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伯樂樹

(疊珠樹科伯樂樹屬植物)

鎖定
伯樂樹(學名: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是疊珠樹科伯樂樹屬植物。喬木,高10-20米;樹皮灰褐色;小枝有較明顯的皮孔;羽狀複葉通常長25-45釐米;總花梗外面有棕色短絨毛,花淡紅色;果橢圓球形;花期3-9月,果期5月至翌年4月。 [1]  因伯樂樹的花以總狀花序排列於枝頂,花萼為鐘形,因此其又被稱為“鍾萼木”。 [9] 
伯樂樹分佈於中國、越南北部和泰國北部,在中國分佈於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常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林中。 [1]  [3]  伯樂樹喜暖喜濕耐半蔭較耐寒,適宜土層深厚、肥沃的砂壤土 [10]  。主要繁殖方式為播種繁殖 [11] 
據《江西草藥手冊》記載,伯樂樹可治療筋骨痛 [12]  、脘腹痛、水腫和經閉 [13]  。其嫩芽和嫩莖葉還可炒食或做湯食用。伯樂樹雄偉高大,綠蔭如蓋,花序粉紅色,是珍貴園林樹種 [14]  。其樹幹通直,色紋美觀,還是優良的傢俱用材 [15]  。伯樂樹是古老的殘遺種,被譽為“植物中的龍鳳”,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8]  [16] 
中文名
伯樂樹 [7] 
拉丁學名
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 [7] 
別    名
鍾萼木
冬桃
國際瀕危等級
近危(NT) [21] 
中國植物保護等級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8]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十字花目
疊珠樹科
伯樂樹屬
伯樂樹
命名者及年代
Hemsl.,1901

伯樂樹形態特徵

伯樂樹
伯樂樹(22張)
喬木,高10-20米;樹皮灰褐色;小枝有較明顯的皮孔。羽狀複葉通常長25-45釐米,總軸有疏短柔毛或無毛;葉柄長10-18釐米,小葉7-15片,紙質或革質,狹橢圓形,菱狀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多少偏斜,長6-26釐米,寬3-9釐米,全緣,頂端漸尖或急短漸尖,基部鈍圓或短尖、楔形,葉面綠色,無毛,葉背粉綠色或灰白色,有短柔毛,常在中脈側脈兩側較密;葉脈在葉背明顯,側脈8-15對;小葉柄長2-10毫米,無毛。
花序長20-36釐米;總花梗、花梗、花萼外面有棕色短絨毛;花淡紅色,直徑約4釐米,花梗長2-3釐米;花萼直徑約2釐米,長1.2-1.7釐米,頂端具短的5齒,內面有疏柔毛或無毛,花瓣闊匙形或倒卵楔形,頂端渾圓,長1.8-2釐米,寬1-1.5釐米,無毛,內面有紅色縱條紋;花絲長2.5-3釐米,基部有小柔毛;子房有光亮、白色的柔毛,花柱有柔毛。
果橢圓球形,近球形或闊卵形,長3-5.5釐米,直徑2-3.5釐米,被極短的棕褐色毛和常混生疏白色小柔毛,有或無明顯的黃褐色小瘤體,果瓣厚1.2-5毫米;果柄長2.5-3.5釐米,有或無毛;種子橢圓球形,平滑,成熟時長約1.8釐米,直徑約1.3釐米。花期3-9月,果期5月至翌年4月。 [1] 

伯樂樹物種區別

伯樂樹
水青樹
喬木,高10-20米;樹皮灰褐色。
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達1.5米,全株無毛;樹皮灰褐色或灰棕色而略帶紅色,片狀脱落。
羽狀複葉通常長25-45釐米,總軸有疏短柔毛或無毛;小葉7-15片,紙質或革質,狹橢圓形,菱狀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多少偏斜,長6-26釐米,寬3-9釐米。 [1] 
葉片卵狀心形,長7-15釐米,寬4-11釐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具細鋸齒,齒端具腺點,兩面無毛,背面略被白霜,掌狀脈5-7,近緣邊形成不明顯的網絡。 [19] 
伯樂樹 伯樂樹
水青樹 水青樹

伯樂樹生長環境

伯樂樹
伯樂樹(7張)
生於溝谷、溪旁坡地。分佈區的年平均温為15℃以上,1月平均温4.8℃,極端最低温可降至-8.4以下,而南緣低平地區或西部乾熱河谷雖可高達22℃。伯樂樹多見於中山(海拔1000-1500米)地帶,氣候温涼,年降水量約1000-2000毫米,多雲霧,氣候潮濕,平均相對濕度80%以上。成土母質一般以流紋岩,凝灰岩為主體,土壤屬紅壤類中的黃紅壤,呈酸性,pH值4.5-6.0,有機質4.8%或以上(浙江龍泉分佈點資料)。伯樂樹常散生於濕潤的溝谷坡地或溪旁的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中。為中性偏陽樹種,幼年耐蔭,深根性,抗風力較強,稍能耐寒,但不耐高温。生長緩慢,天然林中立木30年前生長較快。 [2] 

伯樂樹分佈範圍

伯樂樹 伯樂樹
分佈於中國、越南北部和泰國北部。在中國分佈於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和台灣等省區。 [1]  [3]  [7] 

伯樂樹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種子於9月成熟,採種後用濕沙貯藏,冬播也可。產區多在2月初開溝點播,4月初發芽。7-8月高温期,要搭蔭棚。1年生苗木平均高33釐米,2年生壯苗可以在2-3月定植。造林地的土壤應深厚濕潤。 [2] 

伯樂樹採種過程

種子外種皮黃色多汁,內種皮白色薄而脆;外種皮是必須去掉的,否則易發生黴變。在去掉外種皮時,可放適量洗衣粉輕輕搓洗,切勿用力過度弄破內種皮,否則也易黴變。同時,種子應隨採隨播,切勿暴曬;也不能幹藏,幹藏的種子極易喪失發芽力。暫時不能播種的,應用濕潤河沙貯藏。
10月中下旬果實成熟,結實有大小年之分,結實樹齡一般在15年生以上。採種要選擇20-30年生的健壯母樹。當果實由青綠色變紅褐色時,即可採種。採回後攤在通風處陰乾,待果開裂後剝出種子,再將種子浸在水中洗去外種皮,陰乾1-2天后沙藏。

伯樂樹育苗方式

選取排灌方便,沙質壤土的圃地,每畝施腐熟欄肥500公斤,鈣鎂磷肥200公斤,耕耙後築畦。早春條播,條距25釐米,播種溝深3釐米,每畝播種量12.5-15公斤。播種後覆焦泥灰厚約3釐米,再蓋狼衣草。春播後約2個月發芽出土,20天后苗木基本出齊。出土後及時揭取苗牀覆蓋的草,並適時除草,施追肥。在苗木生長期間,要拔草施肥6-7次。一年生苗平均高18釐米,根莖0.6釐米,林地條件好的地方,當年可出圃造林,一般需移植或留牀一年再出圃造林。每畝產苗2.5-3.0萬株。

伯樂樹栽培技術

造林地選擇:伯樂樹對土壤和水分條件要求較高,造林地應選擇在海拔200-800米、土壤肥沃、濕潤、避風的陰坡山谷或山坡下部為好。1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易受凍害,不宜造林。
整地方式:造林前,清除林地上的雜灌草,塊狀整地。挖定植穴,穴徑大約60釐米、深大約50釐米。
造林密度:造林密度為株行距2.5×3.0米(即每畝88株)或株行距2.0×2.0米。
造林季節:宜在早春雨後陰天進行,成活率可達85%以上。
造林方式:栽植前最好放基肥和回填表土,栽植時,做到苗正、根舒、泥緊。
幼林撫育:造林後應加強幼林培育管理。每年除草鬆土1-2次,擴穴埋青。
間伐和主伐期:伯樂樹生長前期表現緩慢,20年後至50胸徑和材積生長都處於速生階段,間伐期30年,主伐期在55-60年。

伯樂樹主要價值

據《江西草藥手冊》記載,伯樂樹可治療筋骨痛 [12]  、脘腹痛、水腫和經閉 [13]  。其嫩芽和嫩莖葉還可炒食或做湯食用。 [17] 
伯樂樹是第三紀孑遺植物。該種冠大蔭濃,樹幹通直,材質優良;其花大型,總狀花序頂生,初夏盛開時滿樹粉紅如霞,格外引人注目;果實成熟時暗紅色果實掛滿枝頭,形如小仙桃,在綠葉的襯托下,十分耀眼,獨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優良的園林觀賞和綠化造林樹種。因主根直伸,側根發達,為深根性樹種,抗風力強,生長較快,為中低山區的一個優良的速生樹種。 [4] 

伯樂樹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年)——二級。 [8]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近危(NT)。 [21]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近危(NT)。 [22]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1998年 ver 2.3)——瀕危(EN)。 [6] 
  • 種羣現狀
零星分佈於亞熱帶低山至中山地帶,為偶見成分。長期以來,由於人為的破壞和結實稀少、更新困難,而處於瀕臨絕滅的境地。 [2] 
2023年3月消息,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植物園李劍武高級工程師研究團隊在保護區開展調查過程中發現一株正處於盛花期的伯樂樹。這是首次在德宏區域發現有伯樂樹分佈。 [18] 
2024年4月16日,湖北五峯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消息,該保護區科研所工作人員經過野外採種、基地繁育,成功培育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伯樂樹,該樹種長勢良好。 [23] 
  • 保護措施
凡有伯樂樹分佈的自然保護區,應嚴加管護,並進行人工繁殖;未建保護區的產區亦應保護好母樹,採種育苗。植物園、樹木園應引種栽培。 [5] 

伯樂樹植物文化

伯樂樹是古老的殘遺種,被譽為“植物中的龍鳳”。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