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陵川縣

鎖定
陵川縣,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位於山西省東南端,西連高平,西南連澤州縣,北靠壺關長治,東、南與河南省輝縣市修武縣毗鄰,為山西省東南之門户。全縣總面積1751平方千米, [13]  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200—1600米之間,最高海拔達1796.2米,最低海拔628米,石質山區面積佔全縣總面積的43.9%。共轄7鎮4鄉,312個行政村和7個社區。截至2022末,陵川縣常住人口為199262人。 [17] 
陵川歷史悠久,文化積澱厚重。古域為堯、舜部落,是世界圍棋起源地。自隋開皇(公元596年)建縣以來,歷史上曾出現過7名狀元、93名進士,陵川籍人士郝經是我國宋元時代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史學家,著有《續後漢書》《春秋外傳》等著作。
2018年9月7日,山西省政府正式批准陵川縣退出“省定貧困縣”並向社會公告。 [1]  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2022年,陵川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3.52億元,同比增長5.7% [17] 
中文名
陵川縣
行政區劃代碼
140524
行政區類別
市轄縣
所屬地區
山西省晉城市
地理位置
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南端最高地帶
面    積
1751 km²
下轄地區
7鎮4鄉,312個行政村和7個社區
政府駐地
崇文鎮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半濕潤)
人口數量
199262 人(2022年常住人口) [17] 
著名景點
崇安寺
王莽嶺
棋子山風景區
紅葉風景區等
車牌代碼
晉E
地區生產總值
73.52 億元(2022年) [17] 
方    言
晉語邯新片

陵川縣歷史沿革

陵川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塔水河遺址、西瑤泉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2.6萬年前舊石器晚期人類就在此居住.塔水河遺址位於今陵川奪火鄉塔水河畔,1985年出土了一個六齡童頭蓋骨化石及大量哺乳類動物化石、石製品、灰燼層、燒骨、破碎骨片等。
陶唐時代,堯分天下為九州,屬冀州之域,陵川地區是堯舜兩個部落的地盤。
舜建虞朝,舜帝繼承堯制,肇啓天下為十二州,此屬冀州。
夏商兩代,均為冀州所領,且屬於 “王畿”之地。 [2] 
西周初期,陵川地區屬於晉國的封邑。後為北狄所據,至春秋中期復為晉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韓、趙、魏被正式冊命諸侯,三分晉地,陵川地區當時隸屬於韓。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將白起伐趙,上黨太守馮亭為了聯趙抗秦,即以17城歸趙,陵川地區為趙所有。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長平大戰後,陵川地區歸於秦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天下,推行郡縣制,陵川地區屬上黨郡
西漢初期,漢武帝始置幷州,領上黨、雁門、河東等郡,陵川地區劃歸上黨郡泫氏縣。東漢大致沿用西漢舊制。
三國時期,陵川地區屬曹魏。
西晉政權建立後,泫氏縣仍屬幷州上黨郡。晉光熙元年(306年),陵川地區為前趙領土。晉永嘉五年(311年),劉淵族人劉翟攻陷長安,前趙之平陽以東地區皆歸羯人石勒,陵川地區也在其內。
東晉大興二年(319年),石勒建趙國於邯鄲,史稱後趙,陵川地區屬後趙。東晉孝武十一年(383年),西燕慕容永稱帝,分平陽與上黨,始置建興郡,陵川地區稱泫氏縣,屬建興郡。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罷建興郡為建州,領高都、安平、長平、泰寧四郡。由原泫氏縣分置平高縣,二縣都隸屬建州長平郡,郡治設於泫氏。陵川地區當時劃歸平高縣。北齊末,改平高縣為高平縣,並把泫氏縣併入。
北周滅北齊後,於周建德三年(574年)並高都、長平二郡置高平郡,屬建州,陵川地區為建州高平郡所轄。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天下郡,改建州為澤州。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劃高平縣東部置陵川縣。陵川立縣不久,於隋大業三年(607年)又廢州改郡,澤州改置為長平郡,陵川屬長平郡。隋義寧元年(617年),長平郡復改為澤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分澤州為蓋、建、澤三州。於高平置蓋州,領高平、丹川、陵川、蓋城等四縣。其中的蓋城縣為設置蓋州的同時,在陵川境內西南部新置縣,其範圍大部在陵川,包括高平、丹川兩縣接近陵川邊境的一些地方。蓋城縣治在今陵川西南21.5千米的蓋城村。武德六年(624年)建州廢入蓋州。武德九年,並廢丹川、蓋城兩縣。原蓋城縣所領的地區,分別劃歸陵川和高平二縣。貞觀元年(627年),蓋州廢入澤州,全國分為10道,澤州陵川縣屬河東道所轄,州治由端氏遷回晉城。天保元年(742年),澤州改高平郡,陵川縣屬高平郡所轄。唐乾元元年(758年),高平郡復為澤州,陵川縣復屬澤州。
五代十國時期,陵川沿革時有變更。唐末屬澤州、隸昭義節度、河陽節度等。後晉屬澤州、昭義軍。當時因梁、晉時常爭奪澤州,陵川縣時屬梁,時屬晉,時屬時間都不長久。
宋太宗時,劃全國州郡為15路,陵川歸河東路澤州(或稱高平郡)所領。
金天會五年(1128年),澤州改南澤州,陵川屬南澤州,天德三年(1151年),復為澤州,陵川縣屬之。元光二年(1224年),升澤州為忠昌軍節度,陵川屬忠昌軍節度
紀祖中統元年(1260年),置澤州司侯司。陵川縣隸澤州司侯司,屬河東山西道,為腹裏。元代確立行省制度後,陵川仍隸澤州司侯司,屬中書省平陽路。元大德九年(1305年)改屬中書省晉寧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澤州直隸州,直屬於山西布政使冀寧道,陵川縣隸屬於澤州直隸州。
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澤州府,陵川為山西省澤州府所轄鳳台、高平、陽城、陵川、沁水等5縣之一,直至清末未變。
民國三年後,撤銷澤州府。山西分為雁門道河東道、冀寧3道。陵川屬山西省冀寧道管轄。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裁道,實行省、縣二級制,陵川又直接歸山西省政府轄領。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山西實行專署建制之後,陵川屬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該專署原為閻錫山所轄政權機構,不久變為共產黨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行政機構。閻錫山發動“十二月事變”爆發後,陵川成了國民黨晉東南和豫北一帶的活動中心。國民黨在其所佔領的地區,設立了軍區設計委員會。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日軍侵佔陵川后,把陵川劃歸上黨道。1943年,太行抗日根據地為適應抗戰形勢需要,在原陵川和高平兩縣邊境劃出一部分,設立陵高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陵川全境解放,太行解放區日益擴大,行政區劃作了新的調整,廢陵高縣,恢復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以前的建置。1945年12月,屬太行第四專區。轄7縣1市(除陵川之外其餘都在豫北),專區初駐沁陽紫陵鎮,後移焦作。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人民解放軍主動撤出焦作之後,一度遷至陵川蓋城。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下半年,撤銷邊區建制,成立華北人民政府之後,陵川劃歸太行第三專區。太行三專區所轄各縣在原晉東南地區。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之後,撤銷太行行署,恢復原山西省建制,陵川歸屬山西省第三專區。
1958年,省府調整行政區劃,改為晉東南專區,陵川仍歸其屬。
1958年11月,於原陵川地區設陵川聯社。
1959年2月,改為陵川公社。1959年7月20日,陵川縣恢復原建制。
1985年4月,晉東南地區撤銷,陵川歸晉城市管轄。

陵川縣行政區劃

陵川縣區劃沿革

陵川縣地圖 陵川縣地圖
2001年,調整陵川縣鄉鎮行政區劃,由5鎮13鄉調整為9鎮3鄉,鄉鎮平均人口2.09萬人,平均面積146.43平方千米:撤銷曹莊鄉、城關鎮,合併設立崇文鎮。撤銷丈河鄉、附城鎮,合併設立新的附城鎮。撤銷侯莊鄉、潞城鄉,合併設立潞城鎮。撤銷橫水河鄉、馬圪當鄉,合併設立新的馬圪當鄉。撤銷馬武寨、古郊鄉,合併設立新的古郊鄉。撤銷冶頭鄉、六泉鄉,合併設立新的六泉鄉。撤銷楊村鄉,設立楊村鎮。原禮義鎮、平城鎮、西河底鎮、秦家莊鎮奪火鄉鎮建制保持不變。 [2] 
2012年,陵川縣轄7鎮5鄉,410個行政村,1312個自然村,總户數量級61729户,其中農户57903户,總人口2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2.6萬。
2021年5月,撤銷秦家莊鄉,併入平城鎮。 [11] 

陵川縣區劃詳情

2023年12月,陵川縣轄7個鎮:崇文鎮禮義鎮附城鎮西河底鎮平城鎮楊村鎮潞城鎮。4個鄉:奪火鄉馬圪當鄉古郊鄉六泉鄉。265個行政村、7個社區。 [21-22] 

陵川縣地理環境

陵川縣位置境域

陵川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東北部,太行山南端絕頂,北靠長治市界,東南與河南省輝縣、林縣、修武毗鄰。2024年,陵川縣轄7鎮4鄉 [21]  ,陵川縣總面積1751平方千米。 [13] 

陵川縣地形

陵川縣呈東北高、西南低的地勢,東北部最高峯板山,海拔1797.9米,南部最低點甘河破屋海拔691米。平均海拔1058米。陵川縣東部為石山區,中部為土石丘陵區,西南部為平川區。

陵川縣氣候

陵川縣氣候温暖偏寒,大陸性氣候較為明顯。霜期16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600~700毫米,≥10℃有效積温2755℃,年平均氣温7.9℃左右,冬暖夏涼。 [3] 

陵川縣自然資源

陵川縣森林資源

2013年,陵川縣境內森林覆蓋率達51.07%,木材蓄積量148萬立方米,不僅有天然林,人工林,喬木,灌木,而且南國熱帶特有的紅豆衫。

陵川縣礦產資源

陵川縣已發現的地下礦產達12種,主要有煤、鐵、硫、鋁、粘土、大理石、硅石等,石灰岩探明儲量36億噸,白雲石14億噸,鐵礦石9000萬噸,鋁土礦1800萬噸,電石灰岩9040萬噸,煤炭可開採量1.8億噸。金、銀、銅礦,硅、雲母花崗岩、鋁鋇土的儲量也相當可觀。

陵川縣人口

2022年末,陵川縣户籍總户數為90727户,户籍總人口達到249135人。根據2022年人口抽樣調查,年末全縣常住人口為199262人,比上年末減少229人。其中,城鎮人口90513人,鄉村人口108749人。全年出生人口1368人,人口出生率為6.86‰;死亡人口1433人,死亡率為7.19‰;自然增長率為-0.33‰。性別比為104.52(以女性人口為100)。按常住人口計算,城鎮化率達到45.42%。 [17] 
陵川縣民族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以回族、蒙古族為主。

陵川縣政治

陵川縣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備註
縣委書記
[18] 
縣長
[19]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王愛萍
[20] 
副縣長
朱文德
[23] 

陵川縣經濟

陵川縣綜述

2022年,陵川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3.52億元(現價),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5.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1.02億元,同比增長5.0%,佔生產總值比重為15.0%;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4.56億元,增長8.4%,佔生產總值比重為33.4%;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37.94億元,增長4.9%,佔生產總值比重為51.6%(見圖1、圖2)。第三產業中,批發零售業增加值完成9.35億元,增長7.4%;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增加值完成1.33億元,增長2.5%;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完成2.06億元,增長2.3%;金融業增加值完成3.02億元,增長2.4%;房地產業增加值完成6.77億元,增長0.1%;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完成0.39億元,增長6.0%;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完成15.02億元,增長6.6%。 [17] 

陵川縣第一產業

2022年,陵川縣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0815.4公頃,同比增長1.4%。糧食種植面積22570.8公頃,增加73.9公頃;其中,玉米種植面積18838.7公頃,小麥種植面積43.3公頃。
陵川縣
陵川縣(9張)
2022年,陵川縣全年糧食總產量82841.18噸,增產2%。其中,夏糧產量308噸,增產2.4%;秋糧82533.17噸,增產2%。全年油料產量808.5噸,增產2.8%;藥材(人工種植+野生挖掘)產量14406.2噸,增產22%;園林水果產量3921.7噸,增產8.2%;食用堅果1382.8噸,增產3.9%;蔬菜產量67887.5噸,增產9.8%;茶葉產量37.9噸,增產0.3%。主要畜禽產品總產量達到31128.8噸。其中,豬肉產量12104.7噸,同比增長5.28%;牛肉產量82.4噸,同比增長15.4%;羊肉產量380.5噸,同比增長4.5%;禽肉產量2224.2噸,同比增長17.9%;禽蛋產量16337噸,同比增長16.6%。年末生豬存欄102164頭,同比減少7.3%,生豬出欄156355頭,同比增長2.5%;牛存欄1260頭,同比增長9.5%,牛出欄509頭,同比增長14.1%;羊存欄43869只,同比增長9.3%,羊出欄27636只,同比增長3.3%;禽存欄1637947只,同比增長4%,禽出欄1583052只,同比增長15.8%。兔肉產量23.3噸,同比減少60.4%;天然蜂蜜產量192.9噸,同比增長0.6%;蠶繭總產量0.9噸,同比減少63.9%。
2022年末,陵川縣全縣森林面積139.0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8.24%。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47公頃;四旁植樹145萬株;育苗面積233公頃。
2022年末,陵川縣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6.19萬千瓦,同比增長9.7%。 [17] 

陵川縣第二產業

2022年末,陵川縣全縣規模以上工業31家,較上年淨增5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增長23.1%,非公有制企業下降19.7%;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31.4%,重工業增長10.4%。
2022年,陵川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0755萬元,增長6.5%。其中:煤炭行業129392萬元,增長37.8%;化工行業56869萬元, 增長12.4%;醫藥製造業12587萬元,增長55.8%;金屬製品業76419萬元,增長7.7%;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63526萬元,下降19.1%;非金屬礦物製品業53917萬元,下降12.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23079萬元,下降8.7%;燃氣生產和供應業4967萬元,下降19%。
2022年,陵川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税78016萬元,增長17.1%;實現利潤50703萬元,增長1.4%。
2022年,陵川縣民營經濟增加值完成19.9億元,同比增長10.5%;總產值完成62.9億元,同比增長10.0%;營業收入達到54.5億元,同比增長12.2%。
2022年,陵川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1億元,同比增長7.6%。年末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共有4家,完成總產值10040萬元,增長5%;竣工產值9652.8萬元,同比下降6.9%。 [17] 

陵川縣第三產業

2022年,陵川縣全年固定資產投資37.25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第一產業51141萬元,同比增長23.2%;第二產業115561萬元,同比增長17.9%;第三產業205825萬元,同比下降11.6%。
2022年,陵川縣全年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75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33個,累計完成投資189146萬元,佔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50.8%。
2022年,陵川縣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9.4億元,同比增長0.8%。分行業看,批發業銷售額完成215602.6萬元,同比增長18.4%;零售業銷售額完成175079.5萬元,同比增長9.2%;住宿業營業額完成7020.8萬元,同比增長1.3%;餐飲業營業額完成55803.4萬元,同比增長5.4%。
2022年,陵川縣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27.4%,飲料類增長10.8%,煙酒類增長43.5%,服裝鞋帽、針、紡織類增長6.4%,化妝品類增長7.8%,金銀珠寶類增長12.8%,日用品類增長13.5%,五金電器類增長23.4%,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4.8%,中西藥品類增長33%,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72.9%,通訊器材類增長47.4%,汽車類下降31.1%,其它類增長1.0%。 [17] 
2013年,陵川縣全縣公路通車裏程1582.5千米,2013年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86億元,比2012年增長6.7%。
2022年,陵川縣郵政業務總量完成2451萬元,增長12.2%;全縣電信業務總量完成12360萬元,同比增長5.0%。全縣移動電話用户達到204787户,增加6917户,增長3.5%;寬帶接入用户達到85104户,增加11165户,增長15.1%。 [17] 
2022年,陵川縣旅遊景點19處,旅遊企業個數42個,旅遊從業人員5100人,全年共接待旅遊人數509.7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實現24.8億元。
2022末,陵川縣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475104萬元,比年初增加168042萬元,增長12.9%。其中,住户儲蓄存款餘額1171096萬元,比年初增加159892萬元,增長15.8%;年末各項貸款餘額330009萬元,比年初減少40780萬元,下降11.0%。

陵川縣交通運輸

2013年,陵川縣幹線公路有沁輝公路,境內全長352千米。有省道4條121千米,縣道9條231千米,有出省客運班車線5條,出縣班車線9條,縣內班車線19條。 [4] 

陵川縣社會事業

陵川縣教育事業

2022年,陵川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16所。其中,中學15所,小學69所(其中教學點23個),幼兒園及其它32個。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在校學生25450人,其中,高中在校生4449人,高中畢業生1545人;初中在校生5466人,初中畢業生1630人;小學在校生10148人,小學畢業生1968人;在園幼兒5387人。 [17] 

陵川縣科學技術

2022年,陵川縣科技三項經費支出240萬元,佔年度目標240萬元的100%,同比增長20%。全年科技項目立項數達到14項,其中,省級1項,市級4項,縣級9項;科技項目完成數19項,其中,市級2項,縣級17項。

陵川縣文化事業

2022年,陵川縣有1個縣級文化館,11個鄉鎮文化站;2個公共圖書館,總藏書量14.2萬冊;1個文物館,藏品件數13084件;2個電影院,全年放映收入達到91.7萬元。

陵川縣醫療衞生

2022年,陵川縣共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381個,開放牀位817張,衞生從業人員1228人,執業醫師310人。村衞生室達到 365個,覆蓋率達到100%,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達標率100%。全縣兒童“七苗”全程接種率以鄉鎮為單位均達到了92.35%。碘鹽覆蓋率達到100%、合格碘鹽食用率兒童92%、孕婦達到95%,碘鹽合格率達到93.5%。

陵川縣體育事業

2022年,陵川縣擁有室內體育場館2個,公共體育場2個,各級裁判員48人,各級舉辦運動會16次。 [17] 

陵川縣旅遊資源

崇安寺
崇安寺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陵川縣城中的卧龍崗上,居高臨下,俯瞰全城,為陵川大寺之首。歷經重修和擴建,崇安寺現存主要建築為明、清遺物,但也部分地保留着宋、金原作。全寺分為兩進院,中軸線前為山門“古陵樓”,面闊五間,進深六架椽,二層三重檐,彩色琉璃剪邊。兩側為鐘樓二樓,鐘樓內現存宋崇寧年間所鑄一大鐵鐘,上飾文字和花紋,中軸線一進院為過殿,兩側為東西插花樓,東插花樓毀於抗戰前兵火。二進院為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架椽,屋頂形制分別為單檐歇山頂和懸山頂,大雄寶殿後有一隨唐浮雕石佛龕,為一佛二弟子。
棋子山
棋子山,棋子山古名棋子嶺、謀棋嶺,位於距山西省陵川縣城17千米的六泉鄉西南。相傳為殷商貴族箕子封地。周武王滅商後,箕子曾避居於此,擺佈石子,推演天文。棋子山正在成為世界圍棋起源紀念地、歷史文化名人箕子紀念地、當代圍棋文化與賽事活動中心。
棋子山山勢平緩,主峯海拔1488米。山上松樹成林,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經國家有關部門考察論證, 陵川棋子山為中國圍棋發源地。棋子山方圓數十里之內,顏形成酷似班固《奕指》及《圍棋辭典》所稱的天然棋石俯拾即是。
景區以圍棋起源地、箕子紀念地、度假療養和森林避暑景觀為特色,是融圍棋文化和自然風光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錫崖溝
錫崖溝景區位於山西省陵川縣東南,與河南輝縣接壤,面積10.6平方千米。舊縣誌裏這樣講:“東有馬東嶺之屏障。西有樺山之阻隔,北有王莽嶺之險峯,南有青峯巍之對峙。四山夾隙之地稱日錫崖溝,因地勢險惡,絕路,溝人多自給自足,自生自滅。“天坑型”的地形環境,使得這裏的小氣侯温和,水量豐沛,植被茂密,湖光山色,小橋流水,如至江南。村中一條大峽谷,由北向南伸展,如天坑之地縫,深處可達200幾十米,震旦紀紅砂岩壁東西對應,曲折排列,窄處幾米,寬處200多米,如一條蒼涼的時空隧道,無盡延伸,湮沒於河南境內。
然而,最值得稱道的是錫崖溝人歷時三十年用手指在絕壁上摳出的一條掛壁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人與大自然抗爭的英雄壯歌,被稱為“當代愚公,人間奇蹟”。
佛子山區
佛子山區風景區以陵輝公路為主的要旅遊線路的風景區,西起陵川縣楊寨河,東至晉豫兩省交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陵川人民改造大自然的奇蹟。該路全長33.3千米,有過洞天福地,上空壁立千仞、壁巖如削,腳下泉水叮咚、吐璣噴玉,弘業門、靈佛洞、卧龍洞、踞虎關、淳江洞、飛瀑長廊等14個遂道,30多座形態各異的橋涵紛紛比奇。在舊時關隘“嘴上隧道”附近,兩巖峯崇嶺峻,懸崖壁立,漳谷深險,坡度急陡,河水從落差65米的峭壁上直瀉而下,漾如飛煙,形成了著名的古稱八景之一——“靈泉瀑布”。這裏修建的東雙腦水電站,工程險巧構成一大奇觀。在路北隔河以下,二十里秀水隨路而下,繞山轉壁,波瀾不驚,被人們稱為“小灕江”。
王莽嶺
陵川景點
陵川景點(7張)
王莽嶺風景區,位於山西省陵川縣古郊鄉境內,因西漢王莽趕劉秀到此地安營紮寨而得名。包括王莽嶺、錫崖溝、崑山、劉秀城四個景系,由晉城市蘭花集團2003年開始經營開發。總面積150多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700餘米,最低處跌入河南省輝縣市境內僅300米左右,是南太行的最高峯,風光秀 麗,景色誘人。這裏的雲海、日出、奇峯、松濤、掛壁公路、紅巖大峽谷、立體瀑布,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觀,素有 “清涼聖境”、“避暑天堂”、“世外桃源”、“太行至尊”之美譽。毛澤東生前秘書、當代詩壇領袖李鋭暢遊景區後稱讚道:“不登王莽嶺,豈識太行山。天下奇峯聚,何須五嶽攀。”
王莽嶺風景旅遊區,是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全民健身户外活動基地、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和國家精品紅色旅遊示範點。

陵川縣著名人物

衞恆
衞恆(1915-1967)原名魏來玉,陵川縣沙泊池村人。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其父王長居,靠打短工維持全家生計。幼時,因難以餬口,衞恆被送給附城村的一個魏姓親戚,當了養子,並改姓魏,魏家生活較為富裕,衞恆8歲到本村初級小學讀書。養父染上賭博、抽鴉片等惡習後,家境日漸敗落。後在生父及胞兄的支持下,得以讀完陵川縣第一高小附設的二年制簡易師範。畢業第二年,衞恆到本縣馬莊、雙泉村任小學教師。
衞恆曾任山西省副省長、代理省長,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兼任山西省政協主席。第二、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七大、八大代表。“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30日被迫害致死。中共山西省委兩次做出決議,為其徹底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郝經
郝經(1223—1275):字伯常,澤州陵川縣(今山西晉城市陵川縣)人。家世業儒,其祖父郝天挺是元好問之師。元世祖忽必烈為皇弟時,在藩府中召見郝經,對他所陳述的治國方略極其賞識,即位後,授予翰林侍讀學士之職,並派遣他為國信使,與南宋談判。入宋後遭拘禁達十數年,始終不屈身辱命,宋崩潰之際始歸朝,不久卒。有《陵川集》。

陵川縣所獲榮譽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公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陵川縣名列其中。 [5] 
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6] 
2020年7月,入選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級平安縣(市、區)名單。 [7]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市、區)名單。 [8] 
2021年4月,入選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創建推評名單。 [9] 
2021年4月1日,入選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創建縣”推評名單。 [10]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12]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14] 
2022年11月,入選山西省生態環境廳確定的第一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名單。 [15] 
2022年11月18日,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