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波(拼音:bō)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2]  。此字在已有古文字材料中最早見於戰國文字,也見於《詩經》等戰國前等著作。“波”本義指江、河、湖、海等因震盪而引起的起伏不定的水面,引申為動詞,指波浪起伏,又指牽涉到。近代作為物理學名詞,指一種能量傳遞的方式。 [15]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IHCY(86);IBY(98) [1] 
倉    頡
EDHE [1] 
鄭    碼
VXI [1] 
筆    順
點、點、提、橫鈎、撇、豎、橫撇、捺(編號:44153254)
字    級
一級(編號:1261) [2] 
平水韻
下平聲·五歌 [3] 
總筆畫
8(部首3,部首外5)
四角碼
3414₇
統一碼
基本區 U+6CE2 [1] 
結    構
左右結構 [4] 
異體字
𣴫、溊
注音字母
ㄅㄛ
造字法
形聲字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波”是一個形聲字,左邊的“水”作形符,表示這個字的本義與水有關;右邊的“皮”作聲符,表示讀音與此相近。“皮”字古音並母歌部,“波”,古音幫母歌部,為旁紐雙聲疊韻字。 [14] 
也有人認為,波是會意字,皮表示水體起伏的表層,北宋的王安石就主此説。王安石曾在晚年寫作《字説》一書,對很多漢字的構造進行解釋,但他主要是從會意造字的角度去解字,因此常常作隨意的發揮。蘇軾不贊成王安石的這種做法,據説他曾問王安石:波字的構造當如何解釋?王安石回答:“波者,水之皮也。”即波字的構造是表示波是水的表皮。這種解釋,表面看來,也有一定的道理,且橫生妙趣。但蘇軾接着反問:那麼,“滑”字是不是表示“水之骨”呢?王安石無言以對。形聲字,聲中往往有義,但不能一概而論,過分地用會意的方法來解漢字,蘇軾以“滑”字設難,正是針對王安石的這種傾向的。
波是水的一種現象,是水紋起伏的形狀。水面上之所以會產生波浪,是因為外力尤其是風的作用,即所謂“無風不起浪”。引申之,凡振動在物體中的傳播都可叫波,如聲波、電波、電磁波、超聲波等等,由此而有波長、波谷、波峯、波段、長波、中波、短波、微波等物理學名詞。
水波一起一伏,不斷向周圍推進擴散,因此,波又可用來比喻事情發生突然的變化,如人們常用“風波”來指稱那些突然產生又很快平息的事件,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來比喻不好的事情接連不斷地發生。
波是起伏動盪的,古人借秋水來形容眼神,成語有“望穿秋水”,借波形容流轉的目光,如傅毅《舞賦》:“眉連娟而增繞兮,目流睇而橫波。”又《宋玉賦》:“若流波之將瀾”。今成語有“暗送秋波”。 [14]  [15]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江湖海洋上起伏不平的水面
wave;
ripple
戰國·屈原《九歌·河伯》:“與女遊兮九河,衝風起兮橫波。”
宋·蘇軾《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朱自清《温州的蹤跡·綠》:“西湖的波太明瞭,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波浪;波濤;波瀾;波紋;碧波;隨波逐流
水流
《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一》:“山下石穴廣四尺,高七尺,水溢石空,懸波側注。”
唐·杜牧《阿房宮賦》:“長橋卧波,未云何龍?”
比喻事情的意外變化
晉·陸雲《贈汲郡太守》詩之四:“風澄俗儉,化靜世波。”
波折;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比喻流轉的目光
戰國·宋玉《招魂》:“娭光眇視,目曾波些。”
漢·無名氏《雜事秘辛》:“目波澄鮮,眉嫵連卷。”
三國·曹植《洛神賦》:“無良媒以接歡兮,託微波以通辭。”
暗送秋波
物理學上指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過程。波是振動形式的傳播,介質質點本身並不隨波前進。最常見的有機械波和電磁波。通常也可分為橫波和縱波
wave
波長波譜;聲波;電波;微波
潮流;風氣
晉·陸雲《贈汲郡太守》:“風澄俗儉,化靜世波。”
唐·柳宗元《與楊誨之第二書》:“而子不謂聖道,抑以吾為與世同波,工為翦翦拘拘者?”
古代蜀方言對老人的尊稱 [5] 
宋·范成大《吳船錄》捲上:“蜀中稱尊老者為波,祖及外祖皆曰波。又有所謂天波、日波、月波、雷波者,皆尊之之稱。”
宋·無名氏《愛日齋叢鈔》卷五:“林謙之詩:‘驚起何波理殘夢。’自注:‘述夢中所見何使君,蜀人以波呼之,猶丈人也。’”
書法指捺的折波
晉·王羲之《題〈衞夫人筆陣圖〉後》:“(宋翼)每畫一波,常三過折筆。”
南朝·梁武帝《答陶弘景論書書二》:“復當以點畫波撇論極諸家之致。”
波磔
古水名。源出今河南省魯山縣西北,南流入滍水(今沙河)
《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滎、雒,其浸波、溠。”
古縣名。 漢置,屬河內郡。 治所在今河南省濟源市東南
《漢書·地理志上》:“河內郡……縣十八:懷,汲,武德,波,山陽……”
古州名。唐置,屬嶺南道。治所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新縣西南安平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嶺南道,諸蠻州九十二:……波州。”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廣西五·太平府》:“安平州,本西原洞蠻地,唐波州置於此。宋皇佑初,改置安平州,隸太平寨。”
(Bō)姓氏用字
動詞
水流激盪
wave;
ripple
戰國·屈原《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管子·君臣下》:“夫水波而上,盡其搖而復下,其勢固然者也。”
潘漠華《飄泊者》詩:“他底眼,只茫然的睜着,任迷茫的前事,綠水似的波過他底心頭。”
比喻挑起事端,製造混亂
宋·蘇舜欽《答韓持國書》:“友讎一波,共起謗議。”
清·魏源《聖武記》卷八:“二十四年大開海禁。 閩、粵、浙、吳,航天萬里,鯨鯢不波。”
牽涉到;影響到
spread
南朝梁·張率《清涼》詩:“羅帷夕風濟,清氣尚波人。”
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五部分二:“大概都市上的人,過慣了文雅秀氣的生活,一旦遇着有刺激性的粗豪舉動,都很願意欣賞一下;同時又害怕這粗豪波到自己身上,吃不住。”
逃;奔走
《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企喻歌辭之一》:“鷂子經天飛,羣雀兩向波。”
《太平廣記》卷二六三引唐·張鷟《朝野僉載·李宏》:“商旅驚波,行綱側膽。”
清·褚人獲《堅瓠補集·辭薦館》:“來年二月清明後,又袖封筒到處波。”
助詞
句中襯字,無義(多見於早期雜劇唱詞)
元·朱凱《昊天塔》第四折:“他兄弟每多死少波生。”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我受盡了些雪壓波風篩。”
語氣助詞。用於句末,相當於“吧”(多見於早期白話)
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二折:“你識字替他寫一紙文書波。”
清·洪昇《長生殿·疑讖》:“客官,你一面吃酒,我一面告訴你波。”
端木蕻良《渾河的急流》:“水芹子咽,回家波。”
介詞
沿,順着
《漢書·西域傳序》:“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 顏師古注:“波河,循河也……波音彼義反。”
《漢書·諸侯王表序》:“波漢之陽,亙九嶷,為長沙。” 顏師古注:“波漢之陽者,循漢水而往也。”
bēi
名詞
通“陂”。 池塘
《漢書·貨殖傳·巴寡婦清》:“水居千石魚波,山居千章之萩。” 顏師古注:“波讀曰陂。言有大陂養魚,一歲收千石魚也。”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 [5]  《現代漢語詞典》 [6]  《漢語大字典》 [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博禾切(bō)
水湧流也。從水皮聲。 [8] 

説文解字注

“水湧流也”注:《左傳》:“其波及晉國者”。《莊子》:“夫孰能不波”。皆引伸之義也。又假借為陂字,見《漢書》。
“從水,皮聲”注:博禾切,十七部。 [9]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波;部外筆畫:5
(bō)《唐韻》博禾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禾切,並音皤。《説文》:水湧流也。《爾雅·釋水》:大波為瀾,小波為淪,直波為徑。
又水名。《水經注》:波水,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
又澤名。《書·禹貢》:滎波既豬。《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其浸波溠。註:波讀為播。
又洛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洛出為波。
又潤也。《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曰: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
又搖動也。《莊子·外物篇》: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其孰能不波。
又目光曰波。曹植《洛神賦》:託微波以通辭。
又金波,月光也。《前漢·郊祀歌》:月穆穆以金波。
又沸波,鳥名。《禽經》:王睢,魚鷹也。詩謂之睢鳩,淮南子謂之沸波。
又偃波,書名。《歐陽詢·書法》:偃波書,即版書,狀如連文,謂之偃波。
又流波,山名。在東海中。見《山海經》。
又長年之稱。范成大《吳船録》:蜀中稱尊者為波,祖及外祖皆曰波。
又李翊《俗呼小録》:跑謂之波,立謂之站。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河內有波縣。
又郡名。《廣輿記》:寧波府,屬浙江。本越甬東地,隋曰越州,唐曰明州,明曰寧波府。
又《集韻》班麋切。《正韻》逋眉切,並音羆。與陂同。阪也。一曰澤障也。《前漢·江都易王傳》:後遊雷波天大風。註:波讀為陂。
(bì)又《集韻》《韻會》並彼義切,音賁。循行水也。《前漢·西域傳》:傍南山,北波河。 [10]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波書寫提示 波書寫提示
“氵”窄“皮”寬,頂部“氵”低,底部“皮”低。“氵”,第二點偏左,在橫中線。“皮”,第二筆撇從豎中線左側起筆,撇向“氵”下側;豎筆在豎中線右側,起筆較高;“又”,㇇(橫撇)的橫段在橫中線下側,撇尖過豎中線;捺的捺腳超出上部。 [12]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八戈

合口呼
全清
博禾切
puɑ
集韻
平聲
上平五支
開口呼
全清
斑(班)糜切
piɛ
平聲
下平八戈
合口呼
全清
逋禾切
puɑ
去聲
五寘
開口呼
全清
被(彼)義切
pjɛ
禮部韻略

平聲





補禾切

增韻

平聲





班糜切


平聲





補禾切

中原音韻

陰平
歌戈

開口呼

全清

puɔ
中州音韻

平聲
歌戈





巴磨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二支


全清
逋眉切
pie

平聲
十四歌


全清
補禾切
puo
分韻撮要
陰平
第二十三科火貨
(參考資料:漢典 [11]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p
wa
先秦
王力系統
p
uai
先秦
董同龢系統
p
先秦
周法高系統
p
wa
先秦
李方桂系統
p
ar
西漢



東漢





a


a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歌戈麻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歌戈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歌戈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p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p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p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p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p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p
(參考資料:漢典 [11]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po
55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pʰo
55
陰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pʰo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po
55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po
44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212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po
21
陰平

晉語
太原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pu
44
陰平

吳語
温州
pu
44
陰平
文讀
pøy
44
陰平
白讀
湘語
長沙
po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55
陰平

贛語
南昌
42
陰平

客家話
梅縣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53/55
陰平

粵語
陽江
33
陰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pʰo
55
陰平

po
55
陰平
新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po
33
陰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pʰɔ
44
陰平

閩語(閩北片)
建甌
54
平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3]  、漢典 [11]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0-09-24]
  • 2.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3-08-19[引用日期2021-02-10]
  • 3.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02-10]
  • 4.    波的解釋|波的意思|漢典“波”字的基本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1-02-10]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5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116
  •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97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712-1713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541
  • 9.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4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808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564
  • 11.    波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3-11-27]
  • 1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5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8
  • 14.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830
  • 15.    馮國超著.圖説漢字王國 彩圖版[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5.01:68-6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