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順縣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轄縣)

鎖定
永順縣,隸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州東北部,東鄰張家界市境,西連龍山縣、保靖縣境,北接桑植縣境,南臨古丈縣境,東南同懷化地區沅陵縣境毗連。介於北緯28°42′—29°27′、東經109°35′—110°23′之間,南北長77千米,東西寬76千米,總面積3811.6平方千米 [19]  。2022年10月,永順縣下轄12個鎮、11個鄉 [22]  。截至2023年末,永順縣常住人口40.02萬人。 [25] 
永順縣是土家族的發源地及歷史上土家王朝——老司城的所在地。境內的芙蓉鎮景觀秀麗,民族風情濃郁,還有記載土家族政治軍事歷史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溪州銅柱”和電影《芙蓉鎮》外景拍攝現場等人文景觀。 [2] 
2023年,永順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36億元,增長3.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59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17.86億元,減少7.4%;第三產業增加值59.91億元,增長6.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25577元。全縣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4:17.4:58.6。 [25] 
中文名
永順縣
外文名
Yongshun County
別    名
溪州
行政區劃代碼
433127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州東北部
面    積
3811.6 km²
下轄地區
12個鎮、11個鄉
政府駐地
靈溪鎮
電話區號
0743
郵政編碼
4167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0.02 萬(2022年常住人口) [25] 
著名景點
芙蓉鎮景區
猛洞河漂流景區
老司城景區
小溪景區
不二門景區 展開
火車站
新永順站芙蓉鎮站
車牌代碼
湘U
地區生產總值
102.36 億元(2022年) [25] 

永順縣歷史沿革

戰國時屬楚之黔中地。
秦時,屬黔中郡。
永順縣
永順縣(9張)
西漢漢高祖(前206年),置酉陽縣,治所在今治(靈溪鎮)東南。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晉和南北朝時,均為酉陽縣地。晉屬武陵郡。宋屬武陵太守。齊梁復屬武陵郡。陳屬沅陵郡
隋代,置辰州,廢酉陽,並遷陵,改為大鄉縣地,屬沅陵郡。
唐天授二年(691年)析辰州,置溪州,永順地屬溪州大鄉縣。天寶元年(742年)改溪州為靈溪郡,複名溪州,隸黔中道。
宋代為下溪州、南渭州、溶州等羈縻州地。下溪州治所地今東南30裏舊司城,屬荊湖北路
元代,永順境內設立永順宣撫司,屬四川行省;置麥著土村、會溪、施溶感化州和臘惹峒、驢遲峒,屬湖廣行省思州軍民安撫司(治今貴州風岡);又設南渭州,屬湖廣行省新添葛蠻安撫司(治今貴州貴定)。
永順縣風光
永順縣風光(12張)
洪武二年(1369年)置永順軍民安撫司。洪武六年(1373年)升為永順軍民宣慰使司,轄“三州”、“六長官司”,時永順境地有南渭、施溶二州、臘惹洞、麥著黃洞、驢遲洞、田家洞、施溶洞五長官司。
清雍正五年(1727年)永順土司彭肇槐請求納土,改設流官。雍正七年(1729年)置永順縣,治所在今治靈溪鎮,屬辰沅永靖道永順府
民國元年(1912年),裁縣留府,次年9月裁府改縣,屬辰沅道。民國十一年(1922年)道制廢,永順直屬湖南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六軍團攻克永順縣城,中共湘鄂川黔邊區省委、省革命委員會、省軍區設境內塔卧,併成立了永保、郭亮縣蘇維埃政權。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湖南省在沅陵設立湘西綏靖處,永順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六年,全省普設行政區九個,永順屬第三行政督察區轄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湖南劃十個行政督察區,永順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1949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永順,隸湖南省永順專區。
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區成立(1955年改湘西苗族自治州),永順為其代管。
195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永順為其所轄。 [3] 
2020年2月2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永順縣退出貧困縣。 [4] 
2021年6月4日,永順縣列入2021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名單。 [18] 

永順縣行政區劃

永順縣區劃沿革

1996年,永順縣轄6個鎮、40個鄉:靈溪鎮、永茂鎮、石堤鎮、塔卧鎮、龍寨鎮、王村鎮、小溪鄉、鎮溪鄉、回龍鄉、朗溪鄉、青坪鄉、羊峯鄉、麻岔鄉、大明鄉、潤雅鄉、撫志鄉、顆砂鄉、吊井鄉、連洞鄉、首車鄉、勺哈鄉、西岐鄉、兩岔鄉、澤家鄉、對山鄉、大壩鄉、和平鄉、列夕鄉、柏楊鄉、倉坪鄉、車坪鄉、三家田鄉、砂壩鄉、官壩鄉、桃子溪鄉、杉木鄉、鹽井鄉、萬民鄉、萬福鄉、新寨鄉、毛壩鄉、高坪鄉、西米鄉、松柏鄉、保坪鄉、長官鄉。首車鄉、澤家鄉、長官鄉先後撤鄉設鎮。調整後,永順縣轄9個鎮、37個鄉。 [3] 
永順縣
永順縣(9張)
2005年,永順縣轄12個鎮、18個鄉。靈溪鎮首車鎮澤家鎮芙蓉鎮(原王村鎮)、永茂鎮石堤鎮塔卧鎮萬坪鎮(原龍寨鎮)、青坪鎮砂壩鎮松柏鎮長官鎮兩岔鄉勺哈鄉西歧鄉對山鄉大壩鄉列夕鄉回龍鄉小溪鄉朗溪鄉潤雅鄉車坪鄉毛壩鄉萬民鄉、鹽井鄉、撫志鄉、吊井鄉、顆砂鄉、高坪鄉
2015年,永順縣鄉鎮區劃調整,調整後,永順縣共減少7個鄉鎮建制,現轄靈溪、芙蓉、小溪、澤家、首車、石堤、永茂、青坪、砂壩、塔卧、松柏、萬坪12個鎮,兩岔、西歧、對山、潤雅、朗溪、萬民、毛壩、鹽井、車坪、高坪、顆砂11個鄉。

永順縣區劃現狀

2023年6月,永順縣下轄12個鎮、11個鄉。 [26]  永順縣人民政府駐靈溪鎮 [5]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433127101000
首車鎮
433127103000
芙蓉鎮
433127104000
永茂鎮
433127108000
小溪鎮
433127109000
青坪鎮
433127112000
石堤鎮
433127113000
萬坪鎮
433127114000
塔卧鎮
433127115000
砂壩鎮
433127116000
靈溪鎮
433127117000
松柏鎮
433127118000
澤家鎮
433127200000
兩岔鄉
433127202000
西歧鄉
433127203000
對山鄉
433127210000
高坪鄉
433127216000
朗溪鄉
433127220000
潤雅鄉
433127222000
車坪鄉
433127228000
毛壩鄉
433127229000
萬民鄉
433127230000
鹽井鄉
433127238000
顆砂鄉

永順縣地理環境

永順縣位置境域

永順縣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北部,東鄰張家界市境,西連龍山縣、保靖縣境,北接桑植縣境,南臨古丈縣境,東南同懷化地區沅陵縣境毗連。介於北緯28°42′—29°27′、東經109°35′—110°23′之間,南北長77千米,東西寬76千米,總面積3811.6平方千米 [19]  ,佔全省面積的1.8%,居第7位,佔自治州總面積25%,居第1位。 [1] 

永順縣地質構造

永順縣位於雲貴高原東側武陵山西北與鄂西山地交界之處,向江南丘陵過渡地帶。在湖南省地層分區中,地跨兩區,列夕—撫志—青坪線以南為“武陵山區”,該線以北為“八面山區”。永順縣地層發育齊全,從元古代至新生代各時代地層都有分佈。全縣從南至北,地層時代從老到新。長官—永茂線以南,主要分佈元古代地層,面積約佔全縣的16%,該線以北大部分地區為古生代地層分佈,面積約佔全縣的80%;中生代地層分佈在最北邊的局部地區,面積很小,約佔2%;新生代地層只是零星分佈,面積也很小,約佔2%。全縣主要可分為褶皺構造和斷裂構造。縣內褶皺構造較發育,其中可細分為向斜構造和背斜構造。縣內大小斷裂總共40多條,歸納起來有四組方向的斷裂,即北東向、北北東向、北西向和南北向。這四組方向的斷裂交錯在一起,組成了永順縣構造的基本格架。 [6] 

永順縣地形地貌

永順縣地處雲貴高原東側,雪峯山脈與鄂西山地屏峙南北,武陵山脈綿其境。其中縣內海拔200米以下地面佔土地面積3.5%;400—600米佔39.1%;600—1100米佔38.9%;1100米以上佔18.5%。 [1] 
永順縣境內山巒疊嶂,溪谷縱橫,最高羊峯山海拔為1437.9米,最低小溪鯉魚坪的明溪海拔為162.6米,高低相差1275.3米,地勢比降為44.6‰。全境以中山、中低山山地貌為主,兼有山原、丘陵、崗地、平原多種類型,交錯分佈。縣內溶洞多,規模大,類型結構複雜。據調查統計有成型溶洞180多個,規模較大的有車坪黑洞、豬鼻子洞、硝洞、風洞;首車螺絲洞;兩岔老洞;艾坪風洞;大壩倒洞;松柏白眼上、下洞、五連洞;羊峯爬壁洞;杉木烏龜洞;毛壩穿洞等。其中以車坪黑洞最大,長1017米,平均寬50米,平均高15米,可利用面積3.5萬平方米。這些溶洞質地堅硬,洞深壯闊,形態特徵,化學沉積都各具特色。 [6] 

永順縣氣候特徵

永順縣屬中亞熱帶山地濕潤氣候,四季分明,熱量較足,雨量充沛,水熱同步,温暖濕潤;夏無酷暑,冬少嚴寒,垂直差異懸殊,立體氣候特徵明顯,小氣候效應顯著。 [7] 

永順縣水文水系

永順縣屬沅、澧水系。沅水流域面積3019.82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79.24%;澧水流域面積791.2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20.76%。全縣共有大小溪河330多條,流域面積大於10平方千米、幹流長度大於5千米的河流70條,其中一級支流6條,二級支流16條,三級支流30條,四級支流13條,5級支流5條。全縣河網密度為每平方千米0.29千米。 [6] 
沅水水系
酉水:是沅水一級支流。幹流自保靖至南渭流入縣境,經列夕、王村至鎮溪流出縣境。在縣境河長67.5千米。1979年鳳灘水電站大壩建成後,“高峽出平湖”,水產豐富,有旅遊之便。匯入的支流主要有猛洞河、牛路河、泗溪河、施溶河、朗溪河。
猛洞河漂流
猛洞河漂流(15張)
猛洞河:為酉水最大支流,源於桑植上河溪馬鬃嶺西麓和龍山的分水嶺。兩源在兩河口匯合後,自柳樹坪由北向南流經29.5千米至吳家寨,與自南岸入口的首車河合流。再轉向東南37.2千米至縣城,與自北岸入口的連洞河合流。又轉向正南流經30.4千米於那子溪,與由東入口的牛路河合流。向西南流經15千米至列夕新碼頭注入酉水。猛洞河全長158千米,經縣境112.1千米,流域面積1732.4平方千米,河寬30—80米,多年平均流量28.73秒立方米,落差98米。
牛路河:為猛洞河最大支流,源於塔卧鎮粟南溪以上的茅花界,流經塔卧、車坪、吊井巖、麻岔老司城、撫志在格洞入猛洞河。其上段名靈溪河、中段名施(司)河、下段名牛路河。全長88.9千米,流域面積895.3平方千米,河寬30—60米。沿河接納了倉坪、三家田、顆砂、萬福、大明、石堤、羊峯等鄉溪流,多年平均流量22.264秒立方米。
泗溪河:源於西歧鄉陳家寨村透底溝,縣境內長36.4千米,流域面積272.6平方千米,河寬20—40米,其中段稱乜車河,流經和平、澤家、柏楊鄉入酉水,多年平均流量3.196秒立方米。
施溶河(俗稱溪河):源於朗溪鄉雲盤村,經回龍、長官、遊溶溪入酉水。全長40.8千米,流域面積297.2平方千米,河寬20—40米,多年平均流量5.204秒立方米。
朗溪河:源於朗溪鄉朗溪村,流至沅陵明溪口入酉水。境內長33千米,流域面積270.6平方千米,河寬10—20米,多年平均流量7.36秒立方米。 [6] 
澧水水系
杉木河:為湖南省四大水系之一的澧水的南源。發源於縣內萬福山北麓,流經萬坪、杉木、毛壩等鄉鎮,在桑植與永順邊界新村納官壩、田穀河待溪河水,流經桑植兩河口與澧水中源匯合。縣境幹流全長38.8千米,流域面積227.8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6.71秒立方米。屬季節河。
萬民崗河:源於五倫,橫貫萬民鄉全境,長19.4千米,流域面積95.12平方千米,向東北入澧水南源,多年平均流量3.24秒立方米。
砂壩河:源於蟠龍洞,流經官壩鄉田穀埡出境入澧水南源。全長13.8千米。流域面積53.63平方千米,河寬20—30米,多年平均流量1.66秒立方米。
桃子溪河:源於亞子溪,由南向北入澧水乾流,境內長8千米,流域面積37平方千米,河寬30—40米,多年平均流量1.15秒立方米。
賀虎溪:發源於青坪鄉桂竹村,經潤雅入澧水乾流,境內長24.9千米,流域面積172平方千米,河寬30—50米,多年平均流量4.624秒立方米。
永茂河:源於永茂鎮的大溪灣,注入澧水,全長14.2千米,流域面積81.37平方千米,河寬20—30米,多年平均流量2.129秒立方米。 [6] 

永順縣土壤類型

永順縣土壤主要由石灰岩(包括白雲岩)、板頁岩、紫色砂頁岩、河流衝擊物等母巖發育而成。山地土壤分為黃紅壤、黃棕壤、紅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紫色土等,土壤呈微酸性至弱鹼性反應,肥力較高,適應多種植物生長。 [6] 

永順縣植被條件

永順縣屬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物羣落區,植被生長繁茂,樹種資源豐富,有喬木樹種100個科252屬663種,植被分佈以天然次生混交林為主,尤其以小溪自然保護區分佈最為典型,是亞熱帶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低海拔常綠闊葉原始次生林,是免遭第四紀冰川侵襲而唯一倖存的天然資源庫。 [6] 

永順縣自然資源

永順縣水資源

永順縣多年平均降水量1365.9毫米,年平均徑流總量33.1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藴藏量38.72萬千瓦,其中可開發量10.2萬千瓦,到2013年底,全縣有水電站41處74台,總裝機容量60275千瓦,設計年發電量20760萬千瓦時。 [6] 
2023年,永順縣水力資源藴藏量32.6萬千瓦。 [25] 

永順縣土地資源

2023年,永順縣共有耕地面積38.05千公頃。 [25] 

永順縣植物資源

永順縣野生植物資源豐富,有維管束植物221科974屬2702種,其中蕨類植物41科87屬296種,種子植物180科887屬2406種,植物屬種分別佔全省的78.2%和62.5%,佔湘西北的92%和87%,基本代表了湘西北植被區系的概貌。
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4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如下:
Ⅰ級保護的有7種:中華水韭銀杏伯樂樹珙桐光葉珙桐南方紅豆杉灰木蓮(落葉木蓮)。
Ⅱ級保護的有37種:黃杉巴山榧、蓖子三尖杉、長苞鐵杉、鵝掌楸、厚朴、凹葉厚朴、樂東擬單性木蘭、巴東木蓮、樟木、沉水樟、閩楠、楠木、野大豆、青檀、櫸樹、銀鵲樹、任木、華榛、八角蓮、天麻、白辛樹、紅椿、毛紅椿、喜樹、川黃檗、黃蓮、擬高梁、獨花蘭、金蕎麥、半楓荷。 [6] 

永順縣動物資源

永順縣已知的野生陸棲脊椎動物有210種。哺乳綱動物46種,隸屬7目21科;爬行綱動物2目8科29種;兩棲綱動物2目7科22種;鳥綱12目34科113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5種,國家二級保護的有33種,屬省級重點保護對象的有100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如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金雕斑羚。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獼猴、穿山甲、豺、黑熊、金雞、蒼鷹紅腹角雉蘇門羚大鯢虎紋蛙等33種。 [6] 

永順縣礦產資源

永順縣境內已發現各類礦產19種,礦產地121處,礦產類型主要包括能源、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礦牀和水氣礦產5種。
(一)能源主要是可作燃料的煤和石煤以及新型清潔能源頁岩氣。煤礦分佈在萬民鄉海角溪、萬坪挪普界、龍家寨、官壩、桃子溪等地。其中以龍家寨煤礦為最大,煤礦礦層呈層狀、似層狀、遙鏡狀、串珠狀、囊狀或雞窩狀都有,很不穩定;石煤主要分佈於南部的長官、永茂、回龍、朗溪、小溪等地,石煤層多產於寒武系牛蹄礦組地層中,多用做燒石灰的燃料;頁岩氣是存儲與泥岩、高碳泥岩、頁岩及粉砂質巖夾層中非常規天然氣,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和化工原料。主要分佈在朗溪、永茂、青坪、回龍、長官、松柏、芙蓉等鄉鎮。
(二)黑色金色礦有鐵礦、釩礦和鎳鉬礦。鐵礦主要產地桃子溪。探明儲量為1176.2萬噸,初具中型規模。釩礦主要分佈於永茂、回龍、朗溪、長官、小溪等地,預計釩礦資源量100億噸。鎳鉬礦礦產地7處,主要分佈在永茂鎮黃泥老、芭蕉灣,青坪鎮乾溪灣、馬洞,朗溪鄉土地婭、雲盤等地。
(三)縣內有色金屬礦有銅、鈷、鋁、汞和鉛鋅等。鉛鋅礦礦產地7處,主要分佈於松柏楊雲扎、澤家羅洞、車隆、塔卧、鹽井小麻灣。以鹽井小麻灣鋁鋅礦為豐。探明礦石資源量52萬噸;銅礦礦點4處,有回龍展筆村黝銅礦,小溪鄉河山洞銅鋅礦、朗溪鄉河仙洞及陳家洛銅礦,永茂鄉六角莊黑辰砂黝洞銅礦;鈷礦主要分佈於芙蓉鎮、撫志鄉、永茂鎮,為淋濾型礦化點。
(四)非金屬礦產有磷礦、陶瓷原料、重晶石、土紅、石英型砂、大理石和美工工藝原料等。
(五)縣境發現礦泉水3處,主要分佈在靈溪鎮、松柏鎮、潤雅鄉等地。 [6] 
2023年,永順縣煤理論藴藏量為346.35萬噸,磷礦為7683.6萬噸,鐵礦為 1159.05萬噸,釩礦為98.46萬噸。 [25] 

永順縣人口

截至2023年末,永順縣户籍人口52.15萬人;常住總户數16.56萬户,常住人口40.02萬人,其中城鎮20.9萬人,農村19.12萬人;城鎮化率52.22%。 [25] 

永順縣經濟

永順縣綜述

2023年,永順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36億元,增長3.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59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17.86億元,減少7.4%;第三產業增加值59.91億元,增長6.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25577元。全縣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4:17.4:58.6。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比上年下降0.2、下降1.3、上升1.5個百分點。 [25] 
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永順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下降3.1%。其中,民間投資下降13.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投資增長12.5%,非國有投資下降10.1%。分投資方向看,民生工程投資下降11.6 %,生態環境投資增長15.3%,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3.7%,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3.5%,工業技改投資下降78.9%。 [25] 
財税收支
2023年,永順縣實現財政總收入91305萬元,增長11.0%。税收收入68450萬元,增長11.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1543萬元,增長8.6%,其中税收入38688萬元,增長8.1%;增值税收入11725萬元,增長32.1%;企業所得税收入2826萬元,下降0.1%;非税收入22855萬元,增長9.5%。財政支出完成516550萬元,增長2.5%。 [25] 
人民生活
2023年,永順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3.2元,增長6.3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69.4元,增長4.9 %,其中工資性收入17409.9元,增長1.7 %;經營淨收入2603.6元,增長 17.7 %;財產淨收入2371.7元,增長4.4 %;轉移淨收入6284.2 元,增長9.8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8.1元,增長7.2 %,其中工資性收入6477.8元,增長9 %;經營淨收入3025.1 元,增長2.9 %;財產淨收入303.6元,增長3.6 %;轉移淨收入3031.5元,增長8.3 %。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374.4元,增長4.9 %;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20974.1元,增長5 %;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12034.1元,增長4. 2%;全體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2.7 %,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1.6 %,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3.8 %。 [25] 
2023年,永順縣居民消費價格下降0.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0.2%,煙酒及用品價格上漲0.5%,衣着價格下降0.4%,居住價格下降1.2%。 [25] 

永順縣第一產業

2023年,永順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17億元,增長4.1%。其中農業產值29.18億元,增長5.0%;林業產值1.55億元,增長12.4%;牧業11.49億元,增長1.1%;漁業產值0.45億元,增長3.7%。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0.50億元,增長7.8%。農、林、牧、漁、服務業比例為67.6:3.6:26.6:1.0:1.2。 [25] 
農業
2023年,永順縣農作物播種面積104.85萬畝,增長2%,糧食總產量230282噸,增長1.23%;稻穀總產量157825.35噸,增長0.03%;玉米總產量33891.25噸,增長4.76%;紅薯產量7523噸,增長1.50 %;馬鈴薯產量24785.4噸,增長1.73%;大豆產量5389噸,增長14.2 %。油料總產量22969噸,增長7.3%;花生總產量4130噸,下降8.2%;油菜籽總產量18830噸,增長11.4%;蔬菜總產量157607噸,增長3.5%。 [25] 
林業
2023年,永順縣林木積蓄量為1736.7萬立方米。2023年,永順縣獼猴桃產量83778噸,增長0.9%;柑橘類水果產量86539 噸,增長0.3%;茶葉種植面積7.55萬畝,總產量1205噸,增長51%;果園面積16.84 萬畝,園林水果產量188543噸,增長0.7 %。 [25] 
畜牧業
2023年,永順縣生豬出欄22.93萬頭,增長0.48%;牛出欄1.58萬頭,增長0.64%;羊出欄9.54萬頭,下降0.83%;家禽出籠153.77萬羽,增長5.54%;豬肉產量1.69萬噸,增長0.6%;牛肉產量0.15萬噸,下降6.25%;禽肉產量0.22萬噸,禽蛋產量0.27萬噸,增長8 %。 [25] 
漁業
2023年,永順縣水產品總量2935噸,增長1.66%。 [25] 
生產條件
2023年,永順縣共有耕地面積38.05千公頃。 [25] 

永順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23年,永順縣工業實現增加值13.6億元,下降0.6%。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有:精製食用植物油4721.1噸,水泥3.45萬噸,合成複合肥料5.37萬噸,飲料5923噸,鞋47萬雙,鋼化玻璃26.9萬平方米,大米12044噸,商品混凝土27.9萬立方米,磚2382.3萬塊,中成藥121.2噸,熟肉製品556.9噸,豆製品6867噸,精製茶258.3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家,其中虧損企業5家,虧損總額0.13億元,增長25.28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11.53 億元,增長3.59%;企業利潤總額0.75億元,增長15.38%。規模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45.12 %,產品銷售率93.67%。推進“五好園區”建設,新建標準化廠房 10萬平方米,園區生產總值 18.09億元,增長 10.1%。 [25] 
建築業
2022年,永順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3083萬元,下降21.9%。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總產值36169萬元,下降40.1 %,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1.33萬平方米,下降44.5 %。其中新開工面積3.27萬平方米,下降79.4%。 [25] 

永順縣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3年,永順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7.89億元,增長1.7%;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23.93億元,增長0.2%;在批發零售貿易業中,限額以上完成1.80億元,增長9.4 %;限額以下完成 22.14億元,下降 0.5 %;餐飲業 1.98億元,下降1.6%;住宿業1.97億元,增長30.3 %,其中城鎮零售額20.07億元,增長1.0%,農村零售額7.82億元,增長 3.6 %。 [25] 
招商引資
2023年,永順縣招商引資簽約項目19個,合同引資73.2億元,省外境內到位資金30.78 億元。實際利用內資30.78億元,增長32.6 %,省外境內到位資金30.78億元,同比增長32.6%。利用外資50.3萬美元,實現直接利用外資零的突破。累計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9198户,其中本年新增7571户。 [25] 
房地產業
2023年,永順縣房地產開發投資119808萬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住宅投資89243萬元,下降15.25%。商品房銷售面積313033平方米,下降7.0%。其中,住宅銷售面積268774平方米,增長4.5%。商品房銷售額122674萬元,下降12.35 %。其中,住宅銷售額100328萬元,增長4.54%。 [25] 
郵電通信
2023年,永順縣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39億元,其中電信業務總量3.64億元(上年不變價格),郵政業務總量0.75億元(2020年不變價格)。營業網點35個,郵路總長度855公里,快遞業務量88.9萬件,訂銷報刊期發數30.2萬份,訂銷報刊累計數412萬份,營業網點實現全覆蓋,平均每百人每年訂有報刊數61份。 [25] 
旅遊業
2023年,永順縣共接待遊客943.91萬人次,同比增長17.06%,實現旅遊行業總收入92.97億元,同比增長17.66%。申報中央預算內文旅項目4個,預算總投資5.85億元,新增專項債項目3個,申請資金4.5億,申報省廳專項資金項目7個。簽訂雙鳳村文化旅遊開發等項目正式協議3個,計劃投資2.7億元,簽訂老司城景區合作開發框架協議1個,協議引資6.2億元。加快推進湘西北旅遊集散中心等州縣重點項目5個,計劃投資5.02億元,湘西北旅遊集散中心項目主體正在裝修,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永順段)完成基礎工程,萬馬歸朝遊樂設施項目完成水滑道主體工程和設備採購。 [25] 
金融業
截至2023年末,永順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12.4億元,增長6.84%,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82.9億元,增長10.62%;各項貸款餘額180.9億元,增長13.88%。 [25] 
保險業
2023年,永順縣保費收入35591.31萬元,增長29.68%,其中人壽險保費收入19179.72萬元,增長33.39%,財產險保費收入16411.59萬元,增長25.6%。全年總賠付17180.65萬元,同比增長13.18%,其中財產險賠付10117.30萬元,同比增長23.92%,人壽險賠付7063.35萬元,同比增長0.68%。 [25] 

永順縣交通運輸

永順縣交通

截至2023年末,永順縣境內公路通車裏程2698.3公里,其中國公路122.3公里,省公路338.6公里,縣公路375.7公里,鄉公路808.8公里,村公路912.5公里,專用公路13.2公里。 [25] 

永順縣運輸

2023年,永順縣載客汽車427輛,其中私人6輛;載貨汽車212輛,其中私人179輛;客船擁有量36艘。旅客運輸量427.6萬人次,旅客週轉量21567.9萬人公里。 [25] 

永順縣社會事業

永順縣科技事業

2023年,永順縣共向上級申報科技項目14項,其中7個立項項目獲得資金支持:申報中央引導地方項目2項,州本級項目2項,省科技特派員項目3項,共獲得項目資金160萬元。新增5G基站157座,累計建成5G基站600座,投資約6000萬元。已實現城區、工業園區、重點鄉鎮、重點景區5G信號連續覆蓋,城市家庭光纖網絡覆蓋率100%。新增農村千兆光纖端口3971個,完成通信管線整治25公里。 [25] 

永順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3年末,永順縣共有各類學校163所,其中小學25所,獨立初級中學11所,九年制學校22所,完全中學3所,高級中學2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幼兒園9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職業學校2所。基礎教育教學總班級2002個,其中學前教育512個,小學895個,初中413個,高中193個,特殊教育9個;在校學生78998人,學前教育13471人,其中小學36577人,初中19035人,高中9849人,特殊教育66人。全縣學校有教職工5676人,其中幼兒園1074人,小學1646人,初級中學748人,完全中學515人,高級中學442人,九年一貫制1087人,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45人,特殊學校19人。小學招生5472人,畢業6212人,初中招生6139人,畢業5946人,普通高中招生3441人,畢業3157人。全縣全國各級各類普通高校錄取新生3624人,其中本科院校錄取1241人,清華、北大錄取1人,高職專科錄取2405人;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6448 人,其中高二全科合格人數 3054人,合格率為98.26 %;1844名考生參加2023下半年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合格率達87%以上。 [25] 

永順縣文化事業

2023年,永順縣舉辦新春歌手大賽及百姓大舞台等系例羣文活動20餘場次,組織“送戲曲進萬村、送書畫進萬家”惠民演出272場次,新創作文藝作品5個。完善場館提優服務質量,完成桃子溪等5個村“村史館”建設任務,改造升級“兩館”免開場所,全縣公共文化場館面積增至88.69萬平方米,人均2.14平方米,年人均接受文化場館服務次數達6.7次;“村村響”應急廣播設施正常運行率達到98%以上。保護傳承提高利用成效,實施雙鳳村傳統村落文化空間修繕、非遺館展陳項目,新增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個、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2名、省級非遺工坊示範點1個。組織土家醫·桐油接骨黑膏藥製作技法、蛇傷療法參加“衡山論健”之傳統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展示;土家族婚俗、土家族毛古斯舞參加全國文化和旅遊賦能鄉村振興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非遺展示展演。文物保護編制了塔卧兵工廠舊址等5處國省保單位安防工程項目計劃書,《不二門遺址安防工程項目》獲省文物局批覆立項,完成不二門觀音殿修繕保護。 [25] 

永順縣體育事業

2023年,永順縣業餘體育學校被評為“國家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同時申報湖南省參加綜合性運動會先進集體。競技體育成績凸顯,2023年永順籍攀巖運動員張亮在杭州亞運會獲得金牌1枚。輸送運動員胡玉婷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學生(青年)運動會女子49公斤級金牌,瞿宏城獲得一枚銅牌。李彭婷奪得2023年湖南省青少年拳擊錦標賽女子U16歲組—48公斤級第一名;黃治奪得2023年湖南省青少年拳擊錦標賽男子U18歲組—69公斤級第二名。2023年湖南省青少年體操錦標賽獲3金6銀9銅,蹦牀錦標賽獲1金4銀1銅,藝術體操錦標賽獲1金。 [25] 

永順縣衞生事業

截至2023年末,永順縣共有醫療衞生機構 481 個,其中綜合醫院6個,中醫醫院1個,專科醫院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 個,皮膚病與性病防治所 1 個,婦幼保健站1個,衞生監督所1個,鄉鎮衞生院(分院)45個,村衞生室368個,診所50個,衞生所、醫務室5個。年末實有牀位數3814張;共有在崗職工3469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2832人。在衞生技術人員中,有執業(助理)醫師 1081人,註冊護士1319人,藥師(士)116人,技師(士)136 人。 [25] 

永順縣社會保障

2023年,永順縣新增城鎮就業3663人,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88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5.7%。 [25] 
2023年,永順縣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421946 人,參保率97.53%。2023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44126.13萬元、支出37457.16萬元、結餘6668.97萬元。2023年度城鎮職工醫保基金收入12451.63萬元、支出10927.73萬元,基金歷年累計結餘39235.06萬元(含個人賬户基金),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運行平穩、存量較大、可持續性強。 [25] 
2023年,永順縣各類社會救助資金1.08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27.54萬人,醫療保險參保42.19萬人,農村留守兒童委託照護簽約率達100%,殯葬改革穩步推進,魯嘉山殯儀館特許經營權完成回收,治喪費用總體降幅60%以上,福佑公墓山加快建設。2023年,永順縣完成民生支出7.16億元,省定10件、州定15件民生實事圓滿完成。 [25] 

永順縣基礎建設

2023年,永順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全面完成,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村莊規劃穩步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獲2023年度省政府真抓實幹督查激勵。紮實推進城市更新,實施老舊小區改造15個,完成溪州新城供水主管道3.25公里、縣城區污水主管網2.3公里,改造老舊小區污水管網2.45公里,溪州新城污水處理廠、芙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等項目有序推進,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普及率達98%。溪州二級客運站全面完工,新城東路、縣人民檢察院搬遷、經投馨園、新城翠園等項目順利推進。住建領域“實施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等工作”獲2023年度省政府真抓實幹督查激勵。省級文明城市、省級衞生城市創建成果有效鞏固,全州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會在塔卧召開,高坪鄉場坪村榮獲“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25] 
2023年,永順縣強化動態監測,創新推行“三三三”防返貧監測幫扶模式,納入監測對象361户1152人,推動鄉村振興各項任務落地落實。深入實施“六大行動”,統籌整合銜接資金3.42億元,實施項目576個。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村(社區)實現全覆蓋,毛壩鄉成功入選國家民委首批民族鄉村振興試點單位。穩步提升鄉風文明,完成改廁3931 座。 [25] 

永順縣環境保護

2023年,永順縣實施生態修復工程12萬畝,完成植樹造林2.9萬畝,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7.46%以上。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354天、優良比例97%,全省綜合排名第19位;縣城集中飲水水源地水質、6個地表水國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全州排名第二,成功創建“第五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大力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綜合整治,持續抓好中央和省生態環保督察等反饋交辦問題整改,“夏季攻勢”4類9項整改任務全部完成銷號。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併網發電,建成垃圾中轉站21座,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 [25] 

永順縣安全生產

2023年,永順縣發生各類安全事故30起,死亡20人,事故起數同比下降72.48%,死亡人數上升5.26%。以上均為交通安全事故,建築施工事故0起;鐵路路外事故0起;工礦商貿(冶金)等八大行業連續5年保持零事故;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行業領域連續保持8年零事故。面對15年一遇的雨雪冰凍災害,做到了生產生活用水保供有力,最大限度減少了災害損失,實現了災害之年無大災。 [25] 

永順縣歷史文化

永順縣綜述

永順縣是土家族主要聚居地區,被專家稱為中國土家族的主要發源地。歷代溪州土司建治所於此,800餘年土司自治制度平穩沿襲,人們的生活內容及方式變化較小,民族文化較少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在相對封閉狀態中靜靜地傳承,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民情風俗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土家族打溜子、擺手舞、毛古斯舞、織錦技藝、哭嫁歌、吊腳樓、土家年等相繼進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 

永順縣文物遺址

永順縣是土家族的發源地及歷史上土家王朝——老司城的所在地。人口絕大部分是土家族後裔,有着其獨特的“巴人文化”。土家族,新石器遺址,多處發現。上溯唐朝末年,江西彭氏,入主溪州,轄周邊二十州。溪州銅柱於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老司城遺址,是研究土家族政治、經濟、文化的寶庫,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公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永順縣名列其中。 [8] 

永順縣非遺項目

2010年,湖南省永順縣、古丈縣共同申報的“土家族哭嫁歌”,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27。 [9] 
2010年,湖南省永順縣與湖北咸豐縣、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共同申報的“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項目類別,序號24。 [9] 

永順縣民風民俗

芙蓉鎮
芙蓉鎮(4張)
永順縣保存完整的土家語、風習民俗,為許多專家學者提供了詳實實證資料和文化原生態的遺存。土家毛古斯,2008年走進北京奧運會的賽場。
過去的禁忌主要有以下一些:
正月初一:不準説不吉利的話和哭泣、吵架、罵人,特別當日清晨沒吃東西以前要求更嚴,連帶有“死”、“病”、“痛”、“窮”、“沒有”、“不要”等字音的話都不能講。所以這天都早起牀,吃東西,動口以後,説話就自然些了。
臘月二十九日過年,飯上甄后,婦女要停止針線活,也不能洗衣服。年三十那天,禁止去水井挑水,説是這天龍王團年,不能驚他,否則,來年龍王會搗亂、遭水、旱災害。這天不宰殺畜禽和傷害生命,讓各種有生命的東西,都安全地度過“三十夜”。在吃年飯時,禁止菜湯泡飯,否則來年下大雨時,大水會沖垮田土。

永順縣風景名勝

永順縣主要景區(點)有猛洞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芙蓉鎮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溪州銅柱、老司城遺址及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不二門遺址、羊峯古城遺址等九大“國”字號品牌。 [6] 
芙蓉鎮
是一座具有兩千年曆史的古鎮,位於酉水之濱,距縣城51千米。原為西漢酉陽縣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達洞庭,自古為永順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稱。享有酉陽雄鎮、湘西“四大名鎮”、“小南京”之稱。《舊唐書》説:土氣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是為幹欄。 [10] 
天下第一漂
永順縣猛洞河漂流景區位於猛洞河支流司河,全長47千米。兩岸多為原始次森林,葱葱郁郁,水流湍急,碧綠清亮,有十里絕壁,十里瀑泉,十里畫卷,十里洞天之譽。其中有急流險灘108處,大小瀑布20處。特別是哈妮宮、三角巖、雞籠門、遇仙峽(捏土)、閻王灘、落水坑、夢思峽、鯉魚剖肚、三大炮等景點,2002年2月,“天下第一漂”獲得湖南省著名商標,是中國旅遊服務行業唯一的著名商標。 [10] 
猛洞河平湖景區
位於猛洞河的下游,上起猴兒跳,下至龍門峽,全長45千米(含酉水一段),因酉水下游鳳灘水電站的建成,庫水上漲而形成。平湖兩岸,石壁劈立,其中有龍門峽、觀音洞、八音石瓜洞、金獅洞、鴛鴦峽、金蟾洞、斷臂石、三月鼎寺、小龍洞、大聖峽、陰陽神風洞、猴兒跳、仙女峽、風流巖、老司巖等15個主要景點、列為湖南十大風景區之一。 [10] 
老司城
位於縣城東20餘千米處的麻岔鄉司城村。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統治的古都,亦稱司城、老司城。土司時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百姓流傳,老司城分內羅城、外羅城,有縱橫交錯的八街十巷。土司古墓羣多集中於司城紫金山、雅草坪、帕桶湖三個地方,其中以紫金山最多。明代一些名土司彭顯英、彭冀南等人的墳墓至今尚保存完好。古墓羣現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 
小溪國家自然保護區
地處永順縣東南部,毗鄰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猛洞河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4800公頃,其中核心區6133公頃,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長着大片亞熱帶低海拔常綠闊葉原始次生林,區內珍稀植物種類繁多,有珙桐、紅豆杉、柏樂樹、銀鵲樹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植物43種,原始次生林中還存有金錢豹、雲豹、白頸長尾雉等國家保護動物68種。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被權威專家學者考察論證為中南十三省唯一免遭第四紀冰川侵襲的原始次生林天然資源寶庫。 [10] 
紅區塔卧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中心塔卧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東北部、地處東經109’45”,北緯29’20’,平均海拔380米,東西直徑17.5千米,南北寬20千米。東與張家界市永定區羅塔坪鄉交界,南與永順縣顆砂鄉相連,西與永順縣萬坪片區毗鄰,北與張家界市桑植縣利福塔鎮接壤,總面積350.2平方千米。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將永順塔卧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0] 
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
不二門風景區是一座國家級的國家森林公園,是省內的佛教勝地之一。位於縣城南1.5千米的猛洞河畔,總面積達30平方千米,是猛洞河風景區的北大門。以石奇、温泉、石刻、觀音朝拜為其特色。《烏龍山剿匪記》與《湘西剿匪記》均在此拍攝。

永順縣榮譽稱號

2018年9月25日,永順縣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11] 
2018年10月22日,永順縣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12] 
2020年3月,永順縣獲得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予以通報表揚。 [13] 
2020年6月30日,永順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14] 
2020年11月,被評為第十屆湖南省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模範縣(市)。 [15] 
2021年1月29日,永順縣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的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名單。 [16] 
2021年3月,永順縣入選教育部公示的“2020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17] 
2021年6月4日,永順縣列入2021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名單。 [18] 
2022年2月,永順縣被授予“湖南省衞生縣城”稱號。 [20] 
2023年2月,永順縣獲評湖南省糧食生產先進縣。 [21] 
2023年10月,永順縣入選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 [23] 
2023年11月,永順縣被命名為“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2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