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

(東北抗日聯軍主力部隊之一)

鎖定
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力部隊之一。
1936年2月,由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改編而成。軍長周保中,參謀長張建東,政治部主任胡仁(後為宋一夫)。下轄3個師:第一師(師長李荊璞 [4]  )、第二師(師長傅顯明)、第三師(師長李文彬)。
全軍共約3000人。主要活動於寧安、東寧、穆稜、樺川、富錦、敦化、勃利、林口、鐵力、通河、方正等地。
1937年1月,與抗聯第四、七、八、十軍合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1938年夏,其第一、二師在西征中,受損嚴重。1942年秋到中蘇邊境整訓,編入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該軍堅持抗戰十多年,作戰千餘次,殲滅日偽軍萬餘人。 [3] 
中文名
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
軍    長
周保中、柴世榮
政治委員
胡仁

目錄

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歷史背景

1935年1月,中共吉東省委決定將民眾抗日武裝綏寧反日同盟軍改編為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軍長周保中,副軍長柴世榮,政治部主任胡仁,參謀長張建東。軍部設在寧安縣八道河子。五軍編有2個師7個團,共936人。1師師長李荊璞,政治部主任關書範。2師師長傅顯明,副師長姜振榮,政治部主任李光林,參謀長陳翰章。5軍成立後經過一年多的游擊戰爭,隊伍得到了發展,游擊區得到了擴大,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抗日武裝力量。1936年3月正式組建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下轄3個師。軍長周保中,副軍長柴世榮,政治部主任胡仁,參謀長張建東。1師師長李荊璞,副師長姜振榮,政治部主任關書範,參謀長張鎮華。2師師長傅顯明,後任王光宇,政治部主任李光林,後任季青,參謀長陶淨非,後任陳翰章。3師師長李文彬,副師長張鎮華,政治部主任王效明,後任季青。1937年初,第5軍轉戰中東鐵路以北地區,開闢了依蘭、方正、富錦、寶清、勃利等大片游擊區,隊伍發展到3000餘人。1937年10月第五軍編入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周保中任第2路軍總指揮兼五軍軍長。1941年3月5軍改編為第2路軍第5支隊,抗聯第五軍番號取消。抗聯第五軍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力部隊,產生周保中這樣的民族英雄和“八女投江”那樣的英雄羣體。 [1-2] 

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編制

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的前身是綏寧反日同盟軍。
  • 綏寧反日同盟軍編制
1934年2月,根據中共滿洲省委的指示,周保中以原救國軍邊區軍一、三連和寧安工農義務隊為基礎,吸收救國軍柴世榮旅、付顯明團、王毓峯團、王汝起團備部以及八道河子農民自衞隊等,組成反日同盟軍辦事處,辦事處主任為周保中,正式組成了綏寧反日同盟軍,共500餘人。同年3月,反日同盟軍辦事處改為反日同盟軍聯合辦事處,辦事處主任仍為周保中。
1934年5月,寧安反日遊擊隊建立,亦加入反日同盟軍聯合辦事處。
  • 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編制
1935年2月10日,反日同盟軍改編為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全軍900餘人,周保中為軍長,柴世榮為副軍長,胡仁為政治部主任,張建東為參謀長,轄第一、二師。第一師下轄一、二、三團,第二師下轄四、五、六、七團。
  • 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編制
1936年2月,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改編為抗日聯軍第五軍,全軍3000餘人,周保中任軍長,柴世榮任副軍長,胡仁任政治部主任,張建東任參謀長,轄第一、二師和軍部教導隊。第一師轄一、二、三團,第二師轄四、五、六團。
1937年以後,二師增編一個遊擊團,軍部教導隊擴編為教導團。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