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熊明輝

(浙江大學教授)

鎖定
熊明輝,男,哲學博士,1968年生於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現任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求是特聘教授(文科領軍人才)和法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試點實驗室——浙江大學數字法治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盧森堡大學高等智能系統與推理聯合實驗室研究員 [5]  ,曾任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和邏輯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法學院法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副所長,兼任2011計劃中國政法大學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中山大學法學理論與法律實踐研究中心研究員。2006年分別在德國Paderborn大學動態智能系統研究生院和荷蘭Amsterdam大學言語交際、論辯理論與修辭學系擔任過訪問研究員,2011年在加拿大温莎大學推理、論證與修辭研究中心擔任高級訪問研究學者,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2013年) 。 [1] 
中文名
熊明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出生日期
1968年
畢業院校
中山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育
專業方向
邏輯學
學術代表作
《訴訟論證:訴訟博弈的邏輯分析》
主要成就
法學理論(法律邏輯、法律推理與法律論證)、法律信息學(計算法學、數字法學、法律人工智能)和邏輯學(非形式邏輯、法律邏輯、人工智能邏輯)
任職院校
浙江大學
職    稱
教授

熊明輝社會兼職

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2020-)、 [2]  中國政法大學“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教授(2014-)、《Argumentation》雜誌編委會成員(SSCI和A&HCI收錄,2013-)、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外審專家(2009-)、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會議(LORI)常務委員會秘書長(2007-)、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人工智能邏輯專業委會副主任委員會(2023-)、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法學分會常務委員(2020-)、中國邏輯學會形式邏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2010-),曾任中國邏輯學會法律邏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2008-2021)、廣東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五、六屆委員、廣東邏輯學會第五、六屆理事會秘書長等。 [1] 

熊明輝人物經歷

1987年遵義師範專科學校(今遵義師範學院)政教專業畢業,獲大學專科文憑;1994年於西南師範大學(今西南大學)政治系哲學研究所邏輯學專業畢業,獲得邏輯學專業哲學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中山大學哲學系,獲得邏輯學專業哲學博士學位。1987-1991年在貴州省務川中學教師;1994-2001年在廣西大學哲學系任講師、副教授;2001-2022在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副所長和邏輯學專業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兼任中山大學法學院理論法學專業法律邏輯方向博士生導師。 [1]  2022-今,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求是特聘教授(文科領軍人才),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試點實驗室浙江大學數字法治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社會科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數字法學博士點負責人。

熊明輝研究方向

非形式邏輯與論證學;法律邏輯與法律論證學;批創思維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古代論證學;法律人工智能與人工智能法律 [3] 

熊明輝學術成果

熊明輝代表性著作

《法律人工智能(第1卷)》(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22年)、《論證理論手冊》(譯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邏輯學導論(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20年)、《批創思維導論》(熊明輝主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年)、《論證:分析與評價(第二版)》(譯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法律方法與法治中國》(編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年)、《中國批創思維發展報告(2015年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法律邏輯學(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2年)、《法律邏輯學(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法律論證與修辭》(編著,法律出版社,2014年)、《建模法律論證的邏輯工具》(譯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4年)、《法律邏輯學》(與陳金釗共同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邏輯學導論》(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期印刷)、《邏輯》(與王文方合著,台灣滄海書局,2011年)、《訴訟論證》(獨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2010年)、《法律論證與證據》(譯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年)、《論辯巧智》(譯著,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 [1]  [3] 

熊明輝代表性論文

熊明輝(1968年-) 熊明輝(1968年-)
《論中國古代論證學體系的重構》(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CSSCI,2023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23年第6期)、《論生成式大語言模型應用的安全性》(山東社會科學,CSSCI,2023年第5期)、《Resolving the Cohenian Paradox in Judicial Probability Theory》( Journal of Logic and Computation, SCIE, 32(7):1469-1485, 2022)、《法律信息學大要》(山東社會科學,CSSCI, 2021年第9期)、《法律人工智能的推理建模路徑》(求是學刊,CSSCI, 年第6期)、《語用邏輯的研究路徑及其發展方向》(中國社會科學,CSSCI, 年第8期) [4]  、《從法律計量學到法律信息學:法律人工智能(1949-2019)》(自然辯證法通訊,CSSCI, 年第6期)、Refutational Strategies in Mencius’s Argumentative Discourse on Human Nature(Argumentation, A&HCI, SSCI, Vol.33 No.4 2019, pp.541-578),Mencius’s Strategies of Political Argumentation(Argumentation,SSCI, A&HCI, Vol.33 No.3 2019, pp.365-389), Checking the validity of rule-based arguments grounded in cases: A computational approach( in: Monica Palmirani eds., Legal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JURIX 2018: the Thirty-First Annual Conference. Vol. 313, Frontier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s, EI收錄,Vol. 313, IOS Press, 2018. pp.215-219),《在證據與事實之間:一種證據博弈觀》(熊浙江社會科學,CSSCI,2019年第6期),《蒙醫臨牀推理的邏輯》(學術研究,CSSCI,2018年第11期),《法律人工智能的十大前沿問題》(光明日報,CSSCI, 年8月6日11版理論版),Legal Facts in Argumentation-based Litigation Games(Xiong Minghui & Frank Zenker, Argumentation,SSCI, A&HCI,Vol.32 No.2 2018),《一種法律人工智能建模方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通訊,2018年第3期),《創新驅動戰略呼喚批判性創新思維》(光明日報理論版,CSSCI, 年8月7日; 《新華文摘》2017年第20期全文轉載),《我國跨區域水污治理的困境及對應策略》(南京社會科學,CSSCI,2017年第5期),《科學立法的邏輯》(法學論壇,CSSCI,2017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7年第5期),《重返亞里士多德的論證優度理論》(河南社會科學,CSSCI,2017年第2期),《故意殺人罪指導性案例的死刑適用規準》(河北法學,CSSCI,2016年第7期),《邏輯學的演進》(光明日報理論版,CSSCI ,2016.4.13;《新華文摘》2016年第15期全文轉載),《儒家哲學論證的理性與邏輯》(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CSSCI,2016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2016年第3期全文轉載),《論證理論研究:過去、現在與未來》(南國學術,2016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邏輯》2016年第3期全文轉載),《如何進行法律論證建模》(哲學動態,CSSCI,2015年第4期),《論司法公正》(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5年第5期),《策略操控:語用論辯理論之修辭拓展》(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15年第3期),《儒家哲學的論證模式及其理性根基》(福建論壇,CSSCI,2015年第6期),《法律修辭的論證視角》(熊明輝和盧俐利,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15年第2期),《批創思維的實踐與理論》(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2014年第3期),《圖爾敏的邏輯觀述略》(哲學研究,CSSCI,2013年第8期)、《基於論證評價的謬誤分類》(河南社會科學,CSSCI,2013年第5期)、《審判實踐中法官的論證技藝》(法學,CSSCI,2012年第9期)、《法律邏輯方法與司法公正實現》(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2011年第5期)、《論直言推理中存在預設的合理性》(獨著,學術研究,CSSCI,2010年第6期)、《IRAC方法及其邏輯辯護》(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10年第6期)、《法律邏輯中的推論規則》(中國社會科學,CSSCI,2008年第4期)、《自然語言論證評價的邏輯分析》(哲學研究,CSSCI,2006年第10期)、《法律理論性的邏輯辯護》(學術月刊,CSSCI,2007年第5期)、《論證評價的非形式邏輯模型及其理論困難》(學術研究,CSSCI,2007年第9期)、《非形式邏輯視野下的論證評價理論》(自然辯證法研究,CSSCI,2006年第12期)、《非形式邏輯的對象及其發展趨勢》(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06年第2期)、《試論批判性思維與邏輯的關係》(現代哲學,CSSCI,2006年2期)、《刑事法律論證的邏輯基礎探析》(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06年第3期)。 [1]  [3] 

熊明輝主持項目

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語用邏輯的深度拓展與應用研究”(項目編號:19ZDA042)
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法律論證學研究”(項目編號:19AZX017)
2017年貴州省哲學社會學規劃國學單列項目“中國古代論證學研究”(項目編號:17GZGX23)
2017年廣東省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項目《批創思維導論》
2016年教育部與超星集團聯合資助項目《批創思維導論》
2015年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論證理論重大前沿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5JJD720014)
2013年中山大學重大培育項目“依法治國的邏輯問題研究”
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邏輯理性根基”(項目編號:13AZX017)
2011年廣東省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項目“法律理性的邏輯與認知機制”(粵財教[2011]431號)
2010年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訴訟論證與謬誤研究”(項目編號:GD10CFX01)
2009年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非形式邏輯重大前沿問題研究”(項目編號:2009JJD720022)
2009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非形式邏輯理論及其應用研究”
2008年教育部直屬高校聘請外國專家項目“訴訟博弈邏輯結構研究”
2006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於非形式邏輯的法律論證”(項目編號:06BZX049) [1]  [3] 

熊明輝學術活動

第三屆推理、論證與傳播國際論壇(ISRAC-III,成都,2019),主席
第三屆歐洲論證大學會(ECA-III,Groningen,2019),科學委員會委員
全國高校邏輯與批判性思維通識教育教學研討會(LOCT-2018,廣州),主席
第二屆推理、論證與傳播國際論壇(ISRAC-II,成都,2018),主席
第一屆中國法律人工智能國際工作坊(SAIL-I,廣州,2018),主席
第七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峯論壇:人工智能與法律分論壇(AI&L@CIIS-2017,佛山),主席
第二屆歐洲論證國際會議(ECA-II,Freiburg,2017),科學委員會成員
第七屆全國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教育研討會(CCCC-VII 2017,成都),主席
第一屆推理、論證與傳播國際論壇(ISRAC-I,成都,2017),主席
第十屆全國法律方法論壇(NLMS-2015,遵義),程序委員會主席
第九屆法律信息學國際學術會議(JURISIN, Kanagawa, 2015),程序委員會委員
第八屆法律信息學國際學術會議(JURISIN, Kanagawa, 2014),程序委員會委員
法律規則國際學術會議(RULES, Krakow, 2013),程序委員會委員
第七屆法律信息學國際學術會議(JURISIN, Yokohama, 2013),程序委員會委員
第四屆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會議(LORI-IV,杭州,2013),程序委員會委員
全國高校邏輯與批判性思維通識教育教學研討會(LoCT-2013,通遼),程序委員會兼組織委員主席
第十一屆國際可滿足性理論及其應用國際學術大會(SAT, 廣州,2008),組委會執行主席
第三屆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會議(LORI-III,廣州,2011),程序委員會成員
第二屆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會議(LORI-II,重慶,2009),程序委員會成員
第一屆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會議(LORI-I,北京,2007),執行主席 [3] 

熊明輝科研獲獎

1998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頒發的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9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頒發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4年獲得中國邏輯學會(國家一級學會)頒發的首屆優秀成果獎、2009年獲廣東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廣東省2006-2007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哲學類三等獎、2011年獲廣東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廣東省2008-200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法學類二等獎、2013年獲廣東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廣東省2010-2011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哲學類一等。 [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