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直隸

(明清兩代跨省行政區劃)

鎖定
直隸,簡稱“直”,明清兩代跨省行政區劃。
所謂“直隸”地區,在古代往往特指天子腳下的心腹之地。“直隸”二字最早見於宋朝,宋朝以州領縣,其直屬京師者被稱為“直隸”。
明稱直隸於京師的地區為直隸。自永樂初建都北京(今北京市)後,又稱直隸北京的地區為北直隸,簡稱北直,相當今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直隸南京的地區為南直隸,簡稱南直,相當今江蘇、安徽兩省。清初以南直隸為江南省,北直隸為直隸省,轄境依舊。雍正乾隆以後逐漸熱河都統署皇陵地區,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以南,遼寧大淩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內蒙古奈曼庫倫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設置州縣,劃屬直隸,轄境日擴。1914年割長城以北改屬熱河、察哈爾兩特別區城。1928年,直隸地區大部改稱河北省。 [1] 
中文名
直隸
外文名
Zhili
別    名
直隸省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華北
地理位置
華北平原
下轄地區
順天府順德府保定府大名府正定府
政府駐地
保定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方    言
北京官話冀魯官話東北官話晉語
所處年代
明朝清朝、中華民國(1928年以前)
簡    稱

直隸歷史沿革

直隸,就是直接隸屬的意思。在明、清時期,“直隸”一詞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地名,代表着京師周邊府、州、縣等地,在明代更是直接隸屬於中央朝廷的一大片區域。清廷入關不久,直接成立直隸地區,成為現今北京郊區縣、河北、天津等地的一個統稱。明顯不同於“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名之處在於,“直隸”並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地名,而是一種以“官稱”代替地名的稱法,它是明、清時期中央對地方實行行政統轄的一部分,是一種行政制度
因為最為靠近京師,使得該地對於京師的安全關係重大,所以明、清統治者們歷來極為重視,以期將此區域牢牢掌控在手心,生怕稍有閃失便對京畿重地構成不利。
明朝時期稱直接隸屬於京師的地區為直隸,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後改稱京師,永樂初年復改南京。在今南京市),以應天府等府為直隸。永樂十八年移都北京(今北京市)後,又稱直隸於北京的地區為北直隸,簡稱北直,相當於今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直隸於南京的地區被稱為南直隸,簡稱南直,相當於今江蘇、安徽、上海兩省一市。清朝初年以南直隸改稱江南省,北直隸改稱直隸省,轄境依舊。雍正、乾隆以後,逐漸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張家口市北部、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木倫河以南、遼寧大淩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內蒙古自治區奈曼庫倫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設置州、縣,劃歸直隸省,轄境逐漸擴大。1914年劃長城以北改屬熱河察哈爾兩個特別區域。1928年改省名為河北省。
清史稿》卷一一六《職官志三》載:“順治五年,置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駐大名。十五年,改為直隸巡撫。十七年,徙真定。”這是“直隸巡撫”的第一次出現。順治十五年(1658)為直隸建省之始,大名府為直隸省第一個行政中心。
順治十七年(1660)直隸巡撫移駐真定,真定成為直隸省的第二個行政中心。
順治十八年(1661),設直隸總督,駐大名府苗澄為總督。
清康熙八年(1669),直隸巡撫移駐保定府

直隸明代的南北直隸

明初立國,太祖朱元璋先是沿襲元代舊制,於中央朝廷設立中書省,各地方分別設立行中書省,行中書省下又設立府與州縣來層層統轄地方。然不久之後,太祖即下令“乃盡革行中書省,置十三布政使司,分領天下府州縣及羈縻諸司”,從此在中央革除中書省,廢除丞相,而設立六部分別處理國政機要,又改行中書省為浙江等十三布政使司。自後明代中央朝廷為統轄地方,基本上都是遵照“中央朝廷———布政使司(行省)———府———州縣”的四級行政統轄制度。其中有州跨過府這一級,直接隸屬於布政使司(行省)的,則稱之為直隸州,同理,明代的南北直隸地區中的各府州縣,則跨越布政使司(行省)這一級,直接由中央朝廷來管理,直隸六部,簡稱之為直隸,以期牢靠掌握京師或京都相關區域,保證京城的安全。
終明之世,為直隸者二:曰京師,曰南京。南京以應天府為首,統府十四,直隸州四,屬州十七,縣九十有七。直隸南京六部的十四府分別是:應天府、鳳陽府廬州府淮安府揚州府蘇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鎮江府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太平府、安慶府北直隸順天府為首,共有府八,直隸州二、屬州十七、縣一百一十六。直隸中央朝廷即六部的八府分別是:順天府、永平府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延慶州保安州
明代有兩個直隸是因為明代成祖於永樂年間遷都之後,一直實行兩京制度,分別是京師(北京)與南京。明太祖洪武元年八月建南京,罷行中書省,以應天等府直隸中書省。十一年正月改南京為京師。十三年正月罷中書省,以應天府所領直隸六部。永樂元年正月再次改稱之為南京。成祖朱棣時期,成祖以北平為其龍興之地,登基後不久就開始實施其遷都計劃。《明史地理志》記載成祖於“永樂元年正月建北京於順天府,稱為行在”,與南京應天府遙相對應。永樂元年“二月罷北平布政使司,以所領直隸北京行部;罷北平都指揮使司,以所領直隸北京留守後軍都督府。十九年正月改北京為京師。罷北京留守行後軍都督府,直隸後軍都督府,罷北京行部,直隸六部”。永樂十九年正月初一,成祖詔令以北京為京師。雖然成祖之後的明仁宗洪熙年間又將北京改稱行在,並延續至正統六年,直到明英宗正統年間再次定北京為京師,兩京直隸地區卻沒有變化,仍因其地理位置不同被稱之為北直隸、南直隸

直隸清代的直隸

在地理區劃上,明代以京師統領直隸,直隸歸屬京師。清代則不同,統治者將直隸地區劃分為省,以便於統轄管理。《清史稿地理志中記載:“直隸:禹貢冀、兗二州之域。明為北京,置北平布政使司、萬全都指揮使司。清順治初,定鼎京師,為直隸省”。順治元年,世祖定鼎建都,以順天府為首的府州縣,及宣府鎮直隸京師。康熙三十二年改宣府鎮為宣化府,雍正元年改真定府為正定府。二年,升正定府之定、冀、晉、趙、深五州為直隸州。三年升天津衞為直隸州,升河間府之滄州為直隸州,九年昇天津州為府,以滄州為屬州,十一年於熱河建承德州,十二年晉州仍屬正定府,升保定府之易州為直隸州,以山西之廣昌縣來屬。乾隆七年,於熱河改設同知,裁承德州,八年,升順天府之遵化州為直隸州,四十三年,升熱河廷為承德府,凡府十一,直隸州六。自後清代直隸所轄府及直隸州分別是:順天府、保定府、永平府、河間府、天津府、正定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宣化府、承德府、遵化州、易州、冀州、趙州、深州、定州
在行政統轄上,清代也不同於明代的管理。清代初期,清廷於直隸一地的官員設置比較繁雜,以區區一省之域,不僅設有總督,還設置有順天、保定、宣府等數位巡撫,“清順治初……(直隸)置總督一,曰宣大。駐山西大同,轄宣府。順治十三年裁。巡撫三:曰順天,駐遵化,轄順天、永平二府。康熙初裁。曰保定,駐真定,轄保定、真定、順德、廣平、大名、河間六府。順治十六年裁。曰宣府。駐宣府鎮,轄延慶、保安二州。順治八年裁。五年,置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駐大名。十六年,改為直隸巡撫。明年移駐真定。康熙八年,復移駐保定。

直隸行政區劃

直隸天津府

天津縣(如今的天津市大沽鎮,府、知同駐)
鹽山縣(今河北省鹽山縣)
青縣(今河北省青縣)
慶雲縣(今山東省慶雲縣)
南皮縣(今河北省南皮縣)
靜海縣(如今的天津市靜海區
滄州(今河北省滄州市)

直隸順天府

倚郭[府東偏]。
宛平縣
倚郭[府西偏]。西南有盧溝巡司,西偏北有王平口巡司,西北沿河口城西南有石港口、齊家莊巡司。
元為固安州[無倚郭]。洪武元年末(1369)降為固安縣,仍屬北平府
元為東安州[無倚郭]。洪武元年末(1369)降為東安縣,仍屬北平府;三年(1370)徙治縣東二十六里。
香河縣
元屬漷州。洪武十年(1377)省入漷州;十三年(1380)復置香河縣,直屬北平府。

直隸保定府

雄 縣:元為雄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歸信縣入州;七年(1374)降州為雄縣,仍屬保定府。
容城縣:元屬雄州。洪武七年(1374)省入雄縣,十三年(1380)復置容城縣,直屬保定府;景泰二年(1451)自拒馬河南徙治拒馬河北。
唐 縣:西北恆山東麓有嶽嶺口巡司;又有倒馬關巡司,後遷縣西為橫河口巡司;西北有周家鋪、軍城鋪二巡司。
慶都縣:
博野縣:洪武元年(1368)徙今治(舊治後屬蠡縣),並改屬祁州,六年(1373)復直屬保定府。縣境有永安鎮巡司,東南有鐵燈盞巡檢司
蠡 縣:元為蠡州[無倚郭]屬真定路。洪武二年(1369)改屬保定府,八年(1375)降為蠡縣,仍屬保定府。
完 縣:元為完州[無倚郭]。洪武二年(1369)降為完縣,仍屬保定府。
遂 縣:元遂州[無倚郭]。洪武元年(1368)降為遂縣,仍屬保定府,八年(1375)省入安肅縣。

直隸通州

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潞縣入州。東南有張家灣巡司,西南有弘仁橋巡司。
三河縣
西有泥窪鋪巡司,後遷縣西夏店鋪。
武清縣
元屬漷州。洪武十二年(1379)改屬通州。東北有河西務巡司,東南有直沽、楊村巡司。
漷 縣
元為漷州[無倚郭]。洪武十四年(1381)降為漷縣,改屬通州。
寶坻縣
元直屬大都路。洪武十年(1377)改屬通州。東南有蘆台巡司。

直隸霸州

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益津縣入州。東南有苑家口巡司。
保定縣:洪武七年(1374)省入霸州,十三年(1380)復置保定縣,仍屬霸州。

直隸涿州

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范陽縣入州。
房山縣
北有磁家務巡司。

直隸昌平州

元為昌平縣。景泰二年(1451)自縣西白浮圖城徙治永安城(長陵衞),正德元年(1506)升為昌平州,三年末(1509)復降為昌平縣,仍屬北平府,九年(1514)復升為昌平州。
順義縣
元為順州,洪武元年末(1369)降為順義縣,仍屬北平府;正德元年(1506)改屬昌平州,三年末(1509)復直屬順天府,九年(1514)復改屬昌平州。
①懷柔縣:元末置懷柔縣為順州倚郭。洪武元年(1368)省入順州;同年末(1369)析密雲、昌平二縣另置懷柔縣,直屬北平府;正德元年(1506)改屬昌平州,三年末(1509)復直屬順天府,九年(1514)復改屬昌平州。
②密雲縣:元為檀州,元末置密雲縣為倚郭。洪武元年(1368)省密雲縣入州,同年末(1369)降州為密雲縣,仍屬北平府;正德元年(1506)改屬昌平州,三年末(1509)復直屬順天府,九年(1514)復改屬昌平州。

直隸薊州

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漁陽縣入州。
遵化縣:
平谷縣
洪武十年(1377)省入三河縣,十三年(1380)復置平谷縣,仍屬薊州。保定府:元為保定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保定府,同年屬河南分省,二年(1369)改屬行省。
清苑縣
倚郭。滿城縣南偏西有方順橋巡司,嘉靖十三年遷本縣南為張登巡司。
滿城縣
洪武十年(1377)省入慶都縣,十三年(1380)復置滿城縣,仍屬保定府。
安肅縣
元為安肅州[無倚郭]。洪武二年(1369)降為安肅縣,仍屬保定府。
元屬易州。洪武六年(1373)直屬保定府。南偏西有河陽巡司,後遷縣西南固城鎮
元屬雄州。洪武元年(1368)改屬北平府,六年(1373)改屬保定府。西南有巨河鎮巡司。

直隸祁州

祁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蒲陰縣入州。
束鹿縣:天啓二年(1622)自縣北故城徙今治。南偏西有百尺口巡司(兼屬寧晉縣)。

直隸安州

安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葛城縣入州,七年(1374)降州為安縣,仍屬保定府,十三年(1380)復升為安州
高陽縣:洪武三年(1370)自縣東故城徙今治;六年(1373)直屬保定府,尋改屬蠡州,八年(1375)省入蠡縣,十三年(1380)復置高陽縣,復改屬安州。
新安縣:元直屬保定路。洪武七年(1374)省入安縣,十三年(1375)復置新安縣,改屬安州。

直隸易州

易 州:洪武元年末(1369)省倚郭易縣入州。縣境有安座嶺巡司,西有金陂鎮巡司,西偏南有五回嶺巡司,西偏北有奇峯口、塔崖口巡司。
淶水縣:北有乾河口巡司,西北有黃兒莊巡司。

直隸河間府

河間府:元為河間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河間府,同年屬河南分省,二年(1369)改屬行省。
河間縣:倚郭。東偏南有景和鎮巡司。
獻 縣:元為獻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樂壽縣入州,八年(1375)降州為獻縣。東南有單家橋巡司。
阜城縣:元屬景州。洪武七年(1374)直屬河間府。
任丘縣:元屬莫州。洪武七年(1374)直屬河間府。
交河縣:元屬獻州。洪武八年(1375)直屬河間府,十年(1377)省入獻縣,十三年(1380)復置交河縣,仍屬河間府。東偏北有泊頭鎮巡司。
青 縣:元為清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會川縣入州,八年(1375)降州為清縣,直屬河間府,同年更名青縣
興濟縣:元屬清州。洪武元年(1368)省,十三年(1380)復置縣,仍屬河間府。
靜海縣:元為靖海縣屬清州。洪武元年(1368)更名靜海縣,八年(1375)改屬北平府,十年(1737)改屬河間府。
景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蓨縣入州。東有安陵巡司,西有宋門巡司。
東光縣:洪武七年(1374)省入阜城縣,十三年(1580)復置東光縣,仍屬景州。

直隸滄州

滄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清池縣入州,二年(1369)自縣東南徙治長蘆。北有長蘆巡司。
慶雲縣:元為(西)無棣縣。洪武六年(1373)更名慶雲縣。
莫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莫亭縣入州,七年(1374)省莫州入任丘縣。

直隸正定府

真定府:元為真定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真定府,同年屬河南分省,二年(1369)改屬行省。
真定縣:倚郭。
井陘縣:元屬廣平路威州。洪武二年(1369)改屬真定府。
靈壽縣:西北有義頭鎮巡司,後遷縣西北慈峪鎮
藁城縣:
欒城縣:洪武初年自縣北故城徙今治。
無極縣:元屬中山府。洪武元年(1368)省入中山府,四年(1371)復置無極縣,仍屬定州,七年(1374)直屬真定府。
平山縣:西有十八盤、下口村巡司。
行唐縣:元屬真定路。洪武二年(1369)改屬定州,正統十三年(1448)復直屬真定府。西北有兩嶺口巡檢司。

直隸定州

定 州:元中山府。洪武二年(1369)降為定州,三年(1370)省倚郭安喜縣入州。北偏東有清風店巡司。
新樂縣:
曲陽縣:元屬保定路。洪武二年(1369)改屬定州。

直隸冀州

冀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信都縣入州。
南宮縣:成化十六年(1480)自縣西北故城徙治飛鳳岡。東南有董家廟堡巡司。
晉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鼓城縣入州。

直隸趙州

趙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平棘縣入州。
隆平縣:洪武六年(1373)省入柏鄉縣,十三年(1380)復置隆平縣,仍屬趙州。
贊皇縣:西北有黃沙嶺巡司。
寧晉縣:東北有百尺口巡司(在束鹿縣境)。
深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靜安縣入州,永樂十年(1412)自縣南故城徙治吳家莊。東南有傅家池巡司,後廢。
衡水縣:永樂十三年(1415)自縣西南故城徙治范家疃。

直隸順德府

順德府:元為順德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順德府,同年屬河南分省,二年(1369)改屬行省。
邢台縣:倚郭。西偏北有西王社巡司。
沙河縣:弘治四年(1491)自沙壅徙治西山小屯,十八年(1505)復徙舊治。
南和縣:
任 縣:
廣宗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平鄉、鉅鹿二縣,十三年(1380)復置廣宗縣,仍屬順德府。

直隸廣平府

廣平府:元為廣平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廣平府,同年屬河南分省,二年(1369)改屬行省。
永年縣:倚郭。西北有臨洺鎮巡司。
成安縣:元屬磁州。洪武元年(1368)廢,四年(1371)復置成安縣,直屬廣平府。
威 縣:元威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洺水縣入州,並降州為威縣,仍屬廣平府。
邯鄲縣:元屬磁州。洪武元年(1368)直屬廣平府。
清河縣:元屬大名路。洪武六年(1373)改屬廣平府。

直隸大名府

大名府:元為大名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大名府,同年屬河南分省,二年(1369)改屬行省;三十一年(1398)徙治府東八里。
元城縣:倚郭。洪武三十一年(1398)隨府徙治府東八里。東北有小灘鎮巡司。
大名縣:元倚郭。洪武十年(1377)省入魏縣,十五年(1382)復置大名縣,仍為倚郭,三十一年(1398)隨府徙治府東八里,永樂九年(1411)徙舊治,去倚郭名目。
魏 縣:洪武三年(1370)自縣西徙治五姓店。
清豐縣:元屬開州。洪武七年(1374)直屬大名府。
內黃縣:元屬滑州。洪武七年(1374)直屬大名府。西北有回龍廟巡司。
濬 縣:元為濬州[無倚郭]。洪武二年(1369)降為濬縣,仍屬大名府,並自浮丘山之西徙治浮丘山東北平坡,嘉靖二十九年(1550)徙治浮丘山巔。西南有新鎮巡司。
滑 縣:元為滑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白馬縣入州;七年(1374)降州為滑縣,仍屬大名府。東南有老岸鎮巡司。

直隸開州

開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濮陽縣入州。
長垣縣:洪武二年(1369)自縣東北徙治古蒲城。東南有永豐裏巡司駐永豐裏,後遷縣東南竹林,再遷縣東南為大岡巡司。
東明縣:洪武元年(1368)徙治縣西東明集,十年(1373)省入長垣縣,弘治三年(1490)於東明集東十五里復置東明縣,仍屬大名府;萬曆年間復改屬開州。南有杜勝集巡司。

直隸永平府

永平府:元為永平路。洪武元年(1368)屬山東行省,二年(1369)改置平灤府,同年改屬行省;四年(1371)更名永平府。
盧龍縣:倚郭。
遷安縣:
撫寧縣:洪武六年末(1374)自陽河西徙治陽河東,十三年(1380)徙治兔耳山東。

直隸灤州

灤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義豐縣入州。萬曆四十三年遷樂亭縣西南新橋海口巡司為榛子鎮巡司,駐本州西偏北。
樂亭縣:

直隸延慶州

延慶州:元為龍慶州[無倚郭]屬大都路。洪武元年(1368)改屬永平路,三年(1370)復改屬北平府,後廢;永樂十二年(1414)於隆慶衞置隆慶直隸州,直屬六部;隆慶元年(1567)更名延慶直隸州。
永寧縣:永樂十二年(1414)於永寧衞城置永寧縣,來屬延慶州。

直隸保安州

保安州:元[無倚郭]屬上都路順寧府,洪武四年(1371)廢,並廢倚郭永興縣;永樂十三年(1415)於保安衞城復置保安直隸州,直屬六部;景泰二年(1451)自涿鹿山下徙治東北雷家站,三年(1452)析山西蔚州柴溝堡來屬。

直隸衞所

後軍都督府屬北直隸在外衞所:洪武二年(1369)置燕山衞,三年末(1371)升置燕山都衞,治北平府,八年(1375)改置北平都司,建文年間增置河北都司,永樂元年(1403)俱廢,所屬衞所直屬後軍都督府。
真定衞:洪武三年(1370)置真定衞於真定府
定州衞:建文四年(1402)置定州衞於定州。
永平衞:洪武三年(1370)置永平衞於永平府。
山海衞:洪武十四年(1381)置山海衞於撫寧縣東山海關。
撫寧衞:永樂三年(1405)置撫寧衞於撫寧縣北。
盧龍衞:永樂四年(1406)置盧龍衞於永平府。
薊州衞:洪武四年(1371)置薊州衞於薊州。
遵化衞:洪武十一年(1378)置遵化衞於遵化縣。
密雲中衞:洪武四年(1371)置密雲衞於密雲縣,三十年(1397)更名密雲中衞。
密雲後衞:洪武十一年(1378)置密雲守禦千户所(古北口千户所)於密雲縣東北古北口,三十年(1397)升置密雲後衞。
武清衞:永樂四年(1406)置武清衞於武清縣
涿鹿衞:明初置寧國衞,屬河南都司;永樂七年(1409)更名涿鹿衞,徙治涿州,直屬後軍都督府。
涿鹿左衞:永樂七年(1409)置涿鹿左衞於涿州。
涿鹿中衞:永樂十七年(1419)置涿鹿中衞於涿州。
天津衞永樂二年末(1405)置天津衞於靜海縣直沽
天津左衞:永樂二年末(1405)置天津左衞於靜海縣北直沽。
天津右衞③:洪武初年置青州右衞于山東青州府,屬山東都司;永樂四年(1406)更名天津右衞,徙治靜海縣北直沽,
直屬後軍都督府。
河間衞:永樂十年(1412)置河間衞於河間府
通州左衞:永樂年間置通州左衞於通州。
通州右衞:永樂年間置通州右衞於通州。
延慶衞:初置居庸關守禦千户所於延慶州東南居庸關,建文四年(1402)升置隆慶衞,隆慶元年(1567)更名延慶衞。
神武中衞:建文二年(1400)置神武中衞於通州。
神武右衞:宣德五年(1430)置神武右衞於真定府。
忠義中衞:永樂元年(1403)置忠義中衞於遵化縣。
東勝左衞:元為東勝州[無倚郭]屬大同路。洪武四年(1371)廢。
並置東勝衞;二十五年(1392)分置東勝左、東勝右、東勝中、東勝前、東勝後五衞,屬山西行都司,二十六年(1393)東勝中、前、後三衞廢;永樂元年(1403)徙東勝左衞治永平府,直屬後軍都督府。同年置東勝中、東勝前、東勝後三守禦千户所於懷仁縣等處,正統三年(1438)復廢。
東勝右衞:洪武二十五年(1393)分東勝衞置東勝右衞於東勝城,屬山西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徙治遵化縣,直屬後軍都督府。
鎮朔衞: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鎮朔衞于山西白羊城,屬山西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徙治薊州,改屬北平都司。
定邊衞: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定邊衞于山西靜邊城,屬山西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徙治通州,改屬北平都司。
開平中屯衞: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開平中屯衞於沙峪,屬北平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徙治真定府,直屬後軍都督府,尋徙治灤州西故石城縣
大同中屯衞:建文四年(1402)置大同中屯衞,永樂初年徙治河間府。
瀋陽中屯衞:洪武三十一年(1398)置瀋陽中屯衞於遼東瀋陽城,屬遼東都司,建文年間廢;洪武三十五年(1402)復置瀋陽中屯衞於河間府,改屬北平都司,後直屬後軍都督府。
興州左屯衞:洪武四年(1371)置興中左屯衞於興州城西南,屬北平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徙治玉田縣東南,直屬後軍都督府。
興州右屯衞:洪武四年(1371)置興州右屯衞於興州城,屬北平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徙治遷安縣,直屬後軍都督府。
興州中屯衞:元為興州[無倚郭]屬上都路。洪武三年(1370)改屬北平府,五年(1372)廢。
洪武四年(1371)置興州中屯衞,屬北平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徙治良鄉縣,直屬後軍都督府。
興州前屯衞:洪武四年(1371)置興州前屯衞於興州城,屬北平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徙治豐潤縣,直屬後軍都督府。
興州後屯衞:洪武四年(1371)置興州後屯衞於興州城,屬北平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徙治三河縣,直屬後軍都督府。
德州衞(在山東):洪武九年(1376)置德州守禦千户所於德州,二十三年(1390)升置德州衞,屬山東都司,後改屬後軍都督府。
德州左衞(在山東):永樂五年(1407)置德州左衞於德州。
寧山衞(在山西):明初置寧山衞於澤州附近,屬河南都司,後改屬後軍都督府。
興州中護衞:[待考],永樂年間廢。
梁城千户所:永樂六年(1408)置梁城守禦千户所於寶坻縣東南。
潮河千户所:弘治十七年(1504)置潮河守禦千户所於密雲縣東北潮河關。
渤海千户所:弘治年間置渤海守禦千户所於昌平縣東北黃花鎮萬曆元年(1573)徙治懷柔縣慕田峪,四年(1576)復徙故治。
滄州千户所:成化十八年(1474)置滄州守禦千户所於滄州。
倒馬關千户所:景泰元年(1450)置倒馬關守禦千户所於唐縣西北倒馬關。
白洋口千户所:景泰元年(1450)置白洋口守禦千户所於昌平縣西。
鎮邊城千户所:正德十年(1515)置鎮邊城守禦千户所於昌平州西鎮邊城。
寬河千户所: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寬河守禦千户所於寬城,屬北平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徙治遵化縣,直屬後軍都督府。
順德千户所:明末置順德守禦千户所於順德府。
沿河口千户所:明末置沿河口守禦千户所於宛平縣西沿河城。
武定千户所(在山東):洪武元年(1368)置樂安守禦千户所於棣州,屬山東都司,宣德元年(1426)更名武定守禦千户所,改屬後軍都督府。
萬全都司:元直屬中書省。宣德五年(1430)置萬全都指揮使司,治宣府左衞
宣府左衞:倚郭。元為順寧府,屬上都路。洪武二年(1369)屬行省,四年(1371)廢,並廢倚郭宣德縣。
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宣府左衞,屬山西行都司;二十八年(1395)更名宣府左護衞(屬谷王府),洪武三十五年(1402)復更名宣府左衞,徙治保定府,直屬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1430)徙故治,改屬萬全都司。
弘 州:元[無倚郭]屬大同路。洪武元年(1368)廢,天順四年築順聖川西城。
順聖縣:元屬上都路順寧府。洪武年間廢,天順四年築順聖川東城。
宣府右衞:倚郭。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宣府右衞於宣府衞城,屬山西行都司;二十八年(1395)更名宣府右護衞(屬谷王府),洪武三十五年(1402)復更名宣府右衞,徙治定州,直屬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1430)徙故治,改屬萬全都司。
宣府前衞:倚郭。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宣府前衞於宣府衞城,屬山西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直屬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1430)改屬萬全都司。
蔚州衞(在山西):洪武三年(1370)置蔚州衞于山西蔚州,屬山西行都司;宣德五年(1430)改屬萬全都司。
永寧衞:洪武十二年(1379)置永寧衞於神峯鄉佛爺頂南,屬北平都司,永樂元年(1403)直屬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1430)改屬萬全都司。
龍門衞:元為望雲縣屬上都路雲州,洪武初年廢。
宣德六年(1431)置龍門衞。
延慶左衞:洪武二十年(1387)分大寧衞置大寧左衞於大寧衞城,屬北平行都司,二十八年(1395)更名營州左護衞(屬寧王府);永樂元年(1403)更名隆慶左衞於昌平縣西北居庸關,直屬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1430)徙治永寧縣,改屬萬全都司;隆慶元年(1568)更名延慶左衞。
延慶右衞:洪武二十年(1387)分大寧衞置大寧右衞於大寧衞城,屬北平行都司,二十八年(1395)更名營州右護衞(屬寧王府);永樂元年(1403)更名隆慶右衞於居庸關北口,直屬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1430)徙治懷來衞城,改屬萬全都司;隆慶元年(1568)更名延慶右衞。
萬全左衞:元為宣平縣屬順寧府,洪武四年(1371)廢。
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萬全左衞,屬山西行都司;洪武三十五年(1402)徙治山西蔚州,永樂元年(1403)徙治通州,直屬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1430)復徙治萬全衞城,改屬萬全都司。
萬全右衞: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萬全右衞於萬全衞城,屬山西行都司;洪武三十五年(1402)徙治山西蔚州,永樂元年(1403)徙治通州,直屬後軍都督府,二年(1404)徙治德勝堡,宣德五年(1430)改屬萬全都司。
懷安衞:元為懷安縣屬興和路,洪武三年後屬山西大同府,尋廢。
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懷安衞,屬山西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直屬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1430)改屬萬全都司。
威寧縣:元屬興和路。洪武年間廢。
保安衞:明初置天策衞,直屬前軍都督府(在京衞),永樂十二年(1414)分置保安衞,徙治保安城,改屬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1430)改屬萬全都司,景泰二年(1451)徙治雷家站
保安右衞:明初置天策衞,永樂十五年(1417)分置保安右衞於順聖川西城,直屬前軍都督府,十七年(1419)徙治西沙城,二十年(1422)徙治懷安衞城,宣德五年(1430)改屬萬全都司。
懷來衞:元為懷來縣龍慶州,洪武二年(1369)改屬平灤府,三年(1370)改屬北平府,尋廢。
洪武三十年(1397)置懷來千户所,屬山西行都司;永樂十五年(1418)升置懷來左衞,十六年(1419)更名懷來衞,直屬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1430)改屬萬全都司。
開平衞:元為上都路。洪武二年(1369)改置開平府,屬行省,尋廢,並廢倚郭開平縣。
並置開平衞,屬北平都司,後改屬北平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徙治京師,直屬後軍都督府(在京衞),四年(1406)復徙治開平城(在外衞),宣德五年(1430)築獨石堡(直屬萬全都司);同年徙開平衞來治,改屬萬全都司。
寧昌路:洪武年間廢,並廢倚郭寧昌縣。
泰寧路:洪武年間廢,並廢倚郭泰寧縣
德寧路:洪武年間廢,並廢倚郭德寧縣
桓 州:元[無倚郭]屬上都路。洪武年間廢。
松 州:元[無倚郭]屬開平路。洪武年間廢。
四海冶千户所:洪武十三年(1380)置廣昌守禦千户所于山西廣昌縣,屬山西行都司;宣德五年(1430)改屬萬全都司,天順八年(1464)於永寧縣東築四海冶堡,成化二十年(1484)更名四海冶守禦千户所,徙治四海冶堡。
興和千户所:元為興和路。洪武三年(1370)改置興和府,屬行省,四年(1371)以後廢,洪武中廢倚郭高原縣。
洪武三十年(1397)置興和守禦千户所,屬北平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直屬後軍都督府,二十年(1422)徙治宣府衞城,宣德五年(1430)改屬萬全都司。
集寧路:洪武年間廢。並廢倚郭集寧縣。
寶昌州:元[無倚郭]屬興和路。洪武年間廢。
美峪千户所:永樂二年(1404)置美峪守禦千户所於保安州南美峪嶺,直屬後軍都督府,十六年(1416)徙治州西董家莊,宣德五年(1430)改屬萬全都司,景泰二年(1451)復徙故治。
長安千户所:永樂九年(1411)置長安嶺堡(宣德五年直屬萬全都司),弘治二年(1489)置長安守禦千户所。
新軍千户所:元為雲州[無倚郭]屬上都路,洪武三年(1370)改屬北平府,五年(1372)廢。
宣德五年(1430)置雲州堡(直屬萬全都司),景泰五年(1454)置新軍守禦千户所(又名雲州千户所)。
龍門千户所:宣德六年(1431)置龍門守禦千户所於李家莊。
雕 鶚 堡:宣德五年(1430)置鵰鶚堡,直屬萬全都司。
赤 城 堡:宣德五年(1430)置赤城堡,直屬萬全都司。
馬 營 堡:宣德七年(1432)置馬營堡,直屬萬全都司。
松 樹 堡:
半壁店堡:
柴 溝 堡:
深 井 堡:
大寧都司:元屬遼陽行省。洪武二十年(1377)置大寧都指揮使司,治大寧衞;二十一年(1378)更名北平行都指揮使司,永樂元年(1403)復更名大寧都指揮使司,徙治保定府。
保定左衞:倚郭。永樂元年(1403)置保定衞於保定府。
保定右衞:倚郭。永樂元年(1403)置保定右衞於保定府。
保定中衞:倚郭。永樂元年(1403)置保定中衞於保定府。
保定前衞:倚郭。永樂元年(1403)置保定前衞於保定府。
保定後衞:倚郭。永樂元年(1403)置保定後衞於保定府。
茂山衞:永樂七年(1409)置茂山衞於保定府,景泰元年(1450)徙治易州。
**大寧中衞:見在京衞所·後軍都督府在京衞所。
惠和縣:洪武年間廢。
武平縣:洪武年間廢。
和眾縣:洪武年間廢。
富庶縣:洪武年間廢。
金源縣:洪武年間廢。
高 州:元[無倚郭]。洪武年間廢。
利 州:元[無倚郭]。洪武年間廢。
營州左屯衞: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營州左屯衞於營州前屯衞城,永樂元年(1403)徙治順義縣。
營州右屯衞:元為建州[無倚郭]屬大寧路。洪武年間廢。
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營州右屯衞,永樂元年(1403)徙治薊州。
營州中屯衞:元為龍山縣屬大寧路。洪武年間廢。
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營州中屯衞,永樂元年(1403)徙治平谷縣西北。
營州前屯衞:元為興中州[無倚郭]屬大寧路。洪武年間廢。
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營州前屯衞,永樂元年(1403)徙治香河縣
營州後屯衞: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營州後屯衞於營州前屯衞城;永樂元年(1403)徙治三河縣。
新城衞:洪武二十年(1387)置新城衞於青城哈喇河套,永樂元年(1403)廢。
榆木衞:洪武二十年(1387)置榆木衞於????,永樂元年(1403)廢。
全寧衞:元為全寧路。洪武年間廢,並廢倚郭全寧縣。
洪武二十二年(1379)置全寧衞,永樂元年(1403)廢。
應昌衞:元為應昌路。洪武年間廢,並廢倚郭應昌縣。
洪武二十二年(1379)置應昌衞,永樂元年(1403)廢為清平鎮。
開平左屯衞: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開平左屯衞於七合營,永樂元年(1403)廢。
開平右屯衞: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開平右屯衞於軍台,永樂元年(1403)廢。
開平前屯衞: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開平前屯衞於偏嶺,永樂元年(1403)廢。
開平後屯衞: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開平後屯衞於石塔,永樂元年(1403)廢。
紫荊關千户所:景泰元年(1450)置紫荊關守禦千户所於易州西紫荊關。
宜興千户所:元為宜興州[無倚郭]屬上都路。洪武二年(1369)改屬永平府,三年(1370)改屬北平府,五年(1372)廢。
洪武二年(1369)置宜興衞於宜興州,五年(1372)降為宜興守禦千户所,永樂元年(1403)廢。
====================================================================================================
明代部分地名考:
武清縣楊村巡司:天津市武清區永年縣臨洺鎮巡司:今永年縣;
山海衞:今秦皇島山海關區; 東勝衞(東勝城):今托克托縣
鎮朔衞(鎮朔衞城):今左雲縣定邊衞(定邊衞城):今右玉縣
密雲後衞:密雲區古北口鎮; 開平中屯衞(沙峪):
開平中屯衞(廢石城縣):今唐山開平區; 延慶衞:今昌平縣南口鎮居庸關;
興州中屯衞(興州城):今隆化縣北境; 興州左屯衞(興州城西南):興州中屯衞西南5裏;
興州左屯衞(玉田縣東南):玉田縣東南140裏; 天津衞:如今的天津市
撫寧衞:今撫寧縣北境;
寬河所(寬城):今寬城縣: 梁城所:今寧河縣寧河鎮;
潮河所:今密雲區古北口鎮潮河關; 渤海所(黃花鎮):今懷柔區渤海鎮渤海所村
渤海所(慕田峪):今懷柔區渤海鎮慕田峪村; 倒馬關所:今唐縣倒馬關鄉
白羊口所:今昌平區流村鎮白羊城村; 鎮邊城所:今懷來縣雞鳴驛鄉鎮邊城村;
沿河口所:今門頭溝區沿河城鄉沿河口村
開平衞(開平城):今正藍旗上都鎮東17公里; 開平衞(獨石堡):今赤城縣獨石口鎮
隆慶左衞(居庸關):今昌平區南口鎮居庸關; 永寧縣/永寧衞/隆慶左衞(永寧):今延慶縣永寧鎮
隆慶右衞(居庸關北口):今昌平區南口鎮北口;
萬全左衞:今懷安縣左衞鎮; 保安右衞(順聖川):今陽原縣
保安右衞(西沙城):今懷安縣; 龍門衞:今赤城縣龍關鎮
保安衞(雷家站):今保安縣新保安鎮
四海冶所:今延慶縣四海鎮; 興和所(興和城):今張北縣
美峪所:今涿鹿縣南美峪嶺; 新軍所:今赤城縣雲州鄉
長安所:今赤城縣長安嶺驛; 龍門所:今赤城縣龍門所鎮
赤城堡:今赤城縣;
大寧衞:今寧城縣大明城; 會州衞:今平泉縣五十家子鄉會州城
新城衞: 榆木衞:
富峪衞:今平泉縣黃土樑子鎮三家村,一説寧城縣甸子鄉黑城村;
全寧衞:今翁牛特旗; 應昌衞:今克什克騰旗達爾罕蘇木
營州前屯衞:今朝陽市; 營州右屯衞:今朝陽縣大平房鎮
營州中屯衞(龍山城):今喀左縣白塔子鎮; 營州中屯衞(平谷縣境):今平谷縣王辛莊鄉;
開平左屯衞: 開平右屯衞:
開平前屯衞: 開平後屯衞:
紫荊關所:今易縣紫荊關鎮宜興所:今灤平縣大屯鄉興州

直隸古今名人

直隸古代

蘇大
-
-

直隸近現代

鐵凝
-
-
-
-
-
-
-
-
注①:一説,元末無懷柔縣,洪武十三年(1380)析昌平、密雲二縣置懷柔縣。
注②:一説,元末無密雲縣,洪武元年末(1369)降檀州為密雲縣,直屬北平府。
注③:一説,天津右衞原為山東都司青州右護衞。
歷任直隸布政使 [2] 

直隸共有78筆資料


任職人員
任職資訊
類別
卸任資訊
備註
1
鄭製錦
乾隆五十七年十月廿五日(1792,12,8)
嘉慶二年十二月廿七日(1798,2,12)卒
離職根據嘉慶三年二月長編總檔
2
吳熊光
嘉慶二年十二月廿七日(1798,2,12)
嘉慶四年三月十二日(1799,4,16)調豫撫
-
3
顏檢
嘉慶四年三月十二日(1799,4,16)
調
嘉慶五年十月八日(1800,11,24)護理總督
-
4
同興
嘉慶五年十月八日(1800,11,24)
-
-
5
顏檢
-
-
嘉慶六年四月十六日(1801,5,28)調豫撫
-
6
同興
嘉慶六年四月十六日(1801,5,28)
調
嘉慶七年正月廿三日(1802,2,25)丁母憂
離職根據嘉道兩朝上諭檔(七),頁14
7
瞻柱
嘉慶七年正月廿三日(1802,2,25)
嘉慶九年十二月廿四日(1805,1,24)調福建布政使
-
8
裘行簡
嘉慶九年十二月廿四日(1805,1,24)
調
嘉慶十年十月廿二日(1805,12,12)調署直隸總督
-
9
慶格
嘉慶十年十月廿二日(1805,12,12)
嘉慶十二年九月九日(1807,10,9)因病解任
離職根據嘉慶十二年九月(上)起居注冊
10
方受疇
嘉慶十二年九月九日(1807,10,9)
嘉慶十八年三月七日(1813,4,7)調浙撫
-
11
素納
嘉慶十八年三月七日(1813,4,7)
調
嘉慶十九年八月廿三日(1814,10,6)命到京候補四品京堂
-
12
錢臻
嘉慶十九年八月廿三日(1814,10,6)
嘉慶廿一年六月卅日(1816,7,24)調贛撫
-
13
姚祖同
嘉慶廿一年六月卅日(1816,7,24)
調
嘉慶廿四年閏四月一日(1819,5,24)調皖撫
-
14
祝慶承
嘉慶廿四年閏四月一日(1819,5,24)
調
嘉慶廿五年十二月十六日(1821,1,19)命到京
-
15
屠之申
嘉慶廿五年十二月十六日(1821,1,19)
調
道光二年閏三月廿五日(1822,5,16)緣事降調
-
16
鄭裕國
道光二年閏三月廿八日(1822,5,19)
調
道光二年九月十六日(1822,10,30)年老休致
俟陸言到任,再回京
17
陸言
道光二年九月十六日(1822,10,30)
調
道光三年十二月廿七日(1824,1,27)調四川布政使
-
18
福綿
道光三年十二月廿七日(1824,1,27)
道光四年閏七月廿一日(1824,9,13)調晉撫
-
19
屠之申
道光四年閏七月廿一日(1824,9,13)
道光七年十一月九日(1827,12,26)調護直隸總督
-
20
戴宗沅
道光七年十一月九日(1827,12,26)
-
-
21
屠之申
-
-
道光九年四月十六日(1829,5,18)緣事降調
-
22
顏伯燾
道光九年四月十九日(1829,5,21)
調
道光十三年六月六日(1833,7,22)丁憂
由甘肅布政使遷,未到任前,以按察使戴宗沅署,離職根據軍機處檔063946號
23
光聰諧
道光十三年六月九日(1833,7,25)
調
道光十六年正月十二日(1836,2,28)因病解任
-
24
賀長齡
道光十六年正月十二日(1836,2,28)
調
道光十六年正月廿一日(1836,3,8)調黔撫
由福建布政使遷,未到任
25
梁章鉅
道光十六年正月廿一日(1836,3,8)
調
道光十六年四月十二日(1836,5,26)調桂撫
-
26
陳崇禮
道光十六年四月十二日(1836,5,26)
道光十六年八月十七日(1836,9,27)調福建布政使
-
27
顏伯燾
道光十六年八月十七日(1836,9,27)
道光十七年四月十七日(1837,5,21)調滇撫
-
28
張澧中
道光十七年四月十七日(1837,5,21)
道光十七年五月八日(1837,6,10)調山西布政使
-
29
陳繼昌
道光十七年五月八日(1837,6,10)
調
道光十七年七月廿八日(1837,8,28)因病解任
-
30
託渾布
道光十七年七月廿八日(1837,8,28)
道光十九年八月七日(1839,9,14)調魯撫
-
31
陸費瑔
道光十九年八月七日(1839,9,14)
調
道光廿三年四月二日(1843,5,1)調甘肅布政使
-
32
陸建瀛
道光廿三年四月二日(1843,5,1)
道光廿六年正月廿六日(1846,2,21)調滇撫
-
33
郭熊飛
道光廿六年正月廿六日(1846,2,21)
道光廿七年八月十二日(1847,9,20)卒
離職根據濰縣志卷28頁28
34
温予巽
道光廿七年八月十七日(1847,9,25)
道光廿九年二月廿八日(1849,3,22)調甘肅布政使
-
35
龔裕
道光廿九年二月廿八日(1849,3,22)
道光廿九年八月廿一日(1849,10,7)調晉撫
-
36
吳式芬
道光廿九年八月廿二日(1849,10,8)
道光廿九年十二月五日(1850,1,17)調貴州布政使
-
37
陳啟邁
道光廿九年十二月五日(1850,1,17)
鹹豐三年二月十八日(1853,3,27)調江寧布政使
-
38
恆福
-
-
-
39
張集馨
鹹豐三年二月十八日(1853,3,27)
鹹豐三年五月十六日(1853,6,22)丁憂
-
40
張集馨
鹹豐三年五月十六日(1853,6,22)
暫署
鹹豐三年十月卅日(1853,11,30)緣事革職發往新疆效力贖罪
-
41
楊霈
鹹豐三年十月卅日(1853,11,30)
鹹豐三年十二月廿六日(1854,1,24)調順天府府尹
-
42
庚長
鹹豐三年十二月廿六日(1854,1,24)
鹹豐六年正月四日(1856,2,9)調江南河道總督
-
43
錢炘和
鹹豐六年正月四日(1856,2,9)
鹹豐八年六月十八日(1858,7,28)年力就衰休致
-
44
文煜
鹹豐八年六月十八日(1858,7,28)
鹹豐九年八月一日(1859,8,28)調魯撫
-
45
文謙
鹹豐九年八月一日(1859,8,28)
同治元年九月十九日(1862,11,10)命留京
-
46
石贊清
同治元年九月十九日(1862,11,10)
同治二年五月廿一日(1863,7,6)調湖南布政使
-
47
王榕吉
同治二年五月廿一日(1863,7,6)
同治三年二月六日(1864,3,13)調山西布政使
-
48
鄭敦謹
同治三年二月六日(1864,3,13)
調
同治三年七月十二日(1864,8,13)調河東河道總督
-
49
唐訓方
同治三年七月十二日(1864,8,13)
同治五年三月九日(1866,4,23)命到京
-
50
鍾秀
同治五年三月九日(1866,4,23)
調
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九日(1868,1,13)調江蘇布政使
-
51
盧定勳
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九日(1868,1,13)
同治九年八月四日(1870,8,30)調浙江布政使
-
52
錢鼎銘
同治九年八月四日(1870,8,30)
同治十年十一月三日(1871,12,14)調豫撫
-
53
孫觀
同治十年十一月三日(1871,12,14)
光緒四年二月廿七日(1878,3,30)到京另候簡用
十一年三月廿八日抵省城,四月二日接任
54
周恆祺
光緒四年二月廿七日(1878,3,30)
調
光緒五年閏三月十一日(1879,5,1)調魯撫
-
55
任道鎔
光緒五年閏三月十一日(1879,5,1)
調
光緒七年五月十五日(1881,6,11)同上
-
56
崧駿
光緒七年五月十五日(1881,6,11)
光緒十一年二月廿五日(1885,4,10)調漕運總督
-
57
奎斌
光緒十一年二月廿七日(1885,4,12)
光緒十二年五月二日(1886,6,3)調鄂撫
-
58
松椿
光緒十二年五月二日(1886,6,3)
調
光緒十五年七月十四日(1889,8,10)調漕運總督
-
59
裕長
光緒十五年七月十四日(1889,8,10)
-
-
60
陳寶箴
光緒廿年十月十五日(1894,11,12)
光緒廿一年七月廿四日(1895,9,12)調湘撫
-
61
王廉
光緒廿一年七月廿六日(1895,9,14)
調
光緒廿二年六月二日(1896,7,12)緣事革職
-
62
員鳳林
光緒廿二年六月三日(1896,7,13)
調
光緒廿三年十一月十八日(1897,12,11)調湖北布政使
-
63
裕長
光緒廿三年十一月十八日(1897,12,11)
調
光緒廿四年八月十四日(1898,9,29)調甘肅布政使
-
64
曾鉌
光緒廿四年八月十四日(1898,9,29)
調
光緒廿四年八月十六日(1898,10,1)為迴避直督
由甘肅布政使遷,後未調
65
裕長
-
-
光緒廿四年八月十六日(1898,10,1)改調江寧布政使
-
66
袁昶
光緒廿四年八月十六日(1898,10,1)
調
光緒廿四年八月十七日(1898,10,2)賞三品京堂,在總理衙門行走
未到任
67
廷傑
光緒廿四年八月十八日(1898,10,3)
光緒廿六年六月八日(1900,7,4)命到京
-
68
廷雍
光緒廿六年六月八日(1900,7,4)
兼署
-
-
69
廷傑
-
-
光緒廿六年六月十四日(1900,7,10)留京當差
-
70
廷雍
光緒廿六年六月十四日(1900,7,10)
光緒廿六年九月十四日(1900,11,5)被八國聯軍殺害
實授,離職根據近代中國史事日誌
71
周馥
光緒廿六年九月廿一日(1900,11,12)
調
光緒廿八年四月廿一日(1902,5,28)調魯撫
-
72
吳重憙
光緒廿八年四月廿一日(1902,5,28)
調
光緒廿八年十二月十七日(1903,1,15)開缺,以侍郎候補派為電務駐滬會辦大臣
-
73
周浩
光緒廿八年十二月十七日(1903,1,15)
調
光緒廿九年六月十日(1903,8,2)調江西布政使
-
74
楊士驤
光緒廿九年六月十日(1903,8,2)
調
光緒卅二年七月十四日(1906,9,2)調魯撫
-
75
增韞
光緒卅二年七月十五日(1906,9,3)
調
光緒卅四年四月四日(1908,5,3)調浙撫
-
76
吳廷斌
光緒卅四年四月四日(1908,5,3)
調
光緒卅四年四月十二日(1908,5,11)因病解職
未到任
77
崔永安
光緒卅四年四月十二日(1908,5,11)
宣統元年十二月廿日(1910,1,30)送親回籍開缺
-
78
淩福彭
宣統元年十二月廿日(1910,1,30)
-
-
歷任直隸按察使

直隸共有88筆資料


任職人員
任職資訊
類別
卸任資訊
備註
1
全保
乾隆六十年七月廿九日(1795,9,12)
嘉慶四年七月十一日(1799,8,11)調山東布政使
-
2
完顏岱
嘉慶四年七月十一日(1799,8,11)
嘉慶四年七月卅日(1799,8,30)調河南按察使
未到任
3
同興
嘉慶四年七月卅日(1799,8,30)
嘉慶五年十月八日(1800,11,24)調署布政使
-
4
喬人傑
嘉慶五年十月八日(1800,11,24)
兼署
-
-
5
同興
-
-
嘉慶六年三月七日(1801,4,19)調江寧布政使
-
6
瞻柱
嘉慶六年三月七日(1801,4,19)
調
嘉慶七年正月廿三日(1802,2,25)調布政使
-
7
慶章
嘉慶七年正月廿三日(1802,2,25)
嘉慶八年八月五日(1803,9,20)調陝西布政使
-
8
傅修
嘉慶八年八月五日(1803,9,20)
嘉慶九年十二月廿四日(1805,1,24)調山西按察使
-
9
景安
嘉慶九年十二月廿四日(1805,1,24)
調
嘉慶十年五月廿日(1805,6,17)調陝西布政使
-
10
慶格
嘉慶十年五月廿日(1805,6,17)
嘉慶十年十月廿二日(1805,12,12)調布政使
-
11
楊志信
嘉慶十年十月廿二日(1805,12,12)
嘉慶十二年三月廿三日(1807,4,30)調山東布政使
-
12
方受疇
嘉慶十二年三月廿三日(1807,4,30)
調
嘉慶十二年九月九日(1807,10,9)調布政使
-
13
素納
嘉慶十二年九月九日(1807,10,9)
調
嘉慶十四年八月廿二日(1809,10,1)調安徽布政使
-
14
福昂
嘉慶十四年八月廿二日(1809,10,1)
嘉慶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811,1,8)調江蘇按察使
-
15
靈保
嘉慶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811,1,8)
調
嘉慶十七年六月十六日(1812,7,24)緣事降調
-
16
慶格
嘉慶十七年六月十六日(1812,7,24)
嘉慶十八年十月十三日(1813,11,5)調山西按察使
-
17
錢臻
嘉慶十八年十月十三日(1813,11,5)
調
嘉慶十九年八月廿三日(1814,10,6)調布政使
-
18
李鑾宣
嘉慶十九年八月廿三日(1814,10,6)
嘉慶廿年二月三日(1815,3,13)調廣東按察使
-
19
盛泰
嘉慶廿年二月三日(1815,3,13)
嘉慶廿一年九月十三日(1816,11,2)緣事革職
-
20
瑺弼
嘉慶廿一年九月十三日(1816,11,2)
嘉慶廿三年十二月十二日(1819,1,7)調江西布政使
-
21
嶽齡安
嘉慶廿三年十二月十二日(1819,1,7)
嘉慶廿四年閏四月九日(1819,6,1)調山東布政使
-
22
祥泰
嘉慶廿四年閏四月九日(1819,6,1)
嘉慶廿五年十一月廿五日(1820,12,30)命到京
-
23
廣惠
嘉慶廿五年十一月廿五日(1820,12,30)
道光元年三月十四日(1821,4,15)卒
離職根據道光元年三月奏摺檔,頁131
24
阿霖
道光元年三月十九日(1821,4,20)
道光元年十月十日(1821,11,4)調浙江布政使
-
25
常德
道光元年十月十一日(1821,11,5)
調
道光二年五月廿六日(1822,7,14)調山西按察使
-
26
盧元偉
道光二年五月廿六日(1822,7,14)
道光二年九月十六日(1822,10,30)調山東按察使
-
27
福綿
道光二年九月十六日(1822,10,30)
道光三年十二月廿七日(1824,1,27)調布政使
-
28
董淳
道光三年十二月廿七日(1824,1,27)
道光五年七月三日(1825,8,16)調四川布政使
-
29
張青選
道光五年七月三日(1825,8,16)
道光五年八月三日(1825,9,14)調福建按察使
-
30
王庭華
道光五年八月三日(1825,9,14)
道光六年二月九日(1826,3,17)調山西布政使
-
31
戴宗沅
道光六年二月九日(1826,3,17)
道光七年十一月九日(1827,12,26)調署布政使
-
32
陶樑
道光七年十一月九日(1827,12,26)
道光九年四月十六日(1829,5,18)緣事降調
-
33
李振翥
道光九年四月十九日(1829,5,21)
-
四月十九日戴宗沅署布政使
34
戴宗沅
-
-
道光九年八月三日(1829,8,31)調河南布政使
-
35
花傑
道光九年八月三日(1829,8,31)
道光十一年八月廿四日(1831,9,29)調四川按察使
-
36
光聰諧
道光十一年八月廿四日(1831,9,29)
調
道光十三年正月廿八日(1833,3,19)調甘肅布政使
-
37
陳崇禮
道光十三年正月廿八日(1833,3,19)
道光十六年四月十二日(1836,5,26)調布政使
-
38
託渾布
道光十六年四月十二日(1836,5,26)
道光十七年七月廿八日(1837,8,28)同上
-
39
熊常錞
道光十七年七月廿八日(1837,8,28)
道光十七年十一月六日(1837,12,3)調浙江按察使
-
40
陸費瑔
道光十七年十一月六日(1837,12,3)
道光十九年六月十六日(1839,7,26)調廣西布政使
-
41
金應麟
道光十九年六月十六日(1839,7,26)
道光廿年十一月日緣事降調
離職根據清史稿列傳,頁1281
42
嶽鎮南
道光廿年十一月十六日(1840,12,9)
調
道光廿一年十二月十日(1842,1,20)調雲南布政使
-
43
李僡
道光廿一年十二月十日(1842,1,20)
道光廿一年十二月廿六日(1842,2,5)調順天府府尹
由直隸大順廣道遷,未到任
44
文柱
道光廿一年十二月廿六日(1842,2,5)
道光廿二年十月十一日(1842,11,13)調雲南按察使
-
45
陸建瀛
道光廿二年十月十一日(1842,11,13)
道光廿三年四月二日(1843,5,1)調布政使
-
46
陸蔭奎
道光廿三年四月三日(1843,5,2)
道光廿六年四月十六日(1846,5,11)調江蘇布政使
-
47
文俊
道光廿六年四月十六日(1846,5,11)
道光廿六年十月五日(1846,11,23)調奉天府府尹
-
48
兆那蘇圖
道光廿六年十月五日(1846,11,23)
道光廿六年十二月廿日(1847,2,5)調福建按察使
-
49
周開麒
道光廿六年十二月廿日(1847,2,5)
調
道光廿七年八月十七日(1847,9,25)調浙江按察使
-
50
龔裕
道光廿七年八月十七日(1847,9,25)
道光廿八年十二月廿七日(1849,1,21)調甘肅布政使
-
51
恆福
道光廿八年十二月廿八日(1849,1,22)
鹹豐元年七月廿二日(1851,8,18)調湖南布政使
-
52
周啟運
鹹豐元年七月廿二日(1851,8,18)
鹹豐二年十二月廿六日(1853,2,3)調河南按察使
-
53
穆清阿
鹹豐二年十二月廿六日(1853,2,3)
鹹豐四年六月廿七日(1854,7,21)卒
離職根據鹹豐四年六月長編總檔
54
吳廷棟
鹹豐四年六月廿七日(1854,7,21)
鹹豐六年十一月六日(1856,12,3)調山東布政使
-
55
陸應穀
鹹豐六年十一月六日(1856,12,3)
鹹豐七年正月十九日(1857,2,13)卒
離職根據鹹豐七年正月外紀檔,頁034
56
清盛
鹹豐七年正月廿三日(1857,2,17)
調
鹹豐九年九月十一日(1859,10,6)調山東布政使
-
57
吳廷棟
鹹豐九年九月十一日(1859,10,6)
鹹豐十一年十二月廿八日(1862,1,27)調山東按察使
-
58
孫治
鹹豐十一年十二月廿八日(1862,1,27)
調
同治元年十二月廿七日(1863,2,14)緣事革職
-
59
王榕吉
同治元年十二月廿七日(1863,2,14)
調
同治二年五月廿一日(1863,7,6)調布政使
-
60
李鶴年
同治二年五月廿一日(1863,7,6)
調
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一日(1865,12,28)調鄂撫
-
61
張樹聲
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二日(1865,12,29)
同治八年三月十二日(1869,4,23)調山西按察使
-
62
史念祖
同治八年三月十二日(1869,4,23)
調
同治八年三月十九日(1869,4,30)年歲輕未諳刑律暫緩接任
未到任
63
張樹聲
-
-
赴山西按察使任
三月十九日暫留
64
史念祖
-
-
同治八年十一月廿七日(1869,12,29)開缺
-
65
錢鼎銘
同治八年十一月廿八日(1869,12,30)
同治九年八月四日(1870,8,30)調布政使
-
66
範梁
同治九年八月四日(1870,8,30)
調
光緒三年十二月六日(1878,1,8)調廣西布政使
-
67
黎兆棠
光緒三年十二月六日(1878,1,8)
光緒四年六月四日(1878,7,3)因病乞休
-
68
丁壽昌
光緒四年六月四日(1878,7,3)
光緒六年五月廿五日(1880,7,2)卒
實五月十九日卒(光緒六年五月月摺檔)
69
方大湜
光緒六年五月廿五日(1880,7,2)
光緒八年二月廿四日(1882,4,11)調山西布政使
-
70
剛毅
光緒八年二月廿四日(1882,4,11)
調
光緒八年十一月廿三日(1883,1,1)調廣東布政使
-
71
松椿
光緒八年十一月廿三日(1883,1,1)
調
光緒十一年九月四日(1885,10,11)調湖南布政使
-
72
陶模
光緒十一年九月五日(1885,10,12)
光緒十四年三月廿九日(1888,5,9)調陝西布政使
-
73
周馥
光緒十四年三月廿九日(1888,5,9)
光緒廿一年四月廿八日(1895,5,22)因病解職
-
74
朱靖旬
光緒廿一年四月廿八日(1895,5,22)
光緒廿一年十月日卒
離職根據清史列傳卷77頁11
75
季邦楨
光緒廿一年十月廿四日(1895,12,10)
調
光緒廿三年六月廿五日(1897,7,24)調福建布政使
-
76
袁世凱
光緒廿三年六月廿五日(1897,7,24)
光緒廿四年八月一日(1898,9,16)開缺以侍郎候補專辦練兵事
-
77
周蓮
光緒廿四年八月二日(1898,9,17)
光緒廿四年十二月七日(1899,1,18)調福建按察使
-
78
廷雍
光緒廿四年十二月七日(1899,1,18)
光緒廿六年六月十四日(1900,7,10)調布政使
-
79
周浩
光緒廿六年六月十五日(1900,7,11)
光緒廿八年九月六日(1902,10,7)調甘新布政使
-
80
楊士驤
光緒廿八年九月六日(1902,10,7)
光緒廿九年六月六日(1903,7,29)調江西布政使
-
81
寶棻
光緒廿九年六月六日(1903,7,29)
調
光緒卅一年九月十三日(1905,10,11)調浙江布政使
-
82
增韞
光緒卅一年九月十三日(1905,10,11)
調
光緒卅二年六月十四日(1906,8,3)調福建布政使
-
83
王清穆
光緒卅二年六月十四日(1906,8,3)
光緒卅二年十二月七日(1907,1,20)因病解職
-
84
陸嘉穀
光緒卅二年十二月七日(1907,1,20)
光緒卅四年二月十七日(1908,3,19)同上
-
85
何彥昇
光緒卅四年二月十七日(1908,3,19)
宣統元年十一月七日(1909,12,19)調甘肅布政使
-
86
王乃徵
宣統元年十一月七日(1909,12,19)
宣統元年十二月廿日(1910,1,30)調順天府府尹
-
87
齊耀琳
宣統元年十二月廿日(1910,1,30)
宣統三年六月十六日(1911,7,11)調江蘇布政使
-
88
翁斌孫
宣統三年六月十六日(1911,7,11)
-
-
參考資料
  • 1.    辭海編輯委員會編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 : 第144頁
  • 2.    官職查詢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引用日期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