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眉語

(漢語詞語)

鎖定
眉毛是古代審美觀中的重要一節,描寫美女時必然有眉毛的描寫。所以而在詩詞中,以眉傳情,以眉寫意也變成重要的抒情手段。所以可以説研究古代詩詞文化就必須瞭解古代的眉語文化,眉語在古典詩文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而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於浪漫的追求加強,被稱為“七情之虹”的眉語也必將成為現代人的重要感情表現手段。 [1] 
中文名
眉語
拼    音
méi yǔ
注    音
ㄇㄟˊ ㄩˇ
解    釋
以眉目動作傳達情意

眉語出處

1,李白《上元夫人》詩:“眉語兩自笑,忽然隨風飄。”
2,劉克莊《清平樂》詞:“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
3,清 陳維崧 《柳枝·人日過畹仙校書家》詞:“手拈紅綬通眉語,憑郎主。”

眉語眉語解釋

解釋:以眉目傳情達意。

眉語眉的解釋

méi
眼上額下的毛:眉毛。眉宇(兩眉上面的地方)。眉心。眉目。眉壽(長壽)。眉睫。揚眉吐氣。
書頁上端的空白:書眉。眉批。

眉語語的解釋

語(語)
話:語言。漢語。英語。語錄。語彙。語重心長。
指“諺語”或“古語”:語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代替語言的動作:手語。旗語。
説:細語。低語。

眉語古代審美觀

古人將眉毛稱為“七情之虹”,因為它表現出不同的情態,並使臉更加具有立體感。古代詩詞中也有很多關於眉的描寫,如白居易的“芙蓉如面柳如眉”“黃金不惜買蛾眉”等等。中國古代眉毛的形態變化很多,可以反映出當時婦女的審美觀,如秦朝時流行“蛾眉”,漢代崇尚“八字眉”,唐代以柳眉和月眉最受青睞,明清則以纖細彎曲的眉為主並一直延續到現在

眉語眉型

眉型的分類一般按照眉腰的走行弧度分型。
平直型眉:眉頭、眉腰和眉梢走行平直。
長弧型眉:眉峯在眉中外1/3處向上向外挑起,眉弓較高,眉毛弧度長,給人清秀善良的感覺。
柳葉型眉:眉的走行弧度笑,兩頭尖,中間粗,是中國傳統受喜愛的眉型,給人以端莊秀美之感。
上挑型眉:眉腰和眉尾向外向上揚起,給人英武勇猛之氣。
下斜型眉:又稱“八字眉”,眉型走行向外向下,眉頭高,眉尾低。給人一種哭愁相。

眉語古代眉型

中國在先秦時期流行闊眉和細眉,而且以長為標準。“蛾眉”就是長而彎曲的,“蛾似黃蝶而小,其眉勾曲如畫”。岡雲鳳《毛詩品物圖考》載:“蛾,蠶蛾也”。“蛾眉”本身的形狀,就是對蠶蛾觸鬚的模仿。古人始畫蛾眉,在眉下點幾個妝飾點,即象徵蠶卵又表明女子身份。
眉毛美的觀念成熟於六朝,“黛眉”是魏晉南北朝女性美容化妝的主要手段,這時期仍延續前期的蛾眉與長眉。《妝台記》載:“魏武帝令宮人掃黛眉,連頭眉,一畫連頭而細長,謂之仙蛾妝;齊梁間多效之。”《中華古今注》亦云:“魏宮人女子畫長眉,今作蛾眉驚鴿舍……梁天監中,武帝召宮人作白妝青黛眉。”漢曹植的《洛神賦》亦有“雲譬蛾峨,似眉聯娟”的讚辭,可見長眉仍是這個時代的審美標準。晏幾道《浣溪沙》中有詩曰:“日日雙眉鬥畫長,行雲飛絮共輕狂。不將心嫁冶遊郎。濺酒滴殘歌扇字,弄花燻得舞衣香。一春彈淚説淒涼。”在這首詩中鬥畫長指畫長眉來同別人爭妍比美。語本唐秦韜玉《貧女》詩:“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眉語詩中眉

古詩中一般將美女的眉喻為遠山、春山,遠山很淡,這是無可懷疑的,春天的山不像夏天的山那麼濃郁,因此這些顏色都是淡淡的。漢代的眉式有八字眉、遠山眉、廣眉,這些眉樣唐代還有,白居易《新樂府·時世妝》:“雙眉畫作八字低。”《西京雜記》載“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西漢卓文君眉如遠山,一時成為時尚,稱為“遠山眉”。漢氏伶玄《趙飛燕外傳》載,趙飛燕妹合德,為薄眉,號“遠山黛”。兩漢流行廣眉,當時民諺有“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的説法。隋朝盛行長峨眉,唐初又流行廣眉。唐詩人張籍《倡女詞》:“輕鬢叢梳闊掃眉。”開元、天寶後,長眉再度時髦,又稱柳眉。唐詩人王衍《甘州曲》:“柳眉桃臉不勝春。”晏幾道《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絃,細將幽恨傳。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在這首詩中春山喻美人的眉峯。古代女子用黛(青黑色顏料)畫眉,故稱眉為眉黛。

眉語詞中眉

温庭筠描寫女人最多的是眉毛。就眉毛畫出來的形狀顏色也有很多講究,或有個山一樣的眉峯(眉黛遠山綠、宿妝眉淺粉山橫、一雙愁黛遠山眉、遠山眉黛綠),或要細長(髻鬟狼藉黛眉長、頻低柳葉眉、欲斂細眉歸繡户),顏色也不全是炭黑色的(黛眉山兩點、眉黛遠山綠、謝娘翠蛾愁不消),顏色深淺也有講究(妝淺舊眉薄、兩蛾愁黛淺、眉淺淡煙如柳、眉黛薄、宮女愁蛾淺)。可見唐朝人將女子容貌裏的眉毛看得是非常重要的,甚至直接就用眉毛來指代女人們了(六宮眉黛惹香愁、翠娥爭勸臨邛酒、黛眉愁)。

眉語雜記中眉

李漁的《閒情偶記》中研究過美女的眉毛:“眉之
秀與不秀,亦復關係性情,當與眼目同視。然眉眼二物,其勢往往相因。眼細者眉必長,眉粗者眼必巨,此大較也,然亦有不盡相合者。如長短粗細之間,未能一一盡善,則當取長恕短,要當視其可施人力與否。張京兆工於畫眉,則其夫人之雙黛,必非濃淡得宜,無可潤澤者。短者可長,則妙在用增;粗者可細,則妙在用減。但有必不可少之一字,而人多忽視之者,其名曰“曲”。必有天然之曲,而後人力可施其巧。“眉若遠山”、“眉如新月”,皆言曲之至也。即不能酷肖遠山,盡如新月,亦須稍帶月形,略存山意,或彎其上而不彎其下,或細其外而不細其中,皆可自施人力。最忌平空一抹,有如太白經天;又忌兩筆斜衝,儼然倒書八字。變遠山為近瀑,反新月為長虹,雖有善畫之張郎,亦將畏難而卻走,非選姿者居心太刻,以其為温柔鄉擇人,非為娘子軍擇將也。”他認為眉毛的清秀與否是與人的性格相關的,漂亮的眉毛應該濃淡適宜、有一定弧度,像新月,或像遠山,否則即使畫師再高明也無濟於事。

眉語小説中眉

《紅樓夢》中寫林黛玉用的是“煙眉”,清、淡。作者用虛筆寫意展示黛玉的肖像,還為突出其才情女子超塵拔俗的空靈感:那種脈脈之情、嫋娜之態,那種欲説還休的柔媚,“嬌羞默默同誰訴”的眉目,那聰明靈慧的談吐,都從這獨具匠心的肖像描寫中顯示出來。黛玉的美不僅在外貌,更在精神氣質──書卷氣、靈秀氣、孤傲氣。她有的是才,而絕少世俗的所謂“德”;她是一位“才女”,而非“淑女”。顯其神而略其形,正是為免落俗臼,使這一形象更加美好理想,更富有浪漫的魅力。誰説“意態由來畫不成”呢在曹氏筆下,林黛玉的形象不是呼之欲出嗎。
作者還一再着力描寫王熙鳳的眉形目態,此回借黛玉所見,告訴讀者,王熙鳳有“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在後文王熙鳳素服帶尤二姐入大觀園時,又一次寫到她的眉眼“眉彎柳葉,高吊兩梢,目橫丹鳳,神凝三角。”兩次描寫,同中見異。第二次不僅寫其形,更寫其神。丹鳳眼、柳葉眉,原是很美的,而曹雪芹卻偏偏把美麗的丹鳳眼配以三角,讓秀氣的柳葉眉高吊兩梢,這就不盡美了。即便仍可算得上漂亮,但已決非温柔敦厚之形象。 “心較比干多一竅”的林黛玉,初與王熙鳳相見,就一眼看穿了這一點。再看看寶釵的形容,“臉若銀盆,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比黛玉另具一種嫵媚風流。

眉語賦中眉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寫道:“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這其中眉如翠羽就寫出了眉之形與色。

眉語曲眉

在中國古人的裝束中,人們早就運用了化直為曲的藝術手法,曲眉就是典型的體現。《楚辭·大招》説:“曾頰倚耳,曲眉規只。”司馬相如《子虛賦》有“長眉連蜷”之説,郭璞認為這是“言曲細”。王褒《詠月贈人》寫道:“初魄似峨眉。”唐人小説《遊仙窟》:“乍出雙眉,漸覺天邊失月。”這些描寫都是將美麗的眉毛比作彎彎的月亮,曲而細長,嫵媚小巧,富有美感。
相關詞語:眉來眼去 眉目傳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