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牧業

鎖定
指農業和畜牧業。 [1]  畜牧業主要包括、馬、驢、騾、駱駝、、羊、雞、、鵝、、蜂等家畜家禽飼養業和鹿、貂、水獺等野生經濟動物馴養業。它不但為紡織、油脂、食品、製藥等工業提供原料,也為人民生活提供肉、乳、蛋、禽等豐富食品,為農業提供役畜和糞肥。故搞好畜牧業生產對於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出口物資,增強民族團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文名
農牧業
拼    音
nónɡ mù yè
發展條件
自然條件適宜
功    能
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
釋    義
農業和畜牧業
類    型
自然依賴型農業、獨立型農業、人工型農業生產

農牧業農業簡介

農業是人們利用動植物體的生活機能,把自然界的物質和能轉化為人類需要的產品的生產部門。現階段的農業分為植物栽培和畜牧業兩大類。土地是農業中不可替代的在基本生產資料,勞動對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生產時間與勞動時間不一致,受自然條件影響大,有明顯的區域性和季節性。農業是人類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產的首要條件。它為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提供糧食、副食品、工業原料、資金和出口物資。農村又是工業品的最大市場和勞動力的來源。

農牧業畜牧業簡介

畜牧業是指用放牧、圈養或者二者結合的方式,飼養畜禽以取得動物產品或役畜的生產部門。它包括牲畜飼牧、家禽飼養、經濟獸類馴養等。畜牧業的主要特點和要求是:
(1)它的擴大再生產同各類畜禽內部的公畜、母畜、仔畜、幼畜的比例有十分密切關係。因此,保持合理的畜羣結構,對加快畜牧業的發展十分重要。
(2)飼料是畜牧業的基礎,只有不斷解決好飼料問題,才能加快畜牧業發展。
(3)畜牧業的商品性很高,而產品又不便於運輸而且易於腐壞。因此,要求收購、加工、貯藏、運輸等方面密切配合。
(4)畜牧業對於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有較大的適應性,即可以放牧,又可以舍飼。
由於存在這些特點和要求,因此,發展畜牧業必須根據各地的自然經濟條件,因地制宜,發揮優勢。

農牧業分類

發展畜牧業的條件是:自然條件適宜,即光、熱、水、土適合各類牧草和牲畜的生長髮育,草場面積較大,質量較好,類型較多;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生產潛力很大,能做到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廣大農民具有從事畜牧業生產的經驗和技能等。畜牧業的類型很多,其中按飼料種類、畜種構成、經營方式,可分為牧區畜牧業、農區畜牧業和城郊畜牧業。

農牧業農牧業主要階段

從農業文明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來看,世界農牧業文明發展大致經歷三個發展階段,有與這些階段相適應的三種主要類型:

農牧業自然依賴型農業

這是原始農業文明發展階段,在新石器時代和銅石並用的時代為主要農業類型,其主要特徵是農業生產的過程與成果完全依賴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利於農業發展時,也就是風調雨順的年頭,沒有乾旱、洪澇災害等自然現象時。農業耕作與收成順利,反之,則不順利。這種農業大約主要存在於10 000年前至5000年前,開始主要分佈下列地區:兩河流域的耶莫地區、耶利哥地區、恰塔爾休於等地區,這是蘇美爾文明之前的古農業;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的裴李崗、磁山、河姆渡等地,包括較發達的仰韶文明地區,這是中原夏商周三代之前的古代農業;另外還有中美洲和安第斯山的墨西哥、秘魯等古代農業區域,也都屬於這一類型。非洲也是一個重要的起源地,西非等地早已經有古代農業的產生。
自然依賴型農業最主要的特徵是沒有大型的農業灌溉系統,缺乏與自然對抗的能力,被動接受自然作用,其主要工具一般為石器與銅器。這是農業的起源時期,反映了人與自然關係中人類受自然環境支配的地位。這時的人不是具有主體地位與活力的人,人類的文明固然是偉大的,但其仍然是被動的文明。

農牧業獨立型農業

大約在5000年前,農業文明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出現了新的形態—灌溉型農業—這是人類調節自然環境對於生產作用的重要嘗試。這一形態的出現首先得益於青銅器與鐵器等金屬工具的使用,且不僅是耕作。對於人類工程建造、軍事、城市建設等方面的能力也有極大提高。人類對於河湖海洋水利地勢的認識也不斷加強,開始修築水利工程,包括灌溉渠道、小型水庫等。
埃及的農業發展在早期受惠於西亞地區,西亞人向埃及人傳人了大麥、小麥的種植、動物的馴養等農業技術。由於埃及有比西亞更為優越的自然和人文條件,尼羅河水形成的沖積平原利於灌溉,而且受到鄰國的政治軍事千擾少,所以較早發展了灌溉事業。埃及人十分重視灌溉,國家的行政區劃就是依照灌溉地區的不同而劃分為州,稱為“諾姆”。全國分為若干個州,由中央政府統一管理。所以有的西方學者就認為,東方國家的封建集中制是成於農業的水利事業,正是水利設施的管理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嚴密管理體制。關於這種説法,我們在相關章節裏還要討論。州長用埃及的象形文字來表達,就是“挖掘河渠者”,州長的職務出現相當早,大約在第一王朝時就有了州長,其主要工作就是領導修建水利工程。從這裏可以看出,水利是埃及農業的中樞,是國家最為重視的關鍵。正是這種農業發展模式,標誌着農業的一個新時代。
古代中國也是世界灌溉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就有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四川成都的都江堰是當時世界上最浩大的水利工程,這一工程修建成功,對於中國西南農業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由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工程人員鄭國開闢的鄭國渠,灌溉整個渭北土地,並且開墾大約4萬頃土地,從而使黃土高原上的秦地成為最富饒的地區之一。
漢代大興水利,渭河以南的潛河渠、渭河以北的龍首渠,都是當時大型水利工程,中國成為農業大國,大多數水渠一直使用至21世紀。中國農業能養活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其實是由來已久的,到中國來的西方與阿拉伯商人見到堆積如山的農產品,無不歎為觀止。中國水利的重要性引起西方學者的極大興趣。這種説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當然也不是新説。馬克思分析古代東方社會與亞細亞生產方式時,已經指出古代農業灌溉對於社會生產的重要作用,其主要觀點即與此相似。無論如何,中國古代灌溉農業作為一種生產力或是生產方式,都有着巨大的影響,其作用直接或間接地體現於社會的上層建築與意識形態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農業的出現並不完全是人類自發的,一定程度上,這種獨立型農業產生的地區,都是文明發展較早、自然條件不斷惡化的地區,而且人類生產與生產本身具有一定的破壞性,這種破壞性加劇了自然條件的惡化,以致形成惡性循環。埃及尼羅河流域的農業文明建立於1.0 000年前至5 000年前,那正是尼羅河流域氣候最宜人的時代,從公元前12世紀起那裏就變成了幹早少雨的地區。
雖然灌溉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業生產的用水,但並不能真正使古代農業完全自立。灌溉畢竟是有限的,大部分土地仍然不能依靠灌溉來得到解決,所以這種農業還不是完全獨立不靠天雨的農業,自然環境仍然從總體上轄制着農業生產。以灌溉發達的陝西關中為例,1929年關中大旱,饑民死亡無數,造成中國歷史上的大悲劇。公元前12世紀,尼羅河水位大幅度下降,肥美的尼羅河平原被沙漠所蓋,河口三角洲的派魯亞克斯河已經斷流,最後北方首都不得不遷都。有學者認為,曾經輝煌一時的埃及農業最終是因為氣候變乾燥而消亡的。我們並不認為尼羅河水量變小會使得整個埃及文明滅絕,但是必須承認,尼羅河水的變化會影響到埃及的農業生產。

農牧業人工型農業生產

農牧業文明在人類社會中的統治地位其實早在17世紀就已經結束,工業化宣告了農牧業文明時代的結束,但這並不意味着農業生產對於社會變得不重要,農業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説仍然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而農業生產本身也在經歷着巨大變化,近代以來農業生產從相對獨立型發展為人工型生產,雖然目前仍然處於實驗階段,但已經是農業生產的方向,有巨大的生命力。
人工型農業生產的主要目標就是改變農業生產對於自然的依賴性,將農業生產變為一種製造性與創造性的生產,表現為農業生產的科學技術化與人工化,一定程度上,農業成為一種特殊的工業,一種人類製造。同時,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作用是保持自然生態的平衡,在這個意義上,農業生產是永恆的,它永不過時,人類社會永遠需要美好的自然環境,需要產生這種環境的農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