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立中

(明初松江府知府)

鎖定
王立中(1309年2月20日—1385年5月15日),字彥強,祖籍四川遂寧府,高祖父王極於宋末遷居平江府長洲 [12] 
王立中九歲喪父,成年後,北庭元文宗圖帖睦爾皇帝 [25]  、元順帝“庚申君”妥懽帖睦爾皇帝等郎主在位時 [23-24]  [26] 蔭授開化縣縣尉,因母離世而未赴任,改任慈溪縣縣尉,授江浙行宣政院宣使,遷無錫州判官 [6]  ,轉紹興路判官,升紹興路治中,不久陞嘉定州知州。龍鳳九年(1363年)冬,受北庭任命,任松江府知府。 [15]  [17]  龍鳳十三年(1367年 [22]  正月二十三日,以松江府降徐達,攝松江府事而致仕。 [1]  晚年號“息庵”,又號“穉隱老人”,洪武十八年(1385年)逝世,享年七十七。 [1-5]  [7-8] 
王立中擅長詩詞,著有《息庵》《寓齋》《穉隱》三集二十卷,亦擅書畫,有《蘭陵王詞帖》、《山水圖》傳世,與其子王璲在元末明初的美術創作成就較高、影響較大。 [5]  [10]  [15] 
全    名
王立中
別    名
王彥強、王息庵
彥強
息庵、樨隱老人
所處時代
宋明之交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平江路長洲
出生日期
1309年2月20日
逝世日期
1385年5月15日
前    任
王雍 [17] 
繼    任
荀玉徵
最高官職
松江府知府
本    名
立中

王立中人物生平

王立中的十五世祖王藻系出太原王氏,為唐朝大理寺丞,隨唐僖宗入蜀,於是定居遂寧。王藻傳九世為王灼,王極之孫王極是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吳潛進士,宋理宗時官至吏部侍郎,當時韃靼大蒙古國為滅宋而攻打川蜀 [16]  ,於是遷家至平江府(今蘇州市)長洲。王極第五子王矩之,宋末為平江府通判,德祐皇帝(宋恭帝 [19]  德祐元年(1275年)十一月與都統制王邦傑獻城投降蒙古貴族, [13]  [14]  伯顏遙授其為温州路總管、行同知平江路總管府事,階昭勇大將軍。王矩之的兒子王光祖,授將仕郎、常熟縣尉,不就職。王光祖之子王平孫,蔭金華縣丞,轉黃岩(今台州黃巖區)鹽場司令,娶尤袤四世孫女。 [12] 
德祐皇帝嗣位三十五年己酉年(1309年 [19]  正月初二日(2月20日),王立中出生。 [12] 
四十三年丁巳年(1317年 [19]  ,王立中九歲,其父王平孫卒於黃岩(今台州黃巖區)鹽場司令任上,由母親尤氏撫育教誨。 [12] 
上元甲子更新五年戊辰年(1328年 [20-21]  ,北庭元文宗圖帖睦爾皇帝在幽燕立為郎主之際 [26]  [23]  [25]  ,王立中虛歲二十成年, [12]  蔭授行省公文,歷錢穀及格,授開化縣縣尉,還未赴任,母親離世,服喪完畢,任慈溪縣縣尉,授江浙行宣政院宣使,除無錫州判官,轉紹興路判官,升紹興路治中,不久陞嘉定州知州。
龍鳳九年(1363年)冬,北庭元順帝“庚申君”妥懽帖睦爾皇帝治下, [26]  [24] 松江府知府。 [15]  [17] 
龍鳳十年(1365年),購求十三經等書,重建藏書閣。又為胡存道請諡號於江浙行省。在此之前,松江被楊完者苗軍焚掠,府學教授胡存道守學舍而死。 [17] 
龍鳳十三年(1367年 [22]  正月二十三日,以松江府降徐達,攝松江府事。 [1]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受華以愚之請,為《華氏傳芳集》作序。 [18] 
洪武十八年(1385年)三月二十八日(5月15日),王立中逝世,享年七十七歲。 [12] 

王立中個人作品

王立中蘭陵王詞帖

蘭陵王詞帖,故宮博物院藏 蘭陵王詞帖,故宮博物院藏
蘭陵王詞帖,紙本,冊頁,縱27.2釐米,橫43.4釐米。行書,19行,共208字。
釋文:
早春承佳章,一唱三嘆,雖欲效顰,未逞也。偶因登高望遠,有感於懷,漫依來韻,填蘭陵王一解以寄,並呈季野隱君、立禮學士同發笑粲,乃幸。吳庚弟王立中頓拜。復儒翰學久契兄:草煙碧,愁滿春波未極。銷凝久,無限感懷,別後高陽定誰憶。鱗鴻斷信息,空望天涯異國。關情處,還念舊遊,孤客飄零傍江驛。 當時漫曾歷。向水畔吟軒,花下行屐,論文相與陪尊席。同竹逕微步,市橋閒眺,總總猶是恨晚識。早催整形色。重惜野毒白甚,欲寄離情,難訪陳跡。東風不到秦樓側,任月榭幽靜,雨窗蕭瑟,垂楊依舊。似夢裏,暗繡陌。至正改元四月廿六日。
款鈐 “王氏立中”、“彥強”二印。鈐安岐、衡永等人鑑藏印。
此帖是王立中登高望遠時,依“復儒翰學”來韻,填“蘭陵王”一闋相贈,屬文人詩詞酬唱之作。“復儒翰學”指邵亨貞。邵氏亦長於填詞。本帖書法取米芾結字的欹險,濟以趙孟頫,自具一種散淡舒緩的意趣。 [8-9] 

王立中山水圖

[10] 
山水圖,故宮博物院藏 山水圖,故宮博物院藏
《山水圖》卷,絹本,水墨。縱25.2釐米,橫53.3釐米,現藏故宮博物院。繪江邊山巒起伏,林木繁茂,隱約可見村合依山而建。山石用披麻皴,筆法秀勁細密,林木簡筆勾幹,以濃淡水墨點葉。本幅款識“彥強為遜學寫”,鈐鑑藏印“錢氏思復”、“虎祝山房”、“雪蕉審定”等九方,又半印一方。 [11] 

王立中絕句二首

  • 其一
梅粉凝嬌不肯添,晚年籠瞑壓重檐。
江南可是春寒甚,十日東風不捲簾。
  • 其二
春波橋頭柳似煙,越王城郭在西邊。
我家繞屋皆春水,盡日鴛鴦隨釣船。 [4] 

王立中竹枝詞

孤山梅花開雪中,恰似阿儂冰雪容。
不學畫橋南畔柳,春來容易嫁東風。 [4] 

王立中親屬成員

十五世祖
王藻
系出太原王氏,徙京兆,為唐朝大理寺丞,隨唐僖宗入蜀,居遂寧,蜀之王氏自王藻始。 [12] 
六世祖
王藻九世孫,號頤堂,善古文,有集行於世。 [12] 
五世祖
王億
王灼之子。 [12] 
伯高祖父
王翔
王極之兄,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進士。 [15] 
高祖父
王極
王億之子,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吳潛進士,宋理宗時官至吏部侍郎,遷家至吳,吳之王氏自王極始,子六人。 [5]  [15]  [15] 
曾祖父
王矩之
王極第五子,宋末平江府通判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十一月以城降元 [13]  [14]  ,蒙元授昭勇大將軍温州路總管、行同知平江路總管府事。 [5] 
祖父
王光祖
將仕郎、常熟縣尉,不就職。 [5] 
王平孫
金華縣丞,轉黃嚴(今台州黃巖區)鹽場司令,1317年逝於任上。 [5] 
尤氏
宋太師文簡公尤袤四世孫女。 [12] 
任氏
蒙元平江路判官任伯通之孫女。 [12] 
黃氏
生王璉、王璲、王璡。 [12] 
長子
王璉,字汝器
娶趙氏,洪武初年吏部主事,先於王立中卒。 [12]  [15]  [4] 
次子
王璲,字汝玉
娶馬氏,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舉人,薦授蘇州府儒學教授,改應天府(今南京)儒學訓導,永樂初翰林五經博士,官翰林檢討、直內閣、參與編修《明太祖實錄》、《永樂大典》,官至左贊善,贈太子賓客、諡文靖,被譽為“詩書畫三絕”奇才,著有《青城山人集》八卷。 [10]  [15] 
三子
王璡,字汝嘉
娶葛氏,亦召入翰林,洪熙年間入直文淵閣。 [15] 
長孫
王箕
娶虞氏 [12] 
次孫
王昌祐

三孫
王昌宗

四孫
王昌寶

五孫
王昌先

曾孫
王曾壽

王寧壽
[12] 
參考資料
  • 1.    楊訥,陳高華,朱國照,劉炎.元代農民戰爭史料彙編(中).北京:中華書局,1985.12
  • 2.    《大明一統志卷八·蘇州府·流寓》:王立中(其先自京兆徙閬州,再徙姑蘇,博學善詩文,由慈溪縣尉遷松江知府,有廉介聲,所著有《息庵》《寓齋》《樨隱》三集。子璉、璲、璡,皆至顯官。 )
  • 3.    《千頃堂書目·卷二十九》:王立中《息庵》《寓齋》《穉隱》三集二十卷。(閬州人,居於吳,官松江知府,杭雲,字彥強。)
  • 4.    《列朝詩集·王太守立中》:立中,字彥強,蜀之遂寧人,南宋徙長洲,晚年刻節厲行,能以門蔭公子爭秀作者之林, 元末為松江太守,入國朝致仕。生三子:璉字汝器,璲字汝玉,璡字汝嘉。璉吏部主事,璲、璡皆官翰林。 絶句(二首) 梅粉凝嬌不肯添,晚年籠瞑壓重簷。 江南可是春寒甚,十日東風不捲簾。 春波橋頭柳似煙,越王城郭在西邊。 我家遶屋皆春水,盡日鴛鴦隨釣船。 竹枝詞 孤山梅花開雪中,恰似阿儂冰雪容。 不學畫橋南畔柳,春來容易嫁東風。
  • 5.    《吳中人物誌卷七·文苑》:王立中,字彥強,先蜀之遂寧人,宋侍郎諱極始家於吳,曾祖矩之,同知平達路總管府事;祖光祖,常熟尉;父平孫,黃巖鹽場司令。立中九歲而孤,蔭授開化尉。歸老於家,凡十九年而終,自為銘誥。立中長於詞,尤善畫,有文集二十卷。
  • 6.    《直隸太倉州志卷七·職官表·知州》:王立中(有傳)
  • 7.    《直隸太倉州志卷十·名宦》:王立中,字彥強,西蜀人,徙家長洲,至正閒由慈溪尉遷知州事,以廉靜稱,後遷松江知府,博學善屬文,工畫,有《息齋》《寓齋》等集。
  • 8.    覃沛. 元末明初詞人邵亨貞研究[D].南京師範大學,2019.40
  • 9.    王立中行書蘭陵王詞帖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3-12-10]
  • 10.    遂寧日報數字報  .《四川美術史》中的遂寧“身影”.2017-05-21[引用日期2023-12-10]
  • 11.    四川元明書畫家王立中、王汝玉 ——《四川美術史》(下冊·元明清)節選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7-02-21[引用日期2023-12-10]
  • 12.    《吳下冢墓遺文卷三·明故元朝列大夫松江府知府王公墓誌銘》: 王氏系出太原,徙京兆,十五世諱藻,唐大理寺丞,從僖宗入蜀,居遂寧,蜀之王氏自寺丞始。 九傳至諱灼,號頤堂,善古文,有集行於世。 子諱億,億子諱極,宋理宗朝吏部侍郎,出蜀居吳,吳之王氏又自侍郎始。 極子六人,第五子諱矩之,元紹勇大將軍、温州路總管、行同知平江路總管府事,寔立中之曾祖也。 祖諱光祖,授將仕郎、常熟縣尉,不就。 考諱平孫,蔭金華縣丞,轉黃嚴監場司令,卒於官。 立中九歲而孤,妣尤氏,宋太師文簡公諱袤四世孫,撫育訓誨,俾至成人,蔭授省劄,歷錢轂及格,授開化尉,未上,太夫人違世,服闋,調尉慈溪,闢江浙行宣政院宣使,除無錫州判官,轉紹興判,陞治中,尋知嘉定州,知松江府,時年將六十矣。 大明混一,老於家,凡十九年而終。生於至大己酉正月初二日,卒於洪武乙丑三月二十八日,得年七十有七。 娶任氏,元平江路判宮諱伯通之孫,側室黃氏,男三,人皆黃出也。長璉,取趙;次璲,取馬;次璡,取葛。璉先卒,孫男五人,長箕,取虞;次昌祐、昌宗、昌寶、昌先。孫女四人,長歸鬱止,餘未笄。曾孫男二人,曾壽。寧壽。 立中,字彥強,晚號息庵,又號樨隱老人,有文集二十卷,藏於家,年譜著出處為詳。每念幼而失怙,中歲遭時多虞,備嘗險艱,今既得其壽,又全而歸之遂首丘之顧,所幸多矣。無事業託諸名公,姑自敍本末如此,復系之銘曰: 幼兒孤,壯而疎,老而迂。西山之隅安,吾藏兮何憾與!
  • 13.    《宋史·本紀第四十七》:庚寅,通判王矩之、都統制王邦傑遣人迎降於常州。
  • 14.    《元史·卷一百二十七》:甲辰,眾軍次平江,都統王邦傑、通判王矩之率眾出降。
  • 15.    胡傳淮.明代著名詩文書畫家王璲述略[J].蜀學,2019(02):67-69.
  • 16.    雷桓. 宋元戰爭時期的東遷蜀人研究[D].江西師範大學,2020.
  • 17.    《(正德)松江府志》:甲辰,知府王立中購求十三經等書,藏之書閣,前守王雍繪訓導胡存道像於學,立中皆求記文立石其所,又為胡請謚於行省。 :士必本學,學必資書。然荒陬之地,書有不能盡;而窶人之子,書有不得盡讀,則無以窮天下之理而盡天下之變,一旦欲推而措諸事業,有弗病且餒乎?故州郡通立學校,又建藏書之閣,凡性命道德之文名,物度之紀萃,其中使來來歌之士,不待觀肆而得之,其所以教之周而無缺者如此。松江夫子廟僅全焚蕩之餘,所儲經史子集散佚無一存者。至正二十三年冬,西蜀王公立中來守是邦,汲汲以興學校為首務,時則會稽馮君恕、錢唐陶君植相繼掌教,延五經師,迪弟子員,月試季考,士習一新,復以學廩若干石購求十三經註疏等書於中吳巨姓家,櫝收庋列,書閣之書粗備,每帙印識其上,戒司籍愼所守,勿為鼠而蟳蠹。有欲假者,許就觀焉。以其得之不易,命瓊列敍目錄,總若干卷。其歲月於石,庶明其用心之勤,則寶之於後,非特一時而已。其能繼而益之,以至萬卷,實有望於來者,固不止是也。嗚呼!書之所存,道之所存也。求道之要,舍書何以哉!若其在心而不在書者,學者又當默識雲 至正二十五年春二月十九日,貝闕撰,會稽陳睿書丹,澄江
  • 18.    《華氏傳芳集卷八·傳芳集初刻序》:曩餘寓燕山,與以愚同邸,及承乏是州,得修舊好,迄今三十年,以知之詳,故敍之篇端如此。洪武丁巳,無錫州州判王立中撰。
  • 19.    王堯.南宋少帝趙顯遺事考辨[J].西藏研究,1981,(00):65-76.
  • 20.    鄭元祐/撰;徐永明/校點.鄭元祐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343
  • 21.    楊訥 陳高華/編.元代農民戰爭史料彙編 上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2月:164
  • 22.    [美]陳學霖.史林漫識.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1年4月:416-435
  • 23.    權衡《庚申外史●捲上》:至正九年……上在椶毛殿,召入,正色問曰:「我使汝侍親甘州,誰召汝來耶?」祁後為之失色。脱脱徐曰:「郎主使奴婢侍親,今日幸親終服闋,故來爾。」上遽起抱脱脱,相與泣慰之。翌日,遂有再相之命。
  • 24.    夏燮.明通鑑 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5月:222-223
  • 25.    萬斯同輯《庚申君遺事》:順帝名妥歡帖睦爾,明宗之長子。母罕祿魯氏,名邁來迪,郡王阿兒廝蘭之裔孫也。初,太祖取西北諸國,阿兒廝蘭率其眾來降,乃封為郡王,俾領其部族。及明宗北狩,過其地,納罕祿魯氏。延佑七年四月丙寅,生帝於北方,當泰定帝之崩,太師燕鐵木兒與諸王大臣迎立文宗,文宗既即位,以明宗嫡長,復遣使迎立之。明宗即位於和寧之北,而立文宗為皇太子,及明宗崩,文宗復正大位。至順元年四月辛丑,明宗後八不沙被讒遇害,遂徙帝於高麗,使居大青島中,不與人接。閲一載,復詔天下,言明宗在朔漠之時,素謂非其己子,移於廣西之靜江。
  • 26.    張建松.宋元時期的另類“北庭”與“北庭人”[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4,6(05):72-75+82.DOI:10.16827/j.cnki.41-1404/z.2014.05.01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