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

鎖定
《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這是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詞。上片寫農女買酒,下片寫醉漢的醉態,真切地反映了樸素的農村生活和民風民習。詞中妙用雙關語,把鳥語和寫實結合起來,又表現了詞人用傳神之筆刻畫人物的功夫。文字清新活潑,詼諧幽默。 [1] 
作品名稱
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
作    者
辛棄疾
創作年代
南宋
出    處
全宋詞
作品體裁

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作品原文

玉樓春
三三兩兩誰家女?聽取鳴禽枝上語。提壺沽酒已多時,婆餅焦時須早去
醉中忘卻來時路,借問行人家住處。只尋古廟那邊行,更過溪南烏桕樹 [3] 

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註釋譯文

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詞句註釋

玉樓春:詞牌名。《詞譜》載:《花間集顧夐詞,起句有“月照玉樓春漏促”句,又有“柳映玉樓春日晚”句;《尊前集歐陽炯詞,起句有“春早玉樓煙雨夜”句,因取為調名。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韻。
⑵“三三”句:語出柳永夜半樂·凍雲黯淡天氣》:“岸邊兩兩三三,浣紗遊女。”
⑶鳴禽枝上語:鳥兒在樹枝上鳴叫像人説話一般。
⑷提壺:鳥名,因啼聲如“提壺”而得名。王禹偁初入山聞提壺鳥》:“遷客由來長合醉,不煩幽鳥道提壺。”
婆餅焦:亦是鳥名,因其啼聲如“婆餅焦”而得名。梅堯臣《禽言》:“婆餅焦,兒不食。”
⑹“借問”句:向過路人詢間自己的家住在哪裏。
烏桕(jiù):一種落葉喬木。葉子秋天變紅,種子可以製造蠟燭。 [5-6]  [10] 

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白話譯文

你看三三兩兩聚在林邊的是誰家婦女?她們笑盈盈在聆聽枝上的鳥兒巧語:“你們提壺出來買酒已經耽誤這麼久,現在婆婆的烙餅燒焦了還不快回去!”
我醉醺醺忘記了來時的道路,只得向行人打聽自家住何處。行人説:“只管向着古廟那邊走,再繞過小溪南面那棵烏桕樹。” [9] 

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創作背景

該詞的準確作年無考,當作於詞人初閒居鉛山瓢泉時,與《玉樓春·戲賦雲山》為同期作品。雖內容各不相同,而諧謔幽默風格一脈相承。 [7-8] 

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作品鑑賞

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文學賞析

這首農村題材的詞寫得十分俏皮活潑。它通過模仿禽言,再現了農村可愛的風土人事。詞中還反映了詞人欣賞這可愛的風光,因樂而醉,因醉而迷路的生動情態。
上片寫村女聽鳥鳴。不知哪裏跑來的年輕女子三三兩兩聚集樹下,悄沒聲地傾聽枝上巧舌如簧的鳥兒啼叫。你聽那提壺鳥聲聲叫“提壺!提壺!”似乎在提醒一個受令出來打酒的女子:還不快買酒回家!更有趣的是那高叫着“婆餅焦!婆餅焦!”的饒舌鳥,似乎是在戲謔另一個貪玩忘歸的小媳婦:婆婆已把烙餅燒焦了,還不快去幫忙!詞人寫到這裏打住,下面的情景由讀者去想象和補充。也許聽完鳥叫後幾個女子圍着那女子打趣,於是一片追逐笑鬧之聲,也許女子們將禽語當作玩笑,嘻嘻哈哈繼續逗它學舌,也許鳥叫聲真的提醒了貪玩忘歸者,於是大家互相伸伸舌頭,一鬨而散……短短四句,的確藴含了豐富的農村生活的內容。
下片寫詞人對農村風光迷而忘返。這種沉迷是用酒醉來體現的。詞人邊欣賞包括上片所寫的動人風光,邊將隨身攜帶的酒呷上幾口。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詞人也不知不覺大醉了。風一吹,他清醒過來,想到應該回家了。可醉眼陶然,辨不清來時的道路了。於是只好向行人去打聽。詞的末二句,是善良而熱情的鄉間行人指路的話。指路指得那樣耐心,那樣認真,真是神態活現。詞到這裏戛然而止。詞人知路後的情景,依然留給讀者去想象補充。
全詞語言通俗平易,明白如話,而又含蓄幽默。巧用禽言詩體、擬人手法,又極力渲染主客顛倒情景,寫來鮮龍活跳,富有諧趣。 [8]  [9] 

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名家點評

明代卓人月徐士俊古今詞統》卷八:竟是白話。 [4] 

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作者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籤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美芹十論》等,均未被採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 [2] 
參考資料
  • 1.    徐漢明校注.辛棄疾全集校注 下.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913
  • 2.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477
  • 3.    鄧廣銘箋註.稼軒詞編年箋註.北京:北京出版社,1978:483
  • 4.    馬興榮,劉乃昌,劉繼才主編.全宋詞 廣選·新注·集評 3.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590
  • 5.    (宋)蘇軾,辛棄疾著;李之亮,王兆鵬注評.國學經典叢書 蘇軾辛棄疾詞選 第2輯.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9:266
  • 6.    李華編著.宋詞三百首詳註.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7:237
  • 7.    章培恆,安平秋,馬樟根主編;楊忠譯註.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辛棄疾詞選譯 修訂版.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306
  • 8.    鄭小軍編注.眾裏尋他千百度 辛棄疾詞.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5:154
  • 9.    (宋)辛棄疾著;劉揚忠譯著.稼軒詞百首譯析.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83:343-344
  • 10.    林瀛,曲宗瑜主編.新編簡明古典文學辭典.北京: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1989: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