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詰

鎖定
汪詰 [3]  ,又名汪潔,男,科普作家、科普演講家、科學聲音首屆輪值秘書。 [1]  出版有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 [2]  等。
中文名
汪詰
別    名
汪潔
國    籍
中國
性    別

汪詰人物經歷

汪詰(中)新書《億萬年的孤獨:地外文明探尋史話》發佈 汪詰(中)新書《億萬年的孤獨:地外文明探尋史話》發佈
2012年年初,《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簡稱《時間的形狀》)橫空出世,一位名叫汪詰的科普作家走入公眾的視野。次年4月,《時間的形狀》獲得第八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2016年4月,汪詰在喜馬拉雅FM開通電台頻道,推出了原創科普類音頻節目《科學有故事》,截至2018年4月,這檔節目的播放量已達1070萬次,訂閲人數超過7萬人。 [2] 

汪詰出版作品

《億萬年的孤獨:地外文明探尋史話》 《億萬年的孤獨:地外文明探尋史話》
億萬年的孤獨:地外文明探尋史話 [4] 
2020年1月推出兩部科幻新作《精衞9號》《迷途的蒼穹:科幻世界漫遊指南》。 [5] 
太陽系簡史》,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年; [6] 
未解的宇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年; [7] 
迷途的蒼穹:科幻世界漫遊指南》,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9年; [8] 
十二堂經典科普課》(與吳京平 合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年; [9] 
《汪詰少兒科學思維培養書系:如何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 [10] 
《汪詰少兒科學思維培養書系:如果你跑得和光一樣快》 [11] 
《汪詰少兒科學思維培養書系:為什麼量子不能被克隆》 [12] 

汪詰電影作品

2024年3月22日消息,汪詰導演耗時四年打磨的國產科普電影《尋秘自然:地球往事》定檔預告發布。 [14] 

汪詰人物觀點

汪詰科普教育

科普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傳播科學精神,而講解科學知識只是我們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之一。雖然只有人類中的少數精英才能夠成為科學家,但是人人都可以像科學家一樣去思考,因為科學不僅僅是一個職業,更重要的是科學是一種思考方式。科學思維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它沒有東西方之分。科普的目的可不是要打消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而是讓憤怒於陰陽五行不是科學方法的人減少甚至消失。 [1] 

汪詰反思科學

現階段中國的科普是否應當包含反思科學的這部分內容呢?我的觀點是不必要,對科學的反思應當侷限在科學家、科學哲學家以及與科研活動密切相關的專業人羣中,不應當把他擴大化。 [1] 

汪詰科學與技術之別

妖魔化科學的人往往是那些把技術科學混為一談的人,他們根本沒有搞清楚什麼是科學,什麼是技術。所以,讓廣大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理解科學研究技術發明的區別是極為重要的,也是極為必要的,這關係到中國在前沿科學領域的鉅額投資計劃能否得到廣大人民羣眾的廣泛支持,也關係到青少年是否願意投入到基礎科學的研究中。 [1] 

汪詰人物影響

汪詰將科普的重點放在求索的過程上。目前,汪詰正在給全國小學的科學課本做課件。每一學期科學課的第一堂課就是“科學是什麼?”,他一直在強調學習科學學習的不是十萬個為什麼,而是科學思考,真正要學的是思考過程。 [4] 

汪詰所獲榮譽

短篇科幻《時間囚籠》獲2019年百花文學獎 [5] 

汪詰人物評價

作為職業科普人中的領軍人物,汪詰一直堅持着自己在《科學有故事》節目發刊詞中呼籲的——“比科學故事更重要的,是科學精神”,筆耕不輟、擲地有聲地奮鬥在科普工作的前沿陣地。 [2] 

汪詰自我評價

對於觀念上的不同、價值觀的碰撞,比如説唯心主義者和唯物主義者的碰撞,神秘主義者和理性主義者的碰撞。這種觀念上的碰撞,我必須旗幟鮮明地站出來,不含糊不打太極,因為我做節目的目的就是為了普及科學精神,説白了就是一種理性的精神,我當然要和那種偽科學神秘主義、各種各樣的在我看來非科學的觀念去做鬥爭了!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