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為真實的世界設計

(2012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為真實的世界設計》是2012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維克多·帕帕奈克,該書中作者從設計理論的角度嚴肅提出“設計目的”問題。
中文名
為真實的世界設計
作    者
維克多·帕帕奈克
譯    者
周博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2年
定    價
88 元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508634135

為真實的世界設計內容簡介

美國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帕帕納克最重要的著作。在這本當時頗具爭議的著作中,帕帕奈克提出自己對於設計目的性的新看法,即設計應該為廣大人民服務;設計不但應該為健康人服務,同時還必須考慮為殘疾人服務;設計應該認真考慮地球的有限資源使用問題,設計應該為保護我們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資源服務。
維克多·帕帕納克對綠色設計思潮產生了直接影響,他首次提出了設計倫理的觀念,即設計為什麼?在“波普”設計運動的一片喧囂的浪潮中,開始有人從設計理論的角度嚴肅提出“設計目的”問題。這對於現代設計的倫理、現代設計的目的性理論來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起點。正因為有這個起點,日後的設計理論才出現了更加深入的發展。

為真實的世界設計作者簡介

維克多·帕帕奈克 Victor Papanek (1927-1998),美國戰後最重要的設計師、設計理論家設計教育家之一。帕帕奈克一生主要在大學和藝術學院任教,獲得過許多重要的設計獎項。他曾給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世界衞生組織(WHO)和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做過大量的設計工作,堪稱“世界公民”。帕帕奈克勤於著述,他最重要的著作包括《為真實的世界設計》、《為人的尺度設計》和《綠色律令》。其中尤以《為真實的世界設計》影響最大,該書已經被翻譯成23多種語言。 [1] 

為真實的世界設計目錄

初版 序
再版 序
1971年英文版序 R·巴克敏斯特·富勒
負責任的設計 柳冠中
反對無用的設計 何人可
走向真實的設計世界 許平
1 設計處於什麼狀態
01 何為設計——關於功能聯合體的定義
02 演化發展——關於工業設計職業的歷史
03 貴族俱樂部的神話——設計、“藝術”與工藝
04 你自己完成的謀殺——設計的社會和道德責任
05 我們的面巾紙文化——廢棄與價值
06 蛇油鎮靜劑——大眾休閒與冒牌時尚
2 設計能成為什麼樣
07 有根據的造反——發明與革新
08 知識之樹——設計中的生物學原型
09 設計的責任——五個神話和六個方向
10 環境設計——污染、擁擠和生態
11 霓虹黑板——設計教育與設計團隊
12 為生存而設計並通過設計生存——總結
譯後記 [1] 

為真實的世界設計書評

“創造的個體以一種十分自我的方式表達自己,他們以犧牲觀眾或消費者的利益為代價,這股風潮像癌細胞一樣從藝術開始,迅速波及大多數的手工藝門類,最終也影響到了設計。”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無論是平面設計還是工業設計,譁眾取寵(設計界的術語是:創意)似乎是最先被人們瞭解和(作為一種默認的職業素質)接受的。那些有着毫無意義線條的海報、誇張的畫冊開本、一點兒也沒有“請吃飯”含義的餐桌和坐起來極不舒適的椅子構成了我們這個視覺華麗的世界。設計師們對風格的追求已經超越一般意義上的探索,演變成另一種“設計”身份認同。然而事實上,所謂的風格多樣化其實和設計需求沒有多大關係,它更像是一種消費需求
某種莫名的自我感覺良好使得設計師們認為設計足夠改變世界——呃⋯⋯可能沒這麼厲害,但至少也能保持持久價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1934年曾選定了397件被認為具有“持久價值”的設計,然而令人沮喪的是有396件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剩下的那個是燒杯),而更多的例子存在於20、30、50、70、80年代,並一直延續至今。設計師們急切地想要改變世界,他們為“未來”做設計,並期望通過這種前瞻性來彰顯自己的傳奇色彩,大師誰都想當,未來的人們會自動忽略你做過的那些猥瑣拙劣的設計並緊盯着你的代表作,堅定地認為此人這一輩子都在為真實世界的美好而奮鬥着。
假如説對“未來”的熱衷等於是對“現在”的不滿,那也多少可以讓人理解。但問題之一就是“新”的東西常常包含着試驗(自然也包含着試驗的失敗),然而現實世界則是以成功為導向的文化體系,對失敗的容忍程度很低,這也就意味着設計師既要負責開拓也要負責失敗之後的責任。此種環境催生出許多“成熟”的設計公司和跨國設計事務所,其作品飽含着老道、世故和油腔滑調的設計伎倆。
所有這些最終將設計師導向了一個趨勢與行業規則:即美好世界的定義是由設計師作出的,而凡是不美的區域都可以被歧視。貧困地區、第三世界、基礎設施、政治權利和人權被剝奪的地區、病、老及殘障羣體,他們的世界顯然都不包括在內。也就是説,真正的真實世界仍然在設計師們的臆想之外艱難的存在着,我們所謂的“設計師責任”其實本身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虛假概念。
在維克多看來,就算是經典的設計,也可能因為新時代所產生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觀念而變得可以持續改進。然而,也正是這種設計思路過於精密和細緻,它所包含的設計價值過於宏大,設計必須展示除了美學和功能之外的更高價值,即:設計是一種人類對自我世界的持續進化。而這種觀點被高度消費主義商業世界視為“反常規”的烏托邦幻想。
這就產生了一個怪異的現象,設計師們認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維克多也認為設計可以改變世界。但世界並沒有被很徹底地改變,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設計師們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嘗試着改變世界,而真實的世界則被所有人忽略掉了。
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最原初的責任可能就是來自設計教育的缺陷:關於設計學校的弊端似乎就是專業技能教太多了,從而忽視了那些和設計密切相關的思潮,例如社會、環境、經濟和不斷變幻的流行文化。而正是技術主義導致了設計師逐漸成為了外觀裝飾家和大眾稱為“美工”的那類專門技術員。
而且,即使是技能,現如今的設計學校也都走在一條保守中庸的路線上。包豪斯、構成和瑞士國際主義風格之類的。甚至學生們也被要求從事手工製作,海報、版畫、絲網印刷⋯⋯諸如此類,完全忘記了2000年之後是觸摸屏和在線數據處理的新時代。這是 CSS 、Html5 、和動態交互程序的時代,學習使用圓規和錘子對這個時代的設計師來説毫無意義。
維克多説道:“⋯⋯學習必須是一種狂熱的體驗⋯⋯因為學習就是改變。教育就是一個程序,其中,環境改變了學習者,而學習者也改變了環境。”這就是所謂的完整的設計(integrated design),意即設計師不應該過分追求設計技巧的深度,而應該注重設計內涵(與設計責任)的廣度,畢竟,設計作品是要與人溝通並且與當下社會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
如今,維克多在 70′s 所闡述的這些關於設計責任的問題很多已經在新千年得到解決,他把很多設計師無法企及的公共政策和所能支配資源都歸結為設計責任的激進態度大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解決。儘管來説舊世界的很多問題被解決了,但新問題仍舊層出不窮。每一代設計師都面臨着每一代的新問題,每一代設計師面臨的新問題仍舊需要激進的觀點去提示以便改進,在此意義上,維克多的態度仍舊具有參考價值,即便在學界來説,他描述的是一個“不真實”的真實世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