詢等功能的設施,原來公廁及倉庫也將擴建較大的公廁,原來鯨魚骨展館將改建為紀念品店。

石排灣郊野公園旅遊信息

石排灣郊野公園開放時間

8:00-18:00。

石排灣郊野公園交通路線

前往郊野公園可搭乘:公共巴士15號、21號A、25號、和26號A直接到達公園入口處。
自行驅車前往,到路環島後轉右直行石排灣馬路,經過和諧圓形地,差不多就到公園的邊界了。看見左手邊第一個門是園林暨綠化部辦公室,再往前走一會兒,便是公園正門。

石排灣郊野公園花草線路推薦

喜愛觀花賞葉認識植物的遊客,可按此參觀路線前進。
首先,經過苗圃來到園林綠化部的辦公室(由舊牛舍改裝成的),牆身的攀爬好手是爬牆虎,冬季會變色落葉。建築物的立體綠化在其他地區可能習以為常,但本澳並不多見。
身為本澳綠化工作的執行部門,這招以身作則,實在堪稱典範。寫字樓附近的羊蹄甲藤,逢春盛開,花海一片,甚為壯觀。
石排灣公園 石排灣公園
古樹假菩提樹列植在屋旁,往下行至公園的側門亦可看見。它與左手邊山坡上的細葉榕的分別在於沒有垂須(氣生根),其須都較循規蹈矩追隨主幹而下;後者則亂無章法,爭先恐後,先到先得,勝者為王,自立一干,因此常可見獨樹成林的景象。
另一個親戚,印度榕又大不同,它不以量取勝,三者之間屬中庸之道,它的幼葉享受很好的照顧,有托葉包著好像體貼的媽媽肚子裏的嬰兒,待夠成熟才會呱呱落地。
雖各有不同,但都有致命的武功 — 絞殺。在熱帶樹林裏,榕樹的果實常常是許多鳥類的盤中飧,粒粒皆美味。
入鳥肚後,便隨鳥周遊列國,鳥在哪兒排泄,那兒就成了它的家。有的在屋頂,有的在牆上,有的在樹上,寄人籬下難免黯然神傷。
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此時此地唯有先老友鬼鬼拍住上,在領空爭得一席地盤後,再似四川絕活變臉化友為敵,來個大包圍,氣根沿著大樹的莖幹不斷向下紮根,最後終於把大樹絞死了。莫道人情冷暖,植物的世界一樣是你爭我奪。
但也不要太悲觀,植物也常有互助互愛的實例,不信看看假菩提樹上的貼生石葦松葉蕨即可分曉。對於弱小無根的蕨類來説,大樹常是它最後的依靠。
石排灣郊野公園
石排灣郊野公園(3張)
印度榕旁邊的雞蛋花,雞蛋花有白花,有紅花。整個公園內僅此一棵紅花。它是原種,變種為白色花瓣。
喜歡喝五花茶的朋友,就知道它雞蛋花的奧妙,難怪常見挽著塑膠袋的師奶穿梭花叢中,撿拾灑落一地的落花。如果你也想知行合一,可得機靈些,花瓣白色的才是正貨,花瓣基部帶黃色,上部白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