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鯢

(隱鰓鯢科大鯢屬動物)

鎖定
大鯢,是有尾目隱鰓鯢科大鯢屬 [12]  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 [13]  其頭大而寬扁,軀幹較扁平,尾略短;眼小位於頭背面,無眼瞼;口裂寬大,腹位;吻端微上翹;皮膚光滑,皮膚腺發達;通身背面棕黑色,少數個體為黑黃色或棕灰色,常有不規則的大黑斑;腹面紅棕色,或淺灰色。 [14]  大鯢,俗稱“娃娃魚”,因鳴似小孩啼哭故名。 [15] 
大鯢分佈於中國山西、陝西、河南等地。棲息在山區較寬闊、水流較緩、大小礫石多的小溪中。 [14]  成鯢多數單棲活動,幼鯢常集羣在亂石縫中。 [16]  大鯢食性廣泛,為肉食性動物,常以溪中魚、蝦、蟹、蛙等為食,也捕食螺蚌、水蛇、鼠類及水生昆蟲等。大鯢為卵生動物,繁殖期為每年的5-10月;在水中完成受精過程,產卵多在夜間進行,一次可產卵400-1500枚;30-40天后孵化結束。 [17]  大鯢壽命50-60年。 [18] 
大鯢有重大科研價值,因有良好的經濟、食用功能受到獵捕,導致野外數量減少,目前人工養殖數量可觀。 [18]  大鯢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極危(CR)。 [19]  列入中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18] 
中文名
大鯢
拉丁學名
Andrias davidianus
別    名
娃娃魚
人魚
孩兒魚
腳魚
啼魚 展開
別名
娃娃魚
人魚
孩兒魚
腳魚
啼魚
臘狗 收起
外文名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國際瀕危等級
極危(CR) [2] 
中國動物保護等級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10]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兩棲綱
有尾目
隱鰓鯢科
大鯢屬
大鯢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隱鰓鯢亞目
亞    綱
滑體亞綱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Blanchard,1871

大鯢動物學史

大鯢是由3億6千萬年前古生代泥盆紀時期水生魚類演變而成的古老的兩棲類動物。 [3] 
大鯢,俗稱“娃娃魚”,因鳴似小孩啼哭故名。 [15] 

大鯢形態特徵

大鯢,是有尾目隱鰓鯢科大鯢屬 [12]  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 [13] 
大鯢
大鯢(8張)
成體:體大而扁平,一般全長582~834毫米,頭體長310~585毫米,最大個體全長可達200釐米以上。其頭大而寬扁,頭長略大於頭寬,頭寬為頭體長的1/5~1/4;吻端圓,外鼻孔小,近吻端,鼻間距為眼間距的l/3或1/2;眼很小,無眼瞼,位背側,眼間距寬;口裂寬大,口後緣上唇唇褶清晰;犁骨齒列甚長位於犁齶骨前緣,左右相連,相連處微凹,與上頜齒平行排列呈一弧形;舌大而圓,與口腔底部粘連,四周略遊離。軀幹粗壯扁平,頸褶明顯,體側有寬厚的縱行膚褶和若干圓形疣粒,腋胯部間距約為全長的1/3,有肋溝12~15條。四肢粗短,後肢略長,指、趾扁平;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間距相隔6個肋溝左右;肢體後緣有膚褶,與外側指、趾緣膜相連;指4個,指長順序為2、1、3、4;趾5個,長順序為3、4、2、5、1;第四指及第三、四、五趾外側有緣膜;顯得極為寬扁;不發達,僅趾間有微蹼。尾長約為頭體長的一半,尾高為尾長的1/3~1/4,尾基部略呈柱狀,向後逐漸側扁,尾背鰭褶高而厚,尾腹鰭褶在近尾稍處方始明顯,尾末端鈍圓。肛孔短小成短裂縫狀;雌性的肛周皮膚光滑,雄性沿肛裂兩側形成疣粒狀;繁殖季節期間雄性肛部肛腫。雄性全長510毫米時,睾丸長、寬、高為66.5毫米×14.0毫米×8.5毫米,色乳黃。採於陝西洋縣的雌鯢全長465毫米的個體,卵巢內卵的直徑為4.5毫米,呈乳黃色。體表光滑濕潤;頭部背腹面小疣粒成對排列;眼眶周圍的疣粒排列較為整齊,更為集中,頭頂和咽喉中部及上、下唇緣光滑無疣,眼眶下方、口角後及頸側疣粒排列成行;體側粗厚的縱行膚褶明顯,上、下方之疣粒較大;其他部位的皮膚較光滑。全長160毫米幼鯢,體側的膚褶及疣粒均不明顯。生活時體色變異較大,一般以棕褐色為主,其變異顏色有暗黑、紅棕、褐色、淺褐、黃土、灰褐和淺棕等色。背腹面有不規則的黑色或深褐色的各種斑紋,也有斑紋不明顯的。幼體與未達性成熟的次成體的體色均較淡,以淺褐色為主,且有分散的小黑斑點;腹面色較淺;四肢外側多有淺色斑。在湖北宜昌地區發現的白化個體,體尾均為銀白或金黃色。 [14] 
第二性徵雄鯢肛部隆起,橢圓形,肛孔較大,內壁有乳白色小顆粒;雌鯢肛部無隆起,泄殖肛孔較小,周圍向內凹入,孔內壁平滑,無乳白色小顆粒。
骨骼頭骨寬扁;前頜骨2,鼻突短與額骨不相觸;額骨不入鼻孔;鼻骨左右相觸;無淚骨和隔頜骨;有前額骨;翼骨寬大與頜骨間距小;頂骨前端與前額骨相連;有耳柱骨,無耳蓋骨。下頜的隅骨與前關節骨不癒合;犁骨前緣有1橫列犁骨齒,排列呈長弧形,屬幼體替換齒類型,靠近頜緣並與上頜齒平行排列,位於犁齶骨前緣。舌弧由角舌軟骨、上舌軟骨和基舌軟骨構成,角舌軟骨與上舌軟骨不癒合;鰓弧3~4對,第一對角鰓與上鰓骨分界明顯,未骨化,第二對鰓弧的角鰓和上鰓骨均骨化;第三對(第四對)細弱,遠端與咽鰓軟骨相連。椎體雙凹型,有殘留之脊索,寰椎後脊神經均從椎間孔穿出;肋骨單頭;從第三或第四尾椎開始無尾肋骨;有“Y”形前恥軟骨
卵呈圓球形,卵徑5~8毫米,連同卵外膠膜直徑15~17毫米;卵在卵帶內形成念珠狀,帶內每兩粒卵之間相隔約10~20毫米。卵剛從母體產出時為乳白色;卵外膠膜吸水後膨脹,呈透明狀。
幼體受精卵在水温14~21℃條件下,約經38~40天孵化;水温升高可在33~35天孵化,水温下降時可在68~84天孵化。剛孵出的幼體體長25~31.5毫米,體重0.3克,無平衡枝,外鰓3對,呈桃紅色,體背部及尾部褐色,體側有黑色小斑點;腹面黃褐色,兩眼深黑色。7~8天后體呈淺黑色,全長33~37毫米;前肢芽棒狀,開始有指的分化,後肢短棒狀,尖端圓球形;14天左右,體呈暗褐色,但腹面仍為黃褐色,前肢已分化出4個指,後肢開始分叉;28天時全長43毫米左右,此時卵黃消失,能游泳和攝食;全長170~220毫米時外鰓消失。觀察西北大學生物系保存的30餘尾幼體標本,全長在140毫米之內的幼鯢全部有鰓孔。1尾全長215毫米者,仍有鰓孔;另一尾全長僅178毫米者,鰓孔已消失。這説明大鯢幼體身體的長度與鰓孔的消失有一定變異。 [4] 

大鯢棲息環境

大鯢棲息在山區較寬闊、水流較緩、大小礫石多的小溪中。 [14]  成鯢多數單棲活動,幼鯢常集羣在亂石縫中。 [16]  成鯢一般常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內的巖洞、石穴之中,以灘口上下的洞穴內較為常見,其洞口不大,進出一個口;洞的深淺不一,洞內寬敞平坦。 [5] 

大鯢生活習性

大鯢習性

大鯢白天常卧於洞穴內,很少外出活動,夏秋季節,也有白天上岸覓食或曬太陽的習性。大鯢一般夜出晨歸,常住一個洞穴。捕食主要在夜間進行,常守候在灘口亂石間,發現可獵動物經過,突然張嘴捕食。大鯢適宜棲息於水温3~23℃的水中,個體大的多生活於深水處,中小型個體多在淺水處。成鯢多數單棲活動,幼鯢常集羣在亂石縫中,其生活最適水温為10~20℃。大鯢常將頭部伸到水面進行呼吸,皮膚也是它氣體交換的重要器官,在含氧量較高的水中,大鯢可較長時間伏於水底不浮出水面呼吸。在人工飼養情況下,每6~30分鐘將鼻孔伸出水面呼吸一次,吸氣約幾秒至數10秒。 [5] 
小小的牙齒又尖又密,咬肌發達,獵物一旦被咬住很難逃脱。但它們不能咀嚼,只會將獵物囫圇吞下。體表光滑、滿布黏液的身體,當遇到危險時會放出奇特的氣味,令敵人知臭而退。 [6] 

大鯢食性

大鯢的視力不好,主要通過嗅覺和觸覺來感知外界信息,它們還能通過皮膚上的疣來感知水中的震動,進而捕捉水中的魚蝦以及昆蟲。中國大鯢在它所處的生態系統中佔據食物鏈頂端的位置,是生物鏈重要的一環。中國大鯢在不同的水域中,食物來源也略有不同,它們食量大,為肉食性動物,主要捕食水中的魚類、甲殼類、兩棲類及小型節肢動物等,此外在大鯢的胃中也發現有少量植物組分,常以溪中魚、蝦、蟹、蛙等為食,也捕食螺蚌、水蛇、鼠類及水生昆蟲等。生活在長江流域大鯢所處棲息地內,有着白甲魚、寬口光唇魚、馬口魚等魚類,為大鯢提供了廣泛的捕食對象。 [6]  [17] 
大鯢喜歡捕食蟹類,一隻體重1.5千克的個體胃內有蟹6只,總重量約140克;2.5千克的個體一次能吞食250~300克食物;曾在四川馬邊縣發現一尾體重1千克多的大鯢,胃內竟有一尾體重0.5千克的魚。對陝西省柞水縣境內幹右河上段大鯢的食性分析,其中蟹佔48.3%,船釘魚佔12.5%,水生昆蟲幼體佔7.8%,水鳥佔3.1%,木片佔3.1%,小石塊3.1%,大鯢幼體佔1.5%,空胃者20.3%。大鯢新陳代謝較為緩慢,停食半月之久,胃內仍有未消化的食物。它的耐飢力很強,只要飼養在清潔涼爽的水中,數月甚至一年以上不餵食不致餓死。 [5] 

大鯢分佈範圍

分佈範圍
省份
分佈地區
河北
-
河南
盧氏、漠縣、商城、西峽、嵩縣、欒川、內鄉、濟源、林州、輝縣、大別山、太行山
山西
垣曲
陝西
洋縣、太白、洛南、寧強、嵐皋、佛坪、丹鳳、漢中、商南、柞水、留壩
甘肅
臨洮、天水、文縣、武縣、康縣、兩當、徽縣、成縣、蘭州、平涼
青海
曲麻萊
四川
寶興、雅安、洪雅、峨眉、樂山、馬邊、屏山、合江、敍永、武平、南坪、城口、青川
重慶
巫溪、巫山、奉節、黔江、武隆、彭水、酉陽、秀山
貴州
貴陽、雷山、正安、鳳岡、道真、桐梓、務川、湄潭、餘慶、羅甸、惠水、長順、都勻、平塘、龍里、貴定、福泉、江口、松桃、玉屏、德江、黃平、凱里、施秉、鎮遠、岑鞏、榕江、錦屏、金沙、黔西
雲南
彝良
湖北
均縣、神農架、宜昌、巴東、恩施、利川、威豐
安徽
金寨、霍山、嶽西、休寧、祁門
江蘇
蘇州、徐州
上海
-
浙江
杭州、龍泉、遂昌、麗水、開化、新安江、雲和、淳安、慶元
江西
井岡山、靖安
湖南
大庸、桑植、鳳凰、長沙、沅陵、城步、炎陵、江永、衡山
福建
廈門
廣東
廣州、北部
廣西
金秀、西林、那坡、桂平、玉林、梧州、花坪 [7]  [14] 
大鯢分佈圖 大鯢分佈圖

大鯢繁殖方式

大鯢自然繁殖

大鯢為卵生動物,繁殖期為每年的5-10月。在水中完成受精過程,產卵多在夜間進行,一次可產卵400-1500枚。30-40天后孵化結束。 [17]  大鯢壽命50-60年。 [18] 
雌性中國大鯢會將卵產在水中的洞穴內,一次可產卵數百枚。剛出生的幼體體長只有約3釐米,在自然條件下生長至性成熟需要約15年。 [6]  每年5-10月是大鯢的繁殖季節,一般7~9月是產卵盛期。大鯢的卵多以單粒排列呈念珠狀,但也有在1個膠囊內含2~7粒者。大鯢在產卵之前,雄鯢先選擇產卵場所,一般在水深1米左右有沙底或泥底的溪河洞穴處,並進入洞穴內,用足、尾及頭部清除洞內雜物,然後出洞,雌鯢隨即入洞產卵,有的雌鯢也在淺灘石間產卵,產卵一般在夜間進行,尤其是在雷雨的夜晚,每雌產卵400-1500粒。30-40天后孵化結束。產卵之後,雌鯢即離去或被雄鯢趕走,否則雌鯢可能將其自產的卵吃掉。雄鯢獨自留下護卵,以免被流水沖走或遭受敵害。孵卵期間,如有敵害靠近,雄鯢則張開大嘴以顯示威脅動作,以此抵禦其他敵害的侵襲。雄鯢或者把身體彎曲成半圓形,將卵圈圍住,加以保護,待幼鯢孵出,分散獨立生活後,雄鯢才離去。大鯢壽命50-60年。 [18]  [17]  [7] 

大鯢人工養殖

  • 飼養方法
場地選擇:大鯢主要棲息於水中,而且需要在水質清、涼的流溪中。因此,以選擇水源充足、常年水温變化在9~20℃之間的江河或水庫附近建造養殖場為宜。
飼養池的修建:大鯢在自然環境中喜居於陰暗環境,為了滿足這一生活習性,飼養池一般用石或磚塊(底及四壁用水泥粉刷)拱成不同大小的拱洞,分2平方米、4平方米、10平方米、25平方米羣等規格的飼養池,池高1米,每池均有進出水孔。飼養池的要求是:光線闇弱,適合大鯢畏光的特性;拱洞避免光熱,太陽光不能直射,以保池水陰涼,水温一般不超過20℃;排灌水便於控制,清污洗池方便,有利池水清新;便於飼養管理和觀察其習性。
大小分養:在野外和飼養中發現,大鯢有大吃小或吃卵粒的情況,為避免大鯢相互咬傷或殘食,必須根據大鯢的大小和體質強弱分池飼養;同時還可考慮種鯢的配對飼養或根據需要雌雄分養。大鯢全年均可捕食,以夏秋兩季捕食量較大,可投放蟹、蛙、魚類及其他鮮活動物,也可飼餵畜禽加工廠的下腳料等。但以鮮活動物優點較多,其利用率高,可避免剩餘飼料的浪費和腐爛變質造成污染池水,致使大鯢對環境不適等。投餌時間一般以傍晚較宜。飼養池的水不宜灌得過深,一般水深控制在35釐米左右,既有利於大鯢捕食和清污洗池,又有利於試驗觀察工作的順利進行。鹼性水質可能導致大鯢毀滅性的傷亡,必須加強水源管理,嚴防含鹼水流入飼養池內。 [8] 
  • 人工繁殖方法
大鯢在自然環境中由於外界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成活率不高,這是大鯢不能很快自然增殖的原因。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很難發現自然交配產卵的情況。繁殖是通過人工催產和人工授精獲得受精卵,其方法如下:
種鯢的選擇:用於人工催產的種鯢必須是達性成熟個體,選擇體質健壯無傷,腹部膨大而柔軟,用手輕摸其腹部有飽滿鬆軟之感的雌鯢,此鯢腹內卵已成熟,可做人工催產。成熟的雄鯢其泄殖孔周邊不但有突起的乳白色小點,而且泄殖孔周圍橘瓣狀肌肉凸起,內周邊紅腫明顯可見,催產後能擠出精液。
人工催產:將種鯢放入光線闇弱的拱洞水池內,水深為30~40釐米,池底鋪設洗淨的小卵石,水質清潔透明。催產激素採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黃體生成素釋放素類似物(簡稱LRH-A)。其用量在HCG為20~40毫克或157~2173單位/千克,LRH-A為26~192毫克/千克。兩種激素可以混用或單用。注射激素水溶液的量以0.5~1毫升/千克計算,注射部位在後背側肋溝間進針,進針深度以穿過肌肉層為宜。
人工託卵和受精:注射催產素的大鯢,約在4~9天產卵或排精,以4~5天內產的卵質量為好。當雌鯢開始產出卵帶時,隨即用布蒙上雌鯢的眼睛,並輕輕放入布擔架內,然後用左手將其尾部向上稍稍提起,右手輕託卵帶,讓卵徐徐自然託入盆中。當盆中有一定的卵帶後,即要抓緊時間,輕壓雄鯢腹部擠取精液,略加3~5毫升水稀釋後與卵帶混合,輕輕搖動使其精卵充分結合。5~10分鐘後,再加少量清水,過30分鐘後換水兩次,即可分盆進行孵化。採用此法,卵的受精率可達43~91.8%。
人工孵化方法和管理:將受精卵分放在盆內靜水中,每盆裝50~100粒。水質要清新而無泥沙,每天換水3~4次,換水時動作要輕,不宜振動,以避免卵粒浮動易使卵子破裂,造成胚胎天亡。此外,分階段採用0.15~0.3%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洗卵胚3~5分鐘,防止水黴病的發生。根據大鯢的畏光習性,孵化盆宜放在陰涼、光線闇弱的地方。在水温為14~25.5℃的條件下,歷經33~40天孵化,其孵化率可達56.5%。剛孵化出的幼體全長2.9釐米,體重約0.3克,口部未開,不能進食,幼體發育營養仍靠吸收卵黃,從孵化至卵黃耗盡大約需時30天左右,此期內不必投放餌料。
幼鯢的飼養:幼體孵化之後已到冬季,氣温和水温逐漸下降,為了提高成活率,幼體需在水温10~20℃的室內飼養。孵化出膜30天以後的幼鯢即開始攝食,但消化功能較弱,可飼餵水蚤、孑孓和水蚯蚓等。此時,一般全長4.5~4.8釐米,體重0.5~0.8克。經過56天左右的飼養,幼鯢全長可達4.9~5.7釐米,體重1.3~2剋剋右。在飼養幼鯢中,每天換水1~2次,保持水質清新是幼鯢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當幼鯢全長10釐米,體重20克以上即可轉入2平方米左右的池內飼養,每池可放養10尾,水深20~30釐米,除投放鮮活小動物外,也可以傍晚飼餵牛羊肉碎片。
大鯢的生長:全長15~30釐米的個體,其全長每增長5釐米,體重只增加50克左右;全長35~50釐米的個體,每增長5釐米,體重可增加100克左右;體全長50~65釐米之間的個體,每增長5釐米,體重則增加500克。由此可以看出,大鯢在幼體時全長比體重的增長快,50釐米以上的個體其體重比體全長增長快。 [8] 

大鯢保護現狀

大鯢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6年 ver 3.1——極危(CR)。 [2]  [19] 
列入《中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Ⅱ級。 [5]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Ⅰ級保護動物。 [3]  [9] 
列入中國2021年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僅限野外種羣)。 [10] 
列入中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18] 

大鯢種羣現狀

由於大鯢經濟價值較高,人們過度捕撈作為食用日趨嚴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致使大鯢數量鋭減,許多地方資源枯竭,甚至瀕臨絕滅。 [5] 
中國大鯢資源急劇下降始於20世紀80~90年代。陝西南部的秦嶺、巴山、米倉山地區是中國野生大鯢分佈氣候最適宜、數量最多的地區,在20世紀80年代初大鯢資源依然非常豐富,漢中市內山區的河道內經常可以見到大鯢活動。1990年前後漢中市大鯢數量鋭減,1991年劉詩峯等調查發現,大鯢資源藴藏量仍較大,存量在2.2~2.3萬尾。但時至今日,自然大鯢幾近絕跡,河溪內見不到大鯢存在。湖南張家界市大鯢資源曾非常多,20世紀50年代桑植大庸慈利3個縣每年收購出口5萬千克大鯢,80年代後大鯢資源迅速減少;2006~2008年羅慶華等對張家界市大鯢分佈區域和資源數量調查發現,野生資源僅存2001尾。山西全省大鯢資源量在20世紀70年代末約為10噸,到1994年鋭減到2噸左右,部分河溪中大鯢已經絕跡。在河南伏牛山區,大鯢曾是當地的兩棲動物優勢種,20世紀70年代前,內鄉寶天曼自然保護區(當時還未建成保護區)幾乎所有溪流都有大鯢分佈,80年代後期僅在高山溪流中見到,90年代難見其蹤跡,2010年調查證明已無大鯢分佈。貴州黔東武陵山區曾是大鯢的主要產區,溪河中經常可見大鯢,20世紀80年代大鯢資源藴藏量急劇下降,僅有零星分佈,且多生活在喀斯特地下暗河中,不易被發現和調查。安徽皖南山區和大別山區自然環境優越,大鯢曾分佈廣泛,資源量豐富,1994年安徽水產局進行全省大鯢資源全面調查時發現有36.5~56.2噸,但正以驚人的速度衰減,多地已絕跡。可見,中國大鯢的野生種羣數量已急劇下降,物種資源幾近枯竭。 [3] 

大鯢瀕危原因

因有良好的經濟、食用功能受到獵捕,導致野外數量減少,目前人工養殖數量可觀。 [18] 
大鯢對水的環境非常依賴,遷徙能力是動物之中最差者之一,它們的棲息地被山澗、湖泊、河流分開,因此造成了中國大鯢的基因在每個區都不一樣,這就造成了互相之間的繁殖變得非常困難。 [6] 
自然棲息環境被破壞,如砍伐森林、修建水利設施等,因其棲息地被佔用,造成局部地區滅絕。
自身的生物學因素,諸如自然繁殖困難,幼苗成活率低等。
人為過度捕撈和偷獵。在地球上繁衍3億6千多萬年的事實證明,大鯢具有極強的環境適應和生存能力,大部分自然生態環境較好的原分佈區域,自然種羣均趨於枯竭。總體上看,大鯢分佈地生態環境好,區域經濟發展滯後。20世紀80年代起廣東及東南亞等地喜食大鯢成風,導致其收購價格極高,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人們將販賣大鯢作為致富的捷徑,大規模捕殺大鯢,即使是國家立法保護後,大鯢的黑市交易仍很猖獗;90年代全國涉及的非法販運大鯢案件很多,大鯢數量驚人。21世紀初,隨着國家對大鯢人工馴養繁殖政策的開放,大鯢產業化發展蓬勃興起,但由於野生大鯢較人工養殖的大鯢種質優良,繁殖能力較強,所產後代體質健壯,更適宜養殖户留作新建養殖場的原始大鯢種羣,培育後備種魚,養殖户不惜花重金購買野生大鯢,導致其進一步被捕捉,逐漸流入到各人工養殖場。大鯢資源衰退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化肥和農藥使用導致水體污染,直接影響大鯢繁殖,造成不育,也使得大鯢的餌料小魚、小蝦等數量減少。如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皖西當地溪流中成體大鯢還較常見,但鮮見大鯢幼苗;而目前在人跡罕至的深山溪流源頭,水質未受污染,至今仍可偶見大鯢幼苗。可見,大鯢野外種羣數量驟減的主導因子是人為活動。 [3] 

大鯢保護措施

中國嚴禁捕獵,如因科研、展出、繁殖飼養等需要,須經主管部門批准方能捕捉。大鯢資源在受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首先應考慮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自然種羣的恢復和資源的發展,開展人工養殖,然後才能有計劃的合理利用這一資源。 [5] 
  • 保護遺傳多樣性
儘管大部分大鯢原產地已建立了自然保護區,但破碎化的生境和點狀的分佈特點,導致同一個大鯢自然保護區內不同大鯢種羣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基因交流。已有跡象表明,被隔離地區大鯢出現了遺傳退化,如貴州貴定縣巖下鄉地下暗河中近年來湧出的娃娃魚幼苗,即使在人工養殖環境下,生長速度明顯滯後,這可能是暗河中親鯢由於與其他種羣隔離,近親雜交導致。楊麗萍等分析野生大鯢遺傳多樣性發現,湖北十堰市大鯢遺傳多樣性水平較低。對幾種人工養殖的魚類分析發現,人工馴養繁殖將不可避免地喪失動物的某些特定等位基因、遺傳位點,造成馴養種羣的遺傳變異度及遺傳多樣性降低。大鯢累代人工繁殖,將造成一定程度近親和純合子,已有幾個養殖場出現幼苗種質退化現象。孟彥等分析野生和養殖大鯢羣體的遺傳多樣性時發現,人工養殖子代的多態信息含量下降,人工養殖種羣遺傳多樣性水平也下降,出現較大的等位基因丟失等現象。遺傳多樣性的丟失將導致種羣後代抗病能力、苗種成活率和繁殖能力下降,對於大鯢的物種進化非常不利。人工養殖的大鯢不能替代野生大鯢,必須採取措施保護大鯢的基因多樣性,恢復野生大鯢種羣。要防止各個相互隔離的大鯢種羣出現物種退化,應建立大鯢自然保護區內不同種羣相互間交流的橋樑。
大鯢基本終生生活在水中,對水環境的依賴性很強,其遷徙能力較差,擴散能力非常有限。地理格局往往可以產生遺傳分化,反映種內亞種羣之間的遺傳關係。因此,在經歷地理隔離事件後,物種羣體間基因流被阻隔,隨着時間的積累,不同地域的大鯢種羣逐漸產生了特有的遺傳特徵。1992年12月高波等在甘肅康縣附近發現一種高寒帶原始大鯢種羣,具有一些高寒帶生存的特徵,與常見大鯢略有差異。四川興文縣也發現通體白色的大鯢種羣。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證實,在全國的範圍內大鯢種羣可按照流域分為黃河種羣、長江種羣和珠江種羣,且3個種羣間遺傳分化已經存在。Bobert W Murphy等研究證實,人為地讓不同地域的野生大鯢交配,最終導致各原產地大鯢的基因趨同,原有的特異性基因將消失。因此,養殖業的蓬勃發展使不同地域的大鯢基因相互交流,直接導致全國大鯢基因的趨同,各地域大鯢的特異性基因丟失,特異性性狀消亡,這對大鯢遺傳多樣性的保護極其不利。各水系、各自然保護區應當避免人為因素導致外來大鯢基因與本地基因的混合,保護當地野生大鯢的特異性進化。 [3] 
  • 增殖放流
對大鯢人工繁殖羣體的放流應持謹慎態度,必須科學地進行增殖放流,提高放流效率。首先,科學選擇棲息地點,對放流地點進行生態環境評估,對周邊環境及對水體環境是否適宜大鯢及其幼苗生存進行科學評價。幼苗對生境的要求很高,不能存活將直接導致放流的失敗。其次,放流的目的是重構當地野生大鯢的自然種羣,使其能夠自然繁衍生息,應重點投放大鯢親本,且親本數量要足夠大,能夠進行自然繁殖產卵,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第三,從遺傳角度考慮,避免投放關係為近親的大鯢親本,避免投放不同流域內種羣的大鯢親本。張家界市自2002年以來,每年在其自然保護區進行1~2次大鯢增殖放流,至2008年多數放流點未見大鯢資源有大量增加的跡象,但是在投放種魚的3個放流點,大鯢幼苗的數量增加不少。貴州貴定等地也曾開展過數次大鯢增殖放流活動。 [3] 
  • 強化引導,促進產業收益合理迴歸
人工養殖對於促進大鯢的保護非常有效。當前大鯢人工養殖的規模較大,年產苗量也能滿足市場要求,曾經的供不應求變成了現在的嚴重滯銷,而大鯢的銷售價格也由最高時4000餘元/千克降到600~800元/千克,大鯢產業的發展市場受阻,嚴重打擊了羣眾的養殖熱情。一直以來,大鯢的銷售主要是在養殖户之間進行,能夠上餐桌的大鯢數量很少,隨着養殖規模的擴大才導致現在的困境。當前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大鯢的銷售市場不健全,政府對於大鯢銷售環節的政策沒有開放,全國只有極少的高檔餐館能銷售大鯢,也只有極少的養殖大户能在全國範圍內銷售。政府應正確引導養殖户養殖,開放政策,根據市場的發展情況逐步許可大鯢的馴養繁殖、銷售和餐館酒店的經營。擴大大鯢的銷售市場,引導整個行業培育起健全的市場規模和秩序,從而使大鯢的價格下降到合理水平,大鯢產業不再成為暴利行業,而非法捕捉野生大鯢也不會成就羣眾一夜暴富的途徑,最終有效遏制偷捕濫獵。 [3] 
  • 推廣大鯢仿生態和原生態馴養繁殖技術
原生態、仿生態繁育技術已被證實具有很好的前景,一些仿生態技術獲得國家級專利技術認證,達到中國國內先進水平,仿生態苗和原生態的出苗量具有一定規模。仿生態,特別是原生態繁殖出的大鯢幼苗體質健壯,克服了種質資源退化問題,由於在野生環境下生長,其生活狀況和習性接近原始狀態,與野生大鯢無多大差異。仿生態和原生態培育有利於保護優良種源。將此種環境下生長的大鯢增殖放流到野外,更能適應野外環境,生存繁衍能力更強,增殖放流效果更顯著。仿生態和原生態繁殖技術的突破,對於大鯢資源的保護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應在全國自然條件合適的地區推廣。 [3] 

大鯢主要價值

科研:大鯢是現存兩棲動物中較為原始的種類,在研究動物進化方面以及其他科研、教學等都有一定的價值,動物園飼養作為觀賞動物。 [5] 

大鯢相關報道

2022年5月20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車靜研究員課題組近日發表研究成果,將其在江西靖安縣發現的純種野生大鯢描述為新物種——江西大鯢。這是目前中國發現的首個野外純種“娃娃魚”。 [11] 
2024年2月29日報道,京都大學研究團隊分析了在鴨川水系或飼養在水族館等場所的共計73只大鯢的基因,結果發現在日本國內還有兩隻“純種”中國大鯢。 [20] 
參考資料
  • 1.    大鯢  .gbif[引用日期2020-01-06]
  • 2.    大鯢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1-06]
  • 3.    殷夢光,曹宇,李燦.中國大鯢資源現狀及保護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4,(第11期):197-202
  • 4.    費梁,胡淑琴,葉昌媛, 黃永昭,等.中國動物志 兩棲綱 (上卷) 總論 蚓螈目 有尾目.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245-248
  • 5.    費梁,胡淑琴,葉昌媛,黃永昭,等.中國動物志 兩棲綱 (上卷) 總論 蚓螈目 有尾目.北京:科學出版社科學出版社,2006:248-249
  • 6.    彭霄鵬.大鯢野生種羣可持續開發及保護的探討[J].化石,2019,(第3期):62-65
  • 7.    大鯢  .國家動物博物館[引用日期2020-01-06]
  • 8.    費梁,胡淑琴,葉昌媛,黃永昭,等.中國動物志 兩棲綱 (上卷) 總論 蚓螈目 有尾目.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250-253
  • 9.    費梁 , 葉昌媛 ,江建平.中國兩棲動物彩色圖鑑.成都:四川成都出版集團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71
  • 10.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引用日期2022-04-09]
  • 11.    我國發現首個野外純種“娃娃魚”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5-21]
  • 12.    大鯢|Andrias davidianus  .動物志庫|物種詳情[引用日期2023-06-14]
  • 13.    MK動漫編,創意簡筆畫10000例 親水動物篇,雲南美術出版社,2017.08,第21頁
  • 14.    大鯢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3-06-14]
  • 15.    黃蔚,孫代峯主編,十堰名優特產錄,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3.07,第101頁
  • 16.    大鯢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6-14]
  • 17.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編,探秘野生動物與病原體,西北大學出版社,2020.04,第101頁
  • 18.    萬冬梅主編,國家生態保護叢書 國家保護動物卷,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12,第376/377頁
  • 19.    大鯢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引用日期2023-06-14]
  • 20.    日本國內發現兩隻“純種”中國大鯢,日專家:了不起的成就  .環球時報.2024-03-01[引用日期2024-03-0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