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目不窺園

鎖定
目不窺園(拼音:mù bù kuī yuá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1] 
目不窺園(窺:看)形容學習專心致志,十分刻苦。主謂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1]  [4] 
中文名
目不窺園
拼    音
mù bù kuī yuán
近義詞
專心致志
反義詞
心猿意馬
出    處
《漢書·董仲舒傳》
注音字母
ㄇㄨˋ ㄅㄨˋ ㄎㄨㄟ ㄧㄨㄢˊ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狀語

目不窺園成語出處

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目不窺園”。 [1] 

目不窺園成語故事

西漢時,廣川(今河北棗強)有一個著名學者名叫董仲舒。他平時學習非常刻苦。他年輕時對記載春秋時期的史書《春秋》很有研究,以後又撰寫了《春秋繁露》。由於董仲舒很有學問,漢景帝時,他就成了太學博士。 [2] 
董仲舒在講授經書時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為了避免外界的干擾而必須放下帷幕,讓門生專心致志;另一個是不直接對所有的門生進行面授,而由舊門生依次向新門生進行傳授。所以,有的門生在他門下幾年,從來沒有見過他的面。 [2] 
在董仲舒學舍旁,有一個景色美麗的園子,那裏果樹成片,鳥語花香。可是,董仲舒一連三年,不分春夏秋冬,總是把自己關在屋子裏,藏在帷幕中,專心致志地閲讀各類書籍,寫着各種文章,從不看一眼園子裏迷人的景色。有一次,有幾個頑皮的孩子爬進園子,在那裏玩耍。他們各自爬上了一棵蘋果樹,摘下幾個蘋果,相互拋來擲去。其中有一個小孩猛一用力,把一隻蘋果擲進了董仲舒的書房,正巧打在了董仲舒的額頭上。董仲舒只覺得眼前一黑,抬手摸摸前額,頓時起了一個大包。但他仍不吭一聲,目不斜視,繼續看書寫文章,好像這一件事根本沒有發生過。 [2] 
董仲舒如此認真、刻苦地進行學習,便學有所成。他向漢武帝建議:“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六藝是指《詩》、《書》、《易》、《禮》、《樂》和《春秋》。他的這一“獨尊儒術”的建議被漢武帝所採納,不但推行於當時,而且在漢朝至清朝的兩千年間,一直使儒家經典在思想文化上佔據一統天下的地位。 [2] 

目不窺園成語寓意

孟子曰:“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圍棋作為一種技術,不過是一門小技術。如果不一心一意去學,就學不會。這是孟子以學弈論學。漢代董仲舒雲又説:“是以目不能二視,耳不能二聽,手不能二事,一手畫方,一手畫圓,莫能成。”成語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一個大腦,不能同時做兩件事情。做這件,就必然要丟棄另一件。學習亦是同樣道理。在一定的時間,一心一意地學習一種技術,或者説學習一項專業,就能學好。否則,這也學一點,那也學一點,東看看,西瞧瞧,搞得手忙腳亂,不亦樂乎。其實,既便不暈頭轉向,亂作一團,也學不出什麼名堂來。學習任何知識技藝,無論其大小,都需要專心致志地學,才能學好。凡事要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否則,難有成就。 [3] 

目不窺園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目不窺園”形容學習專心致志,十分刻苦。主謂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1]  [4] 
  • 運用示例
清·李海觀歧路燈》:“簣初白日在碧草軒目不窺園,黃昏到自己樓上課畫談帖。” [5]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那公子卻也真個足不出户,目不窺園,日就月將,功夫大進。” [5] 
蘇雪林《重讀曾著〈孽海花〉》:“況且那時代的讀書人,講究目不窺園,足不出户,又大都釀成了五癆七傷的病夫。” [5] 
參考資料
  • 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1004
  • 2.    金盛先著. 成語故事新編[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2.08:218-219
  • 3.    董志先,董博文編著. 求學成語[M]. 北京:白山出版社, 2013.12:104
  • 4.    目不窺園的解釋|目不窺園的意思|漢典“目不窺園”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3-06-14]
  • 5.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勤奮篇 1[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