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朝錢幣

鎖定
首先在貨幣外流方面。清朝的貨幣在對外方面大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我國同國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正常交流,而使一部分錢幣很正常地流出到國外;另一種是由於外國的經濟侵略和掠奪而造成的錢幣流出國外,這是一種不正常的情況。
中文名
清朝錢幣
朝    代
清朝
定    義
貨幣
作    用
恢復社會生產,發展社會經濟

清朝錢幣清朝經濟

清朝錢幣經濟發展

我國清朝的封建統治得到鞏固後,立即採取措施,恢復社會生產,發展社會經濟。
首先是獎勵墾荒,發展農業生產。對有主荒地,由原主開墾,政府給優惠,三年不收税;對流民不論原籍本籍,編入保甲,開墾荒地,發給印信執照,永準為農,從而促進了全國農業生的恢復與發展。公元1662年(清聖祖康熙元年)統計,全國有耕地5493萬頃,到公元1685年,清聖祖康熙二十三年,全國耕地增長到607.9萬頃。直隸京畿、太湖、長江三角洲、鄱陽湖地區,都已成為主要產糧區。興修水利,同時治理黃河,公元1662~公元1676年,清康熙元年到康熙十四年的十多年間,黃河決口多達60餘次,到了公元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黃河兩岸被淹農田日漸復耕作,黃河下游水患大體摸清。後又修治了淮河和永定河。然後是開發礦業,發展生產,清朝對採礦業,實行獎勵政策,廣東羅定、海陽和陽山的鐵、鉛礦,廣西南丹、賀縣的錫礦,四川邛州、蒲江的鐵礦,湖南衡州、永州兩府的銅、鐵、錫、鉛以及貴州的水銀鉛礦,山東萊陽與陝西臨潼的銀礦,河南涉縣的銅礦等,都陸續得到開採。鼓勵發展手工業。清朝對發展手工業實行物暢其流,民便為要的寬鬆支持政策,從而促進了全國手工業的恢復與發展。鐵器鑄造業,大城市漢口有鐵行13家,蕪湖有鋼場數十家,山西陵川有鐵鋪12家。棉布染織業方面,在江蘇常熟、蘇州、廣東佛山等地的染坊、織布作坊都有可觀的數目。糧食加工業方面,全國在各個產米區都有較多的碾米作坊。製茶業方面,在全國各產茶區,都有加工製茶的作坊。其餘像製糖業、制瓷業、造紙業、木材加工業,全國各地都有很大的發展。
清朝時期商業繁榮,在東北主要發展土特產人蔘交易,在吉林、黑龍江新建城市8座,遼瀋地區新建城市15座;在長江以南,揚州、蘇州、南京、杭州、廣州、漢口等城市的工商業最為發達,除此之外,浙江的烏青鎮、濮院鎮、楓涇鎮,江蘇的平望鎮、震澤鎮、南翔鎮,江西的景德鎮,廣東的番禺、東莞,四川的成都、重慶等等大小城鎮,工商業都已相當興盛。舊城市的發展和新城市的興起,是清朝城市發展的兩大特點,當時天津已擁有70萬人口,廣州城內居民有90萬,珠江上的帆船經常有5000多隻。從商品銷售來看,全國茶葉銷量,公元1685~1725年,由15.8萬引,增加到49.6萬引,40年增長2倍;食鹽銷量,公元1653~1733年,收376.2萬引,增加到523.4萬引,80年間增長近40%;全國絲出口公元1741~1831年,由278擔,增加到8560擔,增加近30倍。在發展對外貿易方面,清朝的對外貿易規定是沿海廣東、福建、江南、浙江、山東與直隸省船隻可以自由貿易,在江南、福建、浙江、廣東四省設海關,管理來往船隻,徵收税銀,直隸、山東、江南、浙江、廣東各省,取消一切海禁,所以清朝的海外貿易發展非常迅速。

清朝錢幣貨幣流通

在正常交流方面通過陸路與鄰國的經濟往來,而使貨幣流出國外;一是西北邊貨幣流出到伊朗和阿富汗。撒馬爾汗和布哈拉是清朝與中亞各國貿易的中心。二是西南邊,貨幣流出到克什米爾、不丹、孟加拉、尼泊爾等國。這些國家出產的披巾、棉花、皮革、煙草、染料、珍珠、珊瑚、剪刀、眼鏡,換走了中國的一批又一批錢幣。三是南邊,貨幣流出到越南、暹羅、緬甸,這些國家的棉花、食鹽、羽毛、黑漆、銅砂、象牙、獸角,也換走了中國一批又一批錢幣。四是東北邊,貨幣流出到朝鮮,兩國之間一向“往來相善”,“或東或西,聽民所往”,清朝的錢幣也隨着商人流出國外。再就是通過海上貿易,貨幣流出到日本、朝鮮、琉球。公元1684年至1688年,清聖祖康熙年間,中國赴日商船迅速上升到194艘;清政府規定“內地商民船至朝鮮者,除原禁貨物外,聽其發賣回籍”;琉球到中國的船隻,最多到過5艘,運送來的多為海產。在南邊,貨幣流出到印度、緬甸。從中國港口出發的大商船隊,每年都到達印度西海岸的古裏,和緬甸南部的丹那沙林沿岸,貨幣流出到馬來半島;從馬來半島,北走可以到達暹羅、越南,南走可以到達蘇門答臘、爪哇,東走可以到達婆羅洲、菲律賓羣島,中國帆船開往新加坡的,最多一年達到250只,“中國帆船來臨的季節,新加坡的市場便大大活躍起來”。除此之外,清朝貨幣還流出到其他亞洲各國。

清朝錢幣白銀外流

以上都是正常的貿易往來和貨幣交流,而從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開始,就變成了非正常的外流。英帝國主義的經濟入侵,把大量鴉片輸入到中國,掠奪中國人民的財富。鴉片這種毒品輸入我國後,吸食者一天天增多,既在精神上使人們更加昏怠腐敗,又在經濟上使中國清朝對外貿易順差變為逆差,造成大量白銀貨幣外流,這種情況在嘉慶、道光年間最為嚴重。每年有三千多萬兩的白銀貨幣流出國外,這對清朝政府來説,也是一個嚴重的經濟負擔:公元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嘉慶帝在詔書中驚呼:“鴉片煙性最酷烈,食此者能驟長精神,恣其所欲,久之遂戕賊軀命,大為風俗人心之害”,要求今後“一有緝發,即當按律懲治,並將其煙物譭棄。”

清朝錢幣高利貸

清朝時期,社會上圍繞着貨幣大做“文章”;發放高利貸.就是圍繞貨幣所做的“文章”之一。而在清朝已經出現了早期銀行的各種形式,這些票號經營兑換業務,發放貸款等,貨幣成為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一個工具。
清代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方法是發放高利貸。據史書記載:公元1666年,清康熙五年,山西有一農民,向地主借了二兩九錢,摺合銅鑄制錢約4800多文,在還不起債的情況下,被迫到地主家當僱工,“以工抵債”,在地主家一共幹了三年半,抵折債務後,分文不剩。廣西有一農民,借地主高利貸白銀五兩四錢,但結局更慘,因無錢還債,這位農民和妻子二人只好到地主家“准折為奴”,但仍還不清債,積欠本息白銀變成五兩六錢,地主索債,強迫這位農民的弟弟和弟媳二人,到地主家“准折為奴”。除此之外,農業高利貸,還以“典當僱工”和“年限女婿”、“配以婢女”的僱工形式來剝削農民。印子錢是清朝時期高利貸中的一種形式,放債人以高利發放貸款,本息到期一起計算,借款人必須分次歸還,每次歸還都要在摺子上蓋一印記,所以人們就把它叫做“印子錢”。據《清史稿·張照傳》記載:“民間貸錢徵息,子母相權,謂之‘印子錢”。

清朝錢幣其他信息

民間匯兑業務的發展
在我國清朝,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民間資本的發展,經營貨幣這種特殊商品的單位機構,已經開始出現。而且他們經營着各種業務。
錢幣匯兑業務,這是今天各家銀行普遍辦理的一項主要業務。“匯兑”,在我國唐朝叫“飛錢”。在我國清朝,匯兑業務大權沒有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中,而是掌握在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散商及美國商人手中。從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檔案中看出,我國清朝時期的廣州,大約在18世紀6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辦理匯兑業務。到了18世紀70年代中期,在我國廣州和英國倫敦之間的匯兑業務,已經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在中國經營的主要業務;18世紀80年代初,英國東印度公司從我國廣州向英國倫敦開出的匯票,一年之中,達到110多萬兩,到了19世紀初,每年開出的匯票,增加到250萬兩左右。後來,美國商人也參加進來,在我國當時的廣州,也大力開辦匯兑業務;公元1831年~1832年,清宣宗道光十年到道光十一年,美國商人帶到我國廣州來的匯票達248萬元,公元1832年~1833年,清宣宗道光十一年到道光十二年,便猛增到447萬元,增加了一倍多。
貨幣放款業務,這種貸款業務,也是今天各家銀行重中之重的一項業務。這種放款業務,在我國清朝時期,它不是中國人向自己的中國商人放款,而是英國的商人向中國的商人放款,並向中國商人收取高額利息。據英國東印度公司檔案記載,英國商人大約在17世紀末就已經向中國商人放款。英國商人對中國商人放款,是為了鴉片走私,是為了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據史書記載,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9世紀初為了支持中國鴉片經紀人走私,經常給這些經紀人以小額的放款;英國商人對中國商人放款的利息非常高,一般的是年息18%—20%,最高的達到40%。公元1779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統計,中國行商累積拖欠英國商人借款380萬元,其中的本金只有180萬元,其餘200萬元,都是英國商人計算變利,用“息變本,本再生息”的辦法滾上去的。
貨幣承兑匯票業務,承兑匯票業務也是今天各家銀行都在辦理的一種業務。這種承兑匯票業務,是由付款商人開出匯票,交給收款商人,收款商人在規定的期限內,向付款商人指定的銀行或公司集團,領取現款,但付款商人必須在事先取得指定的銀行或公司集團“承兑”現款的“承諾”,指定的銀行或公司集團在對付款商人付出現款進行“承兑”、“承諾”之後,再向付款商人收取一定的“利息”:公元177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有中國商人,為了支付英國商人的貨款,就曾經請求英國東印度公司設在廣州的賬房,以向英國倫敦簽發“承兑匯票”的形式,給予借款。公元1817年清嘉慶二十二年,中國的另一個商人黎光遠,欲從印度購進棉花,但是沒有錢,只好請求英國東印度公司賬房,以向孟加拉簽發“承兑匯票”的形式,給予借款。
中國人辦貨幣匯兑業務是在公元1821年,清宣宗道光元年,晉商山西平遙人雷履寬開設了一家“日升昌票莊”,這是中國第一家專門經營匯兑業務的“票號”;它的前身,就是清朝嘉慶年間的“日升常顏料鋪”。而中國人辦銀行業務是在公元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在我國上海成立“錢業公司”,或者叫“錢莊”;“錢莊”就是銀行的初級階段。到了公元1845年,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英國人在我國香港和廣州設立了“麗如銀行分行”;公元1848年,清道光二十七年。這家銀行又在上海開辦了“東方銀行分行”。
官銀錢號是清朝初年朝廷官辦的一種金融機構,公元1662年—1735年期間,也就是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間搞起來的,起初叫“官錢局”、“官錢鋪”。當時主要是兑換銀錢,調節錢價和傾熔銀鋌,後來慢慢擴展到經營貨幣兑換,代理省庫,從事存款、放款、匯兑、貼現、購買生金銀等業務。
票號是清代經營貨幣匯兑業務的信用機構,當時,有的人管它叫“票莊”、“匯號”、“匯兑莊”。公元1821年之後,也就是清宣宗道光初年,山西平遙縣日升昌顏料莊,改名後組建日升昌票莊,這可能是清朝時全國最早的一家票號。第一家票號搞起來之後,在山西的平遙、祁縣、太谷縣,又有不少商人集資開設票號,從此,票號這個行業,變成了山西人的獨佔,所以人們又統稱之為山西票號。票號有獨資的,也有合夥出資的,資本金從幾萬兩到二三十萬兩不等:票號行業一般存儲在總號,各大城市再設分號,但不另給資本金。山西票號業務活動的中心在北方,但南方也有。當時山西票號的總號有30多家,在各省設立的分號有許多家,後來,在日本東京、還有新加坡,都設有分號。我國清朝的票號,信譽很高,內部管理嚴格,嚴守秘密,所以不少貴族、官僚都願意把自己的私蓄錢,存放在票號裏;票號也發放貸款,主要對象是錢莊、典當、富商,對沒有資金實力的一般商人則不發放貸款。
錢莊是我國清朝辦理貨幣存放、匯兑的一種信用機構。它是從經營銀、錢兑換業務的錢攤慢慢發展起來的。長江流域和東南各大城市,都叫“錢莊”;北京、天津、瀋陽、濟南、鄭州等 地,叫“銀號”、“錢鋪”;徐州、漢口、重慶、成都也有叫“錢莊”的,也有叫“銀號”的。在鴉片戰爭前,錢莊可以簽發“莊票”,上海商人在購買豆、麥、棉花、棉布時,用“莊票”支付貨款,“莊票”可以收劃銀錢,實際在市場上和貨幣一樣,起到了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作用。

清朝錢幣錢幣鑄行

清朝錢幣後金時期

清朝自從努爾哈赤稱國號為金於東北,至清朝最後一個皇帝宣統帝溥儀退位,共有295年。
早期滿族長居在東北長白山地區,世代以畜牧漁獵為生,並與當地從事農耕的漢人相處融洽,這時努爾哈赤以祖上十三副遣甲起兵,通過不斷的兼併爭鬥,勢力遂漸強大,終於統一了滿族各個部落,並於明朝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國號金,史稱後金,建元天命,稱天命汗。並鑄行錢幣,共有滿文,漢文兩種,滿文錢面文譯作“天命汗錢”,此錢依老滿文寫成,讀法由穿左讀起,至穿右,再上下讀。方孔圓錢型,仿明小平錢,銅色赤暗,鑄工較劣。漢文錢“天命通寶”與“天命汗錢”同時開鑄,錢文直讀,錢背無文,書法較差。由於當時滿人多不用錢,得到錢後,大多用作裝飾品,佩戴於衣帽之上,袍襟之前,據説可避刀槍,以至後代鑄錢時,分發給士兵佩帶,直到順治,康熙時仍有這種情況。後金天命十一年(明天啓六年,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子愛新覺羅·皇太極在其他幾位貝勒的公推下於九月登上汗位,改元天聰元年鑄行滿文錢“天聰汗錢”,依老滿文寫法,背文仿明“天啓通寶”大錢,在背穿上或穿左鑄滿文“十”字,穿右書一兩。有粗字,細字二種,此錢傳世不多,較為罕見,而其中以細字者最少,為極罕見品。當時滿清所管轄的滿蒙部落,大都不用錢,而是以畜牧多少計算財富的,市場上也以物易物,有錢也視同玩物。使用錢的大都是從華北一帶移居到關外的漢族農民,也是以耕地為生的,用錢也不迫切。努爾哈赤父子戰領遼東後,這些漢人被滿族貴族歸為佃農或成為奴役,錢的使用更無關輕重。其實迫切需要錢的是商人,但他們人數上不多,經營上也不受滿人重視,所以“天命”“天聰”兩代鑄錢,政治上的作用要遠大於經濟上的需要,所以數量少,流傳不廣,是正常的。

清朝錢幣入關後

公元1644年,清軍攻入關內,清愛新覺羅·福臨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順治,成為清世祖。在北京設鑄錢局鑄錢,於工部、户部開設寶源局、寶泉局,後隨着天下統一,在各地開錢局,並鑄“順冶通寶”。在清軍剛入關時,允許明錢流通,但不久即嚴禁使用明錢及其它古錢,獨行清錢。順治年間對制錢成分有明確規定,即銅七成,白鉛(鋅)三成,為合金,稱之為“黃銅”,一千銅錢稱為一串,年鑄一萬二千串稱為一卯即每開一期的額定數稱為“正卯”,正卯以後凡有加鑄數稱為“加卯”。順治錢制形式未能統一,按照背文可分為五種,也就是在錢幣界享有盛譽的“順治五式”。
一是仿明朝錢式,面文“順治通寶”,皆為光背無文。採用這種形式,主要是適應關內羣眾的需要,也便於新舊錢之間的兑換。
二是仿會昌開元錢制,錢背文紀地紀局。如“户”“工”為寶泉、寶源泉兩局所鑄。其它有“臨、宣、延、原、西、同、荊、河、昌、寧、浙、東、福、陽、襄、江、薊、廣、陝、雲”等。錢重一錢二分。順治八年錢重改為一錢二分五釐。清朝初期制錢重量不斷變化,順治通寶錢漢字錢的大小輕重差異較大。有的錢局開鑄時間短,開鑄不久即停鑄,所以有的記局記地錢數量很少,其中“延”、“宣”、“薊”,存世甚少,極為罕見。
三是權錢錢也叫一釐式錢,即在背面除有局名外,穿左邊鑄有“一釐”二字,比前一種少了“延、西、荊、襄、雲、五局”,“一釐”是指權銀,一文銅錢折銀一釐,一千文銅錢值銀一兩,此錢從順治十年時鑄行,到十七年停鑄。各局所鑄不盡相同,大小輕重有變化。
四是滿文錢,面文為“順治通寶”漢文,背文則用新滿文,穿左右滿文為“寶泉”或寶源,規定每錢重一錢二分順治十四年因停外省鑄錢,因此僅在北京鑄行。
五是滿漢文錢,面文“順治通寶”漢文,背文紀局名改為穿左為滿文錢局名,穿右為漢文錢局名,順治十七年,户部商議決定重開各省錢局,除寶泉、寶源兩局所鑄制錢仍為滿文錢局外,其它各省錢局所鑄錢背文都為滿漢文錢,共有十二局:即“臨、寧、原、宣、同、江、東、河、薊、昌、浙、陝。”此種錢式製作較好。鑄量最多,存世也較多。
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清世祖去世,康熙帝繼位。只保留户部寶泉局和江南省江寧局鑄“康熙通寶”制錢,其餘各局停鑄。後於康熙六年各省恢復鑄行,此後又相繼停鑄行。康熙通寶錢鑄行時間長達六十年,鑄量較多,但版本較簡單,北京寶源,寶泉兩局沿“順治通寶”滿文錢式,背文滿文,其它各地錢局所鑄,背文滿漢文局名各一字,民間為方便記憶把這錢錢局名串成了一首詩“同福臨同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台桂陝雲漳”此外還有“鞏”、“西”兩種,但數量不多,要收集全不易。康熙通寶錢有大小兩種,重量也有變化,起初每文重一錢四分,康熙二十三年減為一錢,四十一年時又改回一錢四分,並規定每千文兑銀一兩。同時推出一種輕錢,每文重七分,千文兑銀七錢。促使銅錢重量不斷變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要維持一個銅錢兑換一兩白銀的規定,此規定創於元朝,經明朝,民間已習慣,到了清初時,因為每年白銀輸入量增加,銀價下降,同時銅產量浙減,而銅價不斷上漲,錢價因此增高,一般老百姓的收入因錢價上漲而相對減少,購買力同時下降,生活成為問題。政府也因為這些原因要竭力平抑錢價,使老百姓的購買力提高,解決生活問題,使社會穩定。二是對付私鑄,順治康熙兩朝,因內戰不斷,銅的生產運輸都成問題,民間缺銅,供不應求,銷錢為器是有利可圖的,政府雖一再規定嚴禁,但因有利誘,仍有鋌而走險之人,每年毀於私鑄的數以萬計,影響很壞,而私鑄情況就更嚴重了。清政府雖用嚴刑厲法對之,但仍未收到好的效果。於是政府一方面嚴令二品以下官員不得私藏銅器,各寺廟不得鑄造銅像及法器,同時增加錢的重量,使私商無利可圖。又鑄造輕錢,使老百姓方便週轉流通。到了康熙中後期,雖然表面上太平盛世,但因為人口增長加速,生產增加則有限,物價無法降低,農民一年的收入,只能免強温飽而已,但凡遇到天災人禍,便難以維持,康熙帝本人也因此常自嘲:“康則康矣,熙則未必”,生產上不能增加,社會財富便不能增加,僅僅依靠平抑物價等手段不能使國民收入增加,而當時的清政府只能做到這一點,只能用增加減少錢的重量以抵制私鑄。
“康熙通寶”滿文錢式中有十二地支套錢,為福建省造,現存世有“子、醜、寅、巳、未、申、酉、戌”八種。此外康熙通寶錢中有一種異品,後人稱為“羅漢錢”。此錢比通常的“康熙通寶”略小,為京師寶泉局造,此錢“熙”字有異筆,錢銅色金黃,鑄作精良。關於此錢傳説很多,一是説因為康熙年間西部邊境發生叛亂,朝廷派大將年羹堯前去平定。因軍響難以為繼,正一籌莫展時,有一寺院僧侶主動獻出寺內所有銅器和十八尊金身羅漢以作鑄錢用。年大將軍因此感動,命鑄錢時故意留了點“小秘密”,以便日後回收重塑佛像,但事情泄露,也就無法回收了。另一説是在康熙六十大壽時,户部寶泉局用金羅漢鑄錢,並將這種錢放在寺廟羅漢的腹內充做佛贓,在皇帝壽辰時分贈給各級官員以作紀念,等等。康熙在位六十一年,貨幣發行量很大,所以“康熙通寶”傳世較多。
康熙於公元1722年去世,清世宗雍正即位。雍正帝即位後,仍以杜絕私鑄,平抑物價入手,防止白銀外流,實行銅錢緊縮政策。於雍正元年鑄行“雍正通寶”,沿康熙四十一年制,錢重一錢四分,力求精美標準,大小分二類,大錢與“康熙通寶”大錢相仿,小錢直徑2.4釐米,當時全國共有二十多個錢局,都是康熙時局,雍正規定一省只設一個錢局,於四年時,改山西局為寶晉局,山東局為寶濟局,台灣省局為寶台局等等。九年時又在江南增設了江寧寶安局,在西南分別設立了四川寶川局,貴州寶黔局,湖北寶武局等,又停撤了臨、清、宣府、薊、同、等局,一省一局的政策最終得以實現,私鑄情況也有減少,後來西北戰事擴大,西南邊鑄也發生叛亂,戰事頻起,雍正十一年時,再次實行銅錢減重,變為每文一錢二分,後清朝百餘年制錢重量要求沒有變化。順治通寶錢背文格式,一律按照前朝寶泉、寶源泉錢式,背文穿左為滿文“寶”字,穿右為滿文錢局名,其中“川、桂、陝、福、台”等,極少見到。由於雍正帝錢法嚴謹,私鑄較少,所以雍正通寶制錢上都邊闊字正,形態工整。
雍正帝於雍正十七年死於熱河行宮,清高宗即位,改元乾隆。鑄行“乾隆通寶”要求仍重一錢二分,該錢書法鑄工都比雍正時更為精美。最初清政府仍繼續執行通貨緊縮的政策。錢局較雍正時有所增減,首先在乾隆四年,停了寶河、寶鞏、寶濟三局,於乾隆五年時開寶福局,七年開寶桂局,十年開寶直局。乾隆朝以前的制錢不加錫,以銅、鉛、鋅配製,稱之為“黃錢”,在乾隆五年規定在鑄錢銅料之中加百分之二的錫,稱為“青錢”。官方説是為杜絕私錢,實則無異於減重。“乾隆通寶”版式很多,錢文方面京局的多用宋體寶浙局多用楷書,寶陝、寶順兩局用隸書,但大多數地方錢局用宋體。乾隆四十年時,私鑄情況日盛,各省官員出現盜鑄,政府對此無計可施,加上雲南銅產量逐年遞減,導致銅價飛漲,鑄錢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清政府繼而又採取了通貨緊縮政策,先後停鑄了寶直、大理、廣西、臨安等局,同時鼓勵商人從海外進口銅材。但是這些措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私鑄雖有所減少,但官錢不見增加,民間交易缺錢,就出現了使用古錢的現象。到了乾隆五十年後,又相繼開了寶直等局,同時放寬了鑄錢的標準,所以導致乾隆後期制錢的質量參差不齊,大不如初的情況。此外在乾隆朝時期在新疆出了“乾隆通寶”紅錢,是以新疆產銅為原料,在新疆地區鑄行的,此後各朝均有鑄行。
公元1796年,高宗讓位,仁宗登基,改元嘉慶,嘉慶年間,清政府允許百姓使用白銀,並且再次整頓錢制,增加鑄造量,鑄行“嘉慶通寶”,最初所鑄力求工整美觀,錢重一錢二分,面文仍用宋體,背文為滿文局名。但有背文於穿左用草書,穿左用楷書,有“福、壽、康、寧、桂”也有穿右為滿文“寶”字,穿右為楷書“福、壽、康、寧”連在一起為一種吉語,是錢局為吉慶所鑄之錢,也叫“吉語錢”,參與流通。在嘉慶年間,由於政府開支加大,官爐偷工減料,各地方錢局所鑄制錢質量下降,造成有的文字不清,錢重減輕,錢體減小,錢質低劣,等等,民間把這種制錢稱為“局私錢”以至到嘉慶末年,朝廷對此束手無策,下旨允許缺銅的錢局自行停鑄,如要繼續出錢,必須足重一錢二分,否則罪其省府。因此各省紛紛停鑄。市面上的銅錢有所減少,使得物價也跟着下跌了。
從順治到嘉慶是清朝的盛世期,社會生產較穩定,在錢制上是明朝的延續,在發行制度上較前朝更加健全一些,所有皆為小平錢,有利於流通。
公元1802 年,清宣宗繼位,改元道光,鑄行“道光通寶”,錢制沿乾隆,嘉慶成例,道光年間,因為鴉片的非法輸入日漸嚴重,白銀外流加大,日甚一日,銀價上漲,以往千銀兑白銀一兩的情況不能維持了,道光二十五年御史劉良駒奏稱:“京中紋銀每兩易制錢幾及兩千文,外省則每兩易制錢二千二三百文不等。”銀貴錢賤,銅錢購買力下降,政府是賠本鑄錢。西南各省錢局不斷減重,由一錢兩分,減為七八分,民間私鑄錢更是減輕到三四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爆發,銀價暴漲,各省錢局發生嚴重虧損,紛紛停鑄。到道光末年,只剩下京師兩局,寶雲、寶浙等幾局出錢,寶川、寶直、寶黔仍屬私鑄,是地方官員與錢局人員勾結鑄造。因而“道光通寶”制錢大小輕重不一,比較正規的在2.2釐米左右,輕小的就不一了,且相當普遍。
道光三十年,清宣宗去世,文宗即位,第二年改元咸豐,户部準命各錢局鑄“咸豐通寶”制錢。三年推出“咸豐元寶”及“咸豐重寶”大錢,咸豐錢幣版本極多,有近千種。(詳見咸豐錢幣)
清文宗於咸豐十一年七月死於熱河,清穆宗繼位,改元祺祥,鑄有“祺祥通寶”、“祺祥重寶”而後改元為同治,於同治元年開鑄“同治通寶”制錢,面文仿宋,楷書都有,各地所鑄之錢參差不齊,輕重不一。
“祺祥”年號定於咸豐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廢於同年十月五日,短短六十九天,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短命年號。而祺祥錢也因此而鑄行時間短促,尚未流通,就被廢行了,因而傳世甚少,極難見到。祺祥錢分“祺祥通寶”和“祺祥重寶”,僅有寶泉局、寶源局、寶雲局、寶蘇局有鑄。“祺祥通寶”徑約2.7釐米,重一錢二分,面文楷書,順讀。“祺祥”重寶“徑約3.5釐米,重七錢四分,為當十錢,此錢做工較精整美觀,因存世較少為收藏者重視。
同治錢因鑄錢虧損等原因,鑄行很不正常,時鑄時停,現常見約有寶泉、寶源、寶蘇、寶浙、寶鞏、寶昌、寶川、寶桂、寶直、寶雲、寶東等局錢,其餘皆少見或僅見樣錢。同治年間僅鑄行了當十以下大錢,開鑄的錢局有:寶源、寶泉、寶雲、寶鞏和新疆阿克蘇等局,大小輕重也不一,新疆局及寶鞏局曾鑄有當五錢,新疆寶伊局有當四錢。同治時期本就鑄錢不多,民間又普遍使用白銀,而且外國機制銀元的輸入頗多,且成色制度均有保證,使用頗方便,故而銅錢的使用也就日見減少了。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穆宗去世,慈禧太后迎立自己的胞妹(醇親王福晉)的兒子入繼為帝,改元光緒,先後鑄行過“光緒元寶”和“元緒重寶”,“光緒通寶”,通寶制錢鑄於公元1875-1908年之間,錢重從開始的一錢逐步減至八分,最後減至六分,該錢書法為楷書,此外寶福局也鑄過篆文錢,光緒通寶錢背文為滿文記局名,也有星月紋,字有寶河、寶真、寶津、寶雲、寶黔等,還有銘“千字文”者(即背穿上各見“千字文”中一字,為宇、宙、日、月、往來等字)。另外在戊子年(公元1888年)出過一種背穿左為“戊子”右為“河”字的戊子錢。光緒十五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從英國購買的機器製造我國曆史上第一批機制幣,不再為方孔圓錢形狀了,此後相繼在各省推廣實行,遂步取代了“方孔圓錢”。
光緒帝於三十四年十月,(公元1908年)去世,此前一天慈禧太后去世,醇親王之子溥儀繼位,改元宣統,為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皇帝,宣統年間,全國各省幾乎都已停鑄制錢,僅寶泉局鑄過一種重一錢的“宣統通寶”小平錢,數量也不多,分為大小兩種,新疆地區有“宣統通寶”紅錢,以及寶廣、寶福兩局出過機制幣。寶泉局所出的大錢直徑在2.4釐米,小樣錢直徑1.8釐米,因為溥儀登基時只有3歲,加上錢也不大,因此民間把此錢稱為“小宣統”、“小宣統”面文書法為楷書,背文為滿文局名。“宣統通寶”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王朝的最後一位帝王鑄行的最後一種方孔圓錢。方孔圓錢的鑄行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鑄行“半兩錢”到“宣統通寶”結束,經歷了兩千年的歲月,是我國乃至世界鑄幣史上的一個奇蹟。

清朝錢幣滿文釋讀

本分滿文史料如圖:
清代錢幣滿文釋讀 清代錢幣滿文釋讀
清代錢幣滿文釋讀 清代錢幣滿文釋讀

清朝錢幣清朝錢局

清入關後,首先在工部和户部設立寶源和寶泉兩個中央造幣廠,這兩個造幣廠鑄造了清代歷朝錢幣。 隨後在各地又建立了一些地方造幣廠,大量鑄造銅錢。有清一代先後在各省設立的造幣廠:直隸有宣府錢局、密鎮錢局、薊鎮錢局、寶直局、寶德局。山西有大同局、寶晉局、陽和錢局。奉天有盛京錢局、寶奉局。吉林有寶吉局。江蘇有江寧府局(寶寧、寶安局)、寶蘇局。浙江有寶浙局。福建有寶福局、漳州局。江西有寶昌局。山東有臨清鎮局、寶濟局(寶東局)、萊州局。河南有寶河蜀:湖北有寶武局、荊州府局、襄陽錢局,鄖陽錢局。湖南有常德府局、寶南局。廣東有寶廣局、肇慶府局。廣西有寶桂局。四川有寶川局、寧遠府局。貴州有寶黔局(貴陽府局)、畢節縣局、大定府局。雲南有寶雲局、大理府局、祿豐縣局、蒙自縣局、臨安府局、沾益州局、東川府局、廣西州局、東川府新局、順寧府局、永昌府局、曲靖府局、楚雄錢局、廣南錢局、寧台廠錢局、文山縣局。西藏有寶藏局。陝西有延綏錢局、寶陝局。甘肅有鞏昌府局、寶鞏局、寧夏府局。新疆有葉爾羌局、阿克蘇局、烏什局、庫車局、喀什噶爾局、寶迪局、寶伊局。***有寶台局。只不過這些造幣廠時鑄時停,大多沒有連續鑄造。
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鑄行了滿文天命漢錢和漢文天命通寶錢,清太宗皇太極於天聰元年(公元1627年)鑄行滿文天聰汗之錢,背有滿文“十、一兩”,錢文漢譯為天聰通寶。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福臨定鼎燕京,户部設寶泉局,工部設寶源局,鑄行順治通寶錢。順治二年,各省陸續奏請開鑄。 在順治年間,地方錢局常有變化,根據順治通寶錢的變化,錢幣學界稱其為順治五式。第一式是光背,少量有背星紋。第二式是背面一個漢文局名,計有户(户部寶泉局)、工(工部寶源局)、臨、宣、延、原、西、同、荊、河、昌、寧、浙、東、福、陽、襄、薊、雲等。第三式是順治十年鑄行一釐錢,背文有局名漢字和一釐,共計有17種:户、工、陝、臨、宣、薊、原、同、河、昌、寧、江、浙、東、福、陽、雲。這式錢中一釐是指準銀一釐。順治十四年,各省鑄爐一概停鑄,僅留寶泉局、寶源局,錢背為滿文:寶泉、寶源,這是第四式。順治十七年,恢復各省鑄錢,背文用滿、漢文局名,僅寶泉局、寶源局仍用滿文,這為第五式。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寶泉局、寶源局鑄康熙通寶錢,背滿文局名。康熙六年,恢復各省、鎮錢局,規定背滿漢文局名,共有22種,其中12種與順治第五式相同,其餘為福(福建)、蘇(蘇州)、南(湖南)、廣(廣東)、台(台灣)、桂(廣西)、雲(雲南)、漳(漳州)、鞏(鞏昌)、西(山西),寶泉局鑄有一種康熙通寶錢,熙字少一豎,通字走旁為單點,俗稱羅漢錢。康熙元年,規定輕重如舊制,康熙二十三年改每文重一錢,康熙四十一年改每文重一錢四分。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鑄行雍正通寶錢。背滿文局名,有寶泉、寶源、浙(浙江)、武(湖北)、河(河南)、昌(江西)、雲(雲南)、蘇(江蘇)、南(湖南)、安(安徽)、黔(貴州)、鞏(甘肅)、濟(山東)、晉(山西)、台(台灣)、川(四川)、陝(陝西)、福(福建)、廣(廣東)、桂(廣西)。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鑄行乾隆通寶錢。除寶河局、寶鞏局外,其餘局保留,背均鑄滿文,又新增8局,計有直(直隸)、伊(伊犁)、葉爾奇木、葉爾羌、阿克蘇、烏什、庫車、和田。 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鑄行嘉慶通寶錢,計有19局,背鑄滿文局名,計有泉、源、直、晉、蘇、昌、福、浙、武、南、陝、川、廣、桂、雲、黔、伊、阿克蘇、東(雲南東川府局)。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鑄行道光通寶錢,背文局名也為19局。 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因財政困難,鑄行大量的大錢和鐵錢、鉛錢。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穆宗即位,改年號為祺祥,鑄有祺祥通寶錢,這年十月改年號為同治,故祺祥錢未大量鑄行。同治元年(1862年),鑄行同治通寶錢,背鑄滿文局名。 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鑄光緒重寶當十錢,光緒十三年鑄行光緒元寶小平錢。 宣統年間(公元1909-1911年)鑄行宣統通寶錢,鑄地有寶泉局、雲南東川府、庫車、烏什等。
清承明制,仍稱本朝所鑄銅錢為銅錢,順治年間始定錢法。清廷和地方設局鑄造銅錢,錢式在順治末年以後固定正面漢字錢文,背面滿文紀局。咸豐年間為籌措軍餉,清廷改鑄各式不足值的大錢,地方省局競相仿鑄,面值大小,輕重多不相同,制錢越於衰微,最後為機制幣所逐漸取代。

清朝錢幣市場價格

天命汗錢滿文小平光背40元
天命通寶楷書小平光背80元,明萬曆四十四十年我國東北地區女真族頭領努爾哈赤,改後金為大清,建元天命,其間鑄天命通寶,面文為老滿文、漢文兩種,滿文錢,面文左右上下序讀,光背無文,小平錢徑2.7--2.8釐米,重5.46。4克,外郭不規整,赤銅,為女真族第一代貸幣,距創有文字僅50餘年。漢文錢,面文真書,直讀光背,錢徑2.6釐米,重4.6--6克,傳世漢文錢少於滿文錢,然較順治以下諸錢為少。
天命通寶篆書折十背滿文15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光背5元。順治元年鑄。1644年李自克攻入北京,崇禎自縊煤山,清兵乘明亂入關,適逢吳三桂請兵書來,遂至山海關,敗李自成於一片石,李敗回北京,即皇帝位,第二天撤兵回陝,九月
祖回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撤兵回陝,九月世祖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鑄順治通寶,
文楷書直讀,按背文分為五式,一式仿明錢,光背,徑2.4釐米,重3.6克,二式漢字錢仿會昌開元,鑄
各於穿上下左右。計22字,工户同福臨東江宣原陝薊昌西河寧廣浙荊延陽雲襄。徑2.5--2.6釐米,重3.8
--4.5克,三式權銀一釐錢,穿左一釐,穿右鑄局名。工户同福臨東江宣原陝薊昌西河寧廣浙之十七字,
徑2.6釐米,重4.4克,五式為滿漢文錢:臨寧原同宣江東河薊浙陝昌十二局,徑2.8釐米,重4—5克。二
式未見西廣,一釐米同福江較少。另有合背錢,仿明制記重,記值當十大錢,徑4.8釐米,重20克以上。
順治錢奠定了有清一代錢幣基礎,為嗣後各代所沿襲。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二”6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户”8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一”4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户”4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工”1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工”1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同”7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浙”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福”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陽”7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左“延”4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延”25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延”45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南”5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宣”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宣”15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寧”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昌”6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東”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荊”8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荊”2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河”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同一釐”6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東”上下“一釐”13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東一釐”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福一釐”2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户一釐”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工一釐”8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江一釐”2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原一釐”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宣一釐”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薊一釐”3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浙一釐”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河一釐”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昌一釐”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陽一釐”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十二種監局4元
順治通寶楷書大樣背上“福”5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5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二雕母背“原”20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5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羅漢錢10元,聖祖康熙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記局,分滿文,滿漢文二種,滿文錢仿順治四式,背寶泉、寶源二局,滿漢文錢仿順治五式,穿左為滿文寶,穿右為漢文記局名;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台桂陝雲漳。尚有鞏西二字,徑2.5--2.7釐米,重3.8--5.6克。另有少數背星、月紋及合背錢,記地支錢。當十大錢徑4.7釐米,傳世以背鞏,西,當十大錢罕見,背大字廣,南,面文雙點通背東者亦少見。記地支錢更罕。.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十四種監局3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小“台”4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大“台”15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西”3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鞏”2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漳”1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桂”2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南”3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廣”1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大清”8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南”星月4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子”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醜”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寅”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巳”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干支“福”250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寶源局雕母12000元。世宗雍正年間鑄,胤禎得隆科多,羹堯之助,以謀取得帝位。雍正通寶面文楷書,直讀,背穿左為滿文寶字,穿右滿文記局,泉源浙武河昌雲蘇南安黥鞏濟晉台川。雍
錢按順治四式,形態工整,規格統一。在清代諸錢中居少而精地位,一般徑2.6--2.8釐米,重3.6--4.5克。存世尚有寶黔折二大錢,徑3.1釐米,甚罕見,合背錢亦稀少。.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寶泉局雕母1500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3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安局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晉局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濟局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川局8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南局180元
雍正通寶楷書折二背寶黔局200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1元。高宗乾隆元年始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文沿雍正滿文穿左為寶,穿右為鑄局名,新疆紅錢穿左滿文,穿右為維吾爾文。計有泉源直蘇昌浙福武南川濟晉陝鞏安雲黔台伊,庫車,葉爾羌,葉爾奇木,阿克蘇,烏汁,喀會,和田。幣材多用黃銅、青銅、新疆用紅銅,一般徑2.2--2.5釐米,重2.4--4.8克,分大樣,小樣,少數錢背有星、漢字,又有記年,記值,合背,吉語等錢。傳世以雕母珍貴。...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上“福”25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右“福”22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阿克蘇局5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450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合背15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陝局雕母800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母錢1500元
乾隆通寶楷書折十背寶鞏局5000元
乾隆通寶楷書特大型背寶泉局38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10元。仁宗嘉慶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穿左為寶,穿右為鑄局名;泉源直蘇昌浙福武南川晉陝鞏雲東黔,伊,阿克蘇,幣材含鉛錫各半,故錢質灰暗脆弱,一般徑2.2---2.6釐米,重2--4克,少數錢可見星月紋,另有吉語錢,如福康壽寧,天下太平等。此時的大清朝已是日薄西山。傳世元珍稀品。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桂”5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桂”10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直局4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蘇局寬緣100元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5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雕母6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6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十背寶川局3500元
道光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10元。宣宗道光年間鑄。形制同嘉慶錢,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名:泉源直蘇南昌武川浙福晉陝廣桂雲東黔,伊犁,阿克蘇,庫車,寶新。道光錢製作粗糙,大小不一,輕
重懸殊,一般徑2.2--2.4釐米,重2.5--3.6克,清廷由於入不敷出,新疆阿克蘇,庫車,寶新三局始鑄
值析五,當十錢,亦是清錢虛值錢之始。傳世幾無稀罕之品。...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壹分”3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十八年”2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阿克蘇局精鑄500元
道光通寶楷書折三背阿克蘇局1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蘇局雕母8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5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4500元
咸豐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鐵母2000元。文宗咸豐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滿漢文記局,漢文記值,記重,種類繁多,小平錢稱通寶,當四,五,八十,五十,稱重寶,當八十,百,二百,五百,千稱元寶,其時軍費大增,國庫空虛,使物價飛漲,貨幣嚴重貶值。小平錢徑2.2---2.6釐米,重2.4---4.2克。同是重寶錢,當五十大者徑6釐米,重80克,小者徑4.6釐米,重30克,當百元寶錢更是盡出洋相,重者296克,輕者36克,形制極其混亂。咸豐錢品類浩繁,僅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達917種,鑄局有:泉源直薊福陝昌河德晉雲東武桂浙濟台蘇鞏川黔南廣,伊犁,迪化,葉爾羌,庫車,阿克蘇,喀會,傳世以小平雕母,寶福局計值,計重錢少見,新疆寶迪局當八十為珍品。.
咸豐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4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當五”戴書6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大樣背“伍文”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拾文”8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拾文”2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鐵線珍寶背“當十”2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雕母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局3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星月“當五十”5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泉“當百”3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泉“當百”星月8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當百”雕母10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局“當五百”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特大型背寶泉局“當千”9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當五”2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五”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5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源局“當百”40元
咸豐元寶楷書大型背寶源局“當五百”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大型背寶源局“當千”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1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直局“當五十”6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直局“當百”8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當五”6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當十”8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薊局“當十”7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薊局“當五十”28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薊局“當百”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濟局“當十”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濟局“當五十”1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濟局“當百”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德局“當十”4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德局“五十”2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德局“當五十”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德局“當百”2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陝局“當十”1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陝十”2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陝局“五百”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特大型背寶陝局“當千”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鞏局“當十”8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鞏局“五十”35元
咸豐重寶楷書大型背寶鞏局“當百”5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鞏局“五百”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鞏局“當千”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河局“當五百”4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河局“當千”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浙局“當三十”2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浙局“當二十”1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浙局“當四十”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大型背寶浙局“五十”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浙局當頭“百”20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浙當十”5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浙四十”5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五十”2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特大型背“浙當百”7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當頭十”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大清背寶福局“一十”2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二十”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桂局“五十”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昌局“五十”2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安局“當五十”2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雲局“當五十”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迪局“當八”1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迪局“當十”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迪局“當五十”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伊局“當五十”24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伊局“當四”28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3800元。穆宗祺祥年間鑄。其時穆宗初登帝位,由載垣,肅順八大臣輔佐政,改元祺祥,並鑄祺祥通寶,重寶錢。未久慈禧攝政即改元同治,祺祥錢未及通行。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計局,小平徑2.5---2.8釐米,重寶當十錢徑35釐米,重12.5克上下。又有合背錢,祺祥錢傳世均甚少。...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28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蘇局200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雲局10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型背寶鞏局350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35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68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鞏局“當十”35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2元,穆宗同治年間鑄。因咸豐大錢造成混亂,平錢用途日減,致使許多省局停鑄,此錢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計有:泉源直蘇昌浙福濟雲廣桂鞏川東武台陝南晉黔,伊犁,阿克蘇,此錢銅差質輕,一般徑2.2--2.5釐米,重2--3.6克,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發現一枚背滿漢文,寶東錢,徑2.5釐米,重5.5克,以輔西氏古錢大辭典,套子錢20品描圖之缺,重寶面文同小平錢,背有計值者,徑2.3--3.8釐米,重6--12克,傳世當十個別局較少見。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雲局“八”15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7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部頒各局樣錢7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新十”8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阿無蘇局“當五”5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1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部頒各局樣錢120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背寶伊局“當四”2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三背寶鞏局“當五”800元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泉局雕母” 7000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金”、“宇”8元。德宗光緒年間鑄。通寶面文多為楷書,少數局亦有篆書,背滿文記局名,漢文年叫記年錢。計有:泉源蘇直浙昌福武南晉陝川廣桂雲黔津沽漳河吉寧東奉新,伊犁,庫車,阿克蘇。另有背記值,星月紋及合背錢,一般徑2--2.4釐米,重1.8--3克。廣東,福建,天津,吉林有機制錢,山西寶晉局鑄大通寶錢徑4.8釐米,重24.2克,吉語錢等。重寶面文較通寶錢清秀工整,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名,漢文記值,傳世以雕母為珍品,貴州發現一枚通寶當百小錢,徑2.4釐米,重2.73克,試問此錢何以流通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日”、“往”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來”、“列”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宙”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下“村”1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蘇”精品18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白銅背上“福”1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桂”25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星月2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5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部頒各局樣錢80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雕母65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蘇局“當五”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十”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十”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五部頒各局“當十”12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機制14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庫平廣一錢”25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官板四分”6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直局機制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奉天紫銅機制幣180元
天子萬年楷書折五背江南局機制幣5000元
一統大清楷書折五背江南局機制幣300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泉局7元。清末代皇帝宣統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泉源福廣,小平錢徑1.2---2.4CM,當十徑2.5--3.7CM,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發現庫車當十錢,寶新當十錢新疆紅錢,為宣統通寶增加新品,徑2.2CM,重3.6克傳世較多。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2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鞏局機制1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福局機制25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雕母寶泉局6500元
天國通寶楷書折五背“通寶”30000元。太平天國於癸好三年佔領南京時鼓鑄的折十大錢,面文“天國”楷書直讀,背文“通寶”橫讀,徑3.75CM,穿0.95CM重27克,通寶者,表示太平天國通用之寶,因此錢為過渡性錢幣,發行時間十分短暫,後改稱“聖寶”“通寶”錢銷燬改鑄聖寶錢,故流傳至今,亦極罕見,發現地區僅限南京附近。..
天國通寶楷書折五背“聖寶”23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宋體背“聖寶”200元,太平天國鑄。洪秀全於咸豐三年定都南京,並正式鑄行太平天國錢,幣材金,銀,鉛鐵俱有,然以銅幣為主,形制分小平錢徑1.9釐米,重2.2克,折五錢徑2.85釐米,當十徑3.8---4.2釐米,當五十徑4.8--5.2釐米,錢文多為宋體字,次為楷書,國字方框內從王,名稱不一,有太平天國,天國,背文有通寶,聖寶,初期與後期相比,差別很大,實與國力有關,大花錢徑33.5釐米,重達4500克,太平天國錢因其製作精美,廣受喜愛,傳世以面文:太平天國,背文聖寶者最為常見。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宋體背“聖寶”6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十宋體背“聖寶”11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十宋體背“聖寶”17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二背“聖寶”12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背“聖寶”5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二十背“聖寶”65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背“太平”15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背“聖寶”25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大樣背“聖寶”母錢7000元
太平天國隸書小平大樣背“天國”220元
太平天國隸書小平背“聖寶”2000元
太平天國楷書特大型背“聖寶”70000元
平靖通寶楷書小平背右“中”1000元,清晚其天地會鑄幣,三合會首領李文茂攻佔廣西和柳州,自稱平靖王,並鑄平靖勝寶錢,面文楷書直讀,形制較通寶欠佳,背文按各軍番號鑄前營,後營,左營,右營,中營及御林軍,長勝軍七種文字,徑2.7釐米,重7--11克,此錢類似錢牌,以表明持有者所在單位。次年李文茂戰敗身亡。所鑄不多,傳世難得一見。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長勝軍”38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前營”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後營”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中營”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左營”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右營”1200元
太平通寶楷書小平背月“明”300元,上海小刀會咸豐四年鑄,面文隸書,直讀,背日、月、或穿下明字,日、月相合乃一明字,以示反清復明之目標,徑2.4釐米,重3.2--4.5克,小刀會之太平通寶鑄行僅一年,故傳世不豐。
太平通寶楷書小平背“文”500元
天朝通寶楷書小平背“永”600元。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背穿上銘一永字或穿下永字,經2.3---2.4CM,重4克上下。傳世少見。
皇帝通寶楷書小平小樣背“浙”400元,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背穿上聖,穿右聖,又有背滿文寶漢文浙錢,徑2.4CM,重5克。背滿文者為混在清錢中攜帶,以避清軍耳目。傳世較多。
皇帝通寶楷書小平背“聖”2000元
開元通寶楷書小平背“武”1500元,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開元較通寶大,背穿銘一武字,或穿上,或背右,徑2.3---2.5cm,傳世難得一見。
嗣統通寶楷書小平光背1000元,咸豐十年天地會系統,貴州張保山起義軍鑄幣,他自託大明後裔,號秦王,建元嗣統。面文拙補楷書,直讀,光背無文,徑2.3--2.5CM,重4.5--7克傳世不多。屬罕見品。.
明道通寶楷書小平背“天”1500元,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楷書混厚拙補,直讀,背穿上天字,徑約2.5cm,傳世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