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燕雀湖

鎖定
燕雀湖,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鐘山風景名勝區明孝陵景區梅花谷西側,南京明城牆中山門段、前湖公園東側,有古今和廣義狹義燕雀湖的區別。古代的燕雀湖別稱前湖、白蕩湖、太子湖。今新燕雀湖別稱梅花湖,湖域面積為80畝,湖水最深處接近4米,平均深度為2米。今廣義燕雀湖總面積達341畝,包含新燕雀湖(梅花湖)、前湖琵琶湖三個湖泊。 [1-7] 
歷史上的燕雀湖頗負盛名,為金陵名勝。古燕雀湖與玄武湖是南京古代的兩大湖泊,兩湖以鐘山為界。玄武湖在鐘山西,稱後湖;燕雀湖在鐘山南,稱前湖。古燕雀湖水深面廣,東臨鐘山腳下,南到今明故宮午朝門附近,西抵黃埔路,北至後宰門,周長約30裏。古時候,燕雀湖邊蘆葦叢生,各種水鳥常棲息於此,湖水與鐘山相映襯,是青溪上游的重要水源。元末明初,朱元璋將古燕雀湖填平作為建造南京明皇宮的基地,其殘留部分分隔在城牆外,成為如今的前湖與琵琶湖。2005年,鐘山風景名勝區的技術人員將原“燕雀湖”區域東邊霹靂溝的水調入西邊,形成了蓄水面積達80畝的湖泊,並將此湖泊定名為“燕雀湖”,此湖也別稱為“梅花湖”。 [1-7] 
1982年11月,燕雀湖所在的鐘山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8] 
中文名
燕雀湖
地理位置
南京市玄武區鐘山風景名勝區內明孝陵景區梅花谷西側,明代古城牆中山門段、前湖公園東側。 [2-4]  [7] 
面    積
341 畝 [2-3]  [28] 
開放時間
全天
著名景點
南京小九寨溝 [21-24] 
梅花谷生態濕地 [13-14]  [35] 
長生鹿苑 [29] 
所屬景區
鐘山風景名勝區明孝陵景區 [2-3]  [7] 

燕雀湖形成演變

1億年前,古燕雀湖曾經是火山爆發地,經常噴射出岩漿。 [2-6] 
3000年前,古燕雀湖曾是古秦淮河道的河牀,古秦淮河從今中華門通濟門之間往北流入今南京主城區。 [2-6] 
明朝應天府建成以前早期的燕雀湖、玄武湖 明朝應天府建成以前早期的燕雀湖、玄武湖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將古燕雀湖填平作為建造明皇宮的基地,明故宮地下的水系也就此戛然而止。其殘留部分分隔在城牆外,成為如今的前湖與琵琶湖。 [2-6]  [9] 
明城牆、明皇宮佔用燕雀湖區域效果圖 明城牆、明皇宮佔用燕雀湖區域效果圖
2005年,“梅花山南擴”工程中,為了調節紫金山的水系,鐘山風景名勝區的技術人員在規劃中將原“燕雀湖”區域東邊600米霹靂溝的水調入西邊(霹靂溝是燕雀湖東邊的一個山溝,其平時水量很小,但雨量稍微大一點,霹靂溝就會有很急的水流,由於沒有辦法蓄水,雨水便會浪費流失。),形成了蓄水面積達到了80畝的人工湖泊,並將此湖泊定名為“燕雀湖”,別稱“梅花湖”。 [2-3]  [6]  同年,古燕雀湖前湖區域擴建中山植物園南園時,前湖新建了三個外形似樹葉的巨大温室。其中有一棟全透明鋼架型温室臨水而建,因此前湖的最高水位由原來的18米降低至17.4米,調蓄深度降低了0.6米,前湖水域面積減少了127365平方米,調蓄容積較原來減少了76420立方米。 [11] 
2019年,紫霞湖至月牙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後,使原本連接月牙湖和前湖的暗涵再次恢復通水,南京紫金山汛期產生的洪水會通過前湖及其溢洪溝排入月牙湖中。 [11] 
古今燕雀湖淵源
湖泊
別名
説明
古燕雀湖
前湖、白蕩湖、太子湖
是與玄武湖齊名的南京兩大自然湖泊之一,現殘存湖泊為琵琶湖、今前湖(原古燕雀湖自然殘留部分)、今燕雀湖(在原古燕雀湖範圍內人工疏浚形成)
今燕雀湖
梅花湖
是在原古燕雀湖範圍內人工疏浚形成的新湖泊。
廣義燕雀湖
包含今前湖琵琶湖、燕雀湖(梅花湖)。 [7] 
古燕雀湖殘留為琵琶湖和前湖 古燕雀湖殘留為琵琶湖和前湖

燕雀湖位置境域

燕雀湖,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鐘山風景名勝區內明孝陵景區梅花谷西側,南京明代古城牆中山門段、前湖公園東側。今廣義燕雀湖湖域總面積為341畝,包含新燕雀湖(梅花湖)80畝、前湖191畝、琵琶湖70畝。 [2-7]  [28] 
廣義燕雀湖三湖的位置圖 廣義燕雀湖三湖的位置圖

燕雀湖水文特徵

古燕雀湖遺留前湖區域屬於紫金山的功能性湖泊,起着積儲、泄洪紫金山之水的作用 [10]  ,且水質已經達到三類水標準。 [11]  而新燕雀湖(梅花湖) [6]  的西段屬於在古燕雀湖原址範圍內疏浚新蓄的湖泊 [2]  ,其東段屬於生態濕地 [12]  [27]  ,梅花湖湖水最深處接近4米,平均深度為2米。 [3] 

燕雀湖湖區水系

古燕雀湖遺留的前湖通過前湖溢洪溝,連接紫霞湖月牙湖水系, [22]  鐘山境內的紫霞湖到月牙湖水系主要經過以下幾處:明孝陵景區、南京中山植物園、前湖及前湖溢洪溝。其中紫霞湖至前湖全長2千米,前湖至溢洪管道全長約220米,過路涵管口至中山門大街暗涵口約580米,中山門大街下暗涵全長約210米。2019年前湖暗涵恢復通水後,南京紫金山汛期產生的洪水會通過前湖及其溢洪溝排入月牙湖中。 [11]  而月牙湖作為南京的東南護城河,向北經東西玉帶河連接玄武湖和內秦淮河;向南從東水關和內秦淮河相接。 [31]  前湖西側約1千米處有琵琶湖,也為古燕雀湖遺存的湖泊,當下湖面卻並不與前湖水系相通。 [28]  [32]  前湖東側2005年新疏浚的梅花湖(新燕雀湖),其水源則來源自其址東部600米的霹靂溝,故湖面亦不與前湖水系相通。 [2-3] 

燕雀湖資源狀況

燕雀湖植物資源

燕雀湖東段為梅花谷的落羽杉濕地區。燕雀湖畔種植大量落羽杉池杉水杉等色葉樹種。另外燕雀湖區域還種植了睡蓮再力花梭魚草玉蟬花水葱千屈菜荷花水燭等相關水生花卉植物。 [13-15] 
燕雀湖的落羽杉 燕雀湖的落羽杉

燕雀湖動物資源

自2006年鐘山風景區環境綜合治理以來,燕雀湖的生態景觀逐漸恢復,燕雀湖中心的小島已經成為多種水鳥的棲息地。燕雀湖擁有白鷺、池鷺、黑水雞、綠頭鴨、赤麻鴨、天鵝、野鴨等多種水棲鳥類資源。 [16-19] 
燕雀湖的黑天鵝 燕雀湖的黑天鵝

燕雀湖旅遊開發

燕雀湖湖域已被陸續開發為景區公園,其前湖、琵琶湖區域為鐘山風景名勝區內的免費開放公園,其梅花湖區域為明孝陵景區梅花谷公園的組成部分。1982年11月,燕雀湖所在的鐘山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燕雀湖所在的鐘山主體區域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3]  [7-9]  [20]  [32-33] 
  • 主要景點
燕雀湖湖域主要景點
湖域公園
景點名稱
景點位置及簡介
中山門入口公園
南京小九寨溝
南京小九寨溝位於燕雀湖西側明陵路和梅花谷路區域,是南京一處雨後的網紅打卡區域。
梅花谷公園
落羽杉濕地區
落羽杉濕地區(梅花谷生態濕地)位於燕雀湖東段梅花谷公園南側明孝陵景區3號門入口處,該段湖泊栽有大量落羽杉、池杉、水杉等水生植物,為“燕雀湖”的一部分。
長生鹿苑
長生鹿苑位於明孝陵梅花谷“台想昭明”東側,燕雀湖北岸,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
參考資料: [7]  [13-14]  [21-24]  [29]  [34-35] 

燕雀湖歷史文化

燕雀湖名稱由來

相傳南朝時,梁武帝長子蕭統,恭謙好學,篤信儒佛,才華橫溢,尤愛文學。他召集許多文學家,集我國秦漢以來文章之大成,選編《文選》60卷,世稱《昭明文選》。不幸的是蕭統在南梁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遊後湖,乘船摘芙蓉,姬人盪舟,不幸落水,後被救起,因傷到大腿,未及即位而卒,諡昭明,世稱昭明太子。對於昭明太子早逝,梁武帝十分悲痛,將他葬於前湖旁安寧陵,並將太子鍾愛琉璃碗和紫玉杯隨葬。琉璃碗相當於今之玻璃碗,系西域進貢之物,當時被視為珍寶。有個太監為得此稀世珍寶,竟盜掘安寧陵。當太監掠取珍寶逃跑時,突然數萬只燕雀飛來撲擊他。看到這一奇怪現象,引起了看守的警覺,命人把太監綁縛起來,從身上搜出被盜的珍寶。燕雀護陵的消息傳到宮裏,梁武帝十分驚異,詔令將珍寶賜給太孫,並重新整修蕭統墓。當封墓時,又有數萬只燕雀銜泥飛來,築起很大的墓包,日夜盤旋繞飛,守護着這座太子墳。由於安寧陵在前湖之畔,後人便把前湖稱為“燕雀湖”,又名“太子湖”。著名詩人楊修之曾有詩云:“平湖岸側見高墳,萬土銜來燕雀羣。鑑面無波天一色,此中文藻似儲君。” [4] 
燕雀湖風光 燕雀湖風光

燕雀湖歷史傳説

  • “遷三山填燕雀”的傳説
為了建造皇宮,朱元璋調集幾十萬民工填湖。由於湖廣勢低,填湖工程十分浩大,需要大量的土石,故南京民間有“遷三山填燕雀”的傳説。據傳當年由於湖水盈滿,填湖工程進展緩慢,朱元璋很焦急,多次來湖邊微服訪察,後採用了一個名為“田得滿”的老農“移三山,填燕雀”的計策,才填平了燕雀湖。民間還流傳着另一種説法,據説開始填燕雀湖總是填不平,後來聽説江寧縣有一位老漢叫“田得滿”,朱元璋迷信地“借其音,討其吉”,竟派人將老漢抓來,活生生地投入湖中墊底。事後,虛情假意地封老人為“湖神”,以掩蓋他的殺人罪行。燕雀湖大部分被填平後,為了防止地基下沉,又在殿基下打入無數密集的木樁,上蓋巨型條石,然後再在上面建造宮殿,並鋪蓋磚石結構的大型水道。為了使內宮水源澄清,又在遺留的湖底鋪以大量雨花石,讓湖水穿城牆而入,在內宮曲屈環繞。當下在湖邊可見,城牆穴巢遺址仍顯示清晰。 [4] 
燕雀湖風光 燕雀湖風光

燕雀湖生態保護

首先,由於燕雀湖的“東水西調”後,借用原有的植物,在保護好原生態前提下,新建了一個生態植被地區—燕雀湖生態濕地,直接起到了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作用。同時,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燕雀湖所在的景區管理方在湖邊、湖面上種植了眾多的水生植物,還在水中放了不同種類的魚蝦。湖邊也都立有禁止垂釣、禁止游泳的警示牌。 [2-3]  [12]  [25]  [27]  [30] 
再者,燕雀湖景區的管理方遵循“適地適樹原則”及“生態位原則”等,對各種植物材料的觀賞特性和造景功能,以及對整個羣落的植物配置效果都有整體把握。例如燕雀湖水邊廣泛栽植落羽杉等耐水濕樹種,並且在空間結構上為了達到燕雀湖周邊梅花谷區域總體的喬、灌、草的合理搭配,喬木選用烏桕、美國紅櫟、玉蘭等高大挺拔的景觀樹種,充分利用了羣落上層的陽光;灌木層選用梅花、蠟梅、錦帶等不同季節開花的大量觀花灌木,同時又增植了雞爪槭等秋季彩葉樹種,使灌木層景觀更加豐富的同時,也優化了植物羣落的層次。 [2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