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璞玉渾金

(漢語成語)

鎖定
璞玉渾金(拼音:pú yù hún jī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賞譽》。 [1] 
璞玉渾金指未經琢磨的玉,未經冶煉的金。泛指天然渾樸的美器。也比喻人的品質純美質樸。聯合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 [1]  [7] 
中文名
璞玉渾金
拼    音
pú yù hún jīn
近義詞
冰清玉潔冰壺秋月
反義詞
髒心爛肺豬卑狗險 [3] 
成語出處
《世説新語·賞譽》
注音字母
ㄆㄨˊ ㄩˋ ㄏㄨㄣˊ ㄐㄧㄣ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

璞玉渾金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賞譽》:“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7]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璞玉渾金”。 [7] 

璞玉渾金成語故事

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與魏明帝時任大將軍的司馬懿有親戚關係,但他並沒有依仗這層關係去取得榮華富貴。公元239年明帝死去後,曹芳即位,司馬懿與曹操的侄孫武衞將軍曹爽受遺詔輔政。又過了五年,山濤四十歲,才在郡裏當小官。後來,他被調到京城任尚書吏郎,官職也不算大。 [6] 
在“竹林七賢”中,嵇康最有才學,也最放任隨便,毫不注意儀容和身體,並且敢於蔑視權貴。山濤雖然比他大十九歲,卻很敬重他。 [6] 
司馬昭當政後,山濤調動官職。於是他特地上書,推薦嵇康擔任自己門下的吏部郎。不料,嵇康對司馬氏剷除異己,獨攬朝政的做法很反感,不願為司馬氏服務,所以得知山濤上書推薦自己,不僅不感激,反而寫了一封信,與山濤斷絕來往。這封信就是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信中列舉了九條自己不適宜當官的理由,但這些理由其實都是誇張的自我解嘲或是諷刺別人。例如有一條説,他不喜歡俗人,叫他與他們共事會受不了。還有一條説,他常常否定商湯王、周武王,並菲薄周公孔子這些古代聖人,這不會被現在的禮法所容忍。山濤很瞭解嵇康,知道他是個血性男子漢,性格耿直、剛強,所以對此並不介意。但是,司馬氏集團不放過蔑視他們的嵇康,公元263年,司馬昭借一件事把他殺了。 [6] 
過了兩年,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了晉朝山濤上書推薦嵇康的兒子嵇紹,説雖然父親被殺,但兒子與此不相干,他德才兼備,應當任用。司馬炎接受了山濤的建議,任命嵇紹為秘書丞 [6] 
入晉後,山濤擔任吏部尚書,成為掌握全國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調動等事務的長官。他長期在這個部門任職,凡是選用人才,都親自作出評論。被選用的人後來的表現,與他事先的評論基本相同。 [6] 
當時有個縣令,在任職期間大肆搜刮民財,為怕人告發後獲罪,便向朝廷不少大臣行賄。他送給山濤的是一百斤絲。山濤為不顯示出自己與別人不同,不露聲色地收了下來,但命人將它封好,吩咐誰也不準動用。後來那縣令案發,不少大官被牽連受訊問。問到山濤時,他把封存的絲取來,只見上面積滿了塵土,裏的絲沒有動過。 [6] 
山濤為官清正,得到眾人的好評。“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贊他説:“山濤就像未經琢磨的玉和未經冶煉的金一樣。人們往都欣賞玉和金光彩奪目的外表,而對未經琢磨的玉和未經冶的金,卻不知道它們內在的高貴質地。” [6] 

璞玉渾金成語寓意

山濤是是“竹林七賢”的核心人物之一,這些人以清高著稱,可山濤竟然出仕去做官,而且官越做越大。山濤出來做官,在當時肯定會引起爭議,嵇康寫《與山巨源絕交書》,就可以説明山濤在清流之中處境的難堪。但是山濤在做官期間,長期主持吏部,唯才是舉,任人唯賢,不以尊卑親疏取捨,不以個人好惡遴選,盡職而不弄權,因此上得司馬昭和晉武帝的信任,下得羣臣的尊重和文士的愛戴,成為西晉有名的“能臣”。同為“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也對山濤的品質給出了“璞玉渾金”的高度讚揚,山濤的典故也告訴了世人,無論何時何地,一個擁有良好德行的人都更容易贏得別人的尊敬,因此,人們應該重視自身道德修養的提高,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成為一個有美好德行的人。 [8-10] 

璞玉渾金成語運用

  • 成文示例
“璞玉渾金”指未經琢磨的玉,未經冶煉的金。泛指天然渾樸的美器。也比喻人的品質純美質樸。聯合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 [7]  [1] 
  • 運用示例
南朝梁·蕭繹《為東宮薦石門侯啓》:“點漆凝脂,事逾衞玢;渾金璞玉,才匹山濤。” [4] 
唐·房玄齡《晉書·王戎傳》:“戎有人倫鑑識,常目山濤如渾金璞玉,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5] 
清·黃遵憲《別賴雲芝同年》詩:“靈芝繼起殊尋常,渾金璞玉其器良。” [1] 

璞玉渾金同源成語

渾金璞玉;璞玉渾金。 [2] 
參考資料
  • 1.    璞玉渾金  .漢典[引用日期2017-08-11]
  • 2.    侯興偉,黃毓文主編;孟慶茹,高淑清,李夢奎,王次梅,楊波,楊鳳仙副主編,中華成語典故大辭典 文苑景物 卷5,延邊大學出版社,1995.11,第881頁
  • 3.    卓越主編;王玉良等撰寫,古今成語八用詞典,開明出版社,1992.01,第1047頁
  • 4.    顏毓書主編,萬條成語詞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6.02,第733
  • 5.    程志強編著,中華成語大詞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09,第148頁
  • 6.    張慧著,成語故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10,第26頁
  • 7.    王濤等編著. 中國成語大辭典 新一版·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03:793
  • 8.    董上德著. 世説新語別裁詳解[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2.05:123
  • 9.    衞紹生著. 魏晉文學的多維觀照[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4.11:236
  • 10.    (南朝宋)劉義慶著;梅欣妍編譯. 世説新語 插圖版[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