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湛江人民抗法鬥爭

鎖定
“湛江人民抗法鬥爭”發生於1898——1899年(清代光緒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是一場以農民為主力、有地方官紳和各界人士投入的反抗法國強租“廣州灣”的大規模武裝鬥爭。它同虎門銷煙、三元里抗英為中國近代史上廣東人民3次大規模的愛國反帝鬥爭。這場鬥爭主要在當時的遂溪縣東南沿海地區進行,史稱“遂溪抗法鬥爭”;由於當時發生戰鬥的地方已經屬於現湛江市行政區域,所以也稱湛江人民抗法。
名    稱
湛江人民抗法鬥爭
發生時間
1898——1899年(清代光緒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 [1] 
地    點
湛江
參戰方
中國,法國
主要指揮官
李忠珏
吳幫澤

湛江人民抗法鬥爭湛江簡史

& &
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 (今湛江港灣)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
法國在廣州灣設立總公使署進行管理。在此期間,湛江各地人民無時無刻都在進行對外侵略者的對抗。直到在1945年9月21日,國民政府命令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張發奎派粵桂南區總指揮鄧龍光負責收復廣州灣,並宣佈把廣州灣改為湛江市,屬廣東省直轄市。1945 年10 月19日,中法舉行了交接廣州灣租界典禮,廣州灣正式歸還中國。

湛江人民抗法鬥爭抗法鬥爭

“赤泥嶺誓師”:不屈的民族魂 “赤泥嶺誓師”:不屈的民族魂
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1898年3月11日),法帝國主義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廣州灣(即湛江)的無理要求,並於當年閏三月初二(1898年4月22日)派出軍艦在遂溪縣的海頭汛(今屬霞山區)武裝登陸,強佔海頭炮台。對此,清政府卻委曲求全,屈膝投降,竟然派官員與法軍劃定租界。
法帝國主義入侵後,所到之處四出燒殺擄掠,妄圖擴大“租借”範圍。敵人的野蠻的暴行激起了廣大人民的極大憤慨,進而爆發震驚中外的抗法鬥爭。
1961年,郭沫若湛江題詩“一寸河山一寸金
李忠珏(上海人)像 李忠珏(上海人)像
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1898年6月19日)南柳、海頭、綠塘、洪屋等村民眾500多人在吳邦澤等的率領下首揭抗法義旗,歃血誓師,以大刀、長矛、木棍等為武器,攻打佔領廣州灣法國人的老巢。
爾後,抗法鬥爭風起雲湧,湛江人民在代理知縣李忠珏(上海人)的支持下成立抗法團練,抱着“寸土當金與伊打”的信念,與敵戰鬥十餘次,打退了裝備精良的敵人的數次進攻。
但是,清政府卻向法侵略者節節退讓,欽差大臣蘇元春於光緒二十五年十月十四日(1899年11月16日)不顧人民反對,竟與法國海軍提督高禮睿簽定了喪權辱國的《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把廣州灣租借給法國,期限99年。但懾於人民的反抗,法國不得不將租界西線從萬年橋(現遂溪縣新橋糖廠附近)退至赤坎西面的文章河橋(今寸金橋),租界範圍從縱深一百幾十裏縮小至三十里。
湛江人民抗法鬥爭象徵性建築物:董必武為橋題字的寸金橋
這場波瀾壯闊的抗法鬥爭,湛江人民在中國近代史上譜寫了一首蕩氣迴腸、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詩篇,永遠激勵着後人為民族的強大富饒而奮鬥。

湛江人民抗法鬥爭海頭港村抗法鬥爭

\董必武為橋題字的寸金橋 \董必武為橋題字的寸金橋
1898年4月22日,法軍三艘軍艦駛入海頭港海面,在法與清朝未勘界之前強行在海頭港炮台登陸,升起法國國旗,接着在海頭港村一帶毀屋挖墓,強佔村民土地建兵營(湛江市霞山區舊稱西營)。海頭港村民前去理論阻止時,法兵開槍射擊,打死吳大禎等四人,並懸首級於榕樹上祭旗,還有10多村民受傷。之後法兵還多次向海頭港村開炮轟擊,其中一炮擊中正在商議抗法對策的吳毓清兄弟七人和霞山村抗法壯士黃那練、黃那炳兄弟二人,釀成一炮炸死九人的慘劇。
海頭港村在法入侵時處於最前沿,受害最大。村民們以各種方式襲擊法兵,吳玉海首先奮起,獨自以火藥槍打死一名法兵。1898年5月1日,海頭港村吳、趙、陳等三姓村民商議,確定以吳氏“世昌公祠”為抗法議事點,隨即在天后宮召開包括霞山村10多名抗法壯士在內共200多人蔘加的海頭港村首次歃血盟誓抗法誓師大會,推舉吳大隆、吳大積為領頭人,吳玉海、吳邦生、趙廣福等為帶隊人,高舉寫着“海頭港村”的三角鋸齒大旗(該旗現存湛江博物館),前後共打了大小四場戰鬥,死傷60多村民。戰鬥激烈時,吳大隆等人到南柳村吳氏家族搬兵支援。隨即,抗法鬥爭便燃起熊熊烈火,遍及整個遂溪縣

湛江人民抗法鬥爭新埠東菊抗法之戰

法帝國主義為進一步擴大侵略,於1899年5月27日,提出一份所謂“廣州灣公約草案”,送交清總理衙門。
湛江遂溪人民抗法紀念碑 湛江遂溪人民抗法紀念碑
六月,法國外交部命令法國遠東艦隊分隊司令高禮督海軍中將實行實行武裝佔領。法兵艦四艘,載兵千餘人,停泊於海頭港,派兵進駐赤坎,門頭、新圩、黃坡等地。
聲言租界已劃至萬年橋(即遂溪縣青年運河渡槽附近),準備在赤坎、沙灣等地建造士兵房,進一步查收遂溪、吳川糧冊,到處張貼告示,催收賦税,入村焚掠,修築軍事道路,作久召之計。當地人民以至官紳紛紛反對,羣情洶湧。
在法國侵略者步步進迫,清政府節節退讓的形勢下,抗法軍民英勇守土抗敵。1899年8月,各村莊抗法勇士和新建成的遂溪團練義勇,團丁二、三千人,在黃略村東南的赤泥嶺上舉行誓師大會。
各村羣眾參加者逾萬人,遂溪縣知縣李鍾鈺亦來參加,檢閲隊伍,勉勵練勇保衞鄉土。與會軍民飲酒立誓,決心禦敵守土。
會後列隊到赤坎遊行,高呼“保衞家鄉就要打法國鬼”和“富人出錢,窮人出命”等口號,聲誓浩大,氣壯山河。
湛江遂溪縣黃略鎮黃略村的黃略人民抗法雕塑 湛江遂溪縣黃略鎮黃略村的黃略人民抗法雕塑
在抗法保家思想的熱烈推動下,1899年8月下旬,文車營義勇八十人,向駐在赤坎百姓村高嶺的法兵營進行夜襲。由於法軍有備,義勇便即撤退。法軍在極大震動之餘,為了報復,並想消滅抗法力量,10月9日,發動對抗法義勇的進攻。他們揚言攻打麻章,卻派兵二百人從赤坎外圍,往福建、東山等村偷襲黃略。當時黃略義勇正往支援麻章,中途發現敵人奸計,即迂迴迎擊。
黃略羣眾以及華封,平石、麻章、東嶺等村的練勇都來參戰,把法軍包圍於雙港,迎擊至新埠。法軍雖然有新式武器,但地形不熟,處處捱打,勢將覆滅,法軍急忙從海頭派出援兵百餘人,趕來救助,苦戰至天黑,才勉強救出法軍,狼狽逃回百姓村高嶺兵營,閉關死守。這次戰鬥,法軍斃命官兵八人,傷數十人,我方犧牲二人,傷十五人。新埠之戰是抗法團練和人民武裝抗法的振奮人心的勝利,大挫敵人兇鋒,鼓舞抗法鬥志。
寸金橋公園的抗法英雄雕塑 寸金橋公園的抗法英雄雕塑
法軍這次所以能深入進犯,是買通一些漢奸做幫兇帶路。這次戰役後,抗法團練決心清除漢奸。赤坎有地方惡霸陳敬伍,暗通法軍,為虎作倀。1898年10月24日,黃略練勇營派出二十多名壯士,潛入赤坎,夜間埋伏在雷陽會館側邊小巷,等待陳敬伍經過,當將他斬殺。黃略義勇陳家輝在法軍佔領的地方擒殺法奸六人,大快人心。
1899年11月5日,法國軍艦三艘駛入赤坎沙灣外,發炮向麻章轟擊,然後派兵四百餘人,從洪屋下村和宮曲(東菊村)分兩路進攻麻章。麻章練勇迎擊,在東菊村與法軍相遇。
此地周圍開闊,只有一道道牛車路坎,練勇利用這些深坎作掩蔽,法軍找不到目標,子彈都在路坎上飛過。練勇用抬槍和毛瑟槍向佔據高地目標暴露的敵人密集射擊,打得法軍狼狽不堪。地形又不熟,寸步難行。黃略、文車、志滿、平石等地各營義勇又趕到助戰。
此時,義勇、團丁加上武裝村民有千餘人,人人奮勇向前,激戰至下午六時,法軍大敗,狼狽上軍艦逃回海頭。東菊之戰,擊斃法軍官兵八人,傷七十餘人,我方僅傷九人,是抗法鬥爭中最大一次勝利。

湛江人民抗法鬥爭麻斜抗法鬥爭

1899年12月,法國人早已窺視時稱“廣州灣”的深水良港,強迫無能的晚清政府簽訂“租借協議”,強佔“廣州灣”。為了鞏固其轄權,法國人在租界內建立了兩個兵營。其中,在麻斜建立東營,在今霞山建立西營。 [4] 
當時,法國人以東營為主,建炮台,設海關,暴徵苛捐雜税,橫行霸道,無惡不作,麻斜人民恨之入骨,奮起反抗 [4]  ,農曆五月初四,麻斜青壯年一千多人聚集羅侯王廟誓師抗法,將羅侯王廟作為戰鬥的指揮中心,經過艱苦的戰鬥,最後終於取得勝利,迫使法軍撤出麻斜村莊,成功地捍衞了民族的尊嚴。 [2] 
1902年,麻斜再次發生轟轟烈烈的抗法鬥爭。廣州灣當局建樓房和花園,拆民房、挖祖墳、佔農田,激起村民義憤,麻斜人張魁開、張達賢、張達令、張羅理等人挺身而出,組織抗法隊伍,頑強地與法國侵略者作鬥爭,打死法兵兩名,打傷數十名,迫使法國當局停止施工並撤出麻斜駐地、 [3]  迫使法國人於1903年左右將政權機構轉移到坡頭。1912年又遭到坡頭人民的反抗,最後轉移到西營(今霞山)。 [4] 
麻斜市規劃圖,1900年 麻斜市規劃圖,1900年
張氏宗族世局麻斜,有張氏大宗、張氏始祖墓等宗族公產建築。張氏牢牢地控制着溝通吳川縣與遂溪縣的麻斜渡口和麻斜街上的羅侯王廟,可見張氏宗族之勢力。法當局在麻斜的城市規劃,與張氏宗族的利益直接衝突。從1900年的規劃圖可見,張氏宗族的生存空間全在建設範圍內,雙方在1902年發生了對峙衝突,法當局採取了退讓態度。
法國侵略者從踏足麻斜第一天起,就遭到了麻斜人民堅決的反抗和鬥爭。麻斜鄉民曾在羅侯王廟設立抗法指揮部,誓師抗敵,搗毀法軍修建的工事,迫使法國侵略者停止施工,大長民族誌氣。一座古廟,見證了這一段麻斜百姓合力抵禦外敵侵略,誓死保衞家園的歷史。 [5] 

湛江人民抗法鬥爭史實還原

法軍入侵廣洲灣史實還原
寸金紀念廣場雕塑 寸金紀念廣場雕塑
關於1898—1899年法帝國主義以武力威迫清政府租借廣洲灣(今湛江市),激起當地人民奮起抵抗,給法國侵略軍以迎頭痛擊一事,由於1957年2月上旬中國史學會廣州分會“1899年遂溪人民抗法鬥爭調查工作團”的疏忽,忽視了法軍首先入侵廣洲灣村坊的罪行,把廣洲灣人民對法軍入侵的抵抗史實遺忘了。被遺忘了的歷史必須恢復,廣洲灣人民首舉抗法義旗的史實必須還原。
歷史大背景
當時入侵廣州灣的法國兵。 當時入侵廣州灣的法國兵。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以後,以“三國干涉還遼”為契機,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這時正是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的時候。日本戰勝中國,大大刺激了西方帝國主義的胃口,瓜分中國已經成為他們的口頭禪。帝國主義的輿論掩飾不住他們對中國、中華民族的敵視、輕視和侮辱。他們開始把中國稱為“東亞病夫”,説這個國家“正躺在死亡之榻上”,一些帝國主義者公開提出“分配這個病夫的遺產問題”,要把“瓜分中華帝國”問題提上議事日程。
當時俄、德、法三國自恃“干涉還遼”有“功”,爭相要求清政府給予“回報”,而它們得到的每一個“回報”,又成為英國、美國、日本要求給予“補償”的藉口。於是列強為控制和瓜分中國展開激烈角逐。它們競相向清政府兜攬政治性貸款,攫取築路權、開礦權;它們強租土地,長期佔領,並且實行殖民統治;它們劃分勢力範圍,企圖瓜分中國。
廣州灣法國警察署舊址 廣州灣法國警察署舊址
從1897年底,列強在華掀起割地狂潮,它的起點是德國搶奪租借地膠州灣。所謂租借地,名義上是租借,實際上是搶奪,租借地的主權完全被帝國主義奪走。1897年冬天,德國以在山東鉅野教案中有兩名德國傳教士被殺為藉口,派遣遠東艦隊駛往膠州灣,佔領沿岸各地,並於1898年3月6日逼迫清政府簽訂《膠澳租借條約》,強行租借膠州灣和灣內各島嶼,租期99年。德國有權在山東修建膠濟鐵路,開採鐵路兩旁30公里以內的煤礦。緊隨德國之後,俄國將軍艦開進旅順口,要求租借旅大地區,李鴻章等接受俄國賄賂,於1898年3月27日與俄國簽訂《旅大租地條約》,5月7日又簽訂《續訂旅大租地條約》,旅順口、大連灣及附近水面和以北一段陸地被俄國“租借”,租期25年。法國要求保持“東方均勢”,於1898年4月9日要求清政府將廣洲灣作停船躉煤之所租與法國,租期99年。
英國也不甘落後,它看到法國要租借廣洲灣,便在1898年6月9日逼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上後來被稱作“新界”的地面和附近海灣,租期99年;看到俄國租借旅大,就在中俄簽訂《旅大租地條約》的第二天,英國駐華公使竇訥樂向總理衙門提出租借威海衞的要求,並於1898年7月1日逼迫清政府簽訂《訂租威海衞專約》,強行租借威海衞及其附近水面、島嶼,租期與俄國租借旅大相同。
從1898年3月6日到7月1日,不到100天的時間裏,德、俄、英、法四國就攫取了中國從北到南五處重要海灣港口——旅大威海衞膠州灣九龍、廣洲灣,建立租借地。在有關條約中,雖然規定租借地“自主之權,仍全歸中國”,但同時又規定,租借期內,中國不得治理,由租借國治理,這就在事實上把主權出賣給列強,而且列強不付分文租金。這些租借地在帝國主義侵華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帝國主義確立、保持和強化在華勢力範圍的軍事基地,又是他們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等全面侵略的新據點,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割據中國領土進行直接統治的殖民地。
日本侵略者進駐廣洲灣 日本侵略者進駐廣洲灣
與搶佔租借地同時,列強還公開在中國劃分各自的勢力範圍。劃分勢力範圍由法國開始。1897年3月法國強迫清政府同意“永不將海南島讓與任何他國”,這就意味着海南島是法國的勢力範圍。這個辦法很快為其他帝國主義所仿效。1898年2月清政府與英國互換照會,不將長江沿岸各省“讓與他國”。4月,清政府又與法國互換照會,不將越南鄰近各省即雲南、廣東、廣西“讓與他國”。英國又要求不將雲南、廣東“讓與他國”。日本看到德國據有山東,便要求清政府不將台灣對岸的福建“讓與他國”。英、德和英、俄還分別簽訂協議,實際上承認山東是德國勢力範圍,長城以北是俄國勢力範圍,長江流域是英國勢力範圍。
這時候美國正在與西班牙爭奪菲律賓,顧不上參加對華勢力範圍和租借地的爭奪。但是它表示既不放棄菲律賓,也不放棄中國。1899年9月、11月,美國先後向英、德、俄三國和法、日、意三國提出所謂在華“門户開放”的政策,表示美國承認各國在華的租借地和勢力範圍以及所取得的路礦權利,但要求各國對美國貨物開放權利,不實行差別待遇。1900年3月,美國宣佈它的主張為各國所接受。這表明各國在中國的爭奪在“門户開放”的政策下聯合起來了。“門户開放”政策實際上是帝國主義侵略、宰割中國的一種同盟。
法國入侵廣洲灣史實
法國軍艦“白雅特”號(資料圖片) 法國軍艦“白雅特”號(資料圖片)
廣洲灣是指廣東高州府吳川南三都田頭汛以南的一個村坊及其附近的港汊海面。
早在1701年7月,法國船“白瓦特(Bayard)號”由安非特里德船長帶領來到中國海面,遇颱風,停泊于廣洲灣避風,乘機登陸窺探,見地形重要,港灣優良,便探測水道,繪製地圖,返國時提交法國政府。法帝國主義早已有東侵的企圖,發現了廣洲灣這個地方之後,向東侵略的野心加速膨脹。
在19世紀末的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法國奪取廣洲灣的行動加快了: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
1898年3月11日,法國駐華公使館代辦呂班根據法國外交部長哈諾德的訓令向清朝總理衙門提出四項無理要求,其四為:南省海面(按:指廣東沿海海面)設立躉煤之所。
1898年4月9日,法國指定:“中國國家將廣州(注:此時的‘洲’已變成‘州’)灣作停船躉煤之所租與法國國家九十九年”。
1898年4月10日,清政府與法國互換照會,承認“同意租借廣州灣與法國,租期九十九年,租界四至另議”。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側面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側面
但中、法兩國政府尚未派員協商和簽訂租借條約,更沒有經雙方派員共同勘查和確定租借地界範圍,法國侵略者就迫不及待地於1898年4月22日,派海軍准將福德·杜基吐魯英艦長兼司令代表法國政府以接收廣洲灣為名,在法國遠東艦隊分隊司令吉戈特·德·拉·比道里愛爾中將的指揮下,悍然率領法國海軍“巴噶號”、“襲擊號”、“獅子號”等艦,載兵數百人,從安南(今越南)啓航駛過北部灣、瓊州海峽直航北上,從硇洲島東面撲來,以武力強佔廣洲灣。法國侵略者的這一暴行,有現存法國外交部外交文件第六七號為證:
海軍部長柏拿特(Besnard)上將致外交部長哈諾德先生(Hanotoux)函:
茲將鄙人頃收到遠東艦隊分隊司令吉戈特·德·拉·比道里愛爾(G·D·La BedoLLiere)海軍中將發來一電文之原文函送閣下閲覽。
柏拿特,一八九八年四月二十六日,巴黎
附:一八九八年四月二十六日發呈海軍部長電報
遠東艦隊總司令吉戈特·德·拉·比道里愛爾海軍中將呈海軍部長柏拿特海軍上將電:
我於——四月二十二日在廣州灣之東南南方位於雷州半島上(按:原文如此)的一個被放棄的炮台上升起法國國旗。
軍隊登陸時曾舉行慶祝儀式,巴斯葛號、襲擊號、獅子號在距離炮台六百公尺處排成行列拋錨,鳴放禮炮二十一響,鄰近村落居民來看熱鬧。
拉·比道里愛爾,一八九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廣西
法軍侵佔吳川縣南三都廣洲灣村坊後,不顧村民的強烈抗議,在老梁村紅坎嶺修兵營,建炮台,作為擴大佔領的橋頭堡,迅速向現霞山、赤坎區擴展侵略領地。這激起人民的義憤,之後爆發了吳川、遂溪人民所進行的震驚中外的抗法鬥爭。

湛江人民抗法鬥爭文物保護

據瞭解,湛江人民抗法鬥爭舊址包括遂溪人民抗法鬥爭上林寺誓師舊址、東嶺村抗法鬥爭集議地、南柳人民抗法誓師舊址、抗法鬥爭麻章營部舊址以及遂溪人民抗法團練總部舊址,湛江人民抗法鬥爭上林寺誓師處在抗法鬥爭中起着重要作用,並於1962年7月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1898年法國強租廣州灣後,為了擴大其租界範圍,派兵強佔海頭汛、麻斜、硇洲,又多次進攻黃略、麻章、平石等處,他們還到處放火燒村,搶劫羣眾財物,姦淫婦女,強拉民夫。海頭、南柳附近各村人民,不堪法國侵略者的殘虐,同年6至10月,以南柳為中心,團練自發奮起自衞抗法,先後3次圍攻法軍海頭兵營,並多次與來犯法國侵略軍展開激戰,給侵略者以沉重打擊。終於迫使法國侵略者縮小了廣州灣租界的範圍。
遂溪人民抗法鬥爭上林寺誓師舊址
位於湛江市霞山區海頭鄉南山村上林寺。原屬遂溪縣,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建,四合院寺院,有前、中、後殿總面積280.28平方米,旁有僧舍、客堂,前有空地。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法國強租廣州灣,藉機派兵在遂溪縣海頭汛登陸,擴大侵佔。7月11日,南山村和附近五六條村羣眾、士紳約800人,聚集在上林寺前,舉行誓師集會,“人如潮湧,聲似雷鳴,飲血立誓”,表示決心抵抗法國侵略,誓死守土保鄉。
1983年修葺前殿,1993年至1994年,重建後殿、功德堂、祖師堂和僧舍。現為佛教寺僧使用。
遂溪人民抗法團練總部舊址
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黃略鎮黃略村的王氏公祠,為三進四合院式建築。
法國強租廣州灣後,企圖擴大租界至遂溪萬年橋一帶,1899年,新任遂溪知縣李鍾珏順應民意,組織以農民為主體的團練義勇6個營共1500人,設總部於此,由在籍候補知縣馮紹琮為團總,訓練義勇,打製武器,抗法守土,在新埠、麻章、平石等處多次獲勝,在保衞黃略的戰鬥中,重創敵人。團練義勇先後犧牲130多人。
舊址1899年11月15日法軍攻入黃略村時,曾被法軍燒燬。後族人重新修建,現絕大部分於20世紀70年代被拆,僅存偏房一間及旗杆石座。
抗法鬥爭集議地——湖光鎮東嶺村靈岡廟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2張)
1898年(光緒24年),法國帝國主義者以“停船屯煤”為藉口,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南三島上的廣洲灣村,侵佔遂溪縣等地方,引起沿海各村百姓的奮力抵抗。1899年,法軍大舉入侵遂溪縣內地,欲佔領很大地方作為“租界”(包括當時屬於遂溪縣管轄的鋪仔圩和東嶺村在內),遂溪縣官李鍾珏便組織團練武裝六個營共1500人支持百姓武裝起義。當時,東嶺村和鋪仔圩屬於志滿營,東嶺村是抗法鬥爭一處集議地,為中心地點。面對強敵,東嶺村村民毫無畏懼,英勇戰鬥,並聯合鋪仔圩等各地羣眾、愛國紳士、抗法義勇共同抵抗外敵,同時經常秘密召集義士聚集在東嶺村靈岡廟內開會、議事,大夥們還藉助神靈,飲血盟誓,鼓舞士氣,並組織敢死隊(隊長陳振興,副隊長林鐘植、林鐘泉)在廟前和廟前廣場操練、誓師。後來,敢死隊又派義勇參加保衞黃略的新埠之戰和麻章之戰,狠狠打擊了法國侵略者。為了紀念湛江人民抗法鬥爭和東嶺村這段歷史,1999年9月,湛江市人民政府正式將東嶺村靈岡廟(於1998年重建)和廟前廣場批准命名為抗法鬥爭東嶺村集議地,並列為湛江市文物保護單位。湛江市博物館原館長、研究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阮應祺同志還專程到東嶺村參加“抗法鬥爭東嶺村集議地”的掛牌儀式。
南柳人民抗法誓師舊址
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海頭鄉南柳村的吳氏祖祠。1954年為支援國家鐵路建設,南柳全村搬遷現址,後經批准按原貌重建吳氏祖祠。祠坐西向東,為鋼筋混凝土仿木構件四合院建築,前後廳,左右廂房,中為天井,總面積768平方米。前置石獅1對,廊壁和廳房牆壁鑲嵌抗法鬥爭內容瓷壁畫4幅、福壽喜慶和歷史故事壁畫多幅。門懸“南柳人民抗法鬥爭紀念館”木匾,為省長劉田夫書。祠前建紀念石雕一座,為三角形平台尖塔式造型,底邊長17米、通高13.28米。主體造型以南柳抗法義旗、砍刀、藤牌組合,作三面體,一面為“南柳人民抗法紀念”題字;一面為“銘文”,記述南柳人民抗法鬥爭事蹟;一面刻犧牲的43名志士芳名。石雕平台三向各置複製鐵炮1門。四周砌仿竹疏欄圍牆,北有戲台,南有天后宮,榕蔭芳草,佈局清雅。
法國強租廣州灣,界務未定,竟出兵在遂溪縣海頭汛登陸,侵犯南柳。南柳人民首揭義旗,奮起反抗侵略,推舉青年農民吳邦澤為首領,集眾於南柳吳氏祖祠歃血誓師,並聯絡各村,組織義軍,攻打法軍兵營,多次予法國侵略軍以迎頭痛擊,鬥爭歷時半年,殲敵近百,志士壯烈犧牲43人。 [1] 
抗法鬥爭麻章營部舊址
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郊區麻章鎮麻章墟魚亭西街。原為武帝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同治元年重修。四合院式建築,抬梁擱檁硬山頂,前殿、拜亭、後殿各1座,通面寬19.35米、通進深24.10米,總面積466.3平方米。廟內現存同治元年、道光八年、光緒四年、光緒十三年碑刻各1方。1993年重建。
法國強租廣州灣後,縱兵深入,侵佔遂溪縣內地,遂溪縣愛國官紳和百姓組成團練義勇6營奮起抵抗。麻章營營部設於武帝廟,義勇250人在其他各營支持下多次打退了法國軍隊的入侵,尤以1898年11月5日“東菊”之戰最為激烈,以250之義勇,抗擊400法軍,以土製武器對抗新式槍炮,激戰終日,斃敵8人,傷敵五六十人,“抬槍勝洋槍”遠近傳頌。現舊址為1993年重建。 [1] 
寸金橋公園抗法鬥爭紀念雕像. 寸金橋公園抗法鬥爭紀念雕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