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遇樂·落日熔金

鎖定
《永遇樂·落日熔金》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作。此詞通過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和南宋京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兩個都城元宵節有關情景的描寫和對比,抒發了作者對故國鄉關和親人懷念和淒涼悲憤的心情,並含蓄地表現了對南宋統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滿。上片寫元宵佳節寓居異鄉的悲涼心情,着重對比客觀現實的歡快和她主觀心情的淒涼;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過元宵佳節的歡樂心情,來同當前的淒涼景象作對比。全詞構思精巧,跌宕曲折,採用了對比手法,用語平易,化俗為雅,未言哀但哀情溢於言表,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心中的大悲大痛,堪稱大手筆。
作品名稱
永遇樂·落日熔金
作品別名
永遇樂·落日鎔金
永遇樂·元宵
作    者
李清照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全宋詞
文學體裁

永遇樂·落日熔金作品原文

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1] 

永遇樂·落日熔金註釋譯文

永遇樂·落日熔金詞句註釋

⑴永遇樂:詞牌名。《樂章集》入“歇指調”。雙調一百零四字,前後段各十一句、四仄韻。
⑵落日熔金:落日的顏色好像熔化的黃金。
⑶合璧:像璧玉一樣合成一塊。
⑷濃:《貴耳集》《詞品》作“輕”。
⑸吹梅笛怨:指樂曲中有《梅花落》的調子。
⑹次第:接着,這裏是轉眼的意思。
⑺香車寶馬:這裏指貴族婦女所乘坐的、雕鏤工緻裝飾華美的車駕。
⑻謝:辭謝,謝絕。
⑼中州:即中土、中原。這裏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
⑽閨門:內室之門,借指女子。
⑾三五:本指每月十五日。此處專指正月十五元宵節。
⑿翠冠兒:鑲有翡翠的帽子。
⒀金雪柳:宋代元宵時婦女的一種妝飾。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正月十六日條:“市人賣玉梅、夜蛾、蜂兒、雪柳……”
⒁簇帶:插帶,插戴,宋時俗語。濟楚:美好,端整,漂亮。
⒂風鬟霜鬢:髮髻蓬亂。這是説無心修飾打扮。
⒃怕見:怕得,懶得。 [2-3]  [4] 

永遇樂·落日熔金白話譯文

落日的餘暉像熔化了的金子,傍晚的雲彩像圍合着的明月,如今這一個劫後餘生的人究竟是在什麼地方呢?渲染柳色的煙霧漸漸地濃郁,笛子還吹奏着《梅花落》的怨曲哀聲,究竟誰能知道還有多少春意?正當元宵佳節日暖風和天氣,轉眼間難道不會有驟降風雨?有人來邀請我參加這般宴會、駕起寶馬香車來接,被我謝絕。
難以忘懷在汴京繁盛的那段日子,閨門中的婦女多有閒暇遊戲,記得特別偏愛正月十五那天,頭上戴插着翠鳥羽毛的帽子,還有用美麗的金線攆成的雪柳,打扮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的。到如今形象容貌十分憔悴,亂髮像風吹霧散也懶得梳理,也懶得夜間出去看燈了。倒不如偷偷地守在簾兒底下,聽聽外面別人家的歡聲笑語。

永遇樂·落日熔金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流寓江南時而傷今追昔之作,當作於宋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前後,是時作者居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 [4]  [5] 

永遇樂·落日熔金作品鑑賞

永遇樂·落日熔金整體賞析

《永遇樂·落日熔金》詞意畫 《永遇樂·落日熔金》詞意畫
上片寫今年元宵節的情景。“落日熔金,暮雲合璧”着力描繪元夕絢麗的暮景,寫的是落日的光輝,像熔解的金子,一片赤紅璀璨;傍晚的雲彩,圍合着璧玉一樣的圓月。兩句對仗工整,辭采鮮麗,形象飛動。但緊接着一句“人在何處”,卻宕開去,是一聲充滿迷惘與痛苦的長嘆。這裏包含着詞人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的意念活動。置身表面上依然熱鬧繁華的臨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但旋即又意識到這只不過是一時的幻覺,因而不由自主地發出“人在何處”的嘆息。這是一個飽經喪亂的人似曾相識的情景面前產生的一時的感情活動,看似突兀,實則含藴豐富,耐人咀嚼。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三句,又轉筆寫初春之景:濃濃的煙靄的薰染下,柳色似乎深了一些;笛子吹奏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調,原來先春而開的梅花已經凋謝了。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幾許”是不定之詞,具體運用時,意常側重於少。“春意知幾許”,實際上是説春意尚淺。詞人不直説梅花已謝而説“吹梅笛怨”,藉以抒寫自己懷念舊都的哀思。正因為這樣,雖有“染柳煙濃”的春色,卻只覺春意味少。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承上描寫作一收束。佳節良辰,應該暢快地遊樂了,卻又突作轉折,説轉眼間難道就沒有風雨嗎?這種突然而起的“憂愁風雨”的心理狀態,深刻地反映了詞人多年來顛沛流離的境遇和深重的國難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境“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詞人的晚景雖然淒涼,但由於她的才名家世,臨安城中還是有一些貴家婦女乘着香車寶馬邀她去參加元宵的詩酒盛會。只因心緒落寞,她都婉言推辭了。這幾句看似平淡,卻恰好透露出詞人飽經憂患後近乎漠然的心理狀態。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由上片的寫今轉為憶昔。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這裏專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節。遙想當年汴京繁盛的時代,自己有的是閒暇遊樂的時間,而最重視的是元宵佳節。“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這天晚上,同閨中女伴們戴上嵌插着翠鳥羽毛的時興帽子,和金線捻絲所制的雪柳,插戴得齊齊整整,前去遊樂。這幾句集中寫當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點,充分體現那時候無憂無慮的遊賞興致,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汴京的繁華熱鬧。以上六句憶昔,語調輕鬆歡快,多用當時俗語,宛然少女心聲。
但是,昔日的繁華歡樂早已成為不可追尋的幻夢,“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歷盡國破家傾、夫亡親逝之痛,詞人不但由簇帶濟楚的少女變為形容憔悴、蓬頭霜鬢的老婦,而且心也老了,對外面的熱鬧繁華提不起興致,懶得夜間出去。“盛日”與“如今”兩種迥然不同的心境,從側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後兩個截然不同的時代和詞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們詞人心靈上投下的巨大陰影。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卻又橫生波瀾,詞人一方面擔心面對元宵勝景會觸動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內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卻又懷戀着往昔的元宵盛況,想觀賞今夕的繁華中重温舊夢,給沉重的心靈一點慰藉。這種矛盾心理,看來似乎透露出她對生活還有所追戀的嚮往,但骨子裏卻藴含着無限的孤寂悲涼。面對現實的繁華熱鬧,她卻只能隔簾笑語聲中聊温舊夢。
這首詞在藝術上除了運用今昔對照與麗景哀情相映的手法外,還有意識地將淺顯平易而富表現力的口語與錘鍊工緻的書面語交錯融合,造成一種雅俗相濟、俗中見雅、雅不避俗的特殊語言風格。這首詞的藝術感染力如此之強,以至於南宋著名詞人劉辰翁會每誦此詞必“為之涕下”。 [6] 

永遇樂·落日熔金名家點評

宋·張端義:易安居士李氏,趙明誠之妻。《金石錄》亦筆削其間。南渡以來,常懷京洛舊事。晚年賦《元宵·永遇樂》詞雲“落日熔金,暮雲合璧”,已自工緻。至於“染柳煙輕,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氣象更好。後疊雲:“於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皆以尋常語度人音律。煉句精巧則易,平淡人調者難。(《貴耳集》捲上) [7] 
宋·劉辰翁:餘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託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璧月初晴,黛雲遠澹,春事誰主。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香塵暗陌,華燈明晝,長是懶攜手去。誰知道,斷煙禁夜,滿城似愁風雨。 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緗帙流離,風鬟三五,能賦詞最苦。江南無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誰知否,空相對,殘紅無寐,滿村社鼓。”(《須溪詞》卷二) [3] 
宋·張炎:至如李易安《永遇樂》雲:“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此詞亦自不惡。而以俚詞歌於坐花醉月之際,似乎擊缶韶外,良可嘆也。(《詞源》卷下) [7] 
明·楊慎:辛稼軒詞“泛菊杯深,吹梅角暖”,蓋用易安“染柳煙輕,吹梅笛怨”也。然稼軒改數字更工,不妨襲用。不然,豈盜狐白裘手邪?(《詞品》卷二) [7] 
明·胡應麟:辛、李皆南渡前後人,相去不遠,又二人皆詞手,安得謂辛剽李語乎!(《少室山房筆叢》卷二十一) [7] 
明·徐士俊:(眉批)辛詞“泛菊杯深,吹梅角暖”,與易安句法同。(《古今詞統》卷十二) [4] 
清·沈雄:李易安“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又“於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楊用修以其尋常語度人音律,殊為自然。(《古今詞話·詞品》卷下) [4] 
清·紀昀:張端義《貴耳集》極推其元宵詞《永遇樂》、秋詞《聲聲慢》,以為閏閣有此文筆,殆為間氣,良非虛美。雖篇帙無多,固不能不寶而存之,為詞家一大宗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3] 
清·謝章鋌:柳屯田“曉風殘月”,文潔而體清;李易安“落日”“暮雲”,慮周而藻密。綜述性靈,敷寫氣象,蓋駸駸乎大雅之林矣。(《賭棋山莊集·詞話卷三》) [7] 
清·吳梅:大抵易安諸作,能疏俊而少沉着。即如《永遇樂》元宵詞,人鹹謂絕佳;此事感懷京、洛,須有沉痛語方佳。詞中如“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向夜間出去”固是佳語,而上下文皆不稱。上雲“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下雲“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皆太質率,明者自能辨之。(《詞學通論·概論二》) [7] 

永遇樂·落日熔金作者簡介

李清照像 李清照像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説,反對以詩文之法作詞。並能作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8] 
參考資料
  • 1.    陳祖美.李清照作品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2:137-143
  • 2.    唐圭璋 潘君昭 曹濟平.唐宋詞選注.北京:北京十月出版社,2019:350-351
  • 3.    柯寶成.李清照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5:85-89
  • 4.    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評註.濟南:濟南出版社,1990:22-27
  • 5.    黃嶽洲.中國古代文學名篇鑑賞辭典(下卷).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13:808-809
  • 6.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207-1209
  • 7.    吳熊和.唐宋詞彙評·兩宋卷(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421-1423
  • 8.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33