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間羊腸湯

鎖定
河間羊腸湯是一道以羊腸為主要食材製作的美食,配料是香菜、胡椒、豆粉等。
中文名
河間羊腸湯
別    名
羊腸子
主要原料
羊腸
是否含防腐劑
配    料
香菜、胡椒、豆粉等

目錄

河間羊腸湯簡介

羊腸湯,俗稱羊腸子,滄州方言發音是”樣嘗――咋”. 滄州地處華北平原的東部,卻有着轄區內的孟村回族自治縣。回族是這裏的一個主要民族,那麼,以牛羊肉為主的小吃就不奇怪了。所以滄州小吃羊腸子便是代表了.做法是:先將50斤清水添入鍋內,待鍋燒響放進鮮肉30斤,羊雜和骨架各一副,用大火燒(以木柴火為好),頂出血沫,爾後將佐料下鍋,同時外加大葱、生薑各半斤和適量,再熬40分鐘即成。佐料主要有白芷肉桂草果陳皮杏仁等,要按一比例適量下鍋,多了則藥味出頭,少了則腥羶除不淨。食用時,取湯鍋中熟羊肉和羊雜切碎放入碗中,再盛上羊湯,加上蒜苗末、香辣油即可。它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優美,營養豐富;羊腸子入口爽而不膩,異香誘人,無腥羶的氣味。它的湯更有一種獨特的清香味。在滄州,吃過羊腸子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感受,那就是:第一次是閉着眼吃--怕羶;第二次是眯着眼吃--品味;第三次是瞪着眼吃--解饞。真是越吃越有癮,越吃越愛吃。很多滄州州人喜歡吃羊腸子,認為它性熱,有祛除哮喘和胃寒的作用。羊肉湯品種繁多,各有特色,天花(羊腦)湯有健腦明目之功,尤其適合老年人和神經衰弱者飲用;口條湯有壯身補血之能,最宜病癒大補者常食;肚絲湯肥中帶瘦,奶渣湯沙酥帶甜,還有馬峯窩湯、三孔橋湯、羊雜湯等,達72種之多。

河間羊腸湯原料

羊腸,豆粉,胡椒,香菜,精鹽,芝麻油等 .

河間羊腸湯製法

1 .將羊腸用温水洗淨,再將羊血、豆粉、芝麻油、精鹽調勻後灌入羊腸,扎住口;
2 .香菜切末;
3 .水燒沸,放入羊腸、胡椒、精鹽,煮熟後改微火;
4 .吃時把羊腸取出,切小段,放碗中,盛入羊腸湯,撒香菜末,滴上芝麻油 .

河間羊腸湯銷售

河間街頭賣羊腸湯的攤位十分簡單,大都是一輛長箱形的木車,所有的傢什都放在車上。車前是裝着碗筷的水桶,盛放作料的小盆,車後碼放的是供食客坐的小凳,車中間是一隻火爐,上面架着一口燒湯煮腸用的大鍋。在出攤前,攤主要先將羊腸一節節地灌好,把湯燒得滾開,這樣一上街便可以叫賣了。有食客來了,攤主便揭開熱氣騰騰的大鍋,將灌好的羊腸放入鍋中,稍等片刻便用筷子將煮熟的羊腸撈出來,用一把鋒利的小刀斬成一寸左右的小段,排在碗裏,再撒些胡椒粉或辣椒油、香菜、鹽、味精佐料,接着從鍋裏舀出一勺熱湯澆在上面,一碗泛着油花兒、冒着熱氣兒、飄着香味兒的羊腸湯便遞到了食客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