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洛陽正骨

(中醫骨病治療流派)

鎖定
洛陽正骨起源於公元1793年,是歷史悠久的中醫骨病治療流派,源於“郭氏正骨”,解放後成立洛陽正骨醫院後改為現名。洛陽正骨書手法精奇、藥物神奇,頗具傳奇性,電視劇《大國醫》即取材於此。“洛陽正骨”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華老字號”。
中文名
洛陽正骨
起源時間
公元1793年

洛陽正骨基本簡介

224年前,在河南洛陽平樂鎮的一個小山村裏,一郭姓人家因一次奇遇,得到了正骨手法秘笈,從此代代相傳,造福桑梓,為世人所稱頌。
到了第5代傳人郭燦若時,一場傳承危機卻讓“郭氏正骨術”獲得了在中原一帶聲名遠播的契機,也成就了中國的“大長今”。郭燦若的夫人高雲峯以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毅力,讓“郭氏正骨”不但順利傳承,而且美名遠揚。
歷經風雨,終於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高雲峯毅然作出一個驚人的決定——把郭氏祖傳藥方獻給國家、公之於世。
此後,高雲峯又創建了一座大型骨傷醫院——洛陽正骨醫院,公開招收學生,傳授郭氏正骨術,使“洛陽正骨”這一醫學奇葩在新時代初露芳菲。
為了解決專科專病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2007年,醫院建立了專科專病建設推進委員會,通過並實施了《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臨牀科室專科(專病)建設評價標準》;同時編印《骨傷常見病症診療規範》、《中醫骨傷功能鍛鍊規範》。
洛陽正骨”在發揚傳統中醫藥特色的同時,還積極與現代醫學、與國際標準接軌,將傳統的中醫藥特色與大量專科特色設備完美結合,讓中醫正骨術更精確、更科學、更可靠。
為了保護“洛陽正骨”這一寶貴的品牌資源,醫院採取了多項舉措:加強對“平樂正骨”傳統文化的保護,實施醫院商標註冊和知識產權保護;將“洛陽正骨”申報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華老字號”;組織專家對“洛陽正骨”的起源時間進行考證,最終確定為1793年;編印《洛陽正骨傳奇故事》、《肩部損傷》等12個分冊的《洛陽正骨臨牀叢書》等書籍。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謀求“洛陽正骨”大發展
多年耕耘,碩果累累。經過多年的發展,洛陽正骨醫院現擁有東花壇、白馬寺兩個院區,佔地160畝,現有職工1100餘名,開放病牀1200張,設有36個臨牀科室和影像中心、臨牀檢驗中心等5個醫技科室及藥理、生化、生物醫學等8個基礎實驗室及健康體檢中心、“治未病”預防保健中心,旗下有傳統藥物、器械生產企業——河南省洛正製藥廠、河南省洛正醫療器械廠,並編輯出版國家級刊物《中醫正骨》。
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可正骨人深知,只有發展、創新,才能讓“洛陽正骨”成為中醫領域的常青樹。
在基礎建設上,醫院從未止步。近年,該院院區面積不斷擴大,醫療條件逐步改善。2004年,醫院高等級病房樓動工建設,現已投入使用;2006年,醫院購置市化工六廠4.3畝建設用地;2007年以來,醫院對舊住院樓、門診樓等進行了綜合改造,更好地發揮現有設施的作用。
為充分發揮“洛陽正骨”的特色優勢,更好地服務於骨傷患者,今年,醫院將在洛浦公園東段以北、啓明南路以東,新建擁有500張牀位的花園式康復醫療中心,此項目已列入我市優勢醫療機構發展倍增計劃。

洛陽正骨專病專治

強勁助力“洛陽正骨”新跨越
新世紀,肩負前輩希望的正骨人明白,要讓“洛陽正骨”這一歷史悠久的骨傷品牌做大做強,必須不遺餘力地進行專病專科建設,充分發揮中醫特色優勢。
醫院不斷加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中醫管理局和市衞生局重點中醫骨傷專科建設。2007年,頸腰痛科、骨關節病科被國家局批准為“十一五”重點專科(專病)建設項目,骨髓炎科、骨壞死骨不連科、風濕科、特色手法研究治療科被省中醫管理局確定為重點專科(專病)建設項目。今年,醫院又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市衞生局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驗收。
醫院同時嚴格細化骨傷病種,實行專科專病特色施治,實施二級分科體系,按照骨傷部位、治療方法等共設立36個臨牀科室,建立並完善了嚴格的臨牀科室病種收治考核制度,使專科優勢更加顯著。
為了解決專科專病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2007年,醫院建立了專科專病建設推進委員會,通過並實施了《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臨牀科室專科(專病)建設評價標準》;同時編印《骨傷常見病症診療規範》、《中醫骨傷功能鍛鍊規範》。

洛陽正骨技術為先

讓特色中醫藥學歷久彌新
“洛陽正骨”在發揚傳統中醫藥特色的同時,還積極與現代醫學、與國際標準接軌,將傳統的中醫藥特色與大量專科特色設備完美結合,讓中醫正骨術更精確、更科學、更可靠。
為發展影像中心,醫院斥巨資購置的DSA、DR、ECT-CT等數十台大型精尖影像設備,為臨牀診療提供了準確、可靠、科學的影像資料,實現了數字化影像網絡連接、遠程會診、無膠片化管理等,大大提升了影像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醫院還高度重視臨牀檢驗中心建設,積極拓展其發展空間,購置了包括日產Sysmex五分類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Sysmex UF-100尿沉渣分析系統、OLYMPUS AU400和AU27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在內的一流設備。在每年衞生部和省、市臨牀檢驗中心組織的三級室間質量評價活動中,檢驗中心均取得了優異成績。該中心現正積極準備,力爭通過 ISO-15189國際檢驗體系認證。

洛陽正骨科研興院

為“洛陽正骨”注入新活力
繼承是“洛陽正骨”發展的根本,超越是“洛陽正骨”發展的動力。不斷加大科研力度才能真正實現超越和創新,提升“洛陽正骨”的專科特色。
為了鼓勵創新,醫院設立了郭維淮學術發展基金;同時利用國家藥品臨牀研究基地、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組織工程中心河南分中心等科研平台,積極提升科研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探索幹細胞在治療骨壞死方面、嗅鞘細胞在治療截癱方面、組織工程在治療骨缺損方面的研究,聘請名老中醫開展中醫在治療骨傷疑難病的研究。50餘年來,醫院共獲得120項科研成果,其中國家級1項,國外部級1項,省部級31項,廳局級87項。

洛陽正骨人才興院

讓“洛陽正骨”實現新跨越
正骨人始終重視人才的培養。高素質、具有創新能力的中醫骨傷科人才,是“洛陽正骨”專科特色優勢傳承的關鍵。
為加強對優秀青年人才特色意識的培養,引導其信中醫、愛中醫、學中醫、用中醫,醫院於2007年舉辦了“名院共建、名醫培養”活動啓動儀式暨拜師大會;近年,醫院大力開展與北京、上海、安徽等地著名中醫藥院校的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積極探索醫療機構和高等院校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新途徑。2008年,湖南中醫藥大學洛陽正骨學院掛牌成立,醫院與該校簽署了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的協議,為提升“洛陽正骨”的技術水平和其長遠發展進行人才儲備。目前,醫院在聘博士研究生導師2名,碩士研究生導師34名,兼職教授、副教授50餘名。

洛陽正骨科學管理

為“洛陽正骨”保駕護航
近年,醫院以患者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引進先進管理模式,調整職能,使醫院管理重點從傳統、經驗管理轉到以科學決策、長遠規劃為重點的現代化管理上來。醫院首先進行了機構調整,健全科室職能,其次不斷進行管理體制創新,引入現代企業經營管理體制,實行全員崗位聘任制、中層幹部競爭上崗制度,精簡人員,明確責任,提高效能。
醫院積極實施管理流程再造,實行院長代表制度,完善門(急)診、檢查、取藥、住院“一站式”服務體系,優化全程服務路徑,建立臨牀用藥、器械使用、重大疑難疾病治療及手術方案報告審批制度,開展醫院專家組大查房和中心主任、科主任、主診醫師查房評價活動以及藥事查房;行政、後勤人員實行集中辦公,建立全院辦公自動化系統,實施網絡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設置醫院管理創新獎;聘請法律顧問;成立多個專業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解決有關問題;施行全成本核算管理、會計委派、物品集中招標採購、經濟實體定期審計等制度。這些措施的實施,使醫院管理水平明顯提高,醫療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醫院的整體形象和服務水平大大提升。

洛陽正骨文化興院

讓“洛陽正骨”叫得更響
每個走進“洛陽正骨”的人都能發現,在門診大廳、病房內,處處都有綠化、雕塑、書畫展示等,不經意間讓人感受到了中醫藥文化的特有魅力,而這正是“洛陽正骨”堅持走文化強院之路的真實寫照。
今年5月,電視劇《大國醫》在我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心細的觀眾也許發現了這部電視劇講述的正是“洛陽正骨”的故事。隨着該劇的熱映,醫院的知名度不斷提高。
為了保護“洛陽正骨”這一寶貴的品牌資源,醫院採取了多項舉措:加強對“平樂正骨”傳統文化的保護,實施醫院商標註冊和知識產權保護;將“洛陽正骨”申報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華老字號”;組織專家對“洛陽正骨”的起源時間進行考證,最終確定為1793年;編印《洛陽正骨傳奇故事》、《肩部損傷》等12個分冊的《洛陽正骨臨牀叢書》等書籍。
200餘年的風雨歷程,洛陽正骨人向社會、向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洛陽正骨”將沿着打造專科化、特色化、品牌化、一體化、國際化醫院和實施“洛陽正骨”品牌戰略之路,為保障羣眾身體健康、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