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婺華

鎖定
沈婺華(?-628年),吳興郡武康縣(今浙江德清縣)人 [1]  ,儀同三司、望蔡貞憲侯沈君理之女,陳後主陳叔寶的皇后。 [27] 
太建元年(569年),嫁給當時還是皇太子的陳叔寶,成為太子妃。太建十四年(582年),陳叔寶即位,立沈婺華為皇后。 [27] 
禎明三年(589年),隋朝攻滅陳朝,沈婺華和陳叔寶一起到長安。隋朝滅亡後,沈婺華從廣陵回到故鄉,後在毗陵天淨寺出家為尼,法號觀音。唐貞觀初年去世。 [22-27] 
所處時代
南陳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丹陽郡建康縣(今江蘇南京)
逝世日期
628年
主要作品
《陳後主沈後集》
本    名
沈婺華
籍    貫
吳興郡武康縣(今浙江湖州)

沈婺華人物生平

沈婺華母死悲痛

沈婺華儀同三司、望蔡貞憲侯沈君理之女,她的母親會稽穆公主陳氏是陳武帝陳霸先的女兒。會稽穆公主早逝,當時沈婺華年齡幼小,母親的去世使她悲痛欲絕,日見消瘦。服喪期滿後,每到一年的祭日,仍獨自坐在那裏涕哭,其哀慟之情感動周圍的人,遠近的人都非常敬佩她。 [2] 

沈婺華立為皇后

太建元年(569年)七月初四,沈婺華嫁給皇太子陳叔寶,成為太子妃 [3-5]  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初十日,陳宣帝陳頊去世。正月十三日,皇太子陳叔寶即位,史稱陳後主 [6]  正月二十五日,陳叔寶沈婺華為皇后。 [7]  [8] 

沈婺華未有嫉恨

沈婺華性情恬靜寡慾,頗有識量,聰明機靈,博聞強記,讀過些經史書籍,擅長寫作。 [9]  起初,陳叔寶住在東宮,但沈婺華的父親沈君理去世,沈婺華服喪,住在別殿,因過度悲傷而形體憔悴,服喪期也超過了規範。陳叔寶沈婺華變薄,而貴妃張麗華在後宮最為得寵,後宮的事務全部由她管理,沈婺華對此並不在意,未曾有過嫉妒怨恨之情。沈婺華而且飲居節儉,衣服上沒有錦繡裝飾,身邊的近侍裁減一百多人,每天只是翻閲圖書史籍,誦唸佛經。 [10]  當時,沈婺華沒有兒子,將陳叔寶妃子孫姬的兒子陳胤收為己子撫養。 [11] 

沈婺華亡國出家

後來,沈婺華數次上書直言規勸陳叔寶陳叔寶曾打算廢黜她的皇后之位,改立貴妃張麗華為皇后。 [12] 
禎明三年(589年),隋朝攻滅陳朝,沈婺華陳叔寶一起押送到長安。 [13]  當時,陳叔寶得知隋軍已到,嚇得與寵妃張麗華孔貴嬪躲藏到井裏,只有沈婺華仍像平常一樣,毫不驚慌。 [14] 
隋朝仁壽四年(604年),陳叔寶去世 [15] 沈婺華親自為他寫哀辭,文辭很痛切。隋煬帝楊廣每次巡行各地,都命她隨行。義寧二年(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殺害 [16]  ,沈婺華從廣陵渡過長江回到故鄉。 [17]  後來在毗陵(今江蘇武進)的天淨寺出家為尼,法號觀音。唐貞觀(627年—649年)初年去世。 [18] 

沈婺華個人作品

沈婺華著有《陳後主沈後集》十卷,收錄於《隋書·經籍志》,現已散佚。 [19] 

沈婺華趣聞軼事

沈婺華誦經求雨

曾經一次遭遇旱災,沈婺華親自誦唸佛經求雨,結果應時降雨。 [20] 

沈婺華互贈詩詞

貴妃張麗華深受陳叔寶的寵愛,而沈婺華卻受到陳叔寶排斥,經常是半年以上得不到陳叔寶的臨幸。一次陳叔寶臨幸沈婺華,剛坐一會就要離開,沈婺華也不挽留,陳叔寶感到奇怪對沈婺華説為何不留他,於是就作詩送給沈婺華:“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21]  沈婺華也寫詩回贈陳叔寶:“誰言不相憶,見罷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遣若為留。”

沈婺華歷史評價

姚思廉陳書》:①“後性端靜,寡嗜慾,聰敏強記,涉獵經史,工書翰。”; [22]  ②“後澹然未嘗有所忌怨。而居處儉約,衣服無錦繡之飾,左右近侍才百許人,唯尋閲圖史、誦佛經為事。” [22] 

沈婺華史籍記載

《陳書·卷六·本紀第六》 [23] 
《陳書·卷七·列傳第一》 [22] 
南史·卷十二·列傳第二》 [24] 
隋書·卷五·帝紀第五》 [25]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七》 [26] 

沈婺華家族成員

父親:沈君理,官至儀同三司,封望蔡侯,諡號貞憲。 [7] 
母親:會稽穆公主陳氏,陳武帝陳霸先之女。 [7] 
夫君:陳後主陳叔寶,陳朝最後一位皇帝。
養子:陳胤,孫氏所生,為沈婺華收養,立為太子,後被廢。

沈婺華影視形象

京劇電視劇《樂昌公主》:石業羣飾演沈婺華
參考資料
  • 1.    《南史·卷十二·列傳第二》:後主沈皇后,諱婺華,吳興武康人也。
  • 2.    《陳書·卷七·列傳第一》:後主沈皇后,諱婺華,儀同三司望蔡貞憲侯君理女也。母即高祖女會稽穆公主。主早亡,時後尚幼,而毀瘠過甚。及服畢,每至歲時朔望,恆獨坐涕泣,哀動左右,內外鹹敬異焉。
  • 3.    《南史》卷十陳本紀下:太建元年……秋七月辛卯,皇太子納妃沈氏,王公以下賜帛各有差。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1-10]
  • 4.    《陳書》卷五宣帝紀:太建元年……秋七月辛卯,皇太子納妃沈氏,王公以下賜帛各有差。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1-10]
  • 5.    《南史》卷一十二后妃列傳下:太建元年,拜為皇太子妃。後主即位,立為皇后。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1-10]
  • 6.    《陳書·卷六·本紀第六》:十四年正月甲寅,高宗崩。乙卯,始興王叔陵作逆,伏誅。丁巳,太子即皇帝位於太極前殿。
  • 7.    《陳書·卷七·列傳第一》:太建三年,納為皇太子妃。後主即位,立為皇后。
  • 8.    《陳書·卷六·本紀第六》:己巳,立妃沈氏為皇后。
  • 9.    《南史·卷十二·列傳第二》:後性端靜,有識量,寡嗜慾,聰敏強記,涉獵經史,工書翰。
  • 10.    《陳書·卷七·列傳第一》:後性端靜,寡嗜慾,聰敏強記,涉獵經史,工書翰。初,後主在東宮,而後父君理卒,後居憂,處於別殿,哀毀逾禮。後主遇後既薄,而張貴妃寵傾後宮,後宮之政並歸之,後澹然未嘗有所忌怨。而居處儉約,衣服無錦繡之飾,左右近侍才百許人,唯尋閲圖史、誦佛經為事。
  • 11.    《陳書·卷七·列傳第一》:後無子,養孫姬子胤為己子。
  • 12.    《南史·卷十二·列傳第二》:數上書諫爭,後主將廢之,而立張貴妃。
  • 13.    《陳書·卷七·列傳第一》:陳亡,與後主俱入長安。
  • 14.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七》:將自投於井,憲苦諫不從;後閣舍人夏侯公韻以身蔽井,陳主與爭,久之,乃得入。既而軍人窺井,呼之,不應,欲下石,乃聞叫聲;以繩引之,驚其太重,及出,乃與張貴妃、孔貴嬪同束而上。沈後居處如常。
  • 15.    《陳書·卷六·本紀第六》:隋仁壽四年十一月壬子,薨於洛陽,時年五十二。
  • 16.    《隋書·卷五·帝紀第五》:三月丙辰,右屯衞將軍宇文化及殺太上皇(隋煬帝)於江都宮,右御衞將軍獨孤盛死之。
  • 17.    《陳書·卷七·列傳第一》:及後主薨,後自為哀辭,文甚酸切。隋煬帝每所巡幸,恆令從駕。及煬帝為宇文化及所害,後自廣陵過江還鄉里,不知所終。
  • 18.    《南史·卷十二·列傳第二》:及煬帝被殺,後自廣陵過江,於毗陵天靜寺為尼,名觀音。貞觀初卒。
  • 19.    《隋書·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02]
  • 20.    《南史·卷十二·列傳第二》:嘗遇歲旱,自暴而誦佛經,應時雨降。
  • 21.    逯欽立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陳詩卷四》引《平陳錄》:張貴妃權寵,沈後經半年不得御。陳主當御沈後處,暫入即還,謂後曰:“何不見留?”贈以詩云:“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 22.    《陳書·卷七·列傳第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9-10]
  • 23.    《陳書·卷六·本紀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02]
  • 24.    《南史·卷十二·列傳第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9-10]
  • 25.    《隋書·卷五·帝紀第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02]
  • 26.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02]
  • 27.    錢仲聯、傅璇琮、王運熙等總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第157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