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底地形

鎖定
水覆蓋之下的固體地球表面形態。由於海水的掩蓋,海底地形起伏難以直接觀察。早期的鉛錘測深法,費時多,精度低。20世紀20年代以來,船艦在航行途中運用了回聲測深儀,能夠快速地測出海底深度,結合精確定位,得以揭示海底地形真相。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
中文名
海底地形
外文名
submarine relief
基本單元
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

海底地形簡介

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2張)
1925~1927年期間,德國“流星”號船考察南大西洋,首次揭示了洋底地形的起伏不亞於陸地。1953年以來,使用精密的回聲測深儀獲得越來越多的洋底地形剖面。至1967~1969年期間,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立體地貌圖相繼問世。
洋底有高聳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綿長的海嶺,深邃的海溝,也有坦蕩的深海平原。縱貫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綿延8萬公里,寬數百至數千公里,總面積堪與全球陸地相比,其長度和廣度為陸上任何山系所不及。大洋最深點深11034米,位於太平洋馬裏亞納海溝,這一深度超過了陸上最高峯珠穆朗瑪峯的海拔高度(8848.86米) [1]  。太平洋中部夏威夷島上的冒納羅亞火山海拔4170米,而島嶼附近洋底深五、六千米,冒納羅亞火山實際上是一座拔起洋底高約萬米的山體。

海底地形基本單元

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
在地球表面上大陸和洋底呈現為兩個不同的台階面,陸地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0~1公里,洋底大部分地區深度在4~6公里。整個海底可分為三大基本地形單元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大洋盆地一語有兩種含義:廣義的泛指大陸架和大陸坡以外的整個大洋;狹義的指大洋中脊和大陸邊緣之間的深洋底。這裏所用為後一種含義。三大地形單元又可進一步劃出一些次一級的海底地形單元。

海底地形大陸邊緣

被動大陸邊緣的演化 被動大陸邊緣的演化
為大陸與洋底兩大台階面之間廣闊的過渡地帶。約佔海洋總面積的22%,通常將大陸邊緣劃分為大西洋型大陸邊緣(也稱被動大陸邊緣)和太平洋型大陸邊緣(也稱活動大陸邊緣)。前者由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三單元構成,地形寬緩,見於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極洲的大部分周緣地帶;後者陸架狹窄,陸坡陡峭,大陸隆不發育,而被海溝取代,可分兩類:海溝-島弧-邊緣盆地系列和海溝直逼陸緣的安第斯型大陸邊緣,主要分佈於太平洋周緣地帶,也見於印度洋東北緣等地。大陸架是濱臨海岸、向海緩斜的淺海地帶。陸架外緣水深多為100~200米,這裏坡度發生明顯轉折,下延為陡斜的大陸坡。大陸坡是地球上最綿長、壯觀的斜坡,其上有深刻的海底峽谷,主要由濁流沖刷而成,為陸源沉積物輸入深海底的重要通道,峽谷口外常有沉積物堆積成的海底扇。大陸坡向下或過渡為大陸隆(在大西洋型大陸邊緣),或陡降至深海溝(在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大陸隆是大陸坡麓部,由沉積物堆積成的和緩坡地,向洋側,過渡為坡度更緩的深海平原。海溝約比相鄰的大洋盆地深2~4公里,橫剖面呈不對稱的V字形,其陸側斜坡較陡,洋側斜坡較緩。洋側坡過渡為大洋盆地處,有時發育與海溝平行延伸的寬緩的外緣隆起,高出深海平原約500米。島弧陸側為弧後盆地(也稱邊緣盆地),水深淺於大洋盆地,與相鄰的島弧和海溝組成統一的溝-弧-盆體系。另有些大陸邊緣地形複雜,為交替出現的盆地和嶺脊,稱大陸邊緣地,如南加利福尼亞岸外。陸架以外水深較大的台階,稱邊緣海台,如美國東南岸外的布萊克海台。

海底地形大洋盆地

深海平原 深海平原
位於大洋中脊與大陸邊緣之間,它的一側與中脊平緩的坡麓相接,另一側與大陸隆(大西洋型大陸邊緣)或海溝(太平洋型大陸邊緣)相鄰。約佔海洋總面積的45%。大洋盆地被海嶺等正向地形所分割,構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軸狀,水深約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窪地,稱海盆。寬度較大、兩坡較緩的長條狀海底窪地,叫做海槽。海盆底部發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
深海平原是起伏的玄武岩基底被厚沉積物披蓋而成,坡度小於千分之一。除赤道生物高產帶外,深海平原的形成多與源自大陸或島嶼的濁流沉積物的大面積鋪蓋有關。通常分佈於鄰接大陸隆處。若盆底沉積物無幾,則為熔岩流或巖蓋組成的深海丘陵,有的個體呈小型盾狀火山,起伏為幾十至幾百米。深海丘陵常分佈於深海平原向大洋中脊一側。太平洋邊緣展布着海溝,濁流沉積等陸源的物質難以越過海溝輸送到洋盆區,來自上覆水層的遠洋沉積一般為量有限,不足以鋪覆成深海平原,故太平洋中深海丘陵約佔洋底面積的80~85%。而大西洋中深海平原卻十分發育。
長條狀的海底高地稱海嶺或海脊。洋盆中的海嶺幾乎沒有地震活動,叫無震海嶺。海山多屬火山成因,有些海山孤立地散佈於洋盆中,規模巨大露出水面的構成火山島。還有些海山出現平坦的頂面,稱平頂海山,頂面水深數百米至2000餘米不等,是火山島被海蝕作用削平後沉沒而成。三大洋內還散佈着寬緩的海底高地,稱海隆,如百慕大海隆。一些頂面平坦,四周邊坡較陡的海台(也稱海底高原),或由熔岩堆積形成,或具有花崗岩基底,後者亦稱微型陸塊,如印度洋中塞舌爾羣島所在的馬斯卡林海台。海台在印度洋中最為發育。

海底地形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
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球性洋中山系,佔海洋總面積的33%。太平洋內,山系位置偏東,起伏程度小於大西洋中脊,稱東太平洋海隆。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輪廓平行(圖2)。印度洋中脊歧分三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南端在南半球相互連接,北端分別經淺海或海灣潛伏進大陸。大洋中脊軸部高出兩側洋盆底部約1~3公里,脊頂水深一般為2~3公里,有的甚至露出海面,如冰島。中脊被一系列與山系走向垂直或稍斜交的大斷裂錯開,沿斷裂帶出現狹長的溝槽、海脊和崖壁,斷裂帶兩側海底被分割成深度不同的台階。 大洋中脊分脊頂區和脊翼區。脊頂區由多列近於平行的嶺脊和谷地相間組成。脊頂為新生洋殼,上覆沉積物極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嶇。沿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軸部,一般有深約1~3公里的裂谷夾峙於兩側裂谷山脊之間。至脊翼區,隨着洋殼年齡增大和沉積層加厚,嶺脊和谷地間的高差逐漸減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積物充填呈台階狀,遠離脊頂的翼部可出現較平滑的地形。

海底地形形成機制

海底地形分析 海底地形分析
海底地形與陸地地形一樣,是內營力和外營力作用的結果。不過,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內力作用的直接產物,與海底擴張、板塊構造活動息息相關。大洋中脊軸部是海底擴張中心,宏偉的中脊地形實際上是上湧的熱膨脹地幔物質的反映。海底在向兩側擴張的過程中伴隨着冷卻下沉。海底擴張慢,有充分時間冷卻沉陷,中脊兩坡較陡,如大西洋中脊;海底擴張快,則兩坡較緩,如東太平洋海隆。自中脊軸帶向兩側,隨着海底年齡變老,水深加大,沉積層加厚;相應地大洋中脊過渡為大洋盆地,中脊頂部崎嶇的地形被深海丘陵以致深海平原所代替。深洋底缺乏陸上那種擠壓性的褶皺山系,海嶺和海山的形成多與火山、斷塊作用有關。自大洋盆地向大陸一側,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未發生板塊俯衝活動,形成寬緩的大西洋型大陸邊緣;二是板塊的俯衝形成深邃的海溝與伴生的火山弧(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地形高差懸殊,火山弧陸側可因弧後擴張作用形成邊緣盆地。 外營力在塑造海底地形中也起一定作用。較強盛的沉積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嶇的火山、構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深海平原和深海丘陵地貌上的差異實際上取決於沉積厚度的大小。海底峽谷則是濁流侵蝕作用最壯觀的表現。波浪、潮汐和海流對海岸和淺海區地形有深刻的影響。海底滑坡、深海底流等也會造成海底陡崖、流痕等小地形或微地形。但除大陸邊緣地區外,在塑造洋底地形的過程中,侵蝕作用遠不如陸上重要。

海底地形海底大陸架

大陸架是陸地向海的自然延伸。原來沿海的平原被海水淹沒了,就成為大陸架淺海。大陸架淺海環繞陸地像一個花環,但它總的面積有 275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非洲大陸的面積。中國的渤海、黃海及東海的大部分,都在大陸架上。
我們吃的等海產品,主要是從大陸架淺海捕到的,大陸架淺海的水產品佔整個海洋水產品的80%。
大陸架海底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大約佔全世界的1/3。而陸地上許多石油礦,也是在大陸架海底環境中生成的。 秀美的淺海風光 。

海底地形海底擴張

到20世紀50年代,地理學家們才能用先進的技術測繪出海底世界。測繪結果顯示:海底有座相當高聳的海洋“山脊”,形成了一道水下“山脈”,綿延約83683.6千米,穿過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海洋底部的“山脊”也叫斷裂谷,斷裂谷裏不斷地冒出岩漿,岩漿冷卻後,在大洋底部造成了一條條蜿蜒起伏的新生海底山脈,這個過程就叫海底擴張,而這些新生的海底山脈則稱為海嶺。由於斷裂谷裏添了新岩石,斷裂谷兩邊的岩石就逐漸遠離了洋脊中央。所以,距離“山脈”越遠的岩石就越古老。
當海嶺和新的海底平原形成後,斷裂谷的岩漿還會繼續噴出,它們起着“傳送帶”的作用,把一條條新海嶺從地殼岩層中推送出來,同時又把它們慢慢地從地殼岩層中推落下去,重新熔化到地幔中去,達到新生和消長的平衡。

海底地形特點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質演化的結果,在內外營力的作用下經歷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徵,大致可分成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個大單元。 所謂大陸邊緣,即大陸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間存在的一個廣闊過渡帶,是一個巨大而複雜的斜坡帶,是大陸與海洋連接的邊緣地帶。全球大陸邊緣縱延35萬公里,總面積約為8000萬平方公里,佔全球表面積的15.9%左右 [2]  。大陸邊緣地形通常又可分為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海溝和島嶼等次一級地形單元。大陸邊緣在整個地球歷史中變化最大,同時也是地質礦產比較豐富、開採最有利的地區。 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廣闊而平坦,佔海洋麪積的45%左右。大洋盆地傾斜度小,大約在0°20′~0°40′左右,深度從大陸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在寬闊的大洋盆地中,由於沒有光線和温度很低,所以大洋深處的海底動物羣非常稀少,其洋底沉積物主要是由繁殖在大洋表層上面的浮游生物的鈣質和硅質骨骼沉到海底加入軟泥中,形成鈣質軟泥硅質軟泥。在深度大於4700米的海底沉積物中,發現了分佈廣泛、儲量很大的錳結核資源。大洋底部很重要的地勢特徵是呈脈狀分佈的、具有全球規模的海底隆起。它像屹立在大洋底部的巨大山脈,延伸四大洋。這些洋底“山脈”,稱為大洋中脊,規模超過陸地最大山谷,其物質組成為硅鎂質火山岩。這裏有火山、地震活動。

海底地形中國海底

中國近海及毗鄰海域尤其是渤、黃、東海的海底地形,總的特點是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從中國海南省南面經台灣省至日本九州以西的五島列島聯成一線,可把渤、黃、東海及南海北部的海底地形分成兩個不同的區域:西面的海底起伏甚微,坡度小,地勢較平坦;東面的海底地勢急轉直下,坡度驟然變陡,並有海溝、海槽和海脊。至於南海,是一個深度較大、較為封閉、地勢複雜、四周淺中央深的大海盆,盆地中央平均深度在3000米左右,海盆中還有幾處隆起的礁島 [2] 
中國海不僅有廣闊的大陸架,還有大陸坡、深海盆和深海槽。大陸架是圍繞大陸周圍、向海緩傾延伸的淺水地帶。它雖被海水淹沒,實為大陸的自然延伸部分,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內,其寬度從低潮線起算向海伸至坡度顯著增大的地方為止。大陸架具有深度淺、坡度平緩、為大陸地形的延伸等特點。渤海和黃海全屬大陸架,東海約2/3的區域屬大陸架,南海的大陸架也很寬廣。
中國海的大陸坡,除東海大陸架東南側有一小塊外,主要分佈在南海。深海盆地只存在於南海。
1.渤海的海底地形
渤海為一東北—西南向的淺海。海底地勢從3個海灣向渤海中央及渤海海峽傾斜,坡度平緩,平均坡度只有0′28″。沿岸區水深都在10米以內,遼河口,海河口附近水深約5米,黃河口最淺處水深不過半米。渤海平均水深18米,最大深度在渤海海峽老鐵山水道附近,約80米。遼東灣的地勢是從灣頂及兩岸向中央傾斜,且東側較西側深,最深處30餘米。渤海灣地勢也從灣頂向渤海中央傾斜,灣內水深很淺,一般均小於20米。萊州灣以黃河三角洲向海凸出而與渤海灣分隔開,灣內地勢平坦,略向渤海中央傾斜,水深一般為10~15米,最深約18米。渤海中央盆地是一個北窄南寬近於三角形的淺水窪地,地勢較平坦,中部低下,東北部稍高,水深20~25米。
2.黃海的海底地形
黃海為一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閉淺海。海底地勢由北、東、西三面向黃海中央及東南方向傾斜,但坡度不大,平均坡度為1′21″,地勢比較平坦。深度由東南向北逐漸變淺,如同一個口朝南的簸箕。它有一個明顯的由東南向北的低槽——黃海槽,海槽水深60~80米,自濟州島以南開始沿黃海中部向西北伸延,分別進入北黃海、青島外海和海州灣。
黃海近岸水深多在60米以內,唯南黃海中央及東南水深在80米以上,最深處在濟州島北側,水深103米。黃海平均水深44米,其中北黃海平均水深38米,南黃海平均水深46米。
黃海西岸的蘇北海岸是一片廣闊的灘塗、淺水地帶,水深不足20米,並有一些水下三角洲,如古黃河水下三角洲及長江水下三角洲等,因此淺灘、沙洲很多,如大沙、北沙、金家沙、郎家沙、勿南沙等。黃海東側朝鮮半島沿岸的水深大於西側沿岸,北部有許多與海岸近於垂直的水下沙脊,南部島嶼林立,水下地地形複雜。黃海南部地勢向東南傾斜,但存在幾個水下小岩礁,如蘇岩礁、虎皮礁等,它們與濟州島聯成一條東北向的島礁線,構成黃海與東海的天然分界線
3.東海的海底地形
總的説是西北高、東南低。海區平均水深349米,最大深度2 717米。依海底地形趨勢,可分為兩個區域:西部大陸架淺水區和東部沖繩海槽深水區 [3] 
東海大陸架特別發育,最大寬度達640公里,是世界上最寬闊的陸架之一。大陸架面積約佔整個海區的66%,北寬南窄。海底地勢向東南緩傾,平均坡度1′17″。平均水深72米,大部分海域水深60~140米。陸架外緣在水深120~140米處。東海大陸架又可以50~60米水深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島嶼眾多,水下地形複雜,坡度稍陡;東部開闊平緩,只在其東南邊緣處有些水下高地,中國釣魚島等島嶼便位於其上。東海大陸架上延展着長江的沉溺河谷,它從長江口向東南方向延伸,穿過大陸坡,進入沖繩海槽。
沿東海大陸架外緣分佈的大陸坡呈東北—西南向延伸,向東南方向成弧帶狀,約佔東海總面積的33%。地形陡峻,坡度3~10°。陸坡主體為沖繩海槽,是一個深水槽,形似新月,向東南方向凸出。海槽南深北淺:北部水深600~800米,坡度較小;南部水深2000~2 500米,坡度也大,最大深度 2 717米。海槽在剖面上呈“U”字形,谷底平緩,兩側斜坡陡峭,西坡約3°,東坡可達10°。沖繩海槽以東,為露出海面的琉球羣島、九州及各島嶼在水下的島架。島架寬度狹窄,九州處為30~50海里,琉球羣島附近為2~20海里。島架地形複雜,沙灘、巖灘眾多。琉球羣島是西太平洋邊緣島孤的一部分,為東海與太平洋的天然界線。
4.南海的海底地形
南海的深度比渤、黃、東海要大。除北、西、南三面靠大陸附近深度較淺外,中部和東部水深大都在2 000米以上。南海平均水深1100米,最大深度5 567米。
南海的海底地貌類型齊全,既有寬廣的大陸架,又有較陡的大陸坡和遼闊的深海盆地。海底地勢西北高,東部和中部低。海盆四周邊緣分佈着大陸架;大陸架以外為階梯狀下降的大陸坡,中國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羣島等即為分佈在大陸坡山脊上的礁島;在大陸坡的終止處進入南海深海盆地。在南海東部,從我國台灣島至呂宋、巴拉皇島等地,出現一系列島弧和海槽(溝)相伴分佈的格局。
南海大陸架非常寬廣,主要分佈在北、西、南三面。其中,南部大陸架寬度最寬,北部次之,西部和東部狹窄。北部和西北部大陸架,大致為中國台灣南端至海南島以南的華南沿岸及越南北部沿岸的淺水區,海底坡度平均為3′40″。陸架寬190~280公里,一般超過250公里。北部灣為水深小於100米的淺海,平均水深40米左右,全屬大陸架。該灣地形與渤海頗為相似,北部和西部較淺(20~40米),中部和東南部較深(50~60米)。該灣海底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深處在海南島西南近海,達90多米。南海西部越南沿海大陸架較窄,南北兩端寬約50公里,中間僅20公里;坡度較大。南海東部均為島架,台灣島至呂宋島一帶島架很窄,僅 5~10公里,坡度達50′~1°40′。巴拉望附近島架寬30~60公里,坡度一般為17′。南海南部和西南部大陸架為巽他陸架的一部分,是世界上最寬的陸架之一,寬度超過300公里。南海西部和東部陸架是以侵蝕為主的侵蝕—堆積型陸架,而南部和北部的大陸架則為堆積型陸架。
南海的大陸坡分佈在水深150~3 600米之間,呈階梯狀下降,大致從150米開始,海底坡度明顯地逐漸變陡,由平坦的大陸架變為陡坡,並隔以深溝。約在1000~1800米深處,地形轉緩,成為斷續相連的平坦面,寬達數百公里。在平坦面的外側,又是個急陡坡,至3600米附近大陸坡終止,到達南海深海平原。
南海大陸坡圍繞着海盆四周可分為4個區:北陸坡、西坡階地、南陸坡和東陸坡。
北陸坡約位於中國台灣以南至珠江口大陸架的外緣。陸坡上為波狀起伏的平原,並有隆起的暗礁。在東沙羣島附近水深增至1000~2 000米,地勢向南凸出。
西坡階地又叫海南島南部大陸坡,寬達300海里,位於珠江口外的深海窪地和越南南部陸坡之間,水深1000~1500米處。它具有顯著的階梯狀,坡度較大(5~10°),等深線密集,呈南北向分佈。西沙和中沙羣島就分佈在西坡階地上。西坡階地上有許多水下峽谷,把階梯狀的陸坡分割為許多地塊。西坡階地的坡麓有一狹長拗陷,深5 567米,為已知南海的最深處。
南陸坡也是階梯狀的大陸坡,南部與巽他陸架相接,東南部與巴拉望海槽相鄰。陸坡中部有一海底高原,水深1000~2 000米,中國南沙羣島即位於這個高原的山脊上。因地形複雜,水深變化多端,成為航海上的“危險地區”。
東陸坡位於呂宋、民都洛及巴拉望西側的島架外緣。陸坡範圍很窄,坡度陡峻(10°之多),呈狹窄的階梯狀下降,並受許多水下峽谷切割,形成許多海峽與通道。介於中國西沙、中沙與南沙羣島的大陸坡之間,有一個東北—西南向的狹長海盆,稱為南海中央盆地,縱長1600公里,最寬處達700公里,水深約3 600米。由於海盆內大部分地區比較平坦,故可視作一個“深海平原”(實際上地形仍很複雜),大體上可分為平坦的北部和多山的南部。北部較淺,約3400米;南部較深,約4 200~4 400米。海盆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在深海平原中央有一羣孤立的丘陵和海山,大部分不露出海面,可能是由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
在南海東部島坡內和坡麓下,分佈着巨大的長條窪陷,自北而南為呂宋海槽、馬尼拉海溝及巴拉望海槽。
呂宋海槽位於呂宋島以西的島坡中部,呈南北向延伸,與海岸平行。大致以北緯16~17°間的海底隆起及階地為界,北段稱北呂宋海槽,南段稱西呂宋海槽。後者長約225公里,平均寬約50公里,槽底平坦,水深2500米左右;前者長約620公里,水深約3400米。
馬尼拉海溝位於馬尼拉灣外的島坡坡麓之下,也呈南北向延伸。長約350公里,溝底寬僅10公里,深約4800米,最深5377米。海溝西壁坡度平均為1°30′,而東壁坡度達13°。
巴拉望海槽位於巴拉望島西南方,正處於南沙台階隆起地塊與巴拉望—加里曼丹島地塊之間的狹長窪地部位。長約675公里,槽底寬約65公里,深約2800~3000米,最大深度3211米。槽底平緩,局部有小丘陵。

海底地形太平洋海底

太平洋的海底地貌起伏較大。在太平洋東部。有一條大洋中脊和縱貫南北的海底山嶺,約佔太平洋總面積的35%.大洋中脊是巨大的弧形,北從阿留申海盆開始,經阿拉斯加灣、加利福尼亞灣加拉帕戈斯羣島,與東太平洋海區相連,再向西與印度洋中脊系統相接。它的北段被美國太平洋沿岸大陸所淹埋,南段是比較明顯的東太平洋海嶺。大洋中脊是一種巨型構造地帶,被一系列與緯度線平行的長達數千千米的斷裂帶所切割。
在太平洋中部,有一條略呈西北東南走向的雄偉的海底山脈.北起堪察加半島,經夏威夷羣島萊恩羣島至上阿莫士羣島,綿延一萬多千米,把太平洋分成東西兩部分。在這條中太平洋山脈以西,除有西北海盆、中太平洋海盆南太平洋海盆外,還有一片繁星般分散的海底山。這些海底山有的沉沒在深海中,有的聳立於海面之上成為島嶼。夏威夷島就是中太平洋海底山脈中的一些山峯.它們從5000多米深的海底升起,加上島上的主峯高出海面427O米,絕對高度達9270多米,超過了陸地上最高的山峯珠穆朗瑪峯的高度。可見,海底山的規模是非常宏大的。在中太平洋山脈以東,除北太平洋海盆、東太平洋海盆和秘魯~智利海盆外.還有遼闊的東太平洋高原和阿爾巴特羅斯海台等。
有趣的是,太平洋最深的地方,不是在中央地帶.而是在西部的大陸架地區。在這個地區,有一系列巨大的島弧和海溝帶。島弧和海溝緊挨在一起.構成地球表面起伏最劇烈的地帶,地形高差達 15000米。在島弧內側與大陸之間是一系列邊緣海,島弧外側緊挨着深達的海溝.其中深度超過一萬米的有 4個,世界上最深的馬裏亞納海溝(11034米)就分佈在這裏。
在太平洋東部、南北美洲沿海一帶,沒有島弧,只有海溝,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溝有10多個。其中秘魯一智利海溝逶迤近長達5900千米,是世界海洋中最長的海溝。太平洋邊緣的大陸架、大陸坡、島弧和海溝,約佔太平洋底總面積的10%。

海底地形大西洋海底

在大西洋的中部,有一條縱貫南北的大西洋海嶺。它從冰島海岸起向南延伸,穿過大西洋南部,直到南極洲附近.南北全長達15000千米。海嶺走向與大西洋的表面形態基本一致,也略呈“S”型。海嶺寬度一般在1500~2000千米,約佔大西洋總寬度的1/3。高度一般在200~4000米。海嶺的中央地帶最高,也最陡峭,山峯距海面只有1500米,有的甚至露出海面成為高峻的島嶼,如亞速爾羣島的山地,從海底升起高出海面 2000多米。沿着大西洋海嶺的脊部有一條非常陡峭深邃的大裂谷,深度達 2000米,寬30~40千米,長1000多千米。它是地殼的一個大裂縫。海嶺由許多橫向斷裂帶切斷,這些斷裂帶在地貌上表現為一系列海脊和狹窄的線狀槽溝。其中位於赤道附近地區的羅曼在斷裂帶,全長350千米,深達7864米。是溝通東西兩部分大洋底流的主要通道。它把大西洋海嶺明顯的分為南北兩部分。
大西洋海嶺和洋底高地分割了海底,在其東西兩側各形成了一系列深海海盆。東側主要有西歐海盆、伊比利亞海盆、加那利海盆、佛得角海盆幾內亞海盆、安哥拉海盆開普頓海盆。西側主要有北美海盆巴西海盆阿根廷海盆。在大西洋的南部,還有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這些海盆一般深度在5000米左右,中央很寬廣,比較平坦,盆地中堆積着大量的深海軟泥。在這些海盆之間,又有幾條嶺脈、高地突起,有的出露水面形成島嶼。如馬德拉羣島佛得角羣島等。這些海盆約佔整個大西洋底面積的1/3。
大西洋邊緣地區的梅底地獲十分複雜,有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起(海台)、海底峽谷、水下衝積錐和島弧海溝帶。大陸架面積僅次於太平洋的大陸架面積,為620萬平方千米。約佔大西洋總面積的8.7%。大陸架寬度變化很大。他幾十千米到1000千米不等。如幾內亞灣沿岸、巴西高原東段、伊比利亞半島西側的大陸架,都很狹窄。一般不超過50千米;而在不列顛羣島周圍,包括整個北海地區,以及南美南部巴塔哥尼亞高原以東的大陸架,寬度常達1000千米左右。大西洋的大陸坡,各海域也不相同。沿歐、非洲的陡峻狹窄,沿美洲的較寬較緩。在大西洋海底大陸坡和深海盆之間,分佈着一些大陸隆起,較大的有格陵蘭一冰島隆起、冰島一法羅隆起、布茵克隆起和馬爾維納斯隆起。在格陵蘭島與拉布拉多半島之間的中大西洋海底峽谷和密西西比河亞馬遜河剛果河萊茵河等河流河口附近.分佈着一些半錐狀的水下衝積錐,規模一般只有數百平方米。此外,大西洋還有兩個島弧海溝帶,即大、小安的列斯羣島的雙重島弧海溝帶和南美南端與南極半島之間的島弧海溝帶。其中大安的列斯島弧北側的波多黎各海溝,長達1550千米,寬120千米,深達8648米,是大西洋的最深點。 [4] 

海底地形印度洋海底

在印度洋海底中部,分佈着“入”字形的中央梅嶺。它是由中印度洋海嶺西印度洋海嶺和南極一澳大利亞海丘組成的,三者在羅德里格斯島交匯。中印度洋海嶺是中央梅嶺的北部分支,由一系列嶺脊組成,一般高出兩側海盆1300~2500米,個別出面海面形成島嶼,如羅德里格斯島、阿姆斯特丹島等。中印度洋海嶺向西北叫阿拉伯一印度梅嶺,再向西延伸進入亞丁灣,與紅海和東非裂谷系統相連。西印度洋海嶺是中央海嶺的西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附近與中印度洋海嶺相連,經愛德華羣島後,稱為大西洋一印度洋海丘,與大西洋海嶺南端相連。南極一澳大利亞海丘是中央梅嶺的東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島附近與中印度洋海嶺相連。印度洋中央梅嶺由一系列平行於中脊軸的嶺脊組成,嶺脈崎嶇錯雜,寬度最大的達1500千米,其間還分佈着許多橫向的斷裂帶。
“入”字形的中央海嶺,把印度洋分為東部、西部和南部三大海域。東郊區域被東印度洋海嶺分隔為中印度洋海盆、西澳大利亞海盆和南澳大利亞海盆。這些海盆都比較廣闊,海水較深。西部區域海嶺交錯分佈,分隔出一系列海盆,主要有索馬里海盆、馬斯克林海盆、馬達加斯加海盆和厄加勒斯海盆。這些海盆面積較小,海水較淺。南部區域地形較為簡單,有克羅澤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極東印度洋海盆。這些海盆一般深度為 4500~5000米。
印度洋周圍淺海區域大陸架面積為230萬平方千米,約佔印度洋總面積4.1%,是四個大洋中大陸架面積最小的一個大洋。而且大陸架普遍比較狹窄,只是在波斯灣馬六甲海峽、澳大利亞北部、馬來半島西部和印度半島西部邊緣的大陸架寬度較大一些。大陸坡也不寬,但有一些大陸隆起以及水下衝積錐。主要的大陸隆起有非洲沿岸的厄加勒斯海台、莫桑比克海台、查戈斯拉克代夫海台等。水下衝積錐主要分佈在恆河印度河人海口附近地區。此外,印度洋底還有一個島弧海溝帶,它自安達曼羣島以西,到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努沙登加拉羣島以南,是印度一澳大利亞板塊向歐亞板塊俯衝形成的。其中爪哇海溝長4500千米,深達7729米,是印度洋的最深點。 [5] 

海底地形北冰洋海底

在北冰洋中部,橫卧着兩條海嶺,即羅蒙諾索夫海嶺門捷列夫海嶺。羅蒙諾索夫海嶺略呈西北東南走向,從新西伯利亞羣島起,經北極的中央部分,直達格陵蘭海岸。門捷列夫海嶺與羅蒙諾索夫海嶺大致平行,在東西伯利亞海域符蘭格爾島與加拿大最北端的埃爾斯米爾島之間,規模比羅蒙諾索夫海嶺要小一些。兩條海嶺把北冰洋海底分為三個海盆,即南森海盆、加拿大海盆馬卡羅夫海盆。其中南森海盆深度5449米,是北冰洋的最深處。
北冰洋海底地貌最突出的特點是大陸架非常寬廣,總面積達440萬平方千米,佔北冰洋總面積的33.6%,是世界四個大洋中大陸架面積佔大洋總面積比例最大的一個洋。大陸架在北冰洋邊緣地區均有分佈,但主要分佈在亞歐大陸一側的東西伯利亞梅、拉普帖夫海、喀拉海、巴倫支海、挪威海以及格陵蘭海海域。在大陸架地區,有極為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沿海島嶼有煤、鐵、銅、鉛、鋅等礦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