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準相位匹配

鎖定
準相位匹配(Quasi-phase-matching)是非線性光學頻率轉換的一種重要技術,其思想最早由J. Armstrong等人於1962年提出,V. Berger於1998年將它推廣到二維結構,並提出非線性光子晶體的概念。非線性頻率轉化中要求動量守恆,在普通非線性晶體中由於色散的存在較難實現,特別是同時多個非線性相互作用的,而非線性週期性結構提供的倒格矢則能較容易地實現相位匹配。通過在非線性介質中構造週期性的結構(非線性光子晶體),它能有效的實現非線性頻率轉化。相對通常的完美相位匹配(温度匹配,角度匹配),這種方法稱為準相位匹配,它能更容易利用較大的非線性係數。因此,現在這種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非線性光學領域,並且實現了一些普通晶體中難以做到的現象。
中文名
準相位匹配
外文名
Quasi-phase-matching
人    物
J. Armstrong
對    象
非線性光子晶體等
提出人
J. Armstrong等人
所屬分類
非線性光學

準相位匹配簡介

準相位匹配(Quasi-phase-matching)是非線性光學頻率轉換的一種重要技術,其思想最早由J. Armstrong等人於1962年提出,V. Berger於1998年將它推廣到二維結構,並提出非線性光子晶體的概念。非線性頻率轉化中要求動量守恆,在普通非線性晶體中由於色散的存在較難實現,特別是同時多個非線性相互作用的,而非線性週期性結構提供的倒格矢則能較容易地實現相位匹配。通過在非線性介質中構造週期性的結構(非線性光子晶體),它能有效的實現非線性頻率轉化。相對通常的完美相位匹配(温度匹配,角度匹配),這種方法稱為準相位匹配,它能更容易利用較大的非線性係數。因此,現在這種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非線性光學領域,並且實現了一些普通晶體中難以做到的現象。
準相位匹配需要在非線性光子晶體中實現,在非線性光學發展初期,這種技術主要停留在理論階段。20世紀90年代,隨着非線性晶體生長和極化技術的提高,非線性光子晶體的製作得到極大發展。1993年,Yamada等人首次利用電極化反轉的方法制作出光學超晶格;1995年,M. Fejer等人制作出大塊週期性極化鈮酸鋰periodically poled lithium niobate, PPLN); 1997年,閔乃本等人(N.B. Minget al.)製作出準週期極化光學超晶格,並用首次利用單束光單塊晶體實現了三倍頻綠光的產生;1999年,N. Broderick等人制作出第一個二維非線性光子晶體,並驗證了非線性布拉格衍射。現在,非線性光子晶體中的準相位匹配技術已廣泛應用於二次,三次和高次諧波的產生,波長轉換,參量轉換等過程。 [1] 

準相位匹配非線性光學

非線性光學主要用來研究非線性光學現象和理論。
介質產生的極化強度決定於入射光的電場強度,其作用可用多項式展開成多階形式.在通常的弱光條件下,高階項因為係數很小而可以忽略,此時可近似看成一種線性關係。但是在強激光場作用下(通常在108V/m左右,由激光脈衝提供),極化強度的高階項強度不可被忽略,非線性作用出現,從而可以實現光和光之間的相互作用。入射光的強度越高,高階非線性效應越明顯。非線性光學直到激光出現後,人們對二次諧波產生的發現才發展起來。
非線性光學包括光學倍頻、混頻、參量振盪、克爾效應光孤子等現象。利用強度極高的飛秒激光可以產生高達上百倍的倍頻效應,可以用來產生深紫外光和軟 X 射線。常用於產生非線性效應的物質有鈮酸鋰鉭酸鋰磷酸氧鈦鉀(KTP)、磷酸二氫鉀(KDP)、偏硼酸鋇(BBO)等晶體(具有高的2階非線性係數)及稀有氣體(主要用於產生高階非線性效應)。光參量振盪(OPO)是目前產生大範圍連續可調波長(波長從紅外到可見光甚至紫外光)激光的唯一方法。 [1] 

準相位匹配布拉格定律

物理學中,布拉格定律給出晶格相干及不相干散射角度。當X射線入射於原子時,跟任何電磁波一樣,它們會使電子雲移動。電荷運動波動以同樣的頻率再發射出去(會因其他各種效應而變得有點模糊);這種現象叫瑞利散射(或彈性散射)。散射出來的波可以再相互散射,但這種進級散射在這裏是可以忽略的。當中子波與原子核或不成對電子的相干自旋進行相互作用時,會發生一種與上述電磁波相近的過程。這些被重新發射出來的波來相互干涉,可能是相長的,也可能是相消的(重疊的波某程度上會加起來產生更強的波峯,或相互消抵),在探測器或底片上產生衍射圖樣。而所產生的波干涉圖樣就是衍射分析的基本部分。這種解析叫布拉格衍射
布拉格衍射(又稱X射線衍射的布拉格形式),最早由威廉·勞倫斯·布拉格威廉·亨利·布拉格於1913年提出,他們早前發現了固體在反射X射線後產生的晶體線(與其他物態不同,例如液體),而這項定律正好解釋了這樣一種效應。他們發現,這些晶體在特定的波長及入射角時,反射出來的輻射會形成集中的波峯(叫布拉格尖峯)。布拉格衍射這個概念同樣適用於中子衍射電子衍射。中子及X射線的波長都於原子間距離(~150pm)相若,因此它們很適合在這種長度作“探針”之用。 [1] 

準相位匹配重要成果

  1. 電極化製作PPLN
  2. 大塊PPLN的實現
  3. 單束光單晶體直接三倍頻
  4. 三原色激光器 [2] 
參考資料
  • 1.    V. Berger (1998). "Nonlinear photonic crystal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81: 4136. doi:10.1103/PhysRevLett.81.4136.
  • 2.    J.A. Armstrong, N. Bloembergen, J. Ducuing, P.S. Pershan (1962). "Interaction between light waves in a nonlinear dielectric". Physical Review 127: 1918. doi:10.1103/PhysRev.127.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