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吞活剝

鎖定
生吞活剝(拼音:shēng tūn huó bō)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六。 [2]  [5] 
“生吞活剝”的原義是生硬搬用別人詩文的詞句,比喻做學問或學習某事,只是一味地襲用他人的經驗或成果,而不求甚解;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2] 
中文名
生吞活剝
拼    音
shēng tūn huó bō
近義詞
食古不化囫圇吞棗生搬硬套生拉硬扯
反義詞
融會貫通
注音字母
ㄕㄥ ㄊㄨㄣ ㄏㄨㄛˊ ㄅㄛ
成語出處
朝野僉載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狀語、定語

生吞活剝成語出處

最早出自於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六:“唐張狗兒,亦名懷慶,愛偷文章,與冀州棗強尉,才士制述,多翻用之。時為之語曰:‘活剝張昌齡,生吞郭正一。’諒不誣也。” [5] 
有棗強尉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人為之諺雲:“活剝張昌齡,生吞郭正一。”(唐·劉肅《大唐新語·譜謔》) [2] 
後人據此典故概括出成語“生吞活剝”。 [2] 

生吞活剝成語典故

唐朝是一個詩歌的朝代,誕生了不少天才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等。整個唐朝,從販夫走卒到帝王將相,人人以寫詩為榮,就連“笑裏藏刀”的大奸臣李義府,寫詩的本領也很高明。他曾經寫過一首很有韻味的五絕,詩云:“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自憐迴雪影,好取洛川歸。” [4] 
當時,河北棗強縣有一個叫張懷慶的武官,喜歡附庸風雅,文學水平卻比較低。為了追求虛名,他常常弄虛作假,把別人的好詩句改頭換面後説成是自己的“創作”。有一次,張懷慶看了李義府的詩後,覺得不錯,就在每句詩前添了兩個字,改裝成一首七絕充當自己的作品:“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意裁雲作舞衣。照鏡自憐迴雪影,時來好取洛川歸。” [4] 
這種剽竊手法,實在只能用“簡單粗暴”來形容。而張懷慶抄襲其他名士,也大都如法炮製。這事在當時引為笑談,有人就編了兩句話嘲諷他:“活剝張昌齡,生吞郭正一。”那麼,這裏被“活剝”與“生吞”的張昌齡與郭正一又是誰呢。張昌齡是唐初詩人,年輕時就以文辭知名,考中進士後,考功員外郎王師且卻不肯給他官做。唐太宗一向惜才,就問是怎麼回事,王師旦説:“張昌齡文風浮靡,華而不實,不是好苗子。如果任用了他,年輕人就難免因羨慕而效仿,這樣一來,我怕會影響全國的風氣啊。”唐太宗聽了便沒有再追究。後來翠微宮建成了,張昌齡藉機獻上《翠微宮頌》,唐太宗很欣賞,讚歎他是像禰衡、潘岳那樣的文章好手,下令提拔他,讓他專門替自己寫詔書。被“生吞”的郭正一,也是當時以文詞聞名的朝中要人。他妙筆生花,文思泉湧,在唐高宗時候曾得到重用,當時的詔書和朝廷文告,多半出自他的手筆。靠着“生吞活剝”的卑劣功夫,張懷慶居然也“千古留名”了,只可惜留的是罵名。 [4] 

生吞活剝成語寓意

張懷慶“生吞活剝”李義府的文章和成果,是一種卑劣的行為。放在如今而還有可能會因侵犯他人知識產權而吃官司。學習和借鑑能人的成果,必須深入理解,融會貫通,別人的東西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搬硬套,沒有自己想法。 [1] 

生吞活剝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生吞活剝”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比喻生硬的接受或機械的搬用經驗、理論等。 [2] 
  • 運用示例
明·徐渭《奉師季先生書》:“大約謂先儒若文公(朱熹)者,著釋速成,並欲盡窺諸子百氏之奧,是以冰解理順之妙固多,而生吞活剝之弊亦有。” [4] 
清·黃宗羲《壽李呆堂卜序》:“始知今天下另有一番為古文詞者,聚斂拆洗,生吞活剝,大言以為利祿之謀。” [3]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熊掌豹胎,食之參貴者也,生吞活剝,不如一蔬一筍矣。” [3] 
清·錢謙益《曾房仲詩敍》:“夫(李)獻吉之學杜所以自誤誤人者,以其生吞活剝,本不知杜,而日必如是為杜也。” [4] 
現代·梁實秋《雅舍小品·洋罪》:“不過若把異國情調生吞活剝地搬到自己家來,身體力行,則新奇往往成為桎梏,有趣往往變成肉麻。” [4] 

生吞活剝成語辨析

生吞活剝—囫圇吞棗—生搬硬套
“囫圇吞棗”的意思是把棗整個嚥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生搬硬套”的意思是不顧實際情況,機械地運用別人的經驗,照抄別人的辦法。“生搬硬套” 和“生吞活剝”都有“生硬搬用”的意思。但“生搬硬套”偏重於搬用別人的經驗或方法,“生吞活剝” 偏重於搬用別人的言論或詩文。 [4] 
參考資料
  • 1.    新家庭書架編委會著. 中華成語故事全集 新[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8.01:276
  • 2.    生吞活剝  .漢典[引用日期2021-09-05]
  • 3.    葉軍,彭玉平,吳兆路,趙毅,雷恩海著;汪湧豪,駱玉明主編. 中國詩學 卷4 第3版[M]. 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2018.11:429
  • 4.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做事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30-32
  • 5.    陶敏主編;李德輝副主編;李一飛,李春桃,李德輝等參編. 全唐五代筆記 第1冊[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2.1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