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愧

(漢語詞語)

鎖定
無愧,漢語詞彙
基本詞意是沒有什麼對不起別人之處,
比如“於心無愧”,“問心無愧”。 [1] 
中文名
無愧
拼    音
wú kuì
外文名
feel no qualms;be worthy of;have a clear conscience
注    音
ㄨˊ ㄎㄨㄟˋ
釋    義
沒有什麼慚愧之處等

無愧引證解釋

亦作“ 無媿 ”。
1、沒有什麼慚愧之處。
①南朝 宋 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人性有長短,豈責具美於六塗哉,但當皆曉指趣,能守一職,便無媿耳。”
②唐 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臣之文﹞編之乎《詩》《書》之策而無愧,措之乎天地之間而無虧。”
③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惟送死可以當大事,長公(袁樞)無愧斯語矣。”
④明 趙振元《為袁氏祭袁石寓憲副》:“嗚呼!求無愧於君父,在今日如石寓(袁可立子)者幾人也!”
馮牧 《<郭小川詩選>代序》:“正是這些特徵,決定了詩人的藝術道路和藝術風格,而使他可以無愧地置身於我國最優秀的革命詩人的行列之中。”
阿英《回憶杜國庠同志的文學活動》:“追念亡友,緬懷先烈,將怎樣的加倍努力,才能無負於黨的期望,並無愧於心祝死者的安眠啊!”
2、謂比較起來並不遜色。 [2] 
①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班固《西漢書》,典雅詳整,無媿馬遷,後世有作,莫能及矣。”
②明 王守仁 《傳習錄》捲上:“一兩之金比之萬鎰,分兩雖懸絕,而其到足色處,可以無愧。” [1] 
③明·錢謙益《尚司少卿寶袁可立妻宋氏加封宜人制》:“惟此女士,無愧古人,茲加封為宜人。” [2] 

無愧相關詞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