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

鎖定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創建於1911年,前身為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是一所具有100年曆史的著名老校,建校以來為祖國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專業人才,湧現出一批黨和國家領導人及著名的學者。如榮毅仁、曾濤、薛暮橋、徐鑄成錢松巖吳冠中楊蔭瀏陳瘦竹徐中玉錢保功湯定元唐敖慶胡福明等。
長期以來,錫師人秉承創校初立下的“弘毅”校訓,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吐舊納新,形成了以“至誠求是、博學自強”為校風、“敬教垂範、兼容通達”為教風、“明志進德、勵學篤行”為學風的學校文化傳統,為莘莘學子構建了一個學習和生活的理想家園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於2014年併入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簡稱南校區。
中文名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
簡    稱
錫師
創辦時間
1911年
辦學性質
五年制高職
學校類別
師範類
主管部門
無錫市學校管理中心
校    訓
弘毅
地    址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藕塘職教園文良路45號
知名校友
榮毅仁
吳冠中
楊蔭瀏
薛暮橋
胡福明等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歷史沿革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
一九—一年二月,江蘇學司委任顧悼(述之)為監督,負責籌辦官立第三師範學堂。九月十七日開學,不久因武昌起義爆發而停課。一九一二年四月重新開學,改名為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簡稱三師),顧悼任校長(一九二一年辭職),由教務主任陳綸繼任校長人顧先生以日本教育為典範,治校嚴謹,定“弘毅”為校訓。辦校分預科(一年)本科(四年),另設講習科。一九一三年九月四日建立附屬小學,一九二三年建立農村分校。三師第一屆本科畢業生二十三人,到一九二七年共畢業十三屆,計五百餘人。三師教師學有所長,循循善誘;學生勤勞樸實,好學不倦,曾受到當時教育部的嘉獎。
“五四”運動中,三師師生羣情激憤,上街遊行,抗議北洋軍閥政府賣國罪行,開無錫愛國學生運動之先聲。一九一九年六月,無錫學生聯合會成立,三師學生任正副會長。“五卅”慘案發生後,三師學生聯台各校共同行動,聲援上海工人鬥爭,學生巫恆通任“無錫後援會”第一任委員長。一九二五年,共產黨人惲代英來校講演,播下革命種子,不少積極分子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如黃祥賓管文蔚先後加入共產黨。一九二六年後,學生中已有革命的地下組織,三師在全省乃至全國頗有聲望。
一九二七年六月,三師改為江蘇省立無錫中學(簡稱錫中),前期師範改為初中,後期師範改為高中師範科,另添高中普通科
一九三二年十月定名為江蘇省立無錫師範學校(簡稱省錫師)。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以後,錫中學生組織兩百多人的宣傳講演團,分赴四鄉,“喚醒鄉人,共赴國難”,年底促成全
一九三九年二月,後為照顧蘇北學生往返困難,又在泰興縣“學宮”內開辦錫師分校。日軍佔領租界後,汪偽政府接管學校,師生當即抗議抵制。周校長為保護學生,一九四二年對外更名為“私立文明中學”。就這樣滬校師生團結一致,堅持辦學,直到抗戰勝利。
一九八六年底成立無錫幼教培訓中心。一九八八年六月以“為基礎教育培養合格師資方向明確,成績顯著”受到國家教委表彰。學校加強對外交流,先後有美國、加拿大、德國、泰國、日本等教育團體來校考察。一九九三年,省教委批准該校招收五年一貫制大專班。
一九九四年,學校被評為無錫市綜合改革先進單位。
一九九六年學校停招中師,九七年全部招收“五年一貫制”和“三·二分段”大專班,至一九九九年在全省率先實現大專化。辦學規摸創歷史之最。
二零零二年八月,錫師與洛師合併,組建成為新的江蘇省無錫師範學校,陳之芥同志任校長,鄒耀良同志任黨委書記。
二零零五年五月,學校成為江蘇教育學院無錫分院,改名為無錫高等師範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錫師人秉承“弘毅”校訓,形成了以“至誠求是、博學自強”為校風、以“敬教垂範、兼容通達”為教風、以“明志進德、勵學篤行”為學風的校園人文精神
二零零六年十月,無錫高等師範學校與無錫市工業學校合併實現職教資源的有效整合,這是繼2002年錫師與洛師順利合併之後學校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二零一肆年,學校正式與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合併,成為其下設的一個二級學院“師範學院”。 [1]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辦學條件

學校佔地面積382畝,校舍面積13.2萬平方米,擁有1330多套先進電腦設備,並且具備先進的校園計算機網,做到了光纜進樓、交換機到樓層。圖書館館藏圖書超過25萬4千冊,期刊235種,現刊307餘種,擁有光盤數據庫15種,全文電子期刊250多種。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市名教師1名、省特級教師8名、省市學科帶頭人23名、市教學能手10名、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名、教授1名、副教授75名,高級講師38名、具有博士學位研究生1名,碩士學位研究生87名、在讀研究生36名。教師師德高尚、治學嚴謹、學高身正。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獲得榮譽

2000年以來,學校參加國家級、省市級課題研究30個,並且先後有10個國家、省、市級課題順利結題,還有7個省級課題、14個市級課題、18個校級課題正在研究中,並且先後有三個課題獲得省教科院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十一五”期間,我校教師公開發表論文1000多篇,出版著作(主、參編)100多(冊),市級以上獲獎論文500多篇。2008年學校被市教育局評為“市科研先進單位”。2011年學校被省教育廳評為“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新的時期是我市實施“科教興市”、推進“兩個率先”示範區、先導區關鍵期,也是我校師範教育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期,我們將根據省市對師範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全面推進學校管理的高等教育化、辦學形式的多元化、職前職後的一體化、辦學條件的現代化,為無錫經濟、教育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