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申佑

鎖定
申佑(1425-1449年) [1]  ,字天錫,明仁宗洪熙元年出生於貴州務川縣火炭埡,即今務川自治縣大坪鎮龍潭村,正統十年(1445)乙丑科進士,三甲四十七名,後官至四川道御史。明英宗北伐時,身陷重圍,申佑代替英宗殉難於土木堡。景泰元年(1450)代宗朱祁鈺繼位,表揚忠烈,為申佑殉國褒顯,賜卹蔭,建祠於思南府(今思南縣)和務川。
本    名
申佑
天錫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仡佬族
出生地
貴州務川縣火炭埡
出生日期
1425年
逝世日期
1449年

申佑人物生平

申公佑祠
申公佑祠(5張)
“孔廟巍巍文物豐,碑鐫進士仰儒宗。名留七百為黔產,策動來茲重學風”。這首詩是我省著名學者陳福桐於1996年9日參觀北京孔廟進士題名長碑後,對其中明清兩代700餘貴州籍進士有感而發的。在這貴州籍700名進士中最早的三位依次是明代正統四年(1439)赤水的張諫正統七年(1442)貴陽的秦禺、正統十年(1445)務川的申佑。其中務川的申佑短暫的一生最具傳奇和悲壯,他曾在明朝著名的土木堡之變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喬裝成當時身陷蒙古族瓦剌部落包圍的英宗皇帝,吸引敵軍,遂而戰死在亂軍之中。嗚呼,多年後的今天,重讀那慘烈的一頁,也不禁仰天喟嘆。

申佑主要事例

申佑虎口救父

申佑祖籍浙江吳會(今紹興)人,曾祖父申世隆因平定黔地戰亂有功,遂以官居務川。至父親申俊時,家道中落,舉家以農為業,農閒時搞丹砂艱辛度日,其母李氏,賢惠淑能,頗識桑麻。申佑自幼聰穎過人,求學不倦,深得父母寵愛,在田間地頭勞作也喚之左右。相傳,申佑少時,與同窗田太、苟祿、鄒慶在務川回龍寺私塾就讀,老師見四人才思敏捷,特在他四人姓名中都加一個“天”字,以寄厚望,即申天錫、田天太、苟天祿、鄒天慶。他四人每天完成功課後,利用休息時間,在學校對面挖成兩畝大的泥塘,從河裏捉魚到塘裏餵養,因為此塘是四個天字輩的學生挖成,後來,此四人皆成大器,鄉人遂將此塘冠名“天池塘”以茲紀念,沿用至今。申佑不僅聰明好學,而且力壯孔武。某日,申佑隨父在田間勞作,一隻黃斑老虎將父親叼去,申佑見狀,操起殺豬用的槌棒猛擊老虎,老虎被擊痛後丟下申父竄入林中,小申佑虎口救父的故事頃刻傳遍鄉邑。《思南府續志》載:逞猛虎之威,竟出黃童之手,震驚鄉里,孝揚六邑,聲蜚一邦……
後來,立志仕途的申佑晨耕暮讀,苦讀詩集子經。年歲稍長後,身負乾糧,跋山涉水赴思南府參加童試,為補郡學子員。正統五年(1440),因為當時的明朝還沒在貴州設立鄉試考棚,年僅16歲的申佑不畏艱難,又長途跋涉赴雲南昆明參加鄉試,一試中的,考中舉人,隨即到北京太學(即國子監)求學深造。

申佑不畏強權

申佑在京國子監求讀期間,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當時英宗皇帝朱祁鎮軟弱無能,大權旁落在太監王振手中,王振不僅深得英宗寵愛,還掌握了錦衣衞,權傾一時,專橫跋扈,朝廷上下無人敢與較勁,只有奉諛的份。
當時的國子監祭酒李時勉是一個“性剛鯁,慨然以天下為己任”的正派官員,一向以敢言直諫而名振朝廷。國子監祭酒是當時明朝最高學府的官職。祭酒李時勉曾任刑部主事,侍讀學士,編修過《成祖實錄》、《宣宗實錄》。正統6年李時勉任祭酒後,立意改革,便上書朝廷呼請改建國學,以倡學風。英宗皇帝御覽李時勉的奏疏後,便派寵臣王振去考察。由於剛直不阿的李時勉平日瞧不起專權的王振,便冷漠以待。為此王振深感不悦,耿耿於懷,便伺機予以報復。後來,王振終於抓到了李時勉的小辮子,以“擅伐官樹入家”為由,挾持英宗降旨,將李時勉、趙琬、金鑑三人戴重枷站在國子監門前示眾以侮,發泄私憤。當時正值盛夏,烈日當頭,李時勉三人戴枷三日不解,廣大太學生因懼怕王振的勢力敢怒而不敢言。這時申佑見狀心生怒火,便號召國子監學生聯名上疏皇帝營救李時勉。申佑的義舉,卻遭到“好心人”的勸阻,皆勸他不要去招惹王振,不然將性命難保,申佑卻笑着回答“六館生何無一人男子氣耶?”於是與監生李貴、石大用帶領千餘人前往朝廷請願。請願學生將朝門團團圍住,槌鼓稱冤,伏闕不起,願以身代死。做賊心虛的王振擔心此事會釀成激變,不敢鎮壓。後來,通政司將申佑、石大用等人的奏章呈予皇帝閲後,英宗也對李時勉等人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同時皇太后的父親孫忠言將此事真相由太后轉告英宗,於是英宗下旨釋放,官復原職。申佑這種不畏強權,伸張正義的精神頓時蜚聲京師。《思南府續志》是這樣評價他之所為的:“公(申佑)之所為,皆人所不敢為也。”國子監肄業後,正統十年(1445)年僅19歲的申佑榮中進士,獲三甲四十七名,成為貴州自明初建省以來考中的第三個進士。不久出任四川道御史,在任期間,以言行正直而著稱,頗受同僚稱道。《明史》、《中國名人大辭典》均有專條記載。《嘉靖思南府志》載道:“申佑毅直敢言,不畏強侮,立朝忠讜,多所補益。每各道聚人言議事,公談論輒進諸生講經史疑義。”這段記載説明了申佑學識淵博,重視培養人才,每次出巡府州,都要召集當地諸生,講授經史,答疑解惑,重視地方人才素質。

申佑代帝殉難

明帝英宗朱祁鎮因昏庸無能,大權旁落在太監王振手中,朝廷派系林立,國勢漸衰,對邊疆的防禦甚是鬆懈。這時北部蒙古族瓦剌部落勢力漸大,時時侵擾邊疆。正統元年(1436),瓦剌部落的首領脱脱不花殺死賢義王和安樂王后,其兒子也先繼位,自封太師準王,稱雄北方,虎視中原。他以勢力脅迫草原上的其它部落對大明使臣及商人進行搶掠和殺戮。當時的英宗帝不但不捍衞民族尊嚴,還不斷對瓦剌族增加賞賜,以示“皇恩浩蕩”。同時瓦剌首領也先還想方設法勒索中原的財寶,如明朝廷不從,便在邊疆以兵力施壓,迫使明朝就範。也先的慾望逐漸膨脹,侵佔中原的野心開始暴露,時時注視着明朝廷的動向。
1449年元月,瓦剌部落分道大舉入侵中原。脱脱不花從兀良哈進犯遼東阿剌知院攻打宣州,也先親率大軍攻打大同。在貓兒莊一役,明王朝參將吳浩陣亡,形勢十分嚴峻。這時,手握兵權的太監王振擔心老家大同遭瓦剌大軍燒掠,極力慫恿英宗御駕親征,以退瓦剌大軍,保全家中老小及財物。於是英宗便貿然決定率領文武官員離京出征,申佑亦隨英宗赴徵。
明軍先鋒部隊與瓦剌軍在陽和會戰,明軍全軍覆沒,坐鎮大同的英宗皇帝異常驚恐,加之連下暴雨,明軍士氣低落。太監王振見勢不妙。又慫恿英宗撤軍,毫無主張的英宗帝只得“准奏”,倉促地班師回朝。撤軍途中,又多次遭遇瓦剌軍的追殺,損失非常慘重,英宗好不容易才退到宜州。到了宜州後,英宗急令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率四萬明軍禦敵,沒想在鷂兒嶺又遭瓦剌軍伏擊。第二天,英宗皇帝率軍退到土木堡時,瓦剌軍首領也先率大軍追殺而來,由於土木堡處於高地之上,水源及供給路都被瓦剌軍切斷,明軍口渴難受,鬥志喪盡。這時,狡猾的也先率軍佯裝撤退,毫無作戰經驗的王振見狀,指揮明軍移營突圍。也先見明軍中計,立即率騎兵從四面掩殺過來。也是疲憊不堪的明軍突遭襲擊,頓時大亂潰不成軍。也先率騎直闖中營,欲生擒英宗皇帝。慌忙中,英宗為了保全自己的“天命”,便在羣臣中挑選與自己面貌相似的申佑,喬裝成英宗,申佑受命於危急之時,便代帝乘輿,掩護英宗逃離。經歷一番慘烈的激戰後,明軍潰敗,死者達10萬餘,申佑也死於亂軍之中,年僅25歲。正當英年便陳屍沙場。可嘆的是,申佑的壯舉也沒有改變時局,英宗皇帝也沒逃脱被俘的厄運,其護駕的幾百人中僅有數人生還。

申佑申祠英魂

代宗朱祁鈺繼位後,於景泰這年(1450),為褒顯土木堡之變中代帝殉難的申佑,特誥敕天下,其敕曰:“朝廷設監察御史,欲振朝綱,勵風俗,以弼承國家之治,非得剛方清直之士,曷克稱茲。爾四川道監察御史申佑,發身科第,授職於斯。比以隨徵,陷於戰陣,勞古可憫。今特進贈爾文林郎職如故,賜之敕命,以示褒嘉。籲呼,人孰無死,惟死於國事者為至榮者也。爾尚祗服隆恩,永慰冥漠。”同時代宗皇帝還對申佑的父母、妻子一一敕封。
嘉靖十年(1531),巡撫御史郭弘化令思南府(令思南縣)為申佑立祠祀之。翌年,務川亦立祠,稱“申忠節公祠”,該祠位於務川縣城北側波羅山上,佔地約200平方米。其祠四列三間,兩側廂房為一樓一底,莊重而古樸。中間為石鋪院壩,祠堂中央供有申佑木雕彩像(後被毀壞)。垣牆正中建有石牌樓,四柱三門,門上均有橫額,中間刻有“大節之照”楷書,門柱上有一長聯。門右側磚牆上嵌有石碑,刻天啓壬戍年(1622)進士田景猷撰寫的《申御史三烈事蹟》和清康熙壬辰年(1712)智學使張大壽的《明御史忠節公祠》七律一首。清道光21年(1846),務川知事俞汝本拜謁申佑祠,見破瓦頹垣,蒿草叢生,俞知事便號召申氏子孫捐資維修,完工後,俞汝本作序並題詩刻石嵌於祠門左側左側磚牆上,以志此事,昭示後人。之後,不少過往墨客流官,皆賜墨申祠以抒心中感慨,特錄兩聯“虎口活父,劍下全君,生民以來無比忠孝;天上游龍,人間瑞鳳,霜露所墜莫不尊親。”“北地風霜盡,千載來吹不散忠臣氣魄;南天日月明,百世後猶照見孝子精魂。”
申佑祠建成後,經歷了不少滄桑。民國十九年(1920),務川創辦公立女子小學,將該祠作為校址。民國二十八年(1939)女校遷出後,又被國民政府作為縣衞生院院址,解放後申佑祠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進行了維修。申祐一生的事蹟,在《明史》、嘉靖《思南府志》、道光《思南府續志》均有記載,近代出版的《中國名人大辭典》列有專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