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族英雄

(仁人志士)

鎖定
民族英雄,是指維護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主權完整,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利益及民族尊嚴,在歷次反侵略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和作出傑出貢獻的仁人志士。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有:衞青霍去病祖逖岳飛文天祥于謙戚繼光鄭成功林則徐左宗棠鄧世昌王銘章厲麟似張自忠謝晉元等。 [1] 
中文名
民族英雄
外文名
National hero
分    類
狹義的和廣義的
代表人物
岳飛文天祥于謙戚繼光厲麟似張自忠

民族英雄定義

民族英雄狹義解釋

民族英雄分狹義的與廣義的兩種類型,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更傾向於解釋為狹義的民族英雄。
狹義民族英雄是一個民族在 “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壓迫的鬥爭中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鬥爭中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人”。以上定義適合於任何民族,並且不受地域和歷史時間限制,也不受成功失敗、物大小條件限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有:衞青霍去病岳飛文天祥于謙戚繼光鄭成功林則徐左宗棠鄧世昌王銘章厲麟似張自忠謝晉元等等。 [1] 

民族英雄廣義解釋

廣義民族英雄的定義是:在和平、變革時期,為本民族的發展繁榮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從康有為梁啓超的維新變法、何子淵的教育革新,再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無不閃爍着民族英雄的光輝。
又比如一項發明,使本民族受益,或為本民族爭光;一項為世界做出貢獻的學説,以及為本民族爭光的行為者,都可以稱為民族英雄。如當代中國的民族英雄錢學森鄧稼先等。
查閲詞典民族這個詞有如下的意思:
1、指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級的各種人的共同體;
2、特指具有同種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的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人的的共同體;
民族英雄:指捍衞本民族的獨立、自由和利益,在抗擊外來侵略的鬥爭中表現無比英勇的人。

民族英雄代表人物

民族英雄先秦

民族英雄秦漢

民族英雄南北朝

民族英雄唐朝

民族英雄宋朝

民族英雄明朝

民族英雄清朝

民族英雄民國

民族英雄先秦時期

民族英雄比干

《史記·殷本記》載:殷商末期,很多諸侯背叛了紂王而歸服西伯。西伯的勢力更加強大,紂王因此漸漸喪失了權勢。王子比干勸説紂王,紂王不聽, 更加淫亂,毫無止息。微子曾多次勸諫,紂都不聽,微子就和太師、少師商量,然後逃離了殷國。比干卻説:“給人家做臣子,不能不拚死爭諫。”就極力勸諫。紂大怒,説:“我聽説聖人的心有七個孔。”於是剖開比干的胸膛,挖出心來觀看。
周武王封比干國神封銅盤銘:軒轅王子比干壟,上報天神,下報地神。中華民族千秋令:“齊封神雨,雷電照今;供幹師忠,慎為瞻遺。”命為宗祀,歷朝致祭。並令禁慎瞻遺。

民族英雄巴蔓子

比干 比干
巴國內亂,國君遭受脅迫。蔓子將軍曾向楚國國君求援,並許巴國三座城池為酬。內亂平息,楚國使臣來求踐約。他委婉、慷慨以答:“許諾,為大丈夫之言。然,巴國疆土不可分,人臣豈能私下割城。吾寧可一死,以謝食言之罪。”言畢,刎頸自盡,滿座大驚。
使臣無奈,捧蔓子將軍頭顱歸。楚王唏噓:“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幾座城池。”遂以上卿之禮葬其頭顱;巴舉國悲痛,於國都厚葬巴蔓子將軍無頭之遺體。

民族英雄兩漢時期

民族英雄霍去病

霍去病:西漢名將(前140—前117),漢族,軍事家。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漢代名將衞青的外甥,好騎射。善於長途奔襲。經典之戰:決戰漠北。
霍去病 霍去病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 ,隨衞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00餘人,受封冠軍侯。元狩二年(前121)封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今河西走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餘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與衞青各率5萬騎過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進擊匈奴。霍去病擊敗左賢王部後,乘勝追擊,深入2000餘里,殲7萬餘人。後升任大司馬,與衞青同掌兵權。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前117)病卒,年僅24歲。

民族英雄班超

班超(32—102年),字仲升,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東漢名將,成名經典:“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原文: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班超是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學家。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居家常親事勤苦之役,不恥勞辱。他口齒辯給,博覽羣書,能夠權衡輕重,審察事理。

民族英雄東晉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陽郡遒縣(今河北省淶水縣)人。東晉軍事家。
班超 班超
祖逖出身於范陽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馬掾、驃騎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職。永嘉之亂後,率領親黨避亂於江淮,擔任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響應。數年間,收復黃河以南大片領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進號鎮西將軍。

民族英雄兩宋時期

民族英雄岳飛

岳飛 岳飛 [4]
岳飛,字鵬舉,北宋崇寧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於相州湯陰縣永和鄉(今河南省湯陰縣程崗村)。紹興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毀和約南侵,岳飛奮起抗戰,岳家軍神勇無比,令金兵聞風喪膽。其大破金兵於蔡州、陳州、潁州,鄭州、西京、嵩州、許州、孟州、衞州懷州、郾城、潁昌府等地,並在郾城大捷、潁昌府大決戰中粉碎了“枴子馬”、“鐵浮圖”不可戰勝的神話,朱仙鎮大捷更是威振敵膽、金兀朮嘆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正當岳飛所向披靡,抗金取得節節勝利之際,宋高宗於紹興十年七月十七日連下十二道金牌, 強令岳飛班師。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 秦檜為剪除和談障礙,指使万俟卨上章誣篾一貫主戰的岳飛“謀反”,收買王俊作假證,十月將岳飛父子和部將張憲關進杭州大理寺。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將岳飛父子和張憲誣害,岳飛寧死不屈,臨刑前揮筆寫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民族英雄宋末三傑

英勇獻身,義無反顧——宋末三傑
宋末三傑 宋末三傑
張世傑(?——1279年),宋朝大將,民族英雄。父親因犯金國法律而逃到宋地。德祐二年(1276年),臨安淪陷時,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被俘,他與陸秀夫帶着宋朝二王(益王趙昰、衞王趙昺)出逃。後來剛滿7歲趙昰即位為皇帝,是為宋端宗,定年號“景炎”。端宗即位後對張世傑甚是重用。張世傑並沒有辜負端宗皇帝的希望,多次指揮宋軍抵禦元朝軍隊的猛攻,景炎三年(1278年)10歲的端宗溺水而死,他的弟弟衞王趙昺登基做皇帝,改元“祥興”。趙昺下詔讓張世傑做太傅(皇帝的老師)。張世傑奉命死守帝都厓山,另外還下令百姓大興土木,為太后、皇帝修建行宮,還利用打仗空餘的機會教趙昺識字。趙昺也很聽話,張世傑説什麼他就做什麼。祥興二年(1279年),元軍大舉進攻趙昺小朝廷,張世傑率軍抵抗,大敗。眼看國家就要滅亡,他準備接回趙昺組織突圍。不想丞相陸秀夫早已揹負8歲的幼帝昺跳海而死。張世傑知道後哭曰:“吾先立一君,不想身亡;復立一君,此君亦亡,這可如何是好!”不久,他就因浪大被淹死了。
文天祥(1236—1283),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雲孫,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民族英雄。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氣歌》《過零丁洋》。宋理宗寶佑時進士。官至丞相,封信國公。臨安危急時,他在家鄉招集義軍,堅決抵抗元兵的入侵。後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義凜然,終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詩詞,反映了他堅貞的民族氣節和頑強的戰鬥精神。風格慷慨激昂,蒼涼悲壯,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樂府》。
陸秀夫(1236—1279)南宋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漢族,字君實,楚州鹽城長建裏(今屬江蘇建湖)人。寶佑進士。初為李庭芝幕僚,後官禮部侍郎等職。臨安失守後至福州,與張世傑等立趙昰為帝。昰死,又擁趙昺,奉帝居厓山(今廣東新會南),任左相,繼續組織抗元。祥興二年(1279年)為元軍所敗,負帝投海而亡。有《陸忠烈公遺集》。李庭芝任淮東制置使,又闢任他做參議官。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沿江東下,揚州形勢緊張,僚屬大多逃散,陸秀夫等數人堅守本職,毫不動搖。李庭芝把他推薦給朝廷,乃調往臨安。德祐二年,任禮部侍郎。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後,他和將領蘇劉義等退至温州。不久,與陳宜中張世傑等在福州立益王為帝,重建宋廷,任端明殿學士、籤書樞密院事。元兵入福建,宋君臣乘海船南走廣東。次年,廣州降元,宋廷遷至井澳(今廣東中山縣南大橫琴島下),陳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景炎三年(1278)初,趙昰死,羣臣多欲散去,陸秀夫勉勵羣臣,再立八歲的衞王趙昺為帝,改元祥興,遷居崖山(今廣東新會南海中)。陸秀夫任左丞相,與張世傑同執朝政。祥興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張弘範攻崖山,宋軍大敗。陸秀夫對趙昺説:“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負帝跳海犧牲。有《陸忠烈集》傳世。

民族英雄宗澤

宗澤(1060~1128) 中國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剛直豪爽,沉毅知兵。進士出身,歷任縣、州文官,頗有政績。宗澤在任東京留守期間,曾20多次上書高宗趙構,力主還都東京,並制定了收復中原的方略,均未被採納。他因壯志難酬,憂憤成疾,七月,臨終前仍三呼“過河!”。有《宗忠簡公集》傳世。宗澤東京保衞戰兩宋之際以宗澤等抗戰派將領為首的宋朝軍民抗擊金軍侵略、保衞首都開封的重要戰爭。
宗澤雖未能實現驅逐金兵,收復失地,恢復宋王朝大一統的宏願,但他坐鎮抗金前哨的開封,阻止並粉碎了金兵的大舉進犯,保衞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在抗金衞國的鬥爭中,宗澤高舉抗金大旗,依靠廣大軍民,堅決抵抗金兵,反對妥協投降,不僅戰績輝煌,功勳卓著,還高瞻遠矚地提出了聯合被奴各民族共同抗金,國內各民族及其政權間和平相處的主張,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完全符合中華民族發展的必然趨勢,不愧為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于謙

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
于謙 于謙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辛丑科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後,身為御史的于謙因數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頌聲滿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一年(1446年),因進京覲見時不向王振獻媚送禮,遭其黨羽誣陷,下獄論死,後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復任。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京城空虛,滿朝恐慌,面臨靖康之恥之險,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進兵部尚書。代宗立,整飭兵備,調遣兩京和周邊的後備軍,部署要害,親自督戰,極大的鼓舞了士氣,親自率師列陣北京九門外,大破瓦剌之軍。加少保,總督軍務。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額森)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鋭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以安。其時朝野多事,乃獨運徵調,悉合機宜,號令明審,片紙行萬里外無不惕息。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固剛直,頗遭眾忌。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成化初,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諡肅愍。萬曆中,改諡忠肅。有《於忠肅集》。《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于謙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民族英雄抗清三公

抗清三公:指明末率領江陰十萬百姓抵抗清軍的三位主要領導人: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
閻應元(?-1645)崇禎末年任江陰典史。
陳明遇(?—1645)崇禎末年任江陰典史。
馮厚敦(?—1645)崇禎末年任江陰訓導。
江陰抗清三公 江陰抗清三公
1645年夏江陰人民為抵制清朝剃髮令,在抗清三公等人領導下進行了前後長達81天之久的鬥爭,故被稱為“江陰八十一日”。以江陰抗清三公為代表的江陰士民抗擊清軍的英雄事蹟,在中華反侵略史上留下了光彩奪目的一頁。在此戰役中,清軍折損三個王爺,大將十八名;參加攻城的還有博洛和尼堪,孔有德;清兵二十四萬大軍攜二百多門大炮圍城,一共損失的士兵有七萬五千餘人。江陰方面,守城八十一日,城內死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傷七萬五千餘人,全城無一人投降。

民族英雄鄭成功

鄭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際民族英雄。漢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號大木,福建省南安石井鎮人。公元1624年8月27日誕生於日本長崎縣平户千里濱,史書記載他“少年聰敏,英勇有為”。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縣汪棚鄉鄧大廟村。弘光時監生,隆武帝賜姓朱、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清兵入閩,其父鄭芝龍迎降,他哭諫不聽,起兵抗清。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於台灣禾寮港登陸,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鄭成功在1662年末得病逝世,在世38年

民族英雄史可法

史可法 史可法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軍事家。字憲之,又字道鄰,漢族,祥符人(今河南開封祖籍順天府大興縣(今北京),東漢溧陽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孫,其師為左光斗。明南京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中國著名的民族英雄。南明朝廷諡之忠靖。清高宗追諡忠正。順治二年(1645年)5月10日,清豫親王多鐸兵圍揚州,史可法傳檄諸鎮發兵援救,劉澤清北遁淮安,僅劉肇基等少數兵至,防守見絀。此時多爾袞勸降,史可法致《復多爾袞書》拒絕投降。《復多爾袞書》:“今逆賊未服天誅,諜知捲上西秦,方圖報復。此不獨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貴國除惡未盡之憂。伏乞堅同仇之誼,全始終之德;合師進討,問罪秦中;共梟逆賊之頭,以泄敷天之憤。則貴國義聞,炤耀千秋,本朝圖報,惟力是視。”不卑不亢,流傳萬世。

民族英雄胡宗憲

他聰明好學,擅長詩文,流世著作十餘種:他二十七歲中進士,步入仕途,造福一方百姓;他善兵法謀略,抗倭立奇功;他品行不端遭非議,最終死於獄中。胡宗憲的一生令人欽佩,更令人嘆息!他更是著有《籌海圖編》第一次明確標註了釣魚島的方位,胡宗憲是將釣魚島劃歸中國領土的第一人。
胡宗憲 胡宗憲
東南沿海地區的倭患,起於元末明初。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倭患驟然加劇。胡宗憲此時出任浙江巡按監察御史,足見朝廷對他寄予厚望。胡宗憲臨行立下誓言:表示不擒獲王直徐海兩大倭寇首領,誓不回京。上任伊始,針對轄區內官兵紀律鬆弛的現象,他以賞罰為手段,大力整頓,很快使軍紀士氣就得到恢復。胡宗憲有了大展宏圖的舞台。他一方面招攬各種人才,重用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把足智多謀科舉不得志的奇才文人徐渭招為幕僚;另一方面,大力支持練兵,成就最大的是戚繼光訓練的戚家軍。在胡宗憲的抗倭生涯裏,最能體現其膽識才幹、最有影響的事情就是他與同為徽州老鄉的兩大倭寇首領王直、徐海的鬥智鬥勇,並最終剿滅他們。
清朝廣為流傳的通俗小説《金雲翹傳》,講述的是嘉靖年間第二大倭寇海盜集團首領徐海和王翠翹感人悲壯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還傳到越南,越南古典長詩《金雲翹傳》,講述的就是王翠翹的傳奇故事,這部長詩對越南近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5] 

民族英雄戚繼光

戚繼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出身將門。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歲襲父職為登州衞指揮僉事。三十四年(1555年)調浙江都司僉事,次年升參將,鎮守寧波、紹興、台州3府。9月,倭寇800人進掠龍山所,戚繼光等即率10倍於敵的明軍前往阻擊。倭寇分3路衝殺,1萬多明軍竟不堪一擊,陣漸大亂,紛紛潰退。戚繼光看到形勢危急,縱身跳上一塊高石,連發3箭,3個倭寇頭目應聲而倒,倭寇羣龍無首,倉皇退逃。
戚繼光 戚繼光
三十八年(1559年)台州倭亂頻繁,百姓深受其害。數千名倭寇包圍桃渚千户所,戚繼光從寧波率兵連夜馳援台州,解桃渚之圍,殲入侵海門倭寇。接着,親去金華、義烏等地招募精壯農民和礦工3000餘人,以岳家軍為榜樣進行編練,終成聞名天下的戚家軍。戚繼光針對南方的地形和倭寇作戰特點,創造了長短兵器配合,因敵因地變換隊形、攻防兼宜的“鴛鴦陣”,使用飛刀、飛槍、飛箭的火箭等,屢次打敗倭寇。三十九年(1560年)春,改任台(州)、金(華)、嚴(州)參將,駐守台州。在沿海造烽堠,修城牆,訓練守軍。四十年(1561年),數千名倭寇在台州登陸。戚繼光率軍出擊,在寧海健跳(今屬三門),臨海花街、上峯嶺、白水洋和太平(今温嶺)新河、長沙等地,連續9次挫敗倭寇的進犯,救出數千名被擄難民。史稱台州大捷,亦稱台州九戰九捷。次年夏援閩,搗破倭寇在橫嶼的老巢,並乘勝破牛田、興化的倭寇,連克60餘營。四十二年(1565年)與俞大猷剿平廣東倭寇,解除東南倭患。後戚繼光在薊州鎮守16年,邊備修飭,外敵不敢輕易進犯。因受排擠,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調廣東戍守。後遭誣陷,奪職回鄉。戚繼光對練兵、治械、陣圖等都有創見,他的優秀軍事理論著作《紀效新書》、《練兵實紀》、《止止堂集》,倍受兵家重視。

民族英雄袁可立

袁可立(1562-1633),明河南睢州(今睢縣)人。明萬曆十七年進士,出任蘇州府推官。二十三年升山西道監察御史,因直言進諫罰歲俸,又因指責萬曆皇帝被罷官回籍二十六年。泰昌元年起升尚寶司司丞,歷登萊巡撫,天啓六年十一月廷推南京户部尚書,以忤閹黨罷官,加兵部尚書。天啓七年加太子少保,南都累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
歷經萬曆、泰昌、天啓、崇禎四帝,為“四朝元老”之臣,誥“五世恩榮”之賞。為官不阿權貴,敢於為民請命,是明代後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軍事戰略家、抗清名將。袁可立作為蘇州府明清兩代近兩百位小推官中唯一被入祭名宦祠,和文天祥、海瑞、于成龍等清官大吏同列於不朽,晚年又成為登萊十四任巡撫中唯一被登州人民祭入名宦祠進行特祀,鑄成了袁可立為宦生涯的豐碑和最終定格。
睢縣東關袁可立雕像 睢縣東關袁可立雕像
袁可立策反努爾哈赤的女婿劉愛塔,對後金軍心打擊是空前的,一時漢官降將瓦解殆盡,收復遼南三衞領土,使登萊、旅順、皮島、寬靉等地連為一線,解除了後金對山東半島的軍事威脅,令明朝二千里海疆重新得到鞏固。袁可立這一滑稽而睿智的“反間計”使金人老羞成怒倍感屈辱,成為金人一塊無法癒合的歷史硬傷。康乾兩世大興“文字獄”,在自己編修的《明史》中對曾經影響過明清戰爭史的重要人物袁可立、毛文龍、劉愛塔等一概削而不立傳。乾隆四十二年,有關袁可立的《節寰袁公行狀》和宋岳飛的《重修宋忠武嶽鄂王精忠祠記》兩文同時遭滿清封殺令。 [6]  相距500年,來自宋明兩個不同朝代抗金名將的英靈在清朝不期而遇了。直到清光緒十七年,袁可立家鄉的大石牌坊被睢州知州王枚強行拆毀。
終袁可立之任,後金與明軍水師屢戰多敗,疲於奔命,不復有勇與之再戰矣。首輔孔貞運評價道:“公久歷海上,凡地形險易,軍儲盈縮,將吏能否,虜情向背皆洞若燭照,故登萊終公之任銷鋒卧鼓。”“過雞犬不擾,則李西平三代之師也!入虎穴焚島巢,則主濟樓船之水軍也!” [7]  黃道周評價道:“公去登萊不數載,而登萊遂敗。公一意治師,塞要害,焚盜糧,聯絡諸島,收復旅順,而海上晏然。 ……公去又十餘年,而朝鮮淪陷。”(《節寰袁公傳》)天啓皇帝褒獎道:“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精神折衝於千里,文武為憲於萬邦。”(《天啓三年誥命卷》)
袁可立離任僅僅半年,缺乏有效調度和策應的大將張盤戰死,接着努爾哈赤大舉遷都瀋陽,又半年發生柳河之敗,明清軍事對峙形勢因袁可立的離任而急轉直下。前後對比,天壤有別。人奪可立,天奪大明,自此明國再無完甌。惜哉!

民族英雄李定國

兩蹶名王,天下震動
李定國 李定國
李定國(1620——1663),字鴻遠,陝西榆林人。李定國,字鴻遠,小號一純。明末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幼從獻忠起義,明末清初大西農民軍將領之一。家世務農。崇禎三年(1630),年方十歲的李定國就參加了張獻忠起義軍,受到張獻忠的喜愛。李定國隨張獻忠起義軍轉戰於秦、晉、豫、楚,臨敵陷陣以勇猛稱,又喜讀兵法、《資治通鑑》諸書,在軍中以寬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稱,殺敵不計其數。大西政權建立,擢安西將軍,同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一起,被養為義子,合稱四將軍。後數年,大順元年,獻忠死後,率大西軍餘部進駐雲南,聯明抗清。從而立下赫赫戰功。
歷史功績
明清之際各方面人物當中,李定國是清初抗擊滿洲貴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統治的傑出統帥。
他用兵如神,有小諸葛之稱。他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時人記載“凡士伍破衣敝絮,皆送入後營,紉織為襯甲、快鞋之用,無棄遺者。……或傳定國兵當以夜至,比曉則已過盡矣。故所至有功”。
評價
定國一生出生入死、奮鬥不息,為了抵抗兇殘的敵人,浴血奮戰,直至最後!人已逝,業隨風,但他矢志抗清的民族氣節,窮且益堅的不撓鬥志,必將不斷激勵後世人民為反抗壓迫和民族征服而獻身。
其人與百姓息息相通,在鎮守雲貴之時,愛民如子,至今雲南人仍然視定國為滇中的脊樑!(雲南人最為崇拜的就是武侯和李定國--郭影秋語)定國的忠義節烈知道近現代依然被人們稱讚不絕,晚清革命黨人起義,蔡鍔等仍以定國為榜樣,章太炎説:
“願吾滇人,毋忘李定國!”

民族英雄袁崇煥

袁崇煥(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號自如(或,又字自如注1),廣西梧州府藤縣白馬圩人,祖籍廣東東莞。明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
明朝萬曆四十七年中進士,任福建邵武知縣。 1622年(天啓二年),任兵部職方司主事。同年出關考察關外,還京後自請守衞遼東。築古寧遠城今遼寧興城衞戍。
1626年(天啓六年)後金努爾哈赤攻寧遠城,袁崇煥堅守孤城寧遠,取得寧遠大捷,努爾哈赤遭到用兵44年來最嚴重的慘敗。1627年(天啓七年),後金皇太極親率數萬軍隊,進攻寧遠、錦州,袁崇煥又擊敗皇太極,取得寧錦大捷。終因不附魏忠賢,被其黨所劾去職。
袁崇煥 袁崇煥
熹宗崩,思宗即位,魏忠賢見誅。朝臣紛請召袁崇煥還朝。1628年(崇禎元年)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七月,思宗召見崇煥。崇煥慷慨陳詞,計劃以五年復遼,並疏陳方略,皇帝大喜,賜崇煥尚方寶劍,在復遼前提下,可以便宜行事。

民族英雄清朝時期

民族英雄林則徐

林則徐 林則徐
林則徐(1785—1850年),漢族,字元撫,又字少穆、石磷,諡號文忠,福建福州人。早年家境貧寒,受過良好的教育。嘉慶十六年賜進士。在為官40年中,他“經世自勵”,廉潔奉公;又重視水利事業,救災賑民。他最大的功績是領導了中國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虎門銷煙,指揮了抗英鬥爭,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的尊嚴,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愛國者。同時,他編譯《四洲志》等外文書籍、資料,開創了中國近代學習和研究西方的風氣,是中國近代維新思想的先驅。在福州等地建有林則徐紀念館。

民族英雄關天培

關天培(1781-1841),字仲因,號滋圃,諡忠節、封振威將軍,漢族,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市楚州區)人,晚清著名愛國名將,民族英雄。著有《籌海初集》及訓練圖表等。三國名將武聖人關羽後裔,其後人多仁人志士,職業軍人。歷任把總、千總、守備、參將、副將、提督等要職。在任廣東大清水師提督其間,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則徐虎門禁煙。關將軍身經百戰,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在率領將士與英國侵略軍浴血激戰中為國捐軀。為鞏固國防,維護國家主權作出了傑出貢獻。關忠節祠、關忠節公天培墓。 [8] 

民族英雄劉永福

劉永福(1837年—1917年),字淵亭,漢族,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祖籍博白東平, 清朝時的軍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軍將領,1883年率黑旗軍參加中法戰爭,屢次大敗法軍。甲午戰爭後,奉命赴台抗日,孤立無援最終失敗。 [9] 

民族英雄劉銘傳

劉銘傳(1836-1896)字省三,漢族,安徽合肥人。淮軍將領,洋務派骨幹,台灣第一任巡撫,不但打退了法國艦隊的進犯,而且練洋操,議鐵路、建台省,為台灣的現代化作出了突出貢獻。 [10] 

民族英雄鄧世昌

鄧世昌 鄧世昌
鄧世昌(1849~1894)中國清末海軍愛國將領。字正卿。原籍廣東東莞,生於番禺(今廣州市海珠區)。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艦管帶,在1894年9月17日海戰中捐軀報國。
鄧世昌18歲考入福州船政學堂,為駕駛班第一屆畢業生。187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任命為“琛航”運船幫帶。次年任“海東雲”炮艦管帶,1880年李鴻章為建設北洋水師而蒐集人才,因鄧世昌“熟悉管駕事宜,為水師中不易得之才”而將其調至北洋屬下,這一年冬天北洋在英國定購的“揚威”、“超勇”兩艘巡洋艦完工,丁汝昌水師官兵200餘人赴英國接艦,鄧世昌隨往。鄧世昌因駕艦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圖魯”勇名,並被任命為“揚威”艦管帶
1887年春,鄧世昌率隊赴英國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訂造的“致遠”、“靖遠”、“經遠”、“來遠”四艘巡洋艦,年底回國。因接艦有功,升副將,任“致遠”艦管帶。1888年10月,北洋海軍正式組建成軍,鄧世昌升至中軍中營副將。
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大東溝海戰中,鄧世昌指揮“致遠”艦奮勇作戰,後在日艦圍攻下,“致遠”多處受傷全艦燃起大火,船身傾斜。鄧世昌鼓勵全艦官兵道:“吾輩從軍衞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此艦,足以奪其氣而成事”,毅然駕艦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右舷,決意與敵同歸於盡。倭艦官兵見狀大驚失色,集中炮火向“致遠”射擊,不幸一發炮彈擊中“致遠”艦的魚雷發射管,管內魚雷發生爆炸導致“致遠”艦沉沒。鄧世昌墜落海中後,其隨從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絕,並説:“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於海,義也,何求生為!”,所養的愛犬“太陽”亦遊至身旁,用嘴銜住他的胳膊不放,鄧世昌誓與軍艦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也沉沒于波濤之中,與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壯烈殉國。
鄧世昌犧牲後舉國震動,光緒帝垂淚撰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並賜予鄧世昌“壯節公”諡號,御筆親撰祭文、碑文各一篇。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於1899年在成山上為鄧世昌塑像建祠,以表永久敬仰。1996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命名新式遠洋綜合訓練艦為“世昌艦”,以示紀念。

民族英雄左宗棠

左宗棠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 晚清軍政重臣,湘軍統帥之一,洋務派重要首領。字季高,一字樸存,號上農人。湖南湘陰人。1875年(光緒元年),清政府內部發生“海防”和“塞防”的爭論。時西北邊塞和東南沿海防務均告危急;李鴻章等認為兩者“力難兼顧”,主張放棄塞防,將“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左宗棠力表異議,指出西北“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尤其招致英、俄滲透。是年5月,奉命督辦新疆軍務。1876年,駐肅州指揮多路軍討伐阿古柏,次年1月佔和闐(今和田),收復除伊犁地區外的新疆全部領土。隨即上疏建議新疆改設行省,以收長治久安之效。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時,抨擊崇厚一任俄國要求,輕率定議約章,喪權失地,主張“先之以議論”,“決之於戰陣”。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肅州抵哈密。1881年初,中俄《伊犁條約》簽定,應詔至北京任軍機大臣兼在總理衙門行走,管理兵部事務。同年夏,調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軍機大臣。時值中法戰爭,法國艦隊在福州馬尾擊潰福建水師,奉命督辦福建軍務。11月抵福州後,積極佈防,並組成“恪靖援台軍”東渡台灣。1885年病故於福州。著有《楚軍營制》(附條規),其奏稿、文牘等輯為《左文襄公全集》。

民族英雄馮子材

馮子材 馮子材
馮子材(1818.7.29~1903.9.18),晚清抗法名將。字南幹,號萃亭。生於廣西欽州。自幼父母雙亡,流落江湖。他曾做過木工,跑過牛幫,在貧困中度過了許多歲月。在社會風氣和親友言行的薰陶下,馮子材的思想中充滿了許多儒家的正統觀念,並以此來嚴格要求自己。
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率眾起義,次年投奔天地會領袖劉八,旋受招安,隨廣西提督向榮尾追太平軍至南京城外,積功升至總兵。1862年(清同治元年)擢廣西提督,駐軍鎮江,配合湘軍圍剿太平軍。繼在廣東、廣西、貴州等地鎮壓農民起義。1869~1879年(清光緒五年)受越南政府邀請和清廷派遣,三次出關鎮壓退入越南的廣西農民起義軍和譁變的清軍,深悉法國鯨吞越南、進窺祖國南疆之意。1881年,因與當政權要不睦,“稱疾”解甲歸鄉,仍憂心邊事。他曾主動請纓,要求率兵入越抗法。年近七旬的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官拜關外軍務幫辦,率部赴鎮南親迎擊法軍。為表示此行抗敵的決心,馮子材把他的兩個兒子帶在身邊,以備料理後事。臨行時他囑咐家人,一旦廣西守不住了,就把祖先牌位遷回江南祖籍,馮子材誓死永遠不做亡國之奴。中法戰爭爆發後,駐越清軍一戰即潰。奉命督辦廣東高、雷、廉、瓊等州團練事宜。1884年8月,聞清廷對法宣戰,遂上書請戰,並召集舊部,募兵18營,號“萃軍”,開赴廣西前線。次年2月,駐越清軍戰敗逃入關內,潰不成軍,法軍前鋒一度進佔鎮南關(今友誼關)。時年近古稀的馮子材受命幫辦廣西關外軍務,被前線各路將領公推主持戰事,力撐危局。選擇地形險要的關前隘一帶為戰場,浚深壕、修長牆、築堅壘,配備較強的策應之師,形成較完整的多層次山地防禦陣地。為打亂法軍作戰部署,領兵出關夜襲越南文淵,誘使法軍不待援兵到齊提前發起進攻。當法軍攻入關內,指揮諸軍死守兩翼制高點,並以預備隊抄襲敵側後;危急之時,自己持矛大呼,領兵躍入敵陣肉搏,酣戰半日,殺敗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鎮南關大捷是清軍在抵抗外敵入侵的戰鬥中獲得的一次全面勝利,它使清軍在陸上戰場的局面轉敗為勝,轉守為攻。法軍被擊敗的消息傳到巴黎,茹費理內閣被迫辭職。旋揮師猛追,採用夜戰抄襲戰法,連克越南文淵、諒山,重傷法軍第2旅指揮官尼格里,將法軍逐於郎甲以南。戰後,奉旨督辦欽、廉二州防務,並會辦廣西一帶邊防。1896年赴雲南提督本任。1903年奉旨會辦廣西軍務,抱病兼程赴桂,卒于軍旅。有《軍牘集要》傳世。

民族英雄民國時期

民族英雄孫中山

孫中山 孫中山
孫中山(1866~1925),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孫中山是反抗滿清統治的著名民族英雄。生於廣東香山縣(即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鬥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將陵墓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後多次被結集出版,有中華書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孫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國父全集》等。孫中山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在政治上也為後繼者留下珍貴遺產。
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簽署的遺囑,包括《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俄遺書》三個文件。在國事遺囑中,他總結了40年的革命經驗,得出結論説:“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在家事遺囑中,説明將遺下的書籍、衣物、住宅等留給宋慶齡作為紀念,要求子女們繼承他的革命遺志。在致蘇俄遺書中,闡明他實行三大革命政策,堅持反帝愛國事業的堅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欣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1929年,遺體由北京移葬南京紫金山

民族英雄厲麟似

厲麟似 厲麟似 [12]
厲麟似(1896~1970),原名厲家祥,字麟似,浙江杭州人,著名愛國外交家、教育家,文化界抗日代表人物,被譽為“中國的聖雄甘地”,是中國抗日救亡的思想領袖,在促進國共兩黨合作抗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為外交家,厲麟似曾與顧維鈞齊名,是聯合國中國分部的創始人之一,中國“國聯外交”的主要推進者之一。抗日戰爭期間,他藉助國聯(聯合國前身)等國際組織,為中國抗戰有效爭取了更多國際社會的支持,併為中國外交贏得了更大空間。厲麟似曾擔任蔣介石的對德外交顧問。蔣介石對他十分認可,稱其“學問很好,有才幹”。作為溝通中國高層與德國軍事顧問團的橋樑人物,厲麟似對於德國軍事顧問團在中國的存續和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為中國抗日軍隊的建設作出了貢獻。
作為教育家與學者,厲麟似為國家培養了無數愛國知識青年。他譯介了大量日德軍事著作。他的軍事研究成為中國抗日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依據。
對於厲麟似的民族大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的中國網如是評價:“厲麟似在民族存亡的危難關頭,顯示出國不可侮、民不可辱的錚錚傲骨,面對日本侵略者的威逼利誘毫不動搖,寧可食不果腹,妻兒顛沛,也絕不與他們妥協合作,堪稱一代知識分子的楷模。” [12-13] 

民族英雄張自忠

張自忠 張自忠
張自忠(1891~1940) ,漢族,字藎忱,山東臨清人,抗日將領。1911年在天津法政學堂求學時秘密加入同盟會。1914年投筆從戎。1917年入馮玉祥部,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等職。1930年中原大戰後,馮玉祥軍事集團被瓦解,張自忠所部被蔣介石收編。1931年後,張自忠曾任第29軍第38師師長、第59軍軍長、第33集團軍總司令兼第5戰區右翼兵團司令等職。1937年,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後,日本侵略者又把兵鋒直指徐州,志在奪取這一戰略要地。1938年3月,日軍投入七八萬兵力,分兩路向徐州東北的台兒莊進發。待至臨沂、滕縣時,同中國軍隊發生了激烈的戰鬥。當時守衞臨沂的是龐炳勳的第3軍團。由於實力過於懸殊,傷亡慘重,龐部急待援軍。張自忠奉調率第59軍以一晝夜180裏的速度及時趕來增援。張自忠與龐炳勳原是宿仇,但他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擯棄個人恩怨,率部與龐部協力作戰。敵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配合坦克、裝甲車向茶葉山陣地發起進攻。張自忠以“拼死殺敵”“報祖國於萬一”的決心,與敵激戰,反覆肉搏。茶葉山下崖頭,劉家湖陣地失而復得達三四次,戰況極其慘烈。經過數天鏖戰,敵軍受到重創,節節敗退。中國軍隊相繼收復蒙陰、莒縣,共殲敵4000餘人。不久,日軍再派坂本旅團向臨沂、三官廟發起攻勢,妄圖有所突破。張自忠和龐炳勳部兩軍奮力拼殺,經徹夜激戰,日軍受到沉重打擊,其向台兒莊前線增援的戰略企圖被完全粉碎,保證了台兒莊大戰的勝利。
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當時中國軍隊的第33集團軍只有兩個團駐守襄河西岸。張自忠作為集團軍總司令,本來可以不必親自率領部隊出擊作戰,但他不顧部下的再三勸阻,堅持由副總司令留守。
1940年5月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曆史之民族,決不至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張自忠率2000多人東渡襄河後,一路奮勇進攻,將日軍第13師攔腰斬斷。日軍隨後以優勢兵力對張自忠所部實施包圍夾攻。張自忠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向人數比他們多出一倍半的敵人衝殺10多次。日軍傷亡慘重。
1940年5月15日,日軍10000多人分南北兩路向張自忠率領的部隊實行夾擊。激戰到16日佛曉,張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長山。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中國軍隊的陣地發起猛攻。一晝夜發動9次衝鋒。張自忠所部傷亡人員急劇上升,戰況空前激烈。
1940年5月16日一天之內,張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戰,午時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到下午2時,張自忠手下只剩下數百官兵,他將自己的衞隊悉數調去前方增援,身邊只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8人。他掏出筆向戰區司令部寫下最後近百字的報告,交給馬孝堂時説:“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可告無愧,你們應當努力殺敵,不能辜負我的志向。”稍後,張自忠腰部又被機槍子彈擊中,他卧倒在地浴血奮戰最後壯烈犧牲。
張自忠戰死後,日本人發現張將軍遺體,審認無訛,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殮,並豎木牌。並全軍向他行禮,甚至在他的遺體運回後方之時,日軍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軍的空襲一日,避免傷到張自忠的忠骸。可見,張自忠將軍在對日抗戰所展現軍人武德,連當時崇尚軍國主義的日軍都為之感動。
蔣介石驚聞張自忠殉國,立即下令第5戰區不惜任何代價奪回張自忠遺骸。一百多名優秀將士,搶回張將軍的屍骨,連夜運往重慶。當靈柩經過宜昌時,全市下半旗,民眾前往弔祭者超過十萬人。靈柩運抵重慶時,蔣介石特親臨迎靈致祭,撫棺痛哭,並手書“英烈千秋”挽匾以資表揚。毛澤東題寫了“盡忠報國”的輓詞。張自忠殉國時,年僅50歲,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聞耗悲痛絕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於重慶梅花山麓,後建有張自忠將軍陵園和張自忠將軍生平事蹟陳列館。周恩來曾親自寫下文章稱讚張自忠“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中國抗戰軍人之魂”。

民族英雄節振國

節振國 節振國
節振國,(1910~1940)冀東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38年3月,開灤煤礦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罷工運動,節振國被推舉為趙各莊礦工人糾察隊隊長。5月6日,大批日偽憲兵包圍節家,搜捕節振國等工人領袖。敵人抓住了節振國的哥哥,剛從井下回來的節振國衝上去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搏鬥中,他奪過日本憲兵隊長的軍刀,當場劈殺日本憲兵隊長和數名日偽軍,後在工友們的幫助下衝出敵人的包圍和追捕,負傷脱險。節振國刀劈日本憲兵的消息震動了冀東,振奮了人民羣眾的抗日情緒,就連遠在陝北的中共中央也知道了這件事,毛澤東同志稱讚節振國是民族英雄。節振國傷愈時,正逢中共冀熱邊特委按照黨中央指示,發動冀東抗日大暴動。他聞訊後迅速聯絡礦工,豎起抗日大旗,組成工人抗日遊擊隊,參加暴動。不久,他率部加入冀東抗日聯軍李運昌部,被編為冀東抗聯第二路司令部直屬特務第一大隊,即工人特務大隊,節振國任大隊長。1938年7月起,節振國率領部隊活躍在礦區和廣大農村,發動礦工參加抗日武裝,神出鬼沒地打擊日偽軍,威震冀東。1939年秋,節振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0年8月1日,中國工人階級的優秀戰士、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率部與日偽軍作戰時,壯烈犧牲。

民族英雄王銘章

1893年出生在小商人家庭,四川新都人。1909年畢業於新都高小,後考入四川陸軍小學。1911年,參加保路同志軍的反清鬥爭。1912年,轉入保定軍官學校,後肄業離校。1914年畢業於四川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在川軍劉存厚部任排長。1916年,護國討袁戰役中負傷,升任連長、營長。後參加軍閥的成都巷戰,又負重傷。由於他勇敢善戰,由中下級軍官而逐漸升職。1920年,川軍整編,任第七師團長。1924年,升任川軍第三師第二十五旅旅長。1925年,晉升師長。1926年,改任第二十九軍第四師師長。1935年,第二十九軍改編為第四十一軍,任四十一軍一二二師師長,授陸軍少將。1936年,晉升陸軍中將。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請纓抗日。9月6日,在駐地召開抗日誓師大會。9月12日,率部徒步出川,奔赴抗日殺敵前線。10月21日,開赴晉東娘子關地區阻截日軍西進。10月24日,在娘子關西南的東回村、西回村中間地帶,與日軍展開遭遇戰。26日,奉命保衞太原進駐榆次。日軍在攻佔華北及上海、南京後,妄圖從南北同時進攻,打通津浦路,佔領徐州。1938年初,奉命開赴徐州、碭山一帶佈防。代理四十一軍軍長,任前方總指揮。1938年2月,日軍沿津浦鐵路攻佔兗州、曲阜、鄒縣。戰區司令部急令四十一軍開赴滕縣。3月14日,日軍以大炮、坦克、飛機向我陣地展開全線進攻,我軍以“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的決心,拼死奮戰,保住了界河陣地。次日為了防止敵軍的包圍,他抽調在滕縣擔任城防的部隊支援第一線的正面陣地,對滕縣的西北進行了佈防。敵人卻以萬餘人的兵力直攻膝縣城。這時滕縣城內能戰鬥的兵力只有兩千人,要抵禦裝備精良的萬餘敵軍的猛攻,困難很大。16日,日軍開始用重炮向赤城轟擊,並以飛機狂炸,城內百姓逃跑一空。他抱定“城存與存,城亡與亡”的信念,決心死戰。東關被敵炮轟開缺口,敵軍湧入,我軍集中兩三百手榴彈投去,敵人死50多人,如此反覆多次進攻,敵死100多人,我軍傷亡近百人。雙方展開了肉搏戰。敵人增湧三萬多人,七十多門山炮、野炮、戰車四、五輛,對滕縣縣城進行包圍。17日敵人以大炮飛機狂轟濫炸,使縣城變成一片焦土,然後以坦克掩護衝鋒,他指揮部隊同敵人展開了驚險的肉搏戰。在局勢危急之際,他親自登城督戰,決心與城共存亡。日軍從西城攻入,便率餘部與敵巷戰,寸步不讓。在遊戰中,腹部中彈,身負重傷,血流如注。為了不做俘虜,高呼“抗戰到底”,舉槍自戕,壯烈殉國。他的愛國精神和英雄行為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全體官兵拼死戰鬥,奮力拼殺。滕縣保衞戰堅持了三晝夜,阻滯了南犯徐州的大量日軍,使魯南各部隊贏得了部署時間,為台兒莊大戰勝利奠定了基礎。他為國捐軀後,追贈為陸軍上將。5月初,他的靈柩抵武漢大智門火車站時,萬人空巷迎靈。中共代表吳玉章、董必武,八路軍代表羅炳輝等參加迎靈公祭。毛澤東、吳玉章、董必武送了輓聯:“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爭光”。朱德、彭德懷、周恩來聯名撰贈輓聯:“一旅守孤城,為民族解放事業犧牲,真是炎黃子孫,流芳青史;萬人興義憤,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將使淪亡大地,復興中華。”1938年6月15日,成都八萬多人到牛市口迎接亡靈,8月30日將忠骨運至新都安葬。次日在新都舉行數萬人公祭,數架飛機在空中散發宣傳他事蹟的傳單。事後在成都少城公園鑄造了將軍騎馬銅像,表達了四川人民對抗日英雄的崇敬。30歲。

民族英雄趙尚志

趙尚志 趙尚志
趙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漢族,熱河朝陽(現遼寧省朝陽市)人,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
1925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時期,趙尚志在東北地區組織和從事反帝反軍閥的革命活動。“九一八事變”後趙尚志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之後,趙尚志領導創建中共巴彥抗日遊擊隊(中國工農紅軍36軍獨立師)北滿珠河反日遊擊隊隊長,後任東北反日遊擊隊哈東支隊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聯總司令,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趙尚志與李兆麟等創建了珠河湯原抗日遊擊根據地。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縣戰鬥中身負重傷後犧牲。
2009年,趙尚志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民族英雄楊靖宇

楊靖宇 楊靖宇
楊靖宇(1905~1940),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緒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於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父親馬錫齡是一窮苦農民。楊靖宇八歲時進私塾讀書。1918年入確山縣高等小學讀書。1923年進開封紡織染料工業學校,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3月,為迎接北伐軍勝利北進,領導了確山農民起義。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初調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陽、開封等地先後三次被捕入獄。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東北,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同年秋被捕,在獄中堅持鬥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出獄,任哈爾濱市委書記,滿洲省委委員、代軍委書記等職,積極領導東北人民的抗日鬥爭。1933年任中國工農紅軍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政委、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委。1934年任南滿抗日聯軍總指揮、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等職。1937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兼政委,基本隊伍有六千餘人,分佈南滿一帶開展抗日鬥爭。盧溝橋事變後,楊靖宇發動西征,經常出擊日軍,支援關內的鬥爭。1938年5月,召集南滿黨和軍隊幹部開會,討論堅持游擊戰爭策略。會後,在通化、臨江一帶開展抗日鬥爭,給敵偽軍以沉重打擊。同年冬,日寇實施慘無人道的歸屯並户政策,並勾結日本武裝屯田移民,加強對南滿抗日根據地的摧殘,抗日聯軍的處境更加艱難。楊靖宇率第一路軍一部一千四百多人,進入長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縣境與敵人戰鬥中受重大損失,隊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為解決部隊給養問題,命部隊主力北上,自己帶領一支小部隊東進。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縣(今靖宇縣)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遭遇幾位村民,其中一人回大屯泄密給日偽當局;關東軍討伐隊包圍了將軍,並緊急召集由抗聯叛徒組成的偽滿特工隊參戰;經過數小時激戰,將軍被叛徒機槍點射命中要害,壯烈殉國。

民族英雄孫立人

孫立人 孫立人
孫立人,字撫民,號仲能,漢族,安徽省舒城縣三河(今屬肥西縣)人,生於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先後畢業於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軍銜,第一次緬戰時任38師師長,在孟關傑布山隘間戰役斃敵2000餘[1]孟拱河谷戰役擊斃日軍12000餘,第二次入緬作戰時任新一軍軍長,攻克八莫、南坎、老龍山、南巴卡、新維、臘戍、喬美等地,共擊斃日軍3萬3千餘人。是抗日戰爭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美稱。

民族英雄戴安瀾

戴安瀾 戴安瀾
戴安瀾(1904~1942),國軍名將,黃埔系骨幹之一。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漢族安徽省無為縣仁泉鄉(今洪巷鄉)練溪社區風和自然村人。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曾血戰古北口,後立下台兒莊戰役部分戰功(火攻陶墩/智取朱莊/激戰郭裏集)、擊敗瑞陽公路日軍第九師團主力(屬武漢會戰)、擊退艾山陣地日軍進攻(屬徐州會戰)、攻克崑崙關/擊斃中村正雄少將(屬崑崙關戰役)等戰功,因崑崙關一役獲得蔣中正"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之讚譽。是二戰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
1942年,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取得同古會戰(殲敵五千餘,而日軍兵力4倍於戴部)、收復棠吉等戰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鬥中負重傷,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北茅邦村殉國。1939年6月17日,授陸軍少將。1942年10月16日,追贈陸軍中將

民族英雄馬占山

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男,字秀芳,著名抗日愛國將領。1885年11月30日生於吉林省懷德縣(今吉林省長春市 [11]  公主嶺市),祖籍河北省豐潤縣(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陸軍中將加上將銜,被世人稱作“抗日英雄”。
馬占山出身於綠林,發跡於奉系。1931年九·一八事變,馬占山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就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率領愛國官兵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他指揮的江橋抗戰打響了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槍。
馬占山 馬占山
馬占山在七七事變後,重上抗日前線,堅持武裝抗日。解放戰爭期間,他又為和平而奔走,對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立下了功勞。
1950年11月29日,馬占山病逝於北京寓所,終年65歲。

民族英雄新中國時期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經歷的歷史與時代的痕跡,正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所經歷過的——為了科學,為了理想,縱然身處時代的低谷、艱難的漩渦,依然展現出不屈不撓、為了真理而奮發有為的科學精神。
在特殊時期,袁隆平也逃不過大部分知識分子的命運,一頂頂帽子接踵而來,這是當時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集中寫照。以袁隆平為代表的一代中國知識分子,在艱難困苦面前並沒有妥協和放棄,歷史與時代的沖刷並沒有使他們的意志褪色,反而使他們的精神迸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其科研成果轉化成巨大的生產力,推動着亟需科學引領的中國。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