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效明

鎖定
王效明(1909年2月14日—1991年11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1]  ,遼寧省昌圖縣人。1932年5月參加革命,193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前曾擔任東北抗日救國軍參謀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參謀、教導隊大隊長、第二師參謀長、第三師政治部主任、第三師政委,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部副參謀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七軍政治部主任、參謀長、政委,東北抗日聯軍第二支隊支隊長兼政委,第八十八獨立步兵旅(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第二營營長,中共吉林地區委員會書記,吉林市警備司令,吉林警務處處長,吉長護路軍司令員,永吉軍分區司令員,吉南軍分區司令員兼第二十四旅旅長,東北野戰軍獨立第十一師師長,東北軍區第一六四師師長,炮兵第六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海軍炮兵學校(今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大學)校長,海軍炮兵部副部長、岸防兵部部長、武裝力量監察部監察主任、旅順基地副司令員,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駐五機部監察組組長,國家第五機械工業部顧問,兵工學會副理事長。 [4]  他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36]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2]  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10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4] 
1991年11月30日,王效明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3] 
中文名
王效明
別    名
王聰;王冠英;王忱 [4]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山東省即墨縣 [4] 
出生地
遼寧省昌圖縣七家子鎮二河村 [4]  [34] 
出生日期
1909年2月14日
逝世日期
1991年11月30日
畢業院校
東北陸軍講武堂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軍    銜
少將(1955年)

王效明人物生平

王效明早年經歷

1909年2月14日,王效明出生於遼寧省昌圖縣七家子鎮二河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在叔父和表兄的資助下,讀了一年私塾和四年小學。 [3] 
1924年,王效明考入公費的瀋陽兵工學校機械科,學習三年半。學習之餘,他閲讀了大量進步書籍,萌發了革命思想。 [7] 

王效明土地革命時期

1927年12月,王效明考入東北陸軍講武堂學生隊。 [7] 
1928年12月,王效明轉入東北陸軍講武堂第10期。 [7] 
1930年,講武堂畢業後,王效明被分配到駐哈爾濱地區的東北軍十八旅七十六團當準尉見習軍官。他從軍不到一年,發生了“九一八”事變。王效明積極投身反日鬥爭,在哈爾濱參加反日會,與志同道合的戰友秘密組織起“反日救國小組”,進行抗日救國活動。 [8] 
1931年10月,王效明奉命打入偽滿洲國軍隊的警衞團,擔任警衞團第三營營附;不久,警衞團被調到偽新京(長春),改編為保衞溥儀的近衞步兵團。王效明聯絡反日誌士,着手策反工作,計劃綁架溥儀作人質,以推翻偽滿洲國政權,不料此舉被偽滿當局發覺,王效明不得不潛回哈爾濱尋找中國共產黨。 [8] 
1932年5月,王效明參加白雲亭組織的反日救國軍,任參謀長兼支隊長。由於內奸告密,當年11月,王、白二人被日本憲兵逮捕,經親友多方營教,偽法院於1934年10月23日允許“取保釋放”。在獄中他參加了難友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崔吉昌等組織的學習小組,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綱》、《唯物史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殘酷的獄中生活和對敵鬥爭,使王效明受到了實際的深刻的教育,加深了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的認識,進一步堅定了抗日和革命的信念。 [8] 
1935年2月,王效明衝破日偽軍隊的層層封鎖,在寧安見到了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第二師參謀長陳翰章,後又見到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軍長周保中,被任命為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軍部參謀。8月,經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軍長周保中和第二團政治委員高鳳儀介紹,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9] 
1936年2月,王效明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教導隊隊長兼黨支部書記。4月,任五軍二師參謀長。 [10]  根據軍部指示,二師以穆稜為中心,向東寧密山勃利一帶活動。王效明帶領留守部隊將寧安偽軍自衞團繳械,得步槍40餘支,並槍斃了叛徒苗德才和特務劉華。5月27日,抗聯第五軍副軍長柴世榮和王效明率領留守部隊配合第二軍二師陳翰章部隊,在寧安煙筒溝伏擊了偽森林警察隊,偽警死傷1人、被俘31人,同時繳獲步槍28支、手槍1支、輕機槍1挺。接着,王效明率留守隊於6月將三道河子的偽軍一個連繳械,得步槍100餘支,輕機槍2挺,子彈4萬餘發。這幾次戰鬥有力地策應掩護了主力部隊向濱綏鐵路北移的行動。6月後,王效明帶領留守部隊向北轉移。8月間,王效明部在牡丹江刁翎鎮小盤道與偽警察相遇,擊斃日本指導官1名,繳獲戰馬2匹、電台1部、偽幣3000多元和一些彈藥。10月,二師進入富錦地區活動。 [38] 
王效明

王效明全面抗戰時期

1937年7月7日,全國抗戰爆發,抗聯積極牽制與打擊日偽軍,王效明和二師五團政委季青率五團及四軍軍部開闢寶清根據地。 [11]  10月10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成立。11月,第五軍警衞旅改編為第三師,由李文彬任師長、王效明任政治部主任。 [12]  1937年初,王效明從勃利樺川境率領抗聯先鋒部隊進入寶清,率部活動在寶清六區(現今七星泡鎮)王福崗(現今義和村)附近的山溝裏。5月以後,他帶領部隊打垮了日寇着手建立的“集團部落”,把涼水泉子新修蓋的警察局所放火燒掉,繳了雙柳河子自衞團的全部武裝。又一次,王效明部在涼水泉子西南的華家大院遇到地主武裝勾結的偽軍百餘人。這股敵人很狡猾,明槍進擊有些困難。於是他巧用偽裝的計策,解決了這個院套的武裝軍警。隨後,他帶領部隊撤到寶清七區(現今涼水鄉)的太平路溝裏,安全轉移。一次,在開闢寶清四區(現今青原鎮)進行抗日活動時,王效明率領部隊經過大孤山,駐寶清的日偽軍前來卡截。敵方一看抗聯部隊人馬眾多,感到大勢不妙,望而生畏退回了寶清縣城。抗聯部隊到了四區後,碰上了李世玉組織的漢奸隊伍,李的部下一個惡人叫“孫老窩”,沒説分曉就與抗聯打起仗來,結果被抗聯擊敗。抗聯活捉了李世玉的弟弟,根據當地百姓的強熱要求處以死刑。1937年夏,苞米穿出紅纓之時,王效明部隊到寶清三區(現今夾信子鄉)四人班等地活動。那時寶清到東安(現今密山)有一條公路,駐寶清的日偽軍經常集合馬車隊到東安搞運輸。有一次,在三區的南山裏,他帶一百多名隊伍,在險要處下了卡子,一接火就消滅了日偽軍,繳了護車的全部武裝,得到好馬一百多匹,還有一些戰備物資。事隔幾天以後,王效明指揮部隊配合六軍一師和四軍的部分隊伍包圍了寶清七區警察署。當時,偽警察署長商大麻子(商蔭青)見勢不好,假裝投降,交出了全部武器,但不久跑到寶清縣城投靠日寇,當了鐵桿漢奸。在繳了商大麻子以後,王效明帶領五軍部隊並聯合四軍一部分部隊,到二道山子伏擊打援。富有游擊戰術經驗的四、五、六軍的指揮員早已料到涼水泉子警察署被繳,寶清城內的日寇聽到消息必定要來救援。王效明分析從七星河的方向來看,寶清到涼水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公路,經過雙柳河,敵人不敢走這條路;另一條是平原,經過二道山子,敵人非走此路不可,於是把遊擊打援的主要兵力佈置在二道山子附近,並利用莊稼作掩護,事先又挖好掩體,準備就緒,只待擊敵。一日上午,寶清城內的日軍帶着大隊偽軍,趕來增援,剛到二道山子跟前,就被抗聯遊擊部隊打得七零八落,後邊的望風而逃。這次戰鬥共打死打傷日偽軍四十多人,繳獲重機槍一挺、步槍三十多支,還有一些軍用品。正在這次戰鬥打響之後,五區下河沿(現今七星河鄉)的偽軍聞訊趕來,被三軍的騎兵迎頭擊退。不久,王效明帶領五軍部分部隊在涼水泉子局所西邊的肖家油坊附近,再次進行伏擊,打死日本尖兵二名,得步槍兩支;接着聯合六軍、三軍部分隊伍,在對面城東崗伏擊從寶清來的偽軍,共消滅了一個連。在在抗聯攻勢下,寶清六區偽警察署署長黃佐賢帶其部下逃到寶清街裏。王效明帶着抗聯隊伍進駐六區,燒燬了偽警察署,收繳了日偽的軍需品,解決了抗聯戰士的冬裝和糧食供養。 [37] 
1938年初,王效明調任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部參謀處處長。6月,任抗聯第二路軍副參謀長。從1938年開始,東北抗日聯軍進入了艱難的鬥爭階段,五軍分為三部分進行遊擊戰爭。王效明帶領三師留守富錦、寶清等地,指揮部隊掩護西征部隊進軍敦化安圖汪清一帶。同年6月26日,王效明帶領五軍部隊於寶清西南二道花砬子設伏截擊日軍西谷藤部,斃敵5名、傷3名、俘中隊長以下15名,繳獲輕機槍1挺、步槍20支、手槍2支、子彈1500發、軍馬40匹。8月底,周保中離開寶清去刁翎,第二路軍所屬下江部隊軍事上由王效明負責。 [39]  12月,周保中主持召開中共吉東省委臨時會議,決定把中共吉東省委改為中共吉東省委執行部,周保中任執行部主席,王效明、崔石泉季青、蘇維民(田仲樵)(女)為執行部執行委員。12月底,中共吉東省委決定派王效明任第七軍政治部主任,加強第七軍的領導力量。 [13] 
1939年1月,王效明奉命帶警衞員4人前往蘇聯,試圖同中共中央取得聯繫,得到黨中央的具體領導,雖未獲成功,但與蘇聯紅軍遠東軍取得了聯繫,並得到了少量的武器援助。 [14]  王效明從蘇聯帶來了毛澤東的著作和《新華日報》,有力地指導了第七軍開展游擊戰。王效明帶領大家學習了毛澤東著的《論持久戰》一書,對抗日戰爭前途有了明確認識,並組織部隊在虎林、寶清的山中的向陽空地上種了米、土豆,解決部分糧食給養。5月7日,周保中回到嵐棒山的總指揮部寶(青)、密(山)留守處,聽取了王效明的情況彙報。初秋,王效明帶領部隊伏擊了烏蘇里江上的日軍運輸船,消滅了船上30多名山林警察,繳獲了糧食、罐頭等物資。10月,日軍1600餘名和偽軍2000餘名大舉討伐抗聯第七軍,密營及糧食全被焚燬。第七軍化整為零分散遊擊,分6支部隊活動。王效明帶領一部分隊伍,在虎饒山區與敵人周旋。 [39]  [40] 
1940年1月,王效明任第七軍政治部主任兼軍參謀長。同時,王效明率領七軍從小佳河鎮轉入虎林,行經8天到達獨木河。行軍途中,與敵人在七里沁河溝、五林洞遭遇,經過激戰,斃敵50餘人。 [40]  3月,王效明暫任第七軍黨特委書記。後因日軍對三江地區(“三江”指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發動大規模討伐,第七軍處境日益困難,軍長李學福病故,由代軍長崔石泉、參謀長王效明帶領到達虎林小穆河附近。 [15]  後由於代軍長崔石泉調走,王效明改任軍政委。4月,任二路軍第二支隊政委,兼任吉東省委代表。 [16]  4月10日,周保中主持研究制定了二支隊遊擊活動計劃,決定分散開展游擊戰。王效明率二支隊二大隊一部分和教導大隊向密山、勃利方向活動。他率領部隊攻下了虎林獨木河敵軍營地,繳獲50多匹馬和牛,解決了給養問題。戰後,部隊於5月轉移到大穆河,發現敵人風船拖着3只小船從烏蘇里江上游開來。王效明指揮部隊發起襲擊,斃俘偽警察14人,繳700多袋麪粉和許多軍服、罐頭、蘿蔔乾。8月20日,王效明率二支隊攻打富錦縣第七區柳大林子,打死打傷敵人13人,沒收地主馬7匹、牛37頭。 [40]  9月初,中共吉東省委任命王效明為抗聯第二路軍第二支隊支隊長。二支隊主要活動在寶清饒河虎林富錦同江撫遠等地。 [17]  9月13日,王效明率兵奇襲寶清縣七星河鎮,接應出77名譁變的偽軍,繳獲重機槍4挺、輕機槍3挺、步槍131支、各種子彈35000餘發及手榴彈135枚、防寒服裝等大批物資。9月底,王效明接到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的書面通知,讓他到A地參加東北抗聯領導幹部會議。王效明剛指揮打完下河沿戰鬥,將繳獲的12挺輕機槍、4挺重機槍、2000發子彈、18輛馬車等戰利品處理後,即於10月初帶領270人踏上征途。日偽軍在遭到嚴重打擊後,調動1萬名日軍7個旅的偽軍,採取由寶清、富錦、同江饒河分進合擊的戰術,在10多架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圍剿王效明部。為了擺脱敵人,王效明帶領部隊在荒無人煙的原始森林中夜行,但仍時常遭到日偽軍的追擊阻截。10月20日23點,王效明部襲擊了密山縣東二道崗開墾團,燒燬房屋4棟,斃傷敵人16人,其中擊斃日本人10名,繳獲了大批糧食物品,於21日凌晨3時30分順利離去,整個戰鬥僅持續4小時。日偽當局驚呼:“王效明等約150名為第二路軍中最為精鋭匪徒,遊擊於同江、寶清、饒河、虎林等縣廣闊地區·····頻繁進行匪徒活動”。10月下的一天早晨,王效明部經過一夜的行軍,來到了蛤蟆通河上游的託腰布地區,遭到了日偽軍的兩路夾擊。王效明指揮部隊搶佔有利地形,以大樹作依託,分兩路迎戰。戰鬥整整打了一天,打退了敵人7次衝鋒,邊打邊撤,並用手榴彈阻擊敵人,擺脱了追擊。隨後,王效明指揮部隊又在禿頂子山和小沐河同敵人激戰,重創敵軍後衝出重圍。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和艱苦奮戰,王效明帶領部隊於11月中旬到達開會地點。 [41]  從1940年冬季開始東北抗聯各部遭到巨大困難和挫折,部隊得不到休整,給養得不到補充。抗聯第二路軍第二支隊根據上級指示,為了保存實力,長期進行抗日鬥爭,除了留下部分人員在饒河堅持鬥爭外,主力部隊100餘人在饒河渡過烏蘇里江,轉移到蘇聯境內休整。 [18]  為便於統領導,統一東北黨組織,由周保中崔石泉、張壽籛(李兆麟)、馮仲雲金策、王效明組成東北黨代表組,並由崔石泉、周保中、張壽籛(李兆麟)組成三人團,負責統一領導東北黨組織和抗聯部隊。過界的抗聯部隊在蘇聯境內分設南、北兩個野營,進行軍事訓練和政治學習,準備反攻時返回中國東北,王效明率領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第二支隊的指戰員駐在北野營(位於伯力)。抗聯便利用野營裏比較適宜的條件進行軍事政治訓練以及滑雪,駕駛、收發報、跳傘等特殊技術的學習。在北野營,王效明先後任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第二支隊支隊長、教導旅第二營大尉營長,他學習訓練刻苦,成績優秀,曾受過四次獎勵並被蘇聯政府授予紅旗勳章 [19] 
從1941年6月末到12月,北野營先後派出了王效明、姜信泰(姜健)等10支小部隊去中國東北活動,每支小部隊均有5一6人,其中王效明所率的小部隊人數最多。1941年7月至1943年3月間,王效明曾多次帶部隊返回祖國,發展抗日隊伍,蒐集敵情,尋找地下黨的組織關係。 [20]  1941年7月,王效明帶領30多人進入完達山地區活動,主要任務是選擇空降地點,準備聯絡信號,偵察敵情,伺機破壞日偽鐵路和公路運輸。8月,他們靠着僅夠12天的食品,進行了27天的艱苦行軍,穿過寶(清)密(山)公路,到達寶清西溝。王效明將部隊分成若干小分隊,與部分地下黨組織取得了聯繫,摸清了敵人在佳木斯、富錦、寶清、勃利一帶的兵力部署情況,破壞了敵人的後方。8月下旬,王效明率部趁夜色摸進孟家崗一處屯墾區,炸燬了538號橋樑和日軍準備運往太平洋戰場的一列兵車,炸死大量日軍。當時,老百姓中悄悄流傳着這樣的歌謠:“敵氣森森日月昏,關東父老盼聯軍。一聲爆炸山河動,處處爭頌王效明。”同年秋天,王效明帶領部隊攻打柳大林子。該村是歸屯並户後日偽軍的一個據點,有保安團、自衞隊、協和團。經過戰鬥,王效明率抗聯消滅了這股反動武裝,槍斃了協和會的頭子。 [42] 
1942年7月底,根據共產國際的決定,抗聯隊伍改編為國際旅,即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國際旅的主要幹部名單:旅長周保中,政治委員張壽籛(李兆麟),副參謀長崔石泉 [44]  ,副旅長什林斯基少校,參謀長沙馬爾欽科少校(即原北野營主任楊林大尉),後勤部長金雅少校,第一營營長金日成、政委安吉,第二營營長王效明、政委姜信泰(姜健),第三營營長王明貴(原為許亨植,犧牲,未到任)、政委金策,第四營營長柴世榮、政委季青。抗聯的幹部們也被授予軍銜,旅長周保中和旅政委張壽籛(李兆麟)被授予少校軍銜(一年後周保中晉升為中校),王效明等各營營長和政委被授予大尉軍銜,各連連長等被授予中尉軍銜。9月14日,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成立了中國共產黨東北委員會(開始稱中共東北黨組織特別支部局),周保中、崔石泉、張壽籛(李兆麟)、金策、馮仲雲等12人為執行委員;周保中、崔石泉、張壽籛(李兆麟)……盧冬生為常委,以崔石泉為書記。在東北執行任務的王效明當選為執行委員。 [21] 
1943年2月27日,周保中電令王效明返回蘇聯境內。從1942年春到1943年3月,王效明帶領的小部隊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偵察,取得了卓越的工作成績,向指揮部提供了最有價值的情報,受到了東北抗聯總部的表揚。他們實地勘測了一些飛機場、鐵路橋樑的位置和日軍軍事工程,為後來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對日作戰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情報資料,為奪取東北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22] 
王效明在抗戰時期

王效明解放戰爭時期

日本投降後,1945年9月5日,王效明率領30餘人從伯力出發,經綏芬河牡丹江,輾轉哈爾濱、長春。9月,中共東北委員會移駐長春,王效明被任命為中共吉林地區委員會書記。 [23]  9月中旬,中共吉林市特別支部成立,書記李維民;王效明兼任副書記。10月,王效明任吉林地區負責人。10月25日,中共東北委員會撤銷,成立中共吉合區黨委員會,周保中任書記,王效明等人為委員。11月3日,中共中央決定:將由抗聯隊伍發展而來的東北人民自衞軍和挺進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部隊一起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以林彪為總司令,彭真為第一政委,羅榮桓為第二政委,呂正操李運昌周保中蕭勁光為副司令,程子華為副政委。11月上旬,中共中央派來的關內幹部到達吉林成立永吉地委和永吉軍分區,轄永吉磐石樺甸蛟河舒蘭敦化6縣和吉林市袁任遠任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王效明任吉林軍區永吉軍分區司今員。 [24] 
1946年7月11日,吉南軍分區成立,轄樺甸、磐石、永南、雙陽伊通等5個縣,王效明任中共吉林省委委員、吉南軍分區司令員兼第二十四旅旅長。 [25]  10月,王效明組建了樺南遊擊大隊,率部到吉南開展剿匪鬥爭,肅清了江東匪患,張榮春匪隊土崩瓦解。據統計,1946年11月至1947年11月,吉南軍分區共作戰265次,斃傷俘國民黨軍隊軍官112名、士兵1510名,爭取投誠者55名,摧毀碉堡215座,繳獲長短槍1375支,輕重機槍25挺,各種炮17門。 [26] 
1948年5月,吉南軍分區撤銷,由吉南軍分區獨立第七十二團兩個營、松江軍區第八團、牡丹江軍區獨立第三團合編為東北軍區獨立第十一師,以吉南軍分區機關為師直單位,師長王效明、政委宋景華、副師長李德山,全師7800餘人。 [26]  6月,率師參加圍攻長春之役。7月,任吉南軍分區司令員兼二十四旅旅長。10月,任長春市衞戍司令部司令員,因為東北軍區獨立第十一師嚴格遵守城市紀律,維護了子弟兵的尊嚴,中央軍委通報表揚説:“在遼瀋戰役中,在錦州有一個縱隊,在長春有一個獨立師紀律最好。”並被稱為進城“紀律最佳”的部隊。接管長春的工作實踐,為不久接管瀋陽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11月,東北軍區獨立第十一師統一整編為第四野戰軍步兵164師,王效明任師長,下轄第四九〇、第四九一、第四九二團。 [27] 
1949年5月22日,王效明任中共吉林省委委員。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第164師、第166師奉命攜帶全部裝備、齊裝滿員進入北朝鮮,歸朝鮮人民軍建制。入朝前,第164師師部機關被留在中國。8月,第164師的剩餘人員奉命組建東北軍區炮兵第六師,王效明任師長,宋景華任政委。 [28] 
王效明在解放戰爭時期

王效明建國之後

1950年7月,王效明率領炮六師赴青島創建海軍海岸炮兵學校,任第一任校長。王效明率海岸炮兵學校全校師生艱苦辦學,勤儉建校。王效明20世紀20年代曾經在瀋陽兵工學校和講武堂學過炮兵專業,他親自上講台給學員上課。從1950年8月開學到12月,海岸炮兵學校先後培養了12個連的建制人員,開赴海岸炮陣地,成為新中國的第一代海岸炮兵。1951年3月,海軍海岸炮兵學校更名為海軍炮兵學校。1952年9月,海軍炮兵學校奉命移駐煙台。當時,海軍炮校是培養學員最多的院校之一,幾乎所有的海岸炮兵指揮的班幹部都是由海軍炮兵學校培養的。如今,這所走過半個多世紀輝煌歷程的海軍炮兵學校,已發展成為全軍12所綜合院校之一的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29] 
1953年8月,王效明調海軍海岸炮兵部任副部長。 [30] 
1955年1月,王效明任海軍海岸防禦部部長;7月,調中央軍委武裝力量監察部任海軍部主任。 [30] 
1955年9月 [35]  ,王效明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30] 
王效明少將1955年授銜照
1959年,王效明(後排右一)參加海軍將軍業餘合唱團 1959年,王效明(後排右一)參加海軍將軍業餘合唱團
1959年11月,王效明任海軍旅順基地副司令員。 [30] 
1964年8月,王效明調中央監委駐第五機械工業部監察組任組長。 [31] 
“文革”中,王效明受到殘酷迫害。 [31] 
1978年2月,王效明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任國家兵器工業部顧問,並被推薦為中國兵工學會副理事長。 [31] 
他不顧年高體弱,在帶病堅持工作的同時,廢寢忘食地撰寫東北抗日聯軍鬥爭史。為了把東北人民14年可歌可泣的抗日鬥爭歷史留給後人,他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實事求是地提供東北抗聯鬥爭史料,病重卧牀,就口述讓別人代筆。 [31] 
1983年,王效明離休,任中國兵工學會名譽理事。 [32] 
1988年10月,王效明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30] 
1991年11月30日,王效明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33] 
王效明建國後

王效明軼事

王效明硝煙已散情未了

王效明將軍曾是八女投江烈士之一的李鳳善的未婚夫。聽聞李鳳善犧牲的消息,王效明悲痛欲絕,當下發誓,不打敗日本侵略者,此生不再結婚。後來,他信守誓言,直到1946年抗日戰爭勝利後,37歲的王效明才再婚。 [5] 

王效明愛護戰士

王效明不僅善於打仗,而且對戰士們關懷備至,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王老太太”。部隊到勃利縣搞糧食、被服,王效明等4名傷員留在原駐地,其中2名是重傷員,由王效明、姜煥周照料。他們住在蘭花頂子北坡用樹條子順坡搭成的一間小房內,房子一半在地表,一半在地下,頂子用樹枝偽裝起來。王效明不顧傷病,細心地照顧着3名傷員,每天忙着拾柴禾、燒坑,讓兩名重傷員躺在熱坑上休養,而自己卻睡在地上。衣服髒了,鞋子破了,他搶着給大家洗淨縫好。沒有吃的,他就到深山老林中採集野菜、草根回來煮給大家吃。為了防備敵人偷襲,他經常在外面冒着嚴寒站崗放哨。由於糧食斷絕多日,外出的隊伍又不知何時歸來,王效明決定帶領報務員姜煥周出去搞點糧食。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伸手不見五指,王效明和姜煥周拄着棍子出發了,一步步艱難地前進,不知摔了多少跤。大約走了30餘里,才買回40斤玉米渣。當王效明、姜煥周揹着糧食返回駐地時,天已經快亮了。有一天,外面突然傳來一陣喧鬧聲,一羣日偽軍向王效明等人住處搜索過來。王效明將一名重傷員背到山頂上,命令姜煥周和李英淑把黃色炸藥埋在屋裏鍋底下,把導火索拉向山頂。王效明等人卧在倒木下面,子彈上膛,準備戰鬥。這時,正巧一羣野豬從山上竄出,立即轉移了敵人的視線,敵人朝野豬羣一陣狂掃亂射後追擊而去。 [43] 

王效明所獲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4] 
1988年10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4] 

王效明人物評價

王效明生於遼寧省昌圖縣,早在青年時代,就積極投身於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1931年他在哈爾濱參加反日會,從事推翻敵偽政權的救國工作。1932年,他歷盡艱辛找到了中共滿洲省委,從此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上革命的道路。同年他在哈爾濱組織反日救國軍,因內奸出賣被日寇逮捕入獄。獄中他遭受敵人的嚴刑拷打,但堅貞不屈,嚴守組織秘密,出獄後於1935年參加抗日聯軍。 [6]  王效明在抗聯中先後擔任第五軍軍部參謀、抗聯第7軍政委等職,率領抗聯部隊與日寇浴血奮戰,參加並指揮大小數百次戰鬥。解放戰爭時期,他任吉林市警備司令等職,率部參加了圍攻長春的戰役。 [6]  建國後,率炮兵第六師組建了海軍海岸炮兵學校。1955年王效明被授予少將軍銜。 [6]  轉到地方工作後,王效明任中央監委駐五機部監察組組長和五機部監委副書記。他秉公辦事,執法嚴明,及時處理了許多違紀案件,維護了黨的紀律和尊嚴。 [6]  王效明在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終忠於黨、忠於人民,把自己的一生毫無保留地貢獻給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 [6] 
《人民日報》王效明同志訃告 《人民日報》王效明同志訃告
參考資料
  • 1.    開國少將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7-15]
  • 2.    開國少將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5-18]
  • 3.    於紹雄主編. 東北抗日聯軍將領傳[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9.10. 第313頁.
  • 4.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87-88頁
  • 5.    硝煙已散情未了  .黑龍江日報.2015-08-06[引用日期2023-09-07]
  • 6.    盤點:從東北抗日聯軍走出的10位開國將軍 − 其他 − 往日專題集結 − 專題 − 宣講家網  .宣講家網.2016-08-08[引用日期2023-09-07]
  • 7.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89頁
  • 8.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89-90頁
  • 9.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91頁
  • 10.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92頁
  • 11.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93頁
  • 12.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94頁
  • 13.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96頁
  • 14.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97頁
  • 15.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99頁
  • 16.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00頁
  • 17.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01頁
  • 18.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04頁
  • 19.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05-108頁
  • 20.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08頁
  • 21.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13-114頁
  • 22.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16頁
  • 23.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20-121頁
  • 24.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24-125頁
  • 25.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27頁
  • 26.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32頁
  • 27.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33-134頁
  • 28.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35頁
  • 29.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36-137頁
  • 30.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38頁
  • 31.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39頁
  • 32.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40頁
  • 33.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141頁
  • 34.    張冠.《遼寧黨史人物傳》第16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11:第88頁
  • 35.    光昭日月王效明  .觀網東北在線.2020-10-12[引用日期2023-10-21]
  • 36.    第五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  .中國政協網.2019-11-20[引用日期2023-10-21]
  • 37.    寶清縣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寶清文史資料 第二輯》:寶清縣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4.09:第28-30頁
  • 38.    政協錦西市連山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連山文史資料 第一輯》:政協錦西市連山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9.03:第25頁
  • 39.    政協錦西市連山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連山文史資料 第一輯》:政協錦西市連山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9.03:第26頁
  • 40.    政協錦西市連山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連山文史資料 第一輯》:政協錦西市連山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9.03:第27頁
  • 41.    政協錦西市連山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連山文史資料 第一輯》:政協錦西市連山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9.03:第28頁
  • 42.    政協錦西市連山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連山文史資料 第一輯》:政協錦西市連山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9.03:第30頁
  • 43.    政協錦西市連山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連山文史資料 第一輯》:政協錦西市連山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9.03:第33-34頁
  • 44.    東北抗聯教導旅組建過程中的蘇聯因素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2020-09-03[引用日期2024-04-1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