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肖相沖

鎖定
生肖相沖,是民間生肖之間的屬性不和的一種説法,隸屬星命家語。
中文名
生肖
類    型
專業用語
隸    屬
星命家語
原    文
龍有逆鱗觸之則死
十二生肖
生肖,用來代表年份的十二種動物

目錄

生肖相沖定義

生肖,或屬相是中國及東亞地區的一些民族用來代表年份的十二種動物,統稱為十二生肖,即、牛、虎、兔、龍、蛇、、羊、猴、雞、狗、豬,它們依次與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每個人都以其出生年的象徵動物作為生肖,所以中國民間常以生肖計算年齡。循環一次為一輪。
中國除了用生肖紀年外,還用與之相應的十二支紀月、紀日、紀時(時辰)。十二生肖(獸歷)也廣泛流行於亞洲諸民族及東歐北非的某些國家之中。
生肖年的劃分以立春即干支歷新年為準。

生肖相沖起源

史載文獻最早並廣為流傳的完整12生肖循環,是由東漢王充(西元27-97年)在西元1世紀期間所著《論衡》中提出的;按順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在南北朝時中國就開始使用生肖了。例如《周書·列傳第三》中,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中説:“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此即可證明。
據中國古籍中記載,古代的中原地區,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紀年法”,即用10個天干符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個地支符號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來紀年。在中國西北地方的少數遊牧民族則以動物來紀年。《唐書》中記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另外,《宋史.吐蕃傳》中也記載説,吐蕃首領在敍事時,以物紀年,所謂“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日,兔年如此,馬年如此。”以後,在中原人同少數民族的交往中,兩種紀年法相互觸合,形成12生肖。正像清代趙翼在《陔餘叢考》中指出的那樣,“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這種關於12生肖來歷的解釋,已經被許多人認可。另一説法最早使用十二屬相記年的是阿爾泰民族,在呼韓邪單于時代傳入齊地。
在早期提到12生肖的文獻中與後來流傳的版本略有不同,例如龍不存在,其位置由蛇代替。

生肖相沖相沖表

狗生肖相沖表
狗和什麼生肖相沖,辰戌相沖:辰代表龍,戌代表狗,龍日衝狗
1.相沖代表意見不合、容易有衝突、彼此相剋。
2.相合、三合代表和合、相處融洽、容易溝通、互相生旺。
3.相刑代表性格不合、互有刑剋
十二生肖相沖表
子(鼠)衝午(馬)
醜(牛)衝未(羊)
寅(虎)衝申(猴)
卯(兔)衝酉(雞)
辰(龍)衝戌(狗)
巳(蛇)衝亥(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