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鎖定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浙能集團,成立於2001年2月,是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原浙江省電力開發公司和浙江省煤炭集團公司為基礎組建而成的省級能源類國有大型企業,主要從事電源建設、電力熱力生產、煤礦投資開發、煤炭流通經營、天然氣開發利用、能源服務和金融地產等業務。
2016年8月,浙江省能源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201位 [1]  。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發佈,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80位 [3] 
2022年6月7日,由浙江省能源集團牽頭,聯合浙江大學西湖大學共建的白馬湖實驗室(能源與碳中和浙江省實驗室)成立。 [12] 
2022年9月6日,位列“2022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第188位。 [13] 
公司名稱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外文名
Zhejiang Provincial Energy Group Company Ltd.
成立時間
2001年2月
總部地點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
公司類型
能源類國有資產營運國企
年營業額
13686276 萬元(2021年) [13] 
員工數
現有11000多人
簡    稱
浙能集團 [12] 
註冊資本
100億元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公司簡介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浙能公司),位於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教工路交叉口,是2001年2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原浙江省電力開發公司和浙江省煤炭集團公司資產為基礎,組建成立的省屬能源類國有資產營運機構
成立於2001年2月,主要從事浙江省屬發電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投資建設、煤炭流通經營及全省天然氣開發利用。
2022年6月7日,由浙江省能源集團牽頭,聯合浙江大學西湖大學共建,地方政府及國資國企支持,民資民企參與的白馬湖實驗室(能源與碳中和浙江省實驗室)在杭州高新區(濱江)物聯網小鎮揭牌成立。 [12]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產品服務

集團註冊資本100億元,主要從事電源投資建設和生產經營、煤炭流通經營、天然氣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經營開發與科技工程服務,並涉及金融、環保、建材、物資、油品等其他領域。控股和代管企業(項目單位)33家,其中全資企業7家。控股的浙江東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B股上市公司,即將與浙江浙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合併在A股上市。控股的浙江省能源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是非銀行金融機構,也是浙江省首家國有控股財務公司全系統員工11000多人,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佔52.4%,中高級以上職稱佔18.6%。經過7年的發展,成為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規模最大的地方能源企業之一和浙江省屬規模最大的國有企業之一。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胡仲明 [2]  [4]  [10] 
董事長:劉盛輝
董事:倪震、王其達 [14]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組織架構

截至2011年底,公司下屬企業151家,其中直接管理的全資、控股企業55家,控股發電企業25家。所控股的浙江東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B股上市公司。
浙江東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為浙江省電力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目前公司全資擁有浙江省內兩家發電廠——蕭山發電廠和台州發電廠。台州發電廠裝機容量142萬kW,蕭山發電廠裝機容量147.6萬kW(其中天然氣機組122.6萬KW),兩家電廠分別榮膺國家電力公司和華東電力集團公司“一流火力發電廠”稱號。截至2000年底,公司總資產達72.69億元,淨資產達51.47億元,連續三年入選中國《上市公司》50強。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資產情況

截至2012年底,集團資產總額達到1242.63億元,所有者權益586.06億元;控股管理發電裝機容量2202萬千瓦,位列全國發電企業第十位,地方發電企業第二位。建成和管理天然氣管線560公里,擁有海運運力超50萬噸。集團公司業已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的國有企業之一,全國具有一定影響、規模最大的地方能源企業之一。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產業情況

電力:至2012年底,浙能集團共有控股管理裝機2245.25萬千瓦,其中煤電機組中60萬千瓦及以上裝機容量佔比66.48%,特別是百萬千瓦機組對於優化電源結構、推進電力產業升級意義重大。
煤炭:年煤炭流通貿易量2500萬噸以上,公司投資舟山煤炭配送基地項目一期工程可實現年煤炭吞吐量3000萬噸,淮南煤電基地項目年產600萬噸,為確保我省的能源戰略安全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天然氣:我公司控股的浙江省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作為全省天然氣的總買賣方,經營進入浙江省內市場的天然氣,投資、建設、經營、管理省級天然氣輸氣管網。2003年底“西氣東輸”浙江段管道建成,已通到杭州末站,並率先向長興供氣,杭州、湖州相繼通氣。東氣、西氣和進口LNG引入浙江,形成多氣源供應和利用的格局,是我省天然氣利用和市場一大特點,這就大大增強了我省天然氣利用的安全、可靠性,也有利於形成供氣市場的適度競爭。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技術創新

發電機組可靠性指標保持國內先進水平,2008年常規火電機組平均等效可用係數93.76%,等效強迫停運率達0.59%,連續五年低於1%。截止2008年底,錢清電廠等4家單位連續安全天數已超過3000天,集團公司連續6年獲省政府安全考核優秀。北侖二期三號機組、嘉興二期五號機組等8台機組榮獲“全國火力發電可靠性金牌機組”稱號,獲獎機組比例連續兩年高居全國發電集團首位。在機組負荷率連續下降、大量老機組脱硫改造、煤耗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全年平均供電標準煤耗從2003年的334.5克/千瓦時降至2008年的329.4克/千瓦時,繼續在全國保持領先水平。
環保為先、堅決減排,集團脱硫機組容量已佔95%,脱硫任務連年提前完成。浙能集團頂着發電成本大增的壓力,投入巨資對發電機組進行脱硫改造。8月25日,隨着嘉興發電公司2號機組脱硫裝置正式投運,浙能集團控股管理電廠脱硫機組容量達到了1508萬千瓦,已佔燃煤機組總容量的95%以上。在連續兩年提前完成省政府下的脱硫任務後,浙能集團於今年上半年又一次提前完成了全年減排目標,實現二氧化硫過程減排量約4.5萬噸。集團公司還大力實施污水治理、消聲降噪煙氣脱硝等技術,大大減少了環境污染;研究利用國際清潔能源發展機制,實現了鎮海天然氣發電二氧化碳減排交易淨收益370萬。集團被評為省“811”環境污染整治工作先進集體、全省節能減排十大標杆企業。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發展戰略

浙能公司的發展戰略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1年公司剛成立時,提出“電、煤、氣”三大板塊,對三個板塊如何做大有些初步的認識;第二階段是2003年接收省屬發電企業管理職能後,根據當時的形勢提出了“以投資為主體,以實業為基礎,以電力為主業,多業共同發展”的戰略,並明確了“三個翻一番,兩個確保”的戰略目標,2006年底提前基本實現了 “三個翻一番,兩個確保”的目標;第三階段是2007年初提出“大能源格局下以電為主,多業發展”的“大能源戰略”,即:在發展取向上,高度重視一次能源資源開發與保障,實現能源產業鏈的兩端延伸;在發展內涵上,加大技術改造與創新力度,加快推進綠色能源建設與產業升級換代;在發展空間上,實施邁出省界、走出國門戰略,拓展企業生存、發展的空間,“大能源格”將是指導未來較長一段時期企業發展的一項總體部署。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榮譽稱號

近年來,集團公司先後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省國有企業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浙江省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浙江省‘五大百億’工程考核優秀單位”、“浙江省誠信示範企業”、“浙江省節能減排十大標杆企業”等榮譽稱號
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企業500強發佈,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位列第204位; [5]  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佈,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80位。 [3] 
2019年浙江省百強企業上榜,排名第18位。 [6] 
2019年11月20日,“2019長三角三省一市百強企業榜”發佈,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位列第52,2018年營業收入9364713萬元。 [7] 
2021年9月25日,入選“2021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排名第206位。 [8] 
2021年9月,入選《2021浙江省百強企業》榜單,排名第18位。 [9] 
2022年5月,入選第七屆“浙江慈善獎”提名名單(機構捐贈獎)。 [11] 
2022年9月6日,位列“2022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第188位。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