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犍,漢語二級字 [2]  ,讀作犍(jian),犍牛閹割過的公牛;閹割;地名。犍為(Qiánwéi),地名,在四川。
中文名
拼    音
jiān/qián
部    首
倉    頡
HQNKQ
鄭    碼
MBBY
筆    畫
12
筆順編號
312151111254
筆順讀寫
撇、橫、豎、提、橫折、橫、橫、橫、橫、豎、橫折折撇、捺
四角號碼
25540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728D
五筆86
TRVP
五筆98
CVGP

詳細字義

1. 犍 <名> jiān
(1)公牛。特指閹割了的公牛。也指閹割了的其它牲畜。
(2)犍(音肩)五不男之一。古時男子陰莖被割,以至不能生育者,稱為犍。
例:
買得烏犍遇歲穰,此身永免屬官倉。――陸游《稻飯》(閹割過的牛)
2. 犍 <動>jiān
閹割
例:
其子三日便掐尾,六十日後犍。――《齊民要術》(閹割)
3. 犍 <名> qián
地名
例:
犍為(Qiánwéi)縣(在四川省);犍陀羅
犍為郡,漢代設立在今四川宜賓縣西南。説文解字:“,犍為僰蠻也”。(摘自黃現璠著《廣西僮族簡史》)

古籍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言切,音鞬。《説文》犗牛也。
玉篇》獸似豹。人首,一目。《山海經》單張之山有獸,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善叱行則銜其尾,居則蟠其尾。《注》郭璞曰:音如犍牛之犍。
《前漢·地理志》犍為郡。《注》武帝建元六年開,在益州
《集韻》渠言切,音𥴤。郡名。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焉切,音虔。《廣韻》犍為,在嘉州
《集韻》紀偃切,音湕。獸名。似牛。 《玉篇》或作𤚳。《集韻》或作㹇。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