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感愧

鎖定
感愧,拼音為gǎn kuì,漢語詞語,意思是感激並慚愧,出自《晉書·孝友傳·孫晷》。 [1] 
中文名
感愧
拼    音
gǎn kuì
注    音
ㄍㄢˇ ㄎㄨㄟˋ
出    處
《晉書·孝友傳·孫晷》

目錄

感愧釋義

[feel grateful and shame] 自愧不如的感想(感愧不已) [1]  [3] 

感愧出處

《晉書·孝友傳·孫晷》:“時年飢谷貴,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見而避之,須去而出,既而自刈送與之。鄉鄰感愧,莫敢侵犯。” [4] 

感愧例句

宋 蘇軾 《與胡深夫》詩之一:“因循至今,疊辱畫誨,感愧交集。” [5] 
宋·蘇軾《與黃洞秀才書》之一:“寄示石刻,感愧雅意。”
清 吳敬梓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今弟在困厄之中,蒙先生慨然以尊齋相借,令弟感愧無地。”
葉聖陶《席間》:“乃蒙我師獎贊,為之作序,感愧無已。” [2]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